扛起责任勇于担当 助力“三农”高质量发展

2022-12-13 10:5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安市分行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淮安市三农绿色

黄 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安市分行

2022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安市分行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立足江苏省淮安市“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的地缘优势,持续打好粮食安全、产业升级、生态恢复、民生改善组合拳,助力地方“三农”发展。

同舟共济,输血补血实体经济

淮安市分行以当好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为己任,积极为经济平稳运行贡献力量。

2022年以来,淮安市分行全辖全面调查重点客户的融资需求,主动加强服务对接。全行充分发挥粮食银行品牌优势,顺利完成评级授信和夏粮收购工作,累计发放夏粮收购资金近24亿元,收购粮食近8亿公斤,切实保障淮安地区粮食安全;持续支持农房项目18个,提供资金近20亿元,推动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向覆盖粮食加工、水产养殖、冷链物流多个领域的小微企业投放近1亿元,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保障居民就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伴随区域重大项目规划的逐步落地,推动重点战略实施成为又一个重要课题。淮安市分行充分借助信息科技手段,大力推进差异化信贷服务。淮安市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急需研发资金,淮安市分行精准提供续贷近2000万元。洪泽湖、白马湖水域环境恢复需要引入金融活水,该行陆续投放水利建设贷款近9亿元。截至9月份累放贷款超百亿元,其中粮食贷款投放24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中长期贷款投放近90亿元,位居全省系统第三位;贷款余额近5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80亿元。新增投放、存款总额、净增额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系统前列,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淮安市分行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县市行共享风险预警信息,围绕上级行部署,与兄弟行实现风险管理有效协同。迅速针对风险隐患开展压力测试,主动与近期有贷款到期或受疫情影响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小微客户进行对接,积极运用两项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政策工具,分层分类、一户一策,推进一体化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客户的影响。妥善安排资产评级和信用记录报送工作,累计完成近112个企业的评级授信,涉及粮食收购、水利建设、农房改善等各个领域。同时以全流程管理为抓手,开展资金滞留问题专项整治。

克难奋进,服务发展新格局

持续加强对粮食全产业链延伸营销力度,2022年以来累计支持粮油购销贸易企业17户,贷款余额近20亿元;支持龙头加工企业10户,贷款余额近5000万元,有力推动粮食产业链强链延链。近期,淮安市分行还联合地方金融同业,首次引入“粮食收购资金延伸支付管理模式”,向同业延展收购资金近13亿元,成功推广粮食收购资金全流程非现金结算模式,进一步降低信贷风险,为夏粮收购提供支付保障。

分行及时把握城镇更新工作契机,充分融入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主动对接市住建部门,磋商探讨服务路径及模式,并率先向市政府领导进行专题汇报,成功获得认可并被纳入市城镇更新工作指挥部,成为唯一政策性金融顾问单位。2022年以来,全行累计为淮安区、淮阴区、洪泽区等地9个城镇更新项目发放资金近30亿元。

积极参与土地流转、田园综合体、生态修复等,不断优化业务布局,加快推动稻虾共生、供水管网、污水整治等新兴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行积极开展服务“双碳”战略和业务专项研究,积极响应银保监部门服务绿色发展“3+3”行动部署要求,组建绿色金融服务专班,在洪泽区、淮安区等县级支行设立绿色信贷项目专员,培育绿色信贷“专家库”,探索“绿色+小微”“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等金融服务模式,逐步打造“两山”转化通道下的绿色信贷服务“淮安模式”。累计支持绿色信贷项目近48个,绿色信贷余额近123亿元。

勇担重任,全力支持稳大盘

淮安市分行借助政策性金融工具,主动扛起稳大盘、保民生的主体责任,为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在谋划服务全局上,该行把加快农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投放作为强基建、补短板、惠民生的首要任务。市分行由一把手牵头召开专题推进会,深入解读上级行推动政策性金融工具使用精神要求,全面分析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行性,提出“快速响应、快速申报、快速投放”工作目标,建立挂图作战机制,将项目服务环节层层分解,对重点工作实行逐日总结、按周汇报,确保各项工作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落实有力。在党委班子挂钩联系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场调研督导力度,形成“行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部室支行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在抢抓服务先手上,充分聚焦区域项目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接工作。行长主动带队走访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各区县政府和重点客户,在行内推动形成“班子带头作先导,中层干部走出去,全员一体促合作”的良好氛围,与政府部门、客户企业建立更紧密、更深入、更高效的常态化政银企沟通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产品优势,在利率、期限、投资及退出方式等方面精准传递惠企政策,预先设计资金闭环流动路径,规划资金筹集来源渠道,拟定上下游账户管理方案,主动为客户定制推荐服务方案。

在抢占投放先机上,全力构建内外协同、上下一体的联合办贷机制。针对淮河二期入海水道项目,市县行联合组建推进小组,发挥专班推进机制优势,进一步构建“集中部署、专班推进、专人负责、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快速推进机制,举全行之力加快形成工作实效。围绕基金支持淮河入海水道项目,该行持续加强信贷队伍能力提升,结合支持领域和服务模式,在服务对接、调查评估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指导教育,切实提高办贷质效。依托省市县三级行平行作业机制,仅用4天时间完成该基金项目从受理到投放的全部流程,于8月19日成功投放农发基础设施基金近16亿元,投放规模和投放效率均在全省系统领先。

截至9月末,包括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项目在内,该行政策性金融工具累计支持10个项目,合计投放近27亿元,投放规模和投放效率在全省系统内均位居前列,支持领域覆盖港口建设、饮水安全、入海水道、储气能源等,有力推动淮安地区水利、物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有效带动当地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形成实物工程量,助力地方就业保民生,体现了政策性金融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淮安市三农绿色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绿色低碳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