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选穴规律

2022-12-14 06:02贾红玲张永臣候志会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天枢中脘腧穴

王 悦,贾红玲,张永臣△,候志会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3;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以腹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以及高血压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代谢因素异常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1]。根据全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成年人MS的患病率约为33%[2],而我国MS的基本患病率约为19%~24%[3]。MS增加了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除生活干预外,主要为常规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的定点靶向治疗,虽然药物治疗的靶点明确,但长期用药会造成一定的肝肾损害。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表明,针灸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其不良反应小,在干预代谢综合征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4]。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对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选穴规律进行探析,以期为临床优化腧穴筛选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和Web of Science从建库起至2021年10月收录的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检索方式为主题词检索。中文检索表达式为:(针刺OR针灸OR温针OR电针OR埋线OR艾灸OR灸OR腹针)AND(代谢综合征)。英文检索表达式为:(acupuncture OR warm needle OR electroacupuncture OR buried wire OR moxibustion OR abdominal needle)AND(metabolic syndrome)。

1.2 文献纳入标准

①文献类型主要为临床研究(包括随机对照、半随机对照及疗效观察等);②干预对象为有明确诊断的代谢综合征患者;③干预措施为针刺、灸法、电针、温针、埋线和腹针等针灸疗法,观察组选用治法以针灸疗法为主,选穴为十四经腧穴和经外奇穴,对照组可为其他中西医疗法进行对照;④临床疗效明确,处方确切具体。

1.3 文献排除标准

①综述、个案报道、荟萃分析、理论探讨、专家经验以及动物实验研究类文献;②诊断不规范、针灸处方不明确的文献;③干预措施为耳针、腕踝针与头针等特殊针法的文献;④重复发表的文献、文献数据丢失和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

1.4 数据库建立及规范化处理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针灸处方、文章信息等数据录入到 Microsoft Excel 2019电子表格中,建立代谢综合征针灸处方数据库,文献中涉及辨证分型取穴,只选取主方纳入,将纳入针灸处方中涉及的腧穴名称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5]进行规范化处理,由两人分别进行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5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腧穴频次、归经、特定穴和分布部位等进行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本研究初检索出相关文献594篇,经排除重复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最终纳入文献98篇,共含98个针灸处方,其中中文文献纳入87篇,英文文献纳入11篇。

2.2 腧穴频次分析

纳入的98个针灸处方共涉及腧穴57个,腧穴使用总频次共862次。将处方腧穴按频次降序排列后,筛选排序前20的穴位,结果显示应用频率最高的前3个腧穴分别是中脘(8.70%)、天枢(8.35%)和足三里(7.89%)。见表1。

表1 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处方高频腧穴分析(前20位)

2.3 腧穴归经分析

纳入的98个处方中,腧穴所属经脉分布共涉及11条经脉,排名前3的有足阳明胃经、任脉及足太阴脾经。胃经中穴位频次合计为247次(28.65%),腧穴选用数10个;任脉中穴位频次合计202次(23.43%),腧穴选用数10个;脾经穴位频次合计为124次(14.39%),腧穴选用数5个。见表2。

表2 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腧穴归经分布及腧穴选用情况

2.4 特定穴频次分析

纳入的98首处方共涉及特定穴腧穴数为44个,使用频次为739次。其中应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为募穴、五输穴和交会穴,其中募穴应用199次(23.09%),五腧穴应用186次(21.58%),交会穴应用171次(19.84%)。见表3。

2.5 腧穴分布部位分析

根据腧穴定位进行腧穴分布部位分析,分布频次排名前三的为胸腹部、下肢部和背腰部,其中胸腹部使用频次379次,占总频次的43.97%,下肢部使用频次为261次,占总频次的30.28%,背腰部使用频次124次,占总频次的14.38%。见表4。

表3 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特定穴分布

表4 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腧穴分布部位情况

2.6 关联规则分析

采用IBM SPSS Modeler软件对频次排名前20的腧穴进行关联分析,得出网状关系图如图1所示,线条越粗表明腧穴之间链接的相关性越强,结果显示“中脘-足三里-天枢”的相关性最高。设置支持度>10%,置信度>95%,后项数为1,最大前项数为3时,以支持度为指标进行降序排列,选取15条关联规则,结果见表5。其中,支持度最高的组合为“中脘-三阴交、足三里、天枢”,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中脘-大横、气海”“脾俞-肾俞”等。

图1 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关联规则网状关系图

表5 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关联规则分析

2.7 聚类分析

通过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频次排名前20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以22位标度,共得到3个有效聚类组合,第1类:肾俞、肝俞、脾俞、胃俞、足三里、关元与中脘;第2类:大横、下脘、气海、水道与带脉;第3类:丰隆、阴陵泉、曲池、太冲、合谷、三阴交、天枢与水分。聚类分析结果见图2。

图2 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聚类分析树状图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属西医学病名,古代中医文献中并无此病名及其作为专病的记载,但根据其肥胖、四肢倦怠、口渴多饮与胸闷恶心等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消渴”“痰湿”“肥满”“脾瘅”等范畴[6]。《素问·奇病论》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揭示此病病因与过食肥甘厚味有关。金代李杲在《兰室秘藏》原文中论述:“膏粱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提示因食后过逸致腹大胀满。因此,中医认为该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和劳逸失调等原因引起,多与肝、脾和肾等脏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脾胃失司、肾气亏虚和肝失疏泄酿湿生痰而发病,其中脏气不足为本虚,痰、湿和瘀等病理产物为标实,病性为虚实错杂最为常见[7]。因此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可以从肝脾肾论治,同时针灸可以有效缓解胰岛素抵抗,加速脂肪分解,预防动脉硬化,从而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发生[8]。

通过对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腧穴频次分析,选用腧穴频次最高的3个腧穴为中脘、天枢与足三里。中脘为胃之募穴,又为八会穴之腑会,清代严振在《循经考穴编》中云:“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因此,中脘穴可以治疗腑病,起到健脾和胃、除湿化痰的功效[9]。有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质量,降低血糖,恢复肠道屏障功能[10]。天枢为大肠之募穴,是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足三里为胃腑之下合穴,《灵枢·五邪》云:“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皆调于三里”,说明针刺足三里可以起到理气和胃、益气生津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腧穴后可以有效改善胃肠功能,降低胰岛素水平,调控瘦素,减少脂肪沉积,改善代谢紊乱的状态[11]。

由腧穴经脉分布情况而言,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腧穴经脉分布最多的3条经脉分别为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灵枢·经脉》篇提到:“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揭示了对于消谷善饥等代谢失常的疾病,可以从胃经论治。脾胃居中,对气血津液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气血运行失常,瘀阻于经脉,导致运行不畅,津液代谢障碍,聚而为痰,积于腹部则见腹部肥大,故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多可从脾经、胃经来施治[12]。任脉为阴脉之海,为诸阴经交汇之处,而代谢综合征与肝、脾和肾三脏关系密切,故可取任脉腧穴进行论治,从而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

由特定穴分布情况而言,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特定穴多以募穴为主,募穴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难经·六十七难》云:“五脏募皆在阴”,胡可针刺胸腹部的募穴以调节脏腑气机。有研究表明,电针募穴可以有效调节体内瘦素水平,促进JAK-STAT等细胞信号通路的表达,提高了交感神经传导活性,使得脂肪消耗量得以提升[13]。腧穴分布部位主要分布于胸腹部,其次为下肢部,胸腹部多为局部取穴,对治疗代谢综合征所导致的腹型肥胖起到近治作用,配合下肢部的远道取穴可疏调全身气机,促进身体内气血津液运行通畅,起到理气健脾、化痰降浊的功效。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中脘-足三里-天枢”在复杂网络关系图中相关性最强,且支持度最高的组合为“中脘-三阴交、足三里、天枢”,说明中脘、天枢和足三里在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处方中最为常用,中脘为胃的募穴,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合募配伍,共治腑病,诸穴相合,共调胃腑气机,升清降浊,化痰导滞,恢复脏腑功能[14]。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以上腧穴可以有效调节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患者体脂水平,提高体内瘦素水平[15]。根据置信度排名,选用最高的组合为“中脘-大横、气海”“脾俞-肾俞、肝俞”等。中脘、大横和气海分别为胃经、脾经及任脉的腧穴,3穴合用可疏调全身气机,有研究表明,针刺中脘、大横和气海等穴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体脂率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对腹型肥胖的治疗有良好效果[16]。

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发现,第1类为肾俞、肝俞、脾俞、胃俞、足三里、关元与中脘,基本取穴以背俞穴为主,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气汇聚于背腰部的腧穴,代谢综合征主要为肝失疏泄、脾胃失司和肾气亏虚所致,故取肝俞、脾俞、胃俞与肾俞来补充脏腑之气以治本,取足三里、关元和中脘健脾和胃、除湿化痰,从而达到标本同治的作用[17]。王少锦等[18]通过针刺背俞穴配合药物治疗,可以调节机体多脏腑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腹型肥胖及脂代谢紊乱状态。第2类为大横、下脘、气海、水道与带脉,基本取穴为腹部局部取穴,可以有效促进中焦气机升降、化湿祛浊,促进全身气血运行通畅。李明晖等[19]通过观察电针对无器质病变的代谢综合征合并呼吸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针灸可以有效调节机体的糖脂代谢,同时可使血清瘦素明显下降。第3类为丰隆、阴陵泉、曲池、太冲、合谷、三阴交、天枢与水分,基本取穴为远端取穴,且丰隆、阴陵泉、三阴交与水分可以促进津液代谢、祛痰化浊,太冲、合谷“开四关”,疏调气机,远近相配,可起到调畅全身气血津液运行的作用。周敏[20]运用针刺联合真空拔罐治疗代谢综合征,结果显示治疗组各项肥胖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1),说明针刺以上腧穴可明显减少代谢综合征导致的腹型肥胖。

综上所述,通过对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行数据挖掘,发现中脘、天枢和足三里为临床常用腧穴,腧穴归经主要以足阳明胃经为主,特定穴多应用募穴,腧穴大部分分布于胸腹部,在腧穴配伍组合中,“中脘-足三里-天枢”应用最为广泛,注重远近配穴、合募配穴,具有一定理论研究意义。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有相应的不足:①纳入的文献中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大样本、高质量和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对欠缺;②未对文献研究质量进行评估,可能造成文献纳入质量参差不齐;③支持腧穴有效性的现代实验研究较少,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选穴规律,具有一定理论研究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设计,开展更多的实验基础研究。

猜你喜欢
天枢中脘腧穴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内经理论的敏化腧穴“快然”特征探讨*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尊敬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
蒋天枢:无偿完成老师的托付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