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2-12-18 05:18
西部财会 2022年1期
关键词:岗位财务事业单位

袁 慧

(靖边县会计事务服务中心,陕西 榆林 718500)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现状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改革历程

直至2012年,县级会计核算中心作为县级各单位集中记账单位,还扮演着为同级事业单位代理记账的角色。2013年,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全面上线,自此财政传统支付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时对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改革,账务交回各单位,开启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自行记账的新时代。2015年开始,决算指标进一步细化,由各事业单位在决算系统填报,并在后期不断增加数据比对标准。2016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全面开展。同年,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年报全面上线,事业单位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资产年报报送工作。2017年,全面开展事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2018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由收付实现制正式修改为权责发生制,并且增加了预算账套,首次出现两套账的记账模式,许多记账科目也都随之改变。2019年,国有资产月报系统启动,各单位每月报送资产月报。同年,正式启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折旧工作。2020年初,财政云系统正式上线,且在两年的时间里持续进行改革,截至2021年,陕西财政云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涵盖了八大模块:即预算管理、银行账户管理、人员台账、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单位核算、总账管理、预算绩效,并且还在进一步的开发改进中。另外,2021年县级事业单位大幅改革撤并,以M县为例,改革前事业单位共计258个(不含医院和学校),改革后事业单位共计184个,减少了66个。机构改革导致单位员工的人员编制、各类预算、社保、个人所得税等情况发生变化。而且,事业单位的改革还远远没有结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每年都会有新的改革政策出台和落实,这就要求财务工作人员要不断执行新政策、领悟新知识,学习使用新工具(尤其是软件系统的应用)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二)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范围

经过近十年的财务工作改革,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充与完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算管理。包括人员工资预算、各项社保基金预算、单位运转经费和专项资金预算、采购预算。其中人员工资预算每年会涉及调整预算,对由于人员新增和减少、职称学历变动以及每年一次的工资普调工作进行调整。涉及专项资金的必要经费需要追加预算。二是资产管理。包括资产的新增、调拨、处置和日常使用管理,需要报送的报表有月报表和年报表,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的单位需要报送相关报表。三是采购管理。包括货物和服务的采购,针对采购工作每个单位的具体安排会略有差距,但财务工作人员一般都需参与。四是收入与支出管理。基层事业单位收入一般都是本级财政拨款,少数单位涉及上级财政拨款或者其他收入。支出一般包括人员支出、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五是会计核算。负责本单位日常财务核算工作,认真报账、记账、结账,确保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最终形成的完整账套包括总账、明细账、财务报表、原始凭证及附件。六是涉及纳税、统计、人社、编办、财政等政府各部门交办以及单位领导交办的其他财务相关业务。

二、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现存问题及原因

(一)单位财务人员配备不完善,岗位分工不明确

事业单位财务岗位可以设置财务主管人员、会计和出纳,但大多单位都只设置一名财务工作人员,一般为会计。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各类改革提出的财务工作的高要求高标准,财务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年龄较大的会计甚至无法再胜任财务工作。如M县,单位一般会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解决:一是把资产管理、内控或者绩效评价这类工作分模块临时指派给其他人员。二是临时指派一个财务助手,但这样没有具体分工,相互推诿扯皮现象频发,而且这类岗位一般变动性非常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基层事业单位预算人员较少,有的单位甚至不足10个人,不具备设置完整会计机构的条件,如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烈士陵园管理所、敬老院、儿童福利院这些单位。二是事业单位职工有老龄化趋势,专业技能提升能力有所下降。鉴于目前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方向是精简机构和人员,改变事业单位“铁饭碗”的体制和运行模式,在这样“少进多出”的大政策下,县一级的事业单位大多保留原来的老职工,新进人员数量有限。

(二)财务人员专业性不够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大部分都不是科班出身,很多都是参加工作甚至被分配到财务岗位上才开始边做边学。随着财务工作的不断改革,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计算机软件操作,即使是一些专业的老会计也不再能胜任会计一职。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事业单位招聘制度的特殊性,造成了财务岗位的专业性与单位选人用人的矛盾。多年来,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都是由县级和市级人社部门组织和具体执行,招聘对象专业范围不限,招聘一般采用综合知识考试的方式,除了教育医疗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其他事业单位最终的人员分配也都不会受专业限制。所以工作人员从招聘到分配,基层事业单位并没有根据自身岗位需求而选人用人的主动权,都是由同级或上级人社部门直接决定,这就导致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岗位工作人员都是非财务专业出身,且没有经过专业的财务培训就直接上岗。在M县随机抽取的五大行政机关下设的46个事业单位中,财务专业出身的会计仅有12人,占比26%,非财务专业会计人数34人,占比高达74%。二是财务岗位专业要求高。财务工作的职能范围和具体工作内容,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如自律性、专业性、技能提升能力等,有别于其他单一业务岗位,如窗口收费、票证管理、资质审核等。

(三)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监督不到位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需要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随着近几年财务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开展了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各单位为了财务制度的完善性和具体工作的完成度,都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时力度远远不够,监督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事业单位几乎不设置财务监督、审计部门,存在单位内部无人监管财务的情况。二是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和绩效支出评价工作存在形式性和滞后性的现象。三是相关审计部门发现问题后,单位整改时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

三、改进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建议措施

(一)健全财务岗位设置,严格执行“一岗一责”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在逐步精简机构,根据职能进行撤并后单位重组,人员有所增加,各单位应当尽快按照财务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岗位设置。严格执行“一岗一责”制度,细化分工,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财务相关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部门的关键性作用,保障单位的积极运转,促使基层事业单位职能最大化。具体来讲,财务部门可以设置财务主管一名,预算会计和核算会计各一名。财务主管最好是单位一把手以外的其他领导,由其负责日常财务支出的审批,这样有利于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制约。预算会计负责人员经费、运转经费和专项经费的预算,采购预算,人社、统计、财政部门所需的各类数据统计上报工作。核算会计负责资金的支出与核算、账簿登记、具体的采购和资产管理工作、审计等部门需要配合的相关工作。这样的岗位设置,是基于目前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前者)与传统财务工作(后者)相比存在的差异较大而考虑:一是从工作范围来看,前者除收支核算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工作,广度大于深度,后者最主要是收支核算和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的制作和分析,为公司重大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依据,深度大于广度。二是就收入而言,前者资金来源单一,就是财政拨款,后者收入形式多样。三是就支出而言,前者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启用的是零余额账户,不存在现金、银行存款等其他形式的资金,只能采用直接支付方式转账支付,而且实际支出时需要经过主管部门和财政各部门的一系列审核流程,支出风险较小。而后者可以是现金、转账、票据支付、实物支付等多种形式的支出,支付不需要其他部门的介入,流程相对简单。四是使用的会计核算工具不同,前者运用财政云系统将每一项支出与预算紧密结合,不可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支出后核算模块可以自动形成记账凭证,会计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略微调整即可,后者使用的主要是单纯的记账软件。综上所述,目前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与传统财务工作在工作范围、收支方式、支付流程、核算方式、监管方式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财务岗位设置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加强财务外包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确实没有条件完善财务岗位的小型事业单位,可以考虑财务外包,这类单位人员少,岗位种类多,往往是一人多岗。财务外包既可以缓解单位用人矛盾,而且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以大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降低财务风险。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合适的财务外包服务商。选择一个社会信誉好、专业性强的服务商,是提高工作效率、规避财务外包风险的关键性一步,最好是比较熟悉该类单位财务工作和软件工具的服务商。二是确定合理的财务外包服务范围。单位至少要设置一个财务工作岗位,结合具体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自身财务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后,确定外包服务范围。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签订科学有效的合约。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约定具体的服务范围、合格的财务指标、合约时效和风险承担方式等,对外包服务商既要信任又不能过度依赖,要保持谨慎,实时对接和监控,确保工作的完成进度和质量,同时要在合作中不断学习成长,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技能。

(三)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职业技能

一是要从源头解决财务人员专业化问题。人社部门应当定期对基层事业单位的人事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各行业各单位对职工的学历、专业、特长等方面的需求,在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和分配人员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配和调动。单位也要积极和上级主管部门、人社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争取形成人社部门根据岗位需求招聘和调动专业人员的新局面。二是开展财务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结果和实效。会计管理部门要对财务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加强对新出台的改革政策和制度、推行新的财务工具和应用软件等内容的培训力度。在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后根据实际情况举行考核,可以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也可以对所培训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考核,制定奖惩办法,激励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单位内部有必要将“岗位专业性强、技能水平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员工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根据员工对单位的贡献大小区别对待,而不是“一刀切”。

(四)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健全财务监督体系

一是基层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单位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内部监督审计部门,对财务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审核。具体措施有:尽量避免单位一把手兼任财务主管;单位采购除执行政府采购标准以外,建立内部采购审核流程,如重大资金支出需支部会议讨论通过、杜绝采购人员和支付人员重复等;资产管理具体到每一位员工,谁使用谁负责;对内部审计部门实行财务定期公开制度。二是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注重工作实效。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应当立足于单位自身实际情况,运用与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架构、业务性质和范围、经济活动和风险水平相适应的评价指标,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或者是已发生风险事件的情况,重点进行内部控制的建立与防范,不断查找不足和差距,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在建立健全预算制度的前提下,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支出的规范性和高效性。三是注重财务问题的整改实效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审计部门和巡查部门在财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杜绝文字整改、表面的形式主义整改,最重要的是对整改成效回头看,并对该单位相关业务的长效机制进行监督。

猜你喜欢
岗位财务事业单位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