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生优质高产绿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号’选育研究

2022-12-14 06:19杨培迪
茶叶通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福鼎大白鲜叶

杨 阳,刘 振,赵 洋,杨培迪,成 杨,宁 静,刘 勇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 湖南分中心/湖南省茶树品种与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5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茶叶消费也倾向高档优质化,名优茶发展呈蓬勃之势,促使茶树育种目标由以前的高产向优质、早生转变[3-4]。安化群体作为我国主要的地方茶树群体资源,是我省茶树育种的重要遗传材料[5-7]。目前,湖南省选育的茶树品种中,共有13个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安化群体,其中有8个是从安化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这些良种在历史上均是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槠叶齐’,品种特性突出,适制性强,特别是制红、绿茶等品质优[8-15],至今仍是湖南省及周边省份的重要推广品种[16],并且目前依然可作为主要茶树良种推广利用[17]。

为进一步加强安化群体资源的创新利用,选育适应我国名优绿茶产业发展需求的茶树新品种,笔者以安化群体种子实生苗为材料,从中选育出早生优质高产绿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号’,2020年获国家茶树新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茶树(2020)430016。

1 选育过程与试验方法

1.1 选育过程

1986年春,笔者将一批安化群体品种天然杂交后代的茶籽播种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高桥试验基地茶树观察圃中,在对这部分种子实生苗群体进行株型、生长势的调查过程中,发现选育代号为88-02单株(后命名为‘湘茶研1号’)具有优质绿茶品种的“芽头肥硕、茸毛多、叶色深绿、生长速度快、持嫩性强”等特征;氯仿发酵性试验发现,其叶片发酵较慢、颜色较暗。综合其表现,笔者初步判断其为适制绿茶茶树品种。经连续三年进一步鉴定后,1988年9月开始扦插育苗,1994年布置品种比较试验。多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1号’芽叶茸毛多、持嫩性强、发芽早、氨基酸含量高,制绿茶香气高长、滋味鲜爽,产量高、抗逆性强。

1.2 试验设计

1994年3月,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高桥试验基地品种园内布置品比试验,对照品种为国家级绿茶品种‘福鼎大白茶’,参试品种茶苗均为1足龄无性系苗。试验地面积28 m2,采用单行双株种植,种植规格140 cm×33 cm,随机排列,3次重复。施肥、耕作等田间管理一致。

1.3 鉴定内容与方法

1.3.1 植物学性状

观察其植株、叶片特征、芽叶性状等。方法:参照《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进行。

1.3.2 物候期

从1997年开始持续观察三年,各品种选择15个带叶芽梢(剪口以下第一个)定点观察,以达到30%为标准分别记录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期。从春芽萌动后始至一芽三叶期止,隔天观察一次。

1.3.3 鲜叶产量

产量鉴定从1997年开始持续四年,春茶采一芽二叶,夏、秋茶分别采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按小区记载产量。

1.3.4 生化成分

从2004年开始,当春茶第一轮新梢长到一芽二叶开展时采摘一芽二叶制蒸青样,送湖南省茶叶检测中心分别测定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的含量。其中,水浸出物含量采用全量法(GB/T 8305—2002),茶多酚含量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GB/T 8313—2002),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GB/T 8314—2002),咖啡碱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8312—2002)。

1.3.5 茶叶品质

从2002年开始持续3年,当春茶第一轮新梢长到一芽二叶开展时采摘一芽二叶制烘青绿茶,送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等单位专家审评。评审方法参照国家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进行。

1.3.6 抗性

从1988年开始采用大田自然鉴定法进行。按五级评分制,取三次重复(每小区10个点)的平均值。根据受害指数确定抗性指数和抗性强弱。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性状

‘湘茶研1号’为灌木型,分枝角度50.2±2.6°,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长10.88 cm,叶宽 3.75 cm,叶面积 28.56 cm2,属中叶类。R值2.90,长椭圆。叶脉对数12.1对,叶边锯齿密度为4.49个/cm,叶质柔软,色泽深绿,叶片渐尖,叶面平展,叶身内折,上斜着生(39.1±1.4°)。芽叶黄绿色,多茸毛,持嫩性强(表1)。叶片解剖结构表明,‘湘茶研1号’的叶片、海绵组织、下表皮均厚于对照‘福鼎大白茶’(表2)。

表1 ‘湘茶研1号’叶片性状Table 1 Leaf Characters of Xiangchayan 1

表2 ‘湘茶研1号’叶片解剖结构Table 2 Dissection Structure of Xiangchayan 1 leaf

2.2 物候期

经1997—1999年3年观察,‘湘茶研1号’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和一芽三叶期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当,属于早生种(表3)。

表3 ‘湘茶研1号’新梢物候期Table 3 Phenological Period of Xiangchayan 1 Shoot

2.3 扦插苗生长势

1988年开始连续3年采用常规方法扦插,次年11月调查株高、茎粗、叶片数、分枝数、成活率、出圃率,并与对照‘福鼎大白茶’比较。‘湘茶研1号’扦插成活率为82.7%,茶苗生长势强且整齐,出圃率为64.2%,高于对照组,且茶苗的株高和茎粗能达到出圃标准的相对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特别是株高比对照组高25.8%,表现出具有顶端优势强的特点(表4)。

表4 ‘湘茶研1号’扦插苗生长势Table 4 Growth of cutting seedlings of Xiangchayan 1

2.4 定型修剪物重量

品比试验定植后每年进行1次定型修剪,共进行 3次,分别按 15 cm、30 cm 和 45 cm 高的标准进行。第2、3次修剪物重量测定,‘湘茶研1号’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44.00%,‘湘茶研1号’表现除了年生长量大的特征(表5)。量取新梢发芽点到顶芽长度以确定春梢长,结果表明‘湘茶研1号’春梢长为26.8 cm,比‘福鼎大白茶’21.6 cm高27.3%,进一步表明‘湘茶研1号’具有顶端优势强的特点。

表5 ‘湘茶研1号’定型修剪物重量Table 5 Weight of finalized trimmings from Xiangchayan 1

2.5 鲜叶产量

从1997年至2000年(第4至第7年生)连续4年品比试验产量鉴定结果表明,‘湘茶研1号’平均年产鲜叶1001.45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63.99%(表6)。

表6 ‘湘茶研1号’鲜叶产量Table 6 Output of fresh leaves of Xiangchayan 1

2.6 生化成分

由表7可知,‘湘茶研1号’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内含物丰富;酚氨比值低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具名优绿茶品种特点。

表7 ‘湘茶研1号’鲜叶生化成分Table 7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resh Leaves of Xiangchayan 1

2.7 制茶品质

‘湘茶研1号’制烘青绿茶翠绿多毫,条索紧细,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叶底黄绿嫩,具有适制高档名优绿茶的品质特征,感官审评品质显著高于适制绿茶的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表8、表9)。

表8 ‘湘茶研1号’烘青绿茶品质感官审评结果Table 8 Sensory Evaluation of Baked Green Tea using Xiangchayan 1 as magterial

表9 ‘湘茶研1号’烘青绿茶感官审评结果Table 9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s of Baked Green Tea using Xiangchayan 1 as material

2.8 抗逆性

分别于1996年7月夏初瘿螨爆发期后及2000年2月霜冻后和2000年8月高温干旱后在品比试验区对参试品种及对照进行抗性鉴定,计算出受害指数。结果表明,‘湘茶研1号’抗寒、抗旱能力及抗瘿螨能力与对照相当(表10)。

表10 湘茶研1号抗性鉴定结果Table 10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Xiangchayan 1

3 小结

无性系茶树良种‘湘茶研1号’为灌木型,早生种。分枝角度50.2±2.6°,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着生角度39.1±1.4°,上斜状。叶长10.88 cm,叶宽3.75 cm,叶面积28.56 cm2,中叶类。R值2.90,长椭圆形。叶脉对数12.1对,叶边48.7个锯齿。叶尖渐尖,叶质柔软,色泽深绿,叶面平展,叶身内折。芽叶黄绿色,多茸毛,持嫩性强。

‘湘茶研1号’内含生化成分丰富,春季平均水浸出物41.45%±2.96%,茶多酚25.40%±4.35%,氨基酸4.10%±0.83%,均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酚氨比6.20,具有适制绿茶的品种特点。制烘青绿茶翠绿多毫,条索紧细,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叶底黄绿嫩,感官品质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

‘湘茶研1号’产量高,平均年产鲜叶1001.45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63.99%。抗寒、抗旱性、抗病虫性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

猜你喜欢
福鼎大白鲜叶
大白
虎头虎脑的“大白”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大白诞生记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福鼎-电镀加工厂非法排放超标废水被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