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视角下专创融合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创新
——以会计专业为例

2022-12-16 16:33陆婷婷李明达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1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证书协同

□陆婷婷 李明达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对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高职教育更注重德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成了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理念方面的重要课题。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的创建符合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育人的要求,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对于自身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作出的重大创新改革,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的建立还不够完善,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一、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背景

当今社会和人才市场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社会上却大量缺乏符合企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这使得我国各高校开始对这种情况进行反思。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和进步,我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2019 年12 月10 日,教育部和财政部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高校及建设专业名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进一步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而制定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也叫做“双高计划”。“双高计划”的目的是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建设工作。在“双高计划”的指引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开始探索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的构建。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应用技术技能能力,而建设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当前传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满足社会需求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双高计划”所指出的,要大力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程度,有效提高学校与企业的连接目标,做出了自身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和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的投入大大增加。

二、“1+X”证书制度出现的背景和内涵

(一)“1+X”证书出现的背景

在2019 年4 月1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加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了学历证书加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教二十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根据试点方案的要求,试点工作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改革模式,拓展我国高校人才就业创业本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稳步推进试点工作。以高等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将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培训服务。“1+X”证书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建设的创新举措,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二)“1+X”证书制度的内涵

1.“1+X”证书制度的含义。“1+X”证书制度的内涵,简单来说,“1”是指学历证书,是学习者在学校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达到学校或教育机构认可的毕业标准而颁发的学历证明文凭证书。“X”则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校颁发的学历认证的同时,取得各种职业技能的等级证书。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X”。以会计专业为例,学生在达到学校课程的标准取得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时,也要考取国家认证的会计基础证书、初级会计证书等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既有学历证书,又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情况下才符合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

2.“1+X”证书制度的内在价值。“1+X”证书制度不是简简单单的学历加职业等级认定,而是在学生达成了学校和教育机构所制定的毕业标准之外,对自身的能力和国家认可的技能等级进行外延和拓展,将自身在学校的能力固化,再进行深入研究,让自身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更上一层楼。“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帮高校制定了培养人才的一项标准,在“1+X”证书制度下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人才的需要,也能够满足我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企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快速发展的企业对于大量高素质、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三、会计专业职业教育发展协同育人平台的必要性

在我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日益重视的背景下,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我国发布的“双高计划”的指引下,必须大力建设职业教育群体和校企合作共同体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创建、变革和完善。

我国的会计专业在当今社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对于我国财经法规有一定熟悉度、能够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和财务管理能力的高质量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在这样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下,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运用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之间的连接,完善建设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通过协同育人共享平台让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到自身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格。

在我国会计专业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学生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缺乏社会培训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匮乏、学习知识死记硬背、无法灵活运用等问题。构建协同育人创新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使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根据当地对于人才的实际需要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平台的建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及教学模式完善的具体途径之一,是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根据国家颁布的“双高计划”的要求所进行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和当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实体化运作,在各自优势上的相互补充和配合,帮助学生减轻从学校到社会角色转变的压力,能更有效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

四、“1+X”证书制度背景下协同育人创新实践平台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方面包括传统课程资源、企业技术、信息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高等职业院校在保证自身传统课程的传授基础上,还要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技术资料对学生进行培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依靠互联网技术,让学生接触到不断更新、时代化的专业内容。

(二)教学师资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师,因此对于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新一代教师人才,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企业连接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在校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职业的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实践创新基地

在校企合作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上,主要包括学校实践基地、企业研发中心和网上虚拟课堂三种。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学校与企业相互连接的平台实地了解企业,清晰明确自身目标职业的工作环境和方式方法。高校通过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培训,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上虚拟课堂,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对在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扩展和延长。要保证学生在完成学校毕业认定的学历证书要求下,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结,获得自身相关专业的国家教育部认证的职业等级证书,贯彻“1+X”证书制度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1+X”证书制度构建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创新实践平台,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协同育人机制下的创新与实践。

五、会计专业建设校企协作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会计专业管理体系

高校会计专业要想创新发展建立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首先要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高校要坚持党的领导,找准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机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要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体制进行研究和监督。协同育人实践创新平台主要目的是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质量、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以此为基础,建立有关协同培训教育机制的相关规章制度。要在“1+X”证书制度的引导下,进一步完善学校自身的组织管理体系,优化内部结构,为建立健全校企协作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打下坚实的内部基础。

(二)修订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传统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死板僵化、不够灵活的问题。传统高等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社会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职业素养。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应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相互融合,在“1+X”证书制度的指引下,完善学生在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平衡,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学校所传授的理论课程,更重要的是应用学校传授的理论课程达到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上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机制,要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目标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建设与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仅包括学校的理论知识课程,更包括学校与企业双方协作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联合,形成传统教学理论资源、企业技术课程资源、网络虚拟课程资源、校企合作项目资源等多方面课程,全面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会计职业人才。

(三)建立校外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意识到在会计专业社会培训方面的体制缺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建立起社会企事业单位、人才市场、学校之间的信息纽带。学校要改变对于社会培训的敷衍态度,强化社会培训的重视程度,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端正对于社会培训的态度,将社会培训实践操作提升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学校要增加企业、人才市场、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学生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这种做法有利于学校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要改变过去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培训的灵活性、实操性,建立灵活完善的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制,如及时反馈机制、企校合作机制、管理机制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促进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协同育人实践平台的构建,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要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要强化会计专业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要进行社会培训的相关经验指导。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要招聘有会计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教师。要端正教师的教育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证书协同
WJCI 收录证书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CSCD收录证书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收录证书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收录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