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

2022-12-17 23:35杨晔珺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0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杨晔珺

(南通大学教务处,江苏南通 226019)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高等院校也开始探究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教育管理模式,从教务管理到学生管理再到学校运行,各方都在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管理系统。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应正确认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准确定位教育管理信息化方向,有效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1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基本内容

1.1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现代化管理的方式、手段和过程[1]。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是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数据进行整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控制和布局,从而保障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精准、科学的数据支撑[2]。

1.2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2.1 精准性

实现科学合理的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精准性作用。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运用大数据的信息资源,转变管理架构,将师生等主体作为管理目标和方向,从而满足教育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充分发挥大数据信息的精准性能进一步发现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而可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教育要求的管理体系,落实贯彻各项教育管理规章制度。

1.2.2 创新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围绕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展开管理模式的创新,能推动高校构建数字化和信息化教育管理体系。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有机整合,有利于构建完善的信息发布系统、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等,使高校在大数据背景下呈现新的发展态势,逐步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从而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多重优势,增强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和创造能力[3]。

1.2.3 高效性

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高效性需将信息化融入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细节和分支上,引入大数据技术,数据采集及分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4],可实时掌握师生管理动态,通过分析,结合不同专业需求,提供相应数据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可弥补以往教育管理工作的滞后性、延迟性等不足,增强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作性,提高高校整体管理能力及水平。

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2.1 信息化建设观念落后

我国部分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受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认为不需要信息化建设也能满足高校管理和发展的需求。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通过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从本质上改变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对信息化的理解和认知,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2.2 软硬件设备条件落后

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发展慢、基础弱,网络稳定性、覆盖面,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软硬件缺少统一管理和协调,安全、容灾、备份等系统不够完善,部分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稳定性、持久性、可靠性低的现状。另外,信息化系统和教学平台要么缺乏资金支持、要么形成“数据孤岛”、要么缺少有效运行管理、要么没有技术支持或培训,导致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5]。

2.3 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缺失

高校信息化建设应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在保障体系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维护与改进。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依靠理念和资金支持,更需要投入人力资本。由于部分高校仍处在传统与信息化管理模式转换的阶段,导致信息化处理方面出现未能与传统管理兼容等现象,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因而在出现问题后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

2.4 教学信息化建设迟缓

高校教育管理主要围绕教学各项工作展开,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缺少灵活的协调与管理,出现思想僵化、方式单一等问题,间接导致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跟不上教学改革的进度。还有部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接受度较低[6],由于课程性质、教师个体差异,部分教师无法将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也影响教学信息化乃至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3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的原因

3.1 校内各部门数据独立

高校教育管理部门数量较多、事务繁多,存在职能重复、多头管理等问题,然而高效的教育管理需要各部门实时联动、相互协作。

3.2 信息化意识不足

尽管大部分高校都意识到运用大数据的重要意义,但真正重视信息化技术的管理者较少。部分高校管理人员仍未形成对大数据和信息化的合理认识,导致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无法展现[7]。加上资金配置、技术方法等多重因素,部分高校未能充分实现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因此,为了使信息化技术能够充分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就需要管理者增强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识。

3.3 数据库建设迟缓落后

部分高校缺少完整健全的数据库系统,对收集来的各类信息无法进行合理的分析、整合。高校除了正常教学工作,还有学生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因此创建本校的数据库系统将有效协助各部门开展各类教育辅助和管理工作。

3.4 专业人才队伍组建困难

各高校都聘有大量具有大数据背景或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专业教师,但其较少参与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较少,因此出现建设队伍专业人才信息化素养不足等问题。部分教师无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到位,影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4 推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4.1 倡导理念更新

应从革新教育管理理念入手,从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出发,促进信息化建设全面发展。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将各种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日常管理中,通过各种管理案例归纳总结出适合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注意积累搜集,将高校内外部数据进行有效融合,深入挖掘数据信息潜藏的价值。

4.2 创新方式方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进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内容创新 ,注重理念衔接及可持续发展,将各种信息化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中。一是实现引进多元化,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都以数据形式呈现在信息化系统中,有利于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提高师生参与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针对目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修正。二是创建风险预警模式,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事前预警。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实现对数据的动态监管、灵活整合和运用,从而进行风险预警,有效减少日常可能出现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4.3 优化实践标准

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标准,有利于更大范围、更好地掌握大数据背景下的各种信息资源,为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全面、规范、系统的数据保障。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应在标准规范的框架内合理进行,要谨防可能产生的教育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从根本上规避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潜在的各种风险[8]。

4.4 推动制度完善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加强各主体间交流沟通的重要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前提。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改革过程中,确定目标、合理规划[9],将信息化融入高等教育管理制度能呈现出更为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吸收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点,再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最终将高校教育管理向纵深化和便捷化发展[10]。

4.5 实现信息共享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教育管理过程发挥大数据的高效性[11]。于校内,建立各部门共享的信息平台,有利于各部门之间互通有无,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储备支撑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数据进行分类整合,提高数据平台的应用率,并建立相应反馈机制,在信息化技术辅助下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于校外,通过对比相关数据和信息,能够明确社会及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及需求,进而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毕业条件等方面与社会发展需求接轨,明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向,真正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

4.6 构建专业团队

高校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须重视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和考核,建立强技术、懂管理、善协调的专业建设团队,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应善于发现具备数据存储、挖掘、开发、整理、分析、可视化能力的综合型专业技术人员,将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组合到一起,促进数据信息和管理实践有机结合[13]。

4.7 加大资金投入

在力争国家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还要拓宽渠道引入资金支持,利用校友会、地方企业等主体吸引社会资金,加强政企、校企间的合作共赢。同时高校也应对现有建设经费进行合理规划与利用,提高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比例,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需求[14]。

5 结语

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势在必行。了解大数据的题中之义、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意识、仔细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在传统教育管理理念中加入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