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贡献与弊端*

2022-12-18 17:46杨沈龙饶婷婷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2022年8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阶层主观

杨沈龙 饶婷婷 喻 丰 郭永玉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贡献与弊端*

杨沈龙1饶婷婷1喻 丰2郭永玉3

(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西安 710049) (2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 武汉 430072) (3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京 210097)

近年来社会阶层心理学研究领域对于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高度重视, 突出表现为强调社会阶层概念中的主观阶层成分, 在理论阐述、概念测量、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选择上都倾向于关注主观阶层。这一取向为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扩展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及关注问题的视野。但它也造成了部分研究在理论层面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节、在概念层面过于忽视客观阶层、在方法层面过于依赖操纵主观阶层, 以及在问题层面只关注高低二元阶层划分、对现实阶层多样性关注不足等弊端。未来应进一步深入开展基础研究以厘清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的关系及其不同的预测效应, 在研究设计时对于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进行更细化的区分, 同时可以更多关注于现实中的具体社会问题。

社会阶层心理学, 主观阶层, 客观阶层

1 社会阶层心理学中的主观阶层研究取向

近年来社会阶层心理学(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如Manstead, 2018; Markus & Stephens, 2017)。这一方面当然基于其本身所具备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而另一方面还在于这一领域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研究取向。如Kraus及其同事提出的阶层社会认知理论(Kraus et al., 2012)、以及Stephens及其同事提出的阶层社会文化理论(Stephens et al., 2012, 2014)都是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对此国内已有一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做出过系统评述(如:郭永玉等, 2015, 2017), 在此不再赘述。而除此之外, 一些社会阶层心理学的研究者非常强调从主观阶层的视角入手来研讨相关的问题(如Kraus et al., 2013), 这种强调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也成为了该领域理论与研究实践中的一大突出特点。

在理论上,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倾向于认为阶层是一种等级性的感知, 是个体通过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而对自身相对位置形成的一种总体认识(如Kraus et al., 2013)。而在概念层面,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所理解的社会阶层既包括个体所掌控的客观社会资源的多少(即客观阶层), 也包括其主观上所感知到的自身社会地位的高低(即主观阶层, 如Kraus et al., 2012; Manstead, 2018), 并且它更强调主观阶层对个体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 该取向在方法层面发展了实验操纵主观阶层的研究范式; 并且在研究问题层面广泛地关注了阶层体验、阶层信号感知以及阶层流动知觉更更具主观感受性色彩的社会阶层心理学问题。基于这些建树, 此取向近年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发展。然而, 在肯定其贡献与价值的同时,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弊端与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随着它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所采用, 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因此, 下文将从贡献与弊端这两大方面入手, 围绕理论基础、概念测量、研究方法与问题关切四个具体层面来充分探讨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相关问题, 以期未来基于这一取向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扬长避短。

2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内容及贡献

2.1 理论基础

从理论基础上看, 社会阶层心理学领域中主观阶层研究取向这一思想的提出, 是想对于社会学研究者所理解的社会阶层做出补充性的、更具心理学视角的诠释。一般而言, 社会学中所讲的社会阶层指的是按照社会资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占有而形成的社会分类概念, 它可以将社会中的个体划分为反映社会结构性特征的群体(如:陆学艺, 2003; 李春玲, 2019)。但是, 此分类本身并不必然带有等级性的意味(李春玲, 2001)。这就导致在研究中, 有些学者更强调社会阶层的等级性(如:陆学艺, 2002); 而有些即便是定量的研究, 也不将社会阶层视为从高分端到低分端的连续变量, 而只是作为一种分类变量加以考察(如:张翼, 2005)。这背后体现了在客观资源占有的这一尺度上, “等级性”的标准难以达成统一和共识的问题。

而随着社会阶层心理学研究的兴起,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学者开始更多地强调从主观的角度来考察社会阶层的效应。Kraus等(2012, 2013)提出, 个体的阶层之所以会给人类心理带来深远影响, 起作用的关键是在于每个人对于自身相对社会等级位置的感知, 因此社会阶层心理学需要关注个体主观感知层面的自我阶层定位; 而这种个体主观感知是基于社会比较的, 是存在顶端与底端的类似于等级或阶梯式的表征方式, 而且个体也能够通过他人表现出的阶层信息进而准确地评估自身与他人相对的社会等级位置(如Kraus et al., 2017)。总之, 无论个体的客观社会阶层包括了怎样复杂的社会资源构成, 他(她)都会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客观资源各个成分的、基于自身和他人进行社会比较的、存在等级高低的自身阶层感受, 而这是Kraus等(2012, 2013)认为特别值得心理学关注的。

这些观点将研究注意力扩展到主观阶层, 并在理论上对这一取向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对于该领域而言具有重要价值。首先, 通过对“主观性”这一角度的强调,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开辟了研究社会阶层问题新的空间, 相关学者开始越来越广泛地认可研究主观阶层的心理效应具有独特的价值(如Manstead, 2018)。第二, 通过对“等级性”这一内涵的明确,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顺理成章地将社会阶层心理学的研究引入到了探讨线性效应的轨道上来, 这也是心理学研究者们更为习惯的研究方式, 并且对于阶层测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 通过对“社会比较”这一来源的揭示, 主观阶层的构念能够比较综合而直观地反映个体对自己占有社会资源的一般化、平均化感受, 而且这种感知并非凭空产生, 而是人们综合了自身长期社会互动和人际比较而形成的较为理性的认知结果, 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系统性。

2.2 概念测量

基于上述的理论思考,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对于社会阶层这一概念也形成了新的理解和界定方式。因为在该取向出现之前, 研究者对于个体社会阶层的概念界定与定量测查主要基于客观阶层(Kraus & Stephens, 2012)。但是,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指出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包括个体所占有的客观社会物质资源以及通过与他人比较而形成的对于自身等级地位的感知(如Kraus et al., 2012; Manstead, 2018)。这一界定明确地将心理层面因素与社会阶层的定义结合在了一起。不仅如此, Kraus等(2012, 2013)还进一步分析了如此界定社会阶层的必要性, 他们指出社会阶层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社会阶层对其心理和行为造成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之所以会发生,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所感知的自身阶层水平即主观阶层起到了直接的预测作用。而很多研究也确实支持了Kraus及其同事的上述论断, 发现在预测很多心理和行为变量时, 主观阶层比客观阶层的预测效应更强(如Dietze & Knowles, 2016; Lee, 2018); 而且还有研究发现, 客观阶层对某些结果变量的预测作用是基于主观阶层的中介作用(如:陈艳红等, 2014; Tan et al., 2020)。

这种概念界定的观点自然也会延伸到概念测量层面。基于上述前提, 研究者们倾向于测量被试的主观阶层来反映其社会阶层水平(综述见:杨沈龙等, 2020)。对于主观阶层的测量一般都很简单, 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给被试呈现一个10层的阶梯(Adler et al., 2000), 让被试将其想象为综合反映了人们收入、职业声望和受教育程度的社会阶层等级, 然后自我报告认为自己所处阶层对应哪个数字。比起分别测量上述的三个客观阶层成分, 主观阶层测量通过指导语的引导就能让被试直接报告其对于自己占有经济、组织和文化资源的整合感受, 得到相对直观的被试的阶层分数, 这远比测量被试的收入、职业声望或受教育程度简单易行。

当然,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所强调的这种阶层概念, 其贡献远不止于简化了被试阶层的测量。一方面, 它通过将主观阶层这一变量纳入到社会阶层的概念中来, 为主观阶层作为社会阶层的操作化定义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 由于该研究取向强调社会阶层之所以影响个体心理, 起作用的关键成分在于主观阶层, 因此后来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于被试主观阶层的考察(如Greitemeyer & Sagioglou, 2016; Tan et al., 2020)。所以这一取向像一架桥梁将作为社会学概念的客观阶层与心理学关注的个体心理行为相联结, 结果显示很多心理行为都可以被社会阶层所预测。基于此,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社会阶层心理学才得以发轫(Kraus & Stephens, 2012)。这也许是该取向更重要的价值之所在。

2.3 研究方法

传统的社会阶层研究由于只关注客观阶层, 而个体的客观阶层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所以研究只能基于相关法的逻辑, 对个体的客观阶层水平以及其他心理学变量进行问卷测量, 考察其共变关系。而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出现, 改变了这一方法上局限, 使得后来研究也可以通过操纵被试的主观阶层, 来直接考察阶层影响因变量的因果关系。操纵被试的主观阶层, 不是改变其真正的社会阶层状况, 研究者只需对不同实验组的被试施以不同的操纵, 就可以使得有些被试暂时感到自己的社会阶层较高, 有些被试则暂时感到自己的阶层较低(如:杨林川等, 2017; Cheon & Hong, 2017; Chen et al., 2019)。这样就能从因果层面分析社会阶层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效应。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所做的这一方法上的创新, 对于社会阶层心理学领域而言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 关注社会阶层与个体心理关系的研究, 其本质上都只是揭示了相关关系。而如果说阶层与某种心理学变量仅仅存在数量上的相关, 而无实验上的因果证据的话, 至少可以对其关系做出两种推测:有可能是社会阶层影响了个体心理结果; 也有可能是因为个体具有某种心理结果, 导致了他处于当前的阶层水平。从数据结果上来说, 这两种解释都有可能成立, 而后者的解释其实并不关乎社会阶层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即个体的阶层影响其心理与行为表现(如Kraus & Stephens, 2012; Manstead, 2018)。因此, 正是由于主观阶层研究取向创造性地提出可以通过实验法对于被试的主观阶层加以操纵, 使得研究者可以基于实验法的设计, 宣称自己的研究发现了阶层影响某种心理的因果关系。这对于社会阶层心理学领域而言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学理突破。

2.4 问题关切

基于在理论、概念及方法上的奠基工作, 社会阶层心理学领域所关注的研究问题的广度也得以扩展。总结起来, 在当前这一领域研究之中, 至少有如下三个重要议题与主观阶层研究取向有关。

第一个议题是研究阶层体验(experience of social class)的心理效应。简言之, 这类研究以主观阶层作为自变量, 但不再强调其研究中的主观阶层只是用来反映阶层的一个指标, 而强调其研究就是单纯要探讨这种主观性的阶层体验本身的效应(如Chan & Zlatevska, 2019; Cheon & Hong, 2017; Greitemeyer & Sagioglou, 2016)。这使得对于阶层体验的心理效应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新议题。有些研究也确实发现, 主观阶层与客观阶层在预测一些因变量(如对于系统公正的感知)时甚至会出现效应相反的情况(如Buchel et al., 2021; Li et al., 2020); 而更多的研究则显示, 在客观阶层预测效应存在争议的情况下, 主观阶层的预测效应却相对稳定一致(Yang et al., 2019)。这似乎更加显示出主观阶层体验具有某种不同于客观阶层的独特研究价值。

第二个议题是个体感知他人阶层的信息即阶层信号(sign of social class)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阶层信号指的是那些能够展现和传达个体社会阶层信息的载体, 例如某些穿着打扮、某种生活方式, 常常被认为是高阶层或者低阶层人士的典型特征(如Kraus et al., 2017)。而研究也发现, 被试完全可以通过着装(如Berger, 2017)、面部长相(如Bjornsdottir & Rule, 2017)及说话语音(如Kraus et al., 2019)等方面, 来对于陌生人的阶层高低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立足于这些基础,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所关注的阶层问题从“自我”延伸至“他人”, 研究者开始大量关注被试所感知到的他人阶层信号给被试自身的社会比较和人际交往带来怎样的影响(郭容, 傅鑫媛, 2019)。

第三个议题是研究对于阶层流动的主观感知(perception of social class mobility)。一个人的社会阶层既有相对稳定性, 也有相对流动性。既然稳定、静态的社会阶层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 那么基于这种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 阶层流动也可以是主观层面的, 因此主观层面上个体对于阶层流动的感知和预测——也称主观阶层流动(subjective class mobility)——也成为了社会阶层心理学关注的变量(如Oishi et al., 2019)。研究者不仅关注了被试对于自身阶层过往流动状况的主观知觉(如Chan, 2018), 还关注了被试对于自己或自己下一代未来阶层流动的主观预期(如Shariff et al., 2016), 还有很多研究关注了被试对于其所处社会系统的整体阶层流动是否畅通的主观感知(如Day & Fiske, 2017; Huang et al., 2017)。这些不同层面的主观阶层流动感知被发现能够显著预测被试对于社会公正的评价(如Sagioglou et al., 2019)、对于社会政策的态度(如Alesina et al., 2018)以及社会参与(如Tan et al., 2021)等, 也是有其独特研究价值的。

总之, 通过将主观感知的视角引入了社会阶层心理学, 这种主观取向的做法使研究者们对于社会阶层的理论探讨与概念界定均有了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 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到目前为止, 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结论, 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阶层对一个人方方面面的深刻影响, 这一系列研究进展的背后, 不能忽视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重要奠基价值。

3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弊端

然而, 在肯定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上述四个方面的贡献的同时, 需要指出的是该思路的提出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果, 下文还是从理论基础、概念测量、研究方法以及问题关切这四个方面入手, 来分别探讨该取向的弊端。

3.1 理论基础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明确了社会阶层之于个体而言的主观性意涵, 强调通过研究人们这种对于自身阶层等级性的感知, 来考察社会阶层影响个人心理与行为的效应。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理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心理学研究对于社会阶层这一复杂的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理论性理解, 而较为窄化地单纯将其视为一种等级性的数轴连续体。这一点无论是在心理学还是社会学的话语体系下均值得进行理论商榷。

首先, 单纯从心理学的视角而言,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可能存在着对于社会阶层的理解过于片面的问题。如Stephens和Townsend (2013)就不同意单纯用等级性这一个维度来理解社会阶层, 他们指出, 社会阶层之于个体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背景, 处于不同阶层的个体长期暴露于具有阶层特异性的文化环境之下, 进而形成了其带有自身阶层特征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这一系列长年累月的文化性体验远不是一个等级或阶梯所能反映出来的(如Stephens et al., 2014); 而主观阶层研究取向将其单纯地简化为一种对自身等级的感知, 则不免过于扁平化。例如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学生而言, 他可能还无法清晰地理解他自身在社会阶梯上的等级, 但是他所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物质与文化资源以及日常互动的社会环境已经足以使他初步具备了一套基于某一特定阶层而生成的文化心理系统, 并会由此表现出特定的自我认知、观念与行为。这表明阶层对个体的影响可能更多在于文化塑造而非等级感知。

而如果再结合社会学的视角来看, 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则更显现出它与宏观社会现实一定程度上的脱节问题。当然,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是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的, 所以不可避免地承袭了心理学研究注重微观、个体的视角; 但如若可以进一步结合社会学的宏观思维角度, 则也许能够更好地体现其现实价值。而这一问题在理论层面的突出表现, 就是心理学和社会学对于主观阶层这一构念有着不同的理论定位。心理学(基于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研究通常仅将主观阶层视为一种个体差异, 类似于人口学变量或人格变量, 是作为一种划分人群的标尺而存在的。而社会学不仅会以此方式来考察主观阶层(如:谭旭运等, 2020), 还会常常将其视作类似公众社会心态的某种反映, 会更多关注人们主观阶层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进而揭示特定人群在社会分层背景下的具体社会心态现象。如王俊秀(2018a)的研究通过用从1到10的十点评分来考察作答者的主观阶层分数, 发现研究样本的主观阶层的均分仅为4.46, 由此提示我国公众存在较为普遍的低估自身阶层、弱势心态蔓延的可能。再如不少社会学研究都关注了除客观阶层外, 人们主观阶层的形成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发现住房条件(如:张海东, 杨城晨, 2017)、家庭因素(如:许琪, 2018)包括城乡户籍(王军, 2021)等都会左右人们的主观阶层认知。这种社会学的理论定位与思维视角是值得基于心理学背景的主观阶层研究取向参考的。

3.2 概念测量

由于在理论导向上对于客观阶层和社会现实有所忽视,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在概念测量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重主观、轻客观”的倾向, 即当前不少社会阶层心理学的研究更倾向于考察主观阶层的效应, 而相对忽视考察客观阶层。例如, 一些研究不仅以主观阶层作为社会阶层的操作化定义, 还会在考察主观阶层对于某一种心理变量的预测作用时, 将客观阶层作为协变量予以统计控制(如Brown-Iannuzzi et al., 2015)。这种方式在概念层面存在较大的风险。虽然在表面上看来, 控制客观阶层似乎能够观测到主观阶层对于因变量的“独立”预测作用。但实质上, 由于加入控制变量后, 主观阶层的概念成分其实已经发生了改变, 所以基于这种统计控制所得的数据分析结果已经不能完全说是主观阶层的效应了(如Becker et al., 2016; Bernerth & Aguinis, 2016; Spector & Brannick, 2011)。当然, 也不能说这种控制变量的做法一定不正确, 但关键是要基于控制变量的统计内涵来客观地选择变量关系假设模型、解释研究结果, 而不能笼统地讲主观阶层的效应如何。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研究已经发现主观阶层和客观阶层的相关性并不高(如Tan et al., 2020), 由此也引发了一些学者对于阶层认同偏差这一概念的关注。所谓阶层认同偏差即指个体的客观阶层水平和主观阶层水平不一致的现象及其程度(范晓光, 陈云松, 2015)——在客观的社会存在中, 每个人都有一个他们所属的客观社会阶层水平, 同时他们也会有一个自我的主观社会阶层感知。其主观阶层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客观阶层形成的, 但又很难绝对准确地反映自身客观阶层的等级。换言之, 个体主观阶层之中只有一部分是与客观阶层对应匹配的, 还有一部分是与客观阶层不相符的成分即阶层认同偏差。对此, 一方面研究者可以专门考察阶层认同偏差作为一个构念或变量的预测效应, 另一方面还应努力破解阶层认同偏差的成因即考察主观阶层和客观阶层存在不一致的根源所在。而对于这些方面,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常常是较为忽视的。

基于目前的研究, 阶层认同偏差至少可能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 不同的人在形成对于自身主观阶层的认知之时, 所依据的标准不同, 例如对于不同的职业群体而言, 可能有的人进行自我阶层定位更依赖于经济因素而有的人更注重于文化因素, 或有人可能更关注家庭层面而有人更关注个人层面, 这使得主观阶层的来源标准不一, 而不同标准也会带来不同的预测效应(如:许琪, 2018)。其次, 主观阶层不仅决定于一个人自身的客观资源水平, 还取决于社会比较, 那么参照对象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就完全可能导致不同的主观阶层评估; 特别是对于那些自身阶层发生了纵向流动的个体而言, 随着他们参照系的变化其主观阶层分数也呈现出一定的偏移(Destin et al., 2017; 张顺, 梁芳, 2021)。另外, 还有研究显示随着年代的不同以及种族的不同, 人们评估自身阶层所考虑的指标也有所区别(Cohen et al., 2017)。这都体现了人们进行自我阶层评估时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

总之, 尽管主观阶层的测量相对简单易行, 但其实个体在评定自己的主观社会阶层时, 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 使得这一分数具有较大的状态性、可变性和标准不确定性, 甚至可能与个体的真实阶层状况相去甚远。这提示我们在概念测量方面如果仅以主观阶层来代表一般社会阶层的效应, 则其结论可能潜藏着局限和风险。

3.3 研究方法

上述的概念测量方面的弊端自然也会影响到针对主观阶层的实验操纵。其实Kraus等(2012, 2013)尽管在其文章中着力强调了主观阶层这一成分, 但也并没有否认客观阶层; 他们认为一个人社会阶层可以是“主观阶层+客观阶层”, 但没有将其描述为“主观阶层或客观阶层”。而在该领域近年的很多代表性研究(如:白洁等, 2021; 韦庆旺等, 2018; Kraus et al., 2019; Lee et al., 2018; Li et al., 2020; Rao et al., 2022)之中, 研究者通常也会在研究中综合采用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的操作化定义, 对主客观阶层的效应都做出考察, 得出研究结论。

如果根据“主观阶层+客观阶层”的这种概念界定来衡量, 至少可以推论:基于主观阶层操纵的研究不能完全表现社会阶层这一概念的全部内涵。因为在操纵主观阶层这一操作化方式之下, 个体的客观阶层并无任何的改变, 而实质改变的只是个体的主观阶层体验。因此, 对于用主观阶层操纵来探讨社会阶层的效应, 也许研究者更宜将其视作一种辅助的研究方法, 它更适于出现在一组系列研究的个别子研究当中。而有的文章仅基于一个操纵主观阶层的单独研究, 就在下结论时将其结果放大为社会阶层的效应(如Jetten et al., 2017), 这样的结论似乎略显草率。当然, 在一些研究之中, 如果研究者操纵的不是被试的主观阶层, 而是被试所感知的他人的阶层信号(如Batruchet al., 2017; van Doesum et al., 2017), 这样得出结论也是无可非议的。另外, 有些研究(如Cheon & Hong, 2017)尽管只使用了主观阶层操纵这一种操作化界定, 但其下结论时只讲主观阶层体验的效应如何, 而未将结论放大为社会阶层的效应, 这当然也是可以的。除此之外, 在操纵主观阶层之时, 研究者还应注意尽可能控制其他额外变量的影响, 因为在启动被试形成不同的自我阶层感受时, 也可能会引发其他社会情绪和社会认知的变化, 如积极消极情绪、相对剥夺感等; 而在过往的操纵主观阶层实验设计中, 研究者较为忽略对于这些因素的关注和控制。未来研究也许需要在这方面有所注重和测查, 以尽可能减小额外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作用。

3.4 问题关切

在研究问题方面,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出现无疑扩大了社会阶层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范畴。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 由于绝大多数研究都在关注主观感知层面的社会阶层, 似乎使得社会阶层这一问题失去了它原本在现实社会中的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而更多的只是成了“高阶层”和“低阶层”两组的比较。这样的研究取向反映在具体问题考察时, 就是绝大多数的社会阶层心理学的研究, 无论基于相关法还是实验法, 最终都只揭示了所谓的高阶层和低阶层二者之间的区别。

当然, 关注高阶层与低阶层的差异是社会阶层心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高低二分的设计也最有利于直观地揭示问题,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研究应该是多元取向的, 其他的对于社会阶层的理解也应该被重视。如若我们抛开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 回到传统的关注客观阶层的问题上来, 我们就会发现, 其实客观世界中的社会阶层可能并非单维度的, 也不仅仅是高阶层—低阶层二元分化那么简单——一般而言一个人的社会阶层来源于其组织(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三个部分(如Loignon & Woehr, 2018), 而恰恰就有一些群体在资源占有方面并非“全或无”, 而是只在某一方面的资源占有上有其优势。例如一些拆迁户或个体工商业者, 他们可能在经济资源方面相对处于较高等级, 但缺少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 还有一些高学历的人群, 他们拥有一定的文化资源, 但在经济资源方面可能暂时相对缺乏。再如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较新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指的是体制外新中产者, 他们不在传统意义的体制之内并且与所谓的“老中产”即个体工商户、小企业主、自雇经营者等小有产者也有明显不同(李春玲, 2017)。如此复杂的社会标签, 实在难以仅仅用“高阶层”或“低阶层”来界定。但这一人群数量也相对庞大, 他们的政治心态和社会行为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心理学问题(王俊秀, 2018b)。

此外, 有时心理学研究者较少尝试将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放在更宏观的社会背景下来加以考察, 以揭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时代问题。但如若可以更多综合考虑主观、客观阶层和当下社会问题, 常常可以得出更具现实意义的研究结果。例如, 有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低阶层者比高阶层者更多支持财富的再分配政策, 而主观阶层比客观阶层的预测效应更显著(如Brown-Iannuzzi et al., 2015; 白洁等, 2021)。一般而言, 研究到此至少已经可以形成一定结论了。但这一结论的背后, 为何客观阶层对再分配支持的预测效应不够显著——这一问题仍有继续深入挖掘、关照现实矛盾的空间(曾昭携等, 202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原来一部分客观阶层较低的个体也会拒绝再分配政策(李莹, 吕光明, 2019), 而对此有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 有国内学者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客观低阶层者会在形成其主观阶层感知时对自身状况加以高估(范晓光, 陈云松, 2015); 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 发现低收入者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收入在人群中的等级, 进而使他们反倒不愿意投票去支持那些推进平等的社会政策(Jackson & Payne, 2021)。通过这样的深入, 可以看到当主观阶层、客观阶层及社会现实被综合纳入考虑时, 可能会产生更具实践价值的发现。当然这种主观阶层自评与客观阶层实际的偏差还不只存在于低阶层个体中, 高阶层者有时也会出现向下偏移的认同现象(王俊秀, 2018a), 而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会进一步加重人们的弱势阶层认同(李骏, 2021), 进而导致中等收入群体出现地位焦虑及教育焦虑现象(高书国, 2022; 吕庆春, 2020)。这些研究让我们看到, 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不仅仅可以作为一种操作化定义的方式与量化个体阶层的手段, 而更应该成为我们理解现实社会分层和社会矛盾的一大主题, 帮助未来研究更好地通过考察公众的主观阶层相关状况, 回答和回应现实热点问题。

4 小结与展望

上文对于社会阶层心理学中的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优势和弊端做了介绍与分析。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重视从主观认知的角度来研究个体社会阶层的效应, 突显了主观阶层这一概念区别于客观阶层的独特研究价值, 并且它在概念界定与量化方面进行了重要的奠基工作, 为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发轫铺就了基础。同时, 该取向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方面也有创新性贡献。但这一取向的兴起也使得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中过于忽视客观阶层的考察, 而仅仅突出主观阶层的单维度、等级化特征, 这不仅在操作化层面可能引发一定的概念偏差, 还使得其研究思路过于偏向于个体化、微观性, 而难以反映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的复杂性、宏观性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该取向的优势, 弥补其暴露出的不足, 未来研究也许可以考虑在以下方面再做深入探索。

首先, 可以考虑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进一步厘清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的关系, 以及二者在预测一些心理行为变量上面的不同效应。有研究者(Li et al., 2020)就发现, 主观阶层和客观阶层不仅只有中低程度相关性, 而且在预测一些社会心理变量时(如对于阶层流动的预期)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效应, 从而认为二者是有一定关联但又有一定独立性的两个变量; 他们通过将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分开考察, 结果发现了二者在预测因变量上相反的效应。还有研究发现, 主观阶层和客观阶层对于因变量的不同预测效应还可能与文化因素有关:对于美国被试而言, 主观阶层比客观阶层对于愤怒情绪有更显著的预测力; 而对于日本被试而言, 则是客观阶层显示了与愤怒存在更强的相关关系(Park et al., 2013)。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由于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更强调自我的感受, 而个体自我更多地是与主观阶层有关; 而日本的集体主义文化更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这使得更能反映宏观群体因素的客观阶层变量体现了更强的预测效应。当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未来类似的基础研究还应更多开展, 以更全面地揭示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的对应关系与不同效应。

其次, 在研究设计方面, 未来研究应探索更细致和更全面的方法创新, 以深入展现主观阶层在社会阶层心理学领域的独特研究价值。如针对个体主观阶层与客观阶层的不一致性即阶层认同偏差这一概念, 有必要开展有效测量及其前因后效的研究——这涉及到的阶层认同偏差的具体衡量与计分方式, 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已有具体算法可以为心理学研究所借鉴(范晓光, 陈云松, 2015)。再例如, 仅就主观阶层的测量而言, 个体基于职业、基于收入以及基于受教育程度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自我主观阶层感知, 或许可以通过尝试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如分别询问被试基于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三种社会比较结果而形成的三种不同的主观阶层), 来区分出不同的主观阶层分数, 以考察这些更细微的阶层效应。另外, 基于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观点——客观阶层通过主观阶层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行为(Kraus et al., 2013; Manstead, 2018), 未来研究在探讨社会阶层对于某种心理的预测作用时, 可以假设存在一个中介模型, 其中客观阶层是自变量, 主观阶层是中介变量, 而将心理或行为倾向作为因变量。这种设计也许能够更直观地考察变量间的作用关系。虽然目前基于这一理论框架开展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如:陈艳红等, 2014; Tan et al., 2020), 但类似这样的思路和假设也许可以被未来的研究更多考虑。

最后, 该领域的研究有必要考虑更多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探索当下社会结构当中多元化的社会阶层问题, 改变单纯对阶层做出“高−低”二元划分的研究现状。例如上文提及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再比如在欠发达地区的相对贫困人口、面临就业困难的本科及研究生的毕业生群体, 或虽已跻身中产但仍持有弱势心态的中年人, 这些现实社会中特定的人群所具有的代表其独特心态和诉求的心理表现, 也许不完全是仅仅基于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所能揭示的。当前也有一些研究开始关注这些现实中的阶层群体(如:傅安国等, 2020; Phillips et al., 2020)。但总体而言, 在现实关注方面, 心理学也许需要更多参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在一定程度上, 主观阶层研究取向的不足之处正是在于它缺乏学科对话。正如黄梓航等(2021)所指出, 在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上, 心理学背景的研究虽注重科学定量与操作明确, 但对反映社会现实而言, 需加强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借鉴。未来关注主观阶层的研究或许可以在此方面加大投入, 以更好地体现社会阶层心理学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白洁, 杨沈龙, 徐步霄, 郭永玉. (2021). 达者何以兼济天下:高阶层再分配偏向的心理机制及谦卑的作用.(10), 1161–1172.

陈艳红, 程刚, 关雨生, 张大均. (2014). 大学生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 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6), 594–600.

范晓光, 陈云松. (2015). 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4), 143–168.

傅安国, 张再生, 郑剑虹, 岳童, 林肇宏, 吴娜, 黄希庭. (2020). 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1), 66–80.

高书国. (2022). 共同富裕背景下中等收入群体高等教育焦虑的典型特点与对策研究.(2), 1–11.

郭容, 傅鑫媛. (2019). 社会阶层信号及其对人际水平社会互动的影响.(7), 1268–1274.

郭永玉, 杨沈龙, 胡小勇. (2017). 理想天平与现实阶梯: 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公平研究.(2), 117–127.

郭永玉, 杨沈龙, 李静, 胡小勇. (2015). 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1299–1311.

黄梓航, 王俊秀, 苏展, 敬一鸣, 蔡华俭. (2021).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家的启示.(12), 2246–2259.

李春玲. (2001). 建构社会阶层分类体系的几个问题.,(2), 26–29.

李春玲. (2017). 新社会阶层的规模和构成特征——基于体制内外新中产的比较.(4), 63–69.

李春玲. (2019). 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70年.(6), 27–40+243.

李骏. (2021). 从收入到资产: 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及其变迁——以 1991–2013 年的上海为例.(3), 114–136+228.

李莹, 吕光明. (2019). 收入公平感、流动性预期与再分配偏好——来自CGSS 2013的经验证据.(4), 35–49.

陆学艺. (2002)..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 (2003).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 (4), 1–9.

吕庆春. (2020). 中产阶层的心理焦虑与符号消费之困., (4), 115–121.

谭旭运, 董洪杰, 张跃, 王俊秀. (2020). 获得感的概念内涵、结构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5), 195–217+246.

王军. (2021). 中国多元城镇化路径对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3), 199–206.

王俊秀. (2018a). 不同主观社会阶层的社会心态.(1), 24–33.

王俊秀. (2018b). 新社会阶层与社会凝聚力: 社会心态的视角.(5), 37–45.

韦庆旺, 李木子, 陈晓晨. (2018). 社会阶层与社会知觉: 热情和能力哪个更重要?.(2), 243–252.

许琪. (2018). “混合型”主观阶层认同: 关于中国民众阶层认同的新解释.(6), 102–129.

杨林川, 马红宇, 姜海, 梁娟, 齐玲. (2017). 社会公正对权威合法性的影响: 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7), 980–994.

杨沈龙, 喻丰, 胡小勇, 郭永玉. (2020). 心理学研究中社会阶层的操作化界定及其衍生问题.(2), 505–511.

曾昭携, 白洁, 郭永玉, 张跃, 顾玉婷. (2022). 越富有越不支持再分配?——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6), 1336–1349.

张海东, 杨城晨. (2017). 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的研究.,(5), 39–63.

张顺, 梁芳. (2021). 社会流动、网络位置与阶层认同偏移.(2), 78–87.

张翼. (2005). 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 (4), 115–129+207–208.

Adler, N. E., Epel, E. S., Castellazzo, G., & Ickovics, J. R. (2000). 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 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 white women.,(6), 586–592.

Alesina, A., Stantcheva, S., & Teso, E. (2018).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nd preferences for redistribution.(2), 521–554.

Batruch, A., Autin, F., & Butera, F. (2017). Re-establishing the social-class order: Restorative reactions against high- achieving, low-SES pupils.,(1), 42–60.

Becker, T. E., Atinc, G., Breaugh, J. A., Carlson, K. D., Edwards, J. R., & Spector, P. E. (2016). Statistical control in correlational studies: 10 essential recommend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researchers.,(2), 157–167.

Berger, J. (2017). Are luxury brand labels and “green” labels costly signals of social status? An extended replication.(2), e0170216.

Bernerth, J. B., & Aguinis, H. (2016). A critical review and best-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control variable usage.,(1), 229–283.

Bjornsdottir, R. T., & Rule, N. O. (2017). The visibility of social class from facial cues.(4), 530–546.

Brown-Iannuzzi, J. L., Lundberg, K. B., Kay, A. C., & Payne, B. K. (2015). Subjective status shapes political preferences.,(1), 15–26.

Buchel, O., Luijkx, R., & Achterberg, P. (2021).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as sources of status-legitimacy effect and legitimation of income inequality.. https://doi.org/10.1111/pops.12707

Chan, E. Y., & Zlatevska, N. (2019). Jerkies, tacos, and burgers: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meat preference.,, 257–266.

Chan, T. W. (2018). Social mobility and the well-being of individuals.(1), 183– 206.

Chen, X., Li, M., & Wei, Q. (2019). Agency and commun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 versus other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ocial class., 2867.

Cheon, B. K., & Hong, Y.-Y. (2017). Mere experience of low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stimulates appetite and food intake.,(1), 72–77.

Cohen, D., Shin, F., Liu, X., Ondish, P., & Kraus, M. W. (2017). Defining social class across time and between groups.,(11), 1530– 1545.

Day, M. V., & Fiske, S. T. (2017). Movin’ on up? How perceptionsof social mobility affect our willingness to defend the system.(3), 267– 274.

Destin, M., Rheinschmidt-Same, M., & Richeson, J. A. (2017). Status-based identity: A conceptual approach integrating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identity.(2), 270–289.

Dietze, P., & Knowles, E. D. (2016). Social class and the motivational relevance of other human beings: Evidence from visual attention.,(11), 1517–1527.

Greitemeyer, T., & Sagioglou, C. (2016).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causes aggression: A test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deprivation.(2), 178–194.

Huang, S., Hou, J., Sun, L., Dou, D., Liu, X., & Zhang, H. (2017). The effects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statu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China: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ubjective social mobility., 819.

Jackson, J. C., & Payne, K. (2021). Cognitive barriers to reducing income inequality.(5), 687–696.

Jetten, J., Mols, F., Healy, N., & Spears, R. (2017). “Fear of falling”: Economic instability enhances collective angst among societies’ wealthy class.,(1), 61–79.

Kraus, M. W., Park, J. W., & Tan, J. J. X. (2017). Signs of social class: The experience of economic inequality in everyday life.(3), 422–435.

Kraus, M. W., Piff, P. K., Mendoza-Denton, R., Rheinschmidt, M. L., & Keltner, D. (2012). Social class, solipsism, and contextualism: 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3), 546–572.

Kraus, M. W., & Stephens, N. M. (2012). A road map for an emerging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9), 642–656.

Kraus, M. W., Tan, J. J., & Tannenbaum, M. B. (2013). The social ladder: A rank-based perspective on social class.(2), 81–96.

Kraus, M. W., Torrez, B., Park, J. W., & Ghayebi, F. (2019). Evidence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social class in brief speech.(46), 22998–23003.

Lee, J. (2018). Can a rude waiter make your food less tasty?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thinking style and carryover in consumer judgments.,(3), 450–465.

Lee, J. C., Hall, D. L., & Wood, W. (2018). Experiential or material purchases? Social class determines purchase happiness.,(7), 1031–1039.

Li, W., Yang, Y., Wu, J., & Kou, Y. (2020). Testing the status- legitimacy hypothesis in china: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divergently predict system justification.(7), 1044– 1058.

Loignon, A. C., & Woehr, D. J. (2018). Social class in the organizational sciences: A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meta- analytic review.(1), 61–88.

Manstead, A. S. (2018).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 How socioeconomic status impacts thought, feelings, and behaviour.,(2), 267–291.

Markus, H. R., & Stephens, N. M. (2017). Editorial overview: Inequality and social class: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inequality and social class: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v–xii.

Oishi, S., Koo, M., & Buttrick, N. R. (2019). The socioecologicalpsychology of upward social mobility.(7), 751–763.

Park, J., Kitayama, S., Markus, H. R., Coe, C. L., Miyamoto, Y., Karasawa, M., ... Ryff, C. D. (2013). Social status and anger expression: The cultural moderation hypothesis.,(6), 1122–1131.

Phillips, L. T., Stephens, N. M., Townsend, S. S. M., & Goudeau,S. (2020). Access is not enough: Cultural mismatch persists to limit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opportunities for achievement throughout college.(5), 1112–1131.

Rao, T.-T, Yang, S.-L., Zhu, X. (2022). How does social class affect need for structur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moderated mediating model analysis.(2), 932.

Sagioglou, C., Forstmann, M., & Greitemeyer, T. (2019). Belief in social mobility mitigates hostility resulting from disadvantaged social standing.(4), 541–556.

Shariff, A. F., Wiwad, D., & Aknin, L. B. (2016). Income mobility breeds tolerance for income inequality: Cross-n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3), 373–380.

Spector, P. E., & Brannick, M. T. (2011). Methodological urban legends: The misuse of statistical control variables.,(2), 287–305.

Stephens, N. M., Markus, H. R., & Fryberg, S. A. (2012). Social class disparities in health and education: Reducing inequality by applying a sociocultural self model of behavior.(4), 723–744.

Stephens, N. M., Markus, H. R., & Phillips, L. T. (2014). Social class culture cycles: How three gateway contexts shape selves and fuel inequality.,, 611–634.

Stephens, N. M., & Townsend, S. S. M. (2013). Rank is not enough: Why we need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social class.(2), 126–130.

Tan, J. J. X., Kraus, M. W., Carpenter, N. C., & Adler, N. E. (2020).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 meta- analytic review.(11), 970–1020.

Tan, X., Dou, X., Zhang, Y., Xing, C., Bai, B., & Miao, R. (2021). The structural dilemma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social status and subjective social mobility., 1–10.

van Doesum, N. J., Tybur, J. M., & van Lange, P. A. (2017). Class impressions: Higher social class elicits lower prosociality.,, 11–20.

Yang, S.-L., Xu, B.-X., Yu, F., & Guo, Y.-Y. (2019). Revisiting the status-legitimacy hypothesis: Concepts,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e20.

Subjective class research in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Its contributions and deficiencies

YANG Shenlong1, RAO Tingting1, YU Feng2, GUO Yongyu3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Philosophy,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3School of Psych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Recently,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class psychology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of subjective class. This perspective emphasizes subjective class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social class, focusing on the subjective aspect i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research design, and specific issues. Such orientation has laid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lass psychology, provided new research methods, and enriched the issues pertaining to this field. However, this perspective also has some potential drawbacks. In theory, it sometimes fails to accurately reflect the social reality. Conceptually, some studies tend to ignore the effect of objective class. In terms of methods, some studies pay attention only to the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subjective class and neglect other research designs. Moreover, this perspective tends to examine on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r- and lower- class individuals, and it does no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versity of social class in the society. Future research should clarify fur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lasse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predicting effects of the two variables. As for research design, future studies may need to make a more detailed distin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lasses. Furthermore, resear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pecific social issu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 subjective class, objective class

B849: C91

2021-05-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001171, 719711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AZD08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8YJC1900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7M623138)和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20B067)资助。

饶婷婷为共同第一作者

郭永玉, E-mail: yyguo@njnu.edu.cn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阶层主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