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标准化研究

2022-12-17 13:45邱燕雷
大众标准化 2022年21期
关键词:电表电能技术人员

邱燕雷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永安 366000)

1 常见的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

(1)久电压窃电技术。久电压窃电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借助电能计量装置的线路回路计算区域,致使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这种故障情况能够降低电压或者造成电压线圈出现失压现象,以至于电能计量装置所给出的计量数据无法符合实际情况。若想要发挥此项技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对电能计量装置结构进行改造,尽管在此项技术的作用可以达到窃电的目的,但是很容易被人发现。另外,当电压联片机构呈现断开状态,尤其是设备电压连接区域发生断开情况,就会造成电压线圈失压,导致电能计量装置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2)移相窃电技术。应用此项技术主要是全面改造电能表内部的设备型号,使电能计量装置的回路结构路线发生转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处于单相结构下的电能计量装置调换火线结构与零线结构的位置,并且应当连接零线的进线与出线。这也就意味着,当有人想要窃电时,需要将接地保护线或者暖气管道视为零线,以达到窃取目的。

(3)不计算窃电方式。在敷设电力线路以及安装电能计量装置过程中,只需要改造线路就能够实现窃电,目前这种窃电方式比较常见。在实际操作时不计算窃电方式就是指在正式连接电能计量装置之前做好线路连接工作,确保线路进入室外,致使电能计量装置不能发挥作用。

2 电能计量装置的窃电种类

(1)智能化系统。在应用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使智能终端设备与终端控制系统、无线数据收集设备以及电能表相搭配。要求在系统的一侧安装无线信息收集设备,以便于完成三相电流收集工作,并根据电能表上面的数据资料了解用户用电的真实情况,同时借助GPRS将这些信息以无线网络的方式传送给站台。主要站台终端需要负责完成计算电能计量装置数据以及在高压侧视下计算功率。相关人员需要综合对比这两项数据,如果发现两者存在一定差距,则意味着用户可能进行窃电。这就需要技术人员绘制设备负荷功率结构曲线,以便于了解具体的窃电时间、波及范围等。

(2)二维码数字封技术。信息时代,在电力行业中二维码数字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二维码数字封技术能够提供唯一标号,在计算电能表计量、送检等方面可以提供一定帮助。一般情况下,借助二维码数字封技术开展电能表小盖封禁、计量箱封禁等工作,有利于实现全面封禁计量电能装置,并可以对其进行全程实时跟踪管理。在设计二维码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突出设计的差异性,以便于提升二维码应用的安全效果,从而约束利用计量电能装置进行窃电的行为。

(3)电子封技术。电子封技术主要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通过设计RFID系统电子封方案,能够在电能计量箱外部表面的门封位置实现有效安装。在实际利用过程中可以使电子封技术充当唯一编码,以便于对电力营销系统结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记录,进一步加大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监管力度。技术人员在管理电能表过程中只需要利用带有RFID系统的手机发射射频信号,就可以将PFID系统芯片激活,进而实现维护管理。

3 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的具体应用

(1)低压用户。过去,供电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电能计量表改造小区电力线路以及供电状况。所以在应用设备对传统防窃电技术进行改造过程中,需要在电能计量表两侧安装PVC材质管道,以便于隐藏保护线路。技术人员需要安装封锁计量箱外部结构,提高用户进行窃电的难度,进而尽可能地降低窃电现象出现的概率。

(2)高压用户。供电企业在运转期间对于高压用户来讲,要利用电能信息系统展示电能数据资料,主要在站台、无线互联网以及电力负荷终端控制设备上实现展示。以便于技术人员在进行线路检测时明确电力线路是否存在断流、欠电压等问题。另外,针对高压用户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完成查询用户电力应用情况、了解相关数据等工作,以便于为收集分析数据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技术人员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数据资料,能够明确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3)高压供电低压计量用户。第一,以绝缘化的手段改造高压进线。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高压用电客户自行改造电力线路,防止用户避开用电计量装置开展接线活动,还可以使高压线路安全运行。第二,将变压器低压套管至计量装置的所有导体进行封闭。在有机玻璃组成的防窃电电箱中套入变压器低压套管,并对其外部进行铅封或者采取一定手段锁住,以便于线路全部进入全封闭计量柜,尽可能降低窃电行为出现的概率。

(4)高压供电高压计量用户。针对高压供电高压计量用户来说,可以将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室外并搭配组合式计量互感器,或者应用专门的计量柜和计量屏。为了避免出现二次窃电现象,就需要全方位封闭组合式计量互感器的一次进出线绝缘裁量。

4 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标准化对策

(1)选择合适的电能计量装置。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转型升级使得电能计量装置朝着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前进。在挑选电能计量装置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该装置应用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并在结合电能铺设地区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搭配合适的电能计量装置,从而尽可能降低电能计量装置显示的数据误差,增大线路横截面积。另外,要求技术人员缩短二次引导线路的基础长度,并对可能存在的窃电行为采取一定手段进行全面管控。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二次降压设备优化电能计量防窃电装置,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准性。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电能负荷波动较大情况,为了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就要求技术人员挑选合适的电力互感设备,做好电力设备内部结构完善工作,以便于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准程度。

(2)建立完善的计量表信息档案。从实际情况来看,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水平与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直接关系,并且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安装、应用、维修以及调换电能计量装置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仔细登记设备安装前后出现的信息变化情况,保证数据信息精准无误。另外,在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档案信息记录过程中,需要登记所安装设备的型号、设备安装方位、互感设备出现的应用变化以及设备自身的变化等。

(3)改造防窃电技术。为了妥善处理电能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生产制造升级。对于没有电能计量设备的用户而言,需要为其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并落实线路回路密封技术处理工作,在完成上述工作后依据设备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窃电改造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电能计量端子以排列形式进行全方位改造,加大对铅封严密性的关注度。与此同时,还应当处理与互感设备相搭配的其他装置,避免窃电行为影响电能计量表等特殊位置。电能计量表在运行过程中,铅封设备时需要综合分析互感器端子盒以及电能计量设备外表,检查电能计量装置进出线的封闭情况,避免线路裸露,并采取一定手段提高进出线的密封性和绝缘性。此外,在应用电压互感设备过程中,应当使其呈现公用状态,并且在电能计量表装置上安装失电压设备,从而防止在二次回路上出现窃电现象。

(4)落实装表接电业务管理工作。为了防止出现窃电行为,除了加强人员管理,还应当发挥技术以及制度的积极作用。第一,强化现场管理力度,要求技术人员严格依据操作标准做好安装、测试以及检验工作。规范工作人员安装电能计量装置的行为,提升计量柜的安全性能。第二,密封端子、接线盒、变压器二次接线测等重要设备,并需要落实计量柜密封工作,登记密封编号。在计量箱内完成电表电压线连接工作,为了防止出现窃电行为,不要把线与开关直接相接。进入电能表的导线外部裸露部分需要将其插入接线盒,避免表孔存在缝隙,从而防止电能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短路现象。与此同时,还应当在综合分析用户用电容量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供电方案,在正确应用计量柜和计量格的同时,应当尽可能地实现高供高计,保证第一时间锁定存在窃电行为的用户。就三相大用户来讲,需要落实主、辅计量装置加装工作,使窃电难度进一步升级。由于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过多,以至于一些仪表操作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不会重视这些问题。对于低压单相用户而言,应当发挥集中仪表箱的积极作用。要求所有低压电源用户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设备。第三,在综合分析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设计电源连接以及电表安装方案,并尽可能的应用防盗设备。就低压供电用户而言,需要将护套保护或者铠装电缆视为表前电路,并应当确保表前、表后能够顺畅进出线,最好不要出现线路交叉或者绕行。另外,专门的配电变压器二次回路要通过导线或者铠装电缆将其与仪表分开,或者利用PVC管和变压器进行测量。第四,在结束电表安装以及线路连接工作后,应当采取一定手段提高项目的隐蔽性,防止用户自行篡改线路。就参与这些工作的技术人员而言,要求电力企业指派不同的人员负责安装电表、线路连接以及验收工作,以便于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并需要最大程度上完善计量装置外围保护。

(5)以装表接电为基础的防窃电技术。若想要使防窃电技术更加标准化,首先应当尽可能地使用电表专用箱,并落实封箱锁箱工作,发挥电表专用箱的积极作用,避免电表专用箱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或者更换。其次,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完成电源连接以及电表安装工作,并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监督并检查这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以便于确保电源连接以及电表安装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另外,应当持续不断的开展有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确保所选择的技术手段科学合理。与此同时,要求技术人员综合分析经典的窃电案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优化防窃电技术,提高防窃电技术的应用效果。例如,在进行接线工作时,为了能够提升接线效果,都需要在综合分析电源和电流表零线接线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此项工作,避免在实际操作时出现意外。

(6)建立完善的用户用电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分析用户用电特性可知,一旦出现窃电现象,功率因数、线损、合同容量等相关参数将会随之发生变化。窃电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电气参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如果用户通过欠流法进行窃电,那么线路电流将会减少甚至变为零。而利用高科技进行窃电时可以改变电能计量装置上面的数据,这时电压和电流数值不会发生变化,电量将会与正常数值不同,技术人员可以在分析电量的基础上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电力企业可以依据窃电特性并通过计量类型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用电量离散系数、电压偏离度、电流不平衡度等多个窃电指标评价用户的窃电行为。电压欠压现象可以通过电压不平衡率展示出来,电流欠流现象则可以借助电流不平衡率显示,电压数据变化波动情况可以通过额定电压偏离度了解,以便于确定用户是否存在用电异常行为。功率波动情况可以通过功率因数不平衡率了解,用户申请容量和用电量之间的差值则能够利用合同容量显示,并可以了解用电量的实际情况。用户用电行为是否长期保持一致可以借助用电离散系数进行判断,电能输送的损耗标准可以通过线损率进行衡量。

(7)应用多功能防窃电控制器。在10 kv箱式变电站中安装多功能防窃电控制器能够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可以实现在线采集并监测电力信息,并可以将用户日常用电数据转变为用电负荷变化曲线,一旦用户用电行为出现异常,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可以借助母线上面的互感器了解电流变化情况,进而将所测信息反馈给管理员终端,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数据判断窃电事件的严重情况,并第一时间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窃电损失。第二,监测用户电表剩余电量。当发现用户电表剩余电量为零时则可以自行将信号切断,避免用户出现窃电行为。第三,实现断路器的有效控制。当变电箱存在外部入侵特征时能够立即发出控制信号,并可以实现断路器跳闸断电,以便于达到远程防窃电的目的。第四,收集以及发送电能数据。管理人员可以在查询工具的作用下实时调控电能输送情况,并通过信息反馈保护多功能防窃电控制器,以便于其正常运行。在应用此项设备过程中,要求供电企业挑选合适的计量点,并依照一定原则合理安装配电设备,以便于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实现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标准化,就要求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安装科学合理的电能计量装置,优化改进防窃电技术,并做好防窃电信息档案建设工作,以便于进一步发挥防窃电技术的作用,从而遏制用户存在的窃电行为。

猜你喜欢
电表电能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蹦叭”跳动电表数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基于多应力退化模型的智能电表可靠寿命预估
农村电能计量自动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第11讲 电能与电功率专题复习
停电那点事儿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