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进程中地市级电视台新闻生产

2022-12-18 23:30苗含超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民众融合

苗含超

(作者单位:长治广播电视台)

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业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我国的报刊发行量呈下滑趋势,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据统计,国内互联网用户数量接近10亿,以智能型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得到普及。如今更多的受众由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地市级电视台对受众的影响力也正逐渐弱化,面临一定的生存挑战。

1 现阶段地市级电视台新闻媒体融合状况分析

1.1 媒体新闻内容融合

多元化的媒体形式虽然层出不穷,但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保持原状态,即报刊为文字+图片、广播为声音、电视为视频等,不同的媒体形式之间并未相互融合[1]。随着融媒体的出现,媒体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各种媒体形式的产品经数字化重构后,突破了形式不同的障碍。就地市级电视台来说,面对收视率和观众数量持续下滑的趋势,单纯靠制作电视新闻节目难以在融合进程中站稳脚跟。为此,很多地市级电视台纷纷推出了新的节目,起初主要是以图文为主通过电视台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报道。在短视频迅速崛起的今天,各地市级电视台将其作为新闻播报的主要组成部分,制作节目时会从记者在现场拍摄到的视频中选择合适的短视频进行剪辑后使用。后期经过技术处理,对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形式的新闻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全媒体制播新闻。

1.2 新闻信息传播途径融合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传播途径方面。新媒体多通过网络实现传播,受众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时接收信息,且不受时间和区域限制,因此对受众的吸引力较强,这间接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此,地市级电视台为吸引观众关注,可通过积极借鉴新媒体新闻传播途径,改进新闻信息传播途径,实现新闻信息传播途径的融合。当前,部分地市级电视台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其信息发布平台,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微信有庞大的使用群体和成熟的运营方式,但同时由于信息发布数量设置了上限,导致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基于此,部分地市级电视台建立了自己的新闻发布客户端,利用客户端传播本台的新闻信息,同时形成以客户端为主导,微信、微博、头条与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协同发布的新闻传播通道。

1.3 专业生产内容向“专业生产内容+用户生成内容”转换

在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新闻生产模式中,新闻节目由职业媒体人进行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制作,在此过程中普通民众则被排除在生产过程外,只充当被动接收的角色。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播你看”的单一传播方式已经被淘汰,在当前所有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在媒体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如今,已有部分媒体聘请民众担任“城市记者”,主动吸纳UGC资讯以充实自身新闻资源。国内曾经有某媒体公司成立拥有160位群众的“城市记者”团队,积极鼓励民众为公司提供本市的新闻资讯;苏州广播电视台已推出了“看苏州”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并在App中建立“拍客”模块,民众可通过该模块功能上传其所拍摄的信息[2]。现阶段大部分地市级电视台在其App中开通了新闻上传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在与民众互动方面存在较大不足,“PGC+UGC”的结合有效改善了这一局面,从而使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了解民众的新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内容筛选和创新,制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2 地市级电视台在新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生产模式不能适应媒体融合进程

在媒体融合进程中,传统媒体单纯制作电视新闻已无法适应大众的新闻需求,因此对新闻生产流程进行创新势在必行,有关部门需要对现有的新闻生产流程和相应机构进行重组,以满足融媒体新闻的生产需要[3]。在融媒体运营的过程中,地市级电视台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融媒体新闻生产方式,其新闻生产仍以传播者为核心,同时未充分重视观众心声。此种新闻生产模式只能是根据媒体自身的需求和判断进行生产,最终导致生产的新闻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在新闻报道中,民众反馈对于新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新媒体能够依据观众需求改进新闻生产流程,同时提升新闻质量,但多数地市级电视台在运营中却将新媒体业务作为辅助。仍然采取“以传播者为核心”的新闻生产模式,不利于新闻生产模式与新媒体的融合,同时将导致电视新闻在实用性和娱乐性等方面受到一定影响。

2.2 新闻生产者转型融合问题

新闻生产者主要包括新闻记者和编辑两大角色。首先,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新闻记者需要从之前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向全能记者转型。融媒体新闻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需要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项媒体信息的收集工作。但在多数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能够做到把全部精力放在融媒体新闻生产上的记者寥寥无几,大多数记者仍然把融媒体新闻生产作为自己的“兼职”。其次,媒体融合需要突破传统模式限制,对新闻编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多数新闻编辑的观念并未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与时俱进的意识不强,难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完成编辑任务。编辑作为新闻媒体“把关人”,必须具备过硬的新闻鉴别能力。但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往往难以从巨量的新闻资讯中筛选出适合新媒体的新闻素材。而且,融媒体编辑工作中的信息再生产环节是提高新闻传播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部分新闻编辑却难以把控好新闻的入口,无法结合新闻事实及其延伸资料制作可视化内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的可读性和互动性,不能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3 影响地市级电视台新闻生产质量的因素

3.1 生产流程构建因素

与其他行业的生产流程相比,电视媒体新闻生产流程的技术规范更新较慢,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在多年的生产发展过程中采取固定的运作模式,导致其生产过程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以播放新闻节目为主的地市级电视台,重新构建新的新闻生产流程难度更大。虽然地市级电视台已有的生产流程可以确保新闻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在进行新闻融合的过程中,新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始终受到传统媒体制约,无法有效建立适配融媒体的生产流程,同时也影响了新闻记者的媒体融合创新能力,且编辑虽希望策划符合互联网传播特征的新闻主题,但在现阶段的新闻生产过程中,新媒体多处在“边缘”地位,这使编辑在制作新媒体新闻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不利于媒体融合工作的开展。

3.2 资源配置因素

在进行媒体融合时,需要在人员配备、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但在地市级媒体的融合进程中,其具备的新媒体发展所需资源却相对匮乏。新闻记者作为新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媒体时代是媒体发展的“人才”资源保障,但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很难完成日趋多元化的新闻生产任务,同时面临着转型难的困境。而且大部分记者和编辑都认为做好电视新闻生产比做好新媒体更有意义,在当前地市级媒体融合进程中尚未形成正确的工作理念。在资源配置方面,媒体融合单凭一家地市级“融媒体新闻中心”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相关单位和部门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作。

4 媒体融合进程中地市级电视台新闻生产的创新路径

4.1 积极融合新媒体新闻直播模式

在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历程中,新闻直播是电视媒体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播报形式。新媒体技术让传统媒体的新闻直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记者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现场直播。当前,基于对电视新闻直播进行转型升级的需要,各地市级电视台可通过客户端、App等建立直播平台,同时实现与新媒体平台的接轨,真正意义上实现媒体融合。总体来说,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直播节目虽形式较为多样,但内容相较于新媒体平台显得乏味。在创新传统媒体新闻直播模式上,地市级电视台可充分借鉴新媒体直播优势,从观众的视角设计直播流程,使直播平台真正成为与民众交流的互动平台,且通过不断更换互动场景强化互动效果。具体而言,地市级电视台应尽量减少新闻现场直播的固有仪式、讲话等常规环节,基于观众观看直播现场的心理期待选定直播形式,在确保节目的播放进程安全、平稳的基础上引入新鲜元素为直播注入活力,避免直播过程显得单调、沉闷,并加强主播和观众之间的即时互动,大幅提升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

4.2 充分利用5G和短视频的优势

当今传媒行业最突出的发展方向是视频化,而视频化则是以短视频的崛起为标志。5G技术的应用普及,有效地降低了短视频的传播成本,“5G+4K/8K”已经是现阶段视频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4],新媒体平台短视频数量也大幅增加。在5G技术的支持下,电视媒体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发出更多的短视频和更好地进行直播,也能够强化新闻播报的可视化效果。近几年,微信、微博相继推出了“视频号”,各大互联网媒体均加大了对短视频的推广力度。基于此,地市级电视台可充分利用5G和短视频的技术优势和影响力,在新闻生产中寻找符合地市级电视台自身特点的融合发展路径。首先,积极借鉴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平台的信息传播经验,使新闻资讯传递更具有感性、知性等特征,以引起民众的情感共鸣。其次,充分利用电视台在视频制作方面的优势,在新闻生产中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景影像等技术,不断拓宽短视频接收适配终端,逐步使之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

4.3 提升新闻质量,增强媒体公信力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内容可信度高依然是电视媒体的主要优势。地市级电视台新闻生产需要在坚守“内容为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新闻质量,巩固媒体在民众中的公信力[5]。首先,要改进新闻内容的入口,建立电视台新闻反馈通道,充分整合民众意见,不断提升新闻服务效能,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融合城市服务,充分提升新闻质量;其次,在制作突发性新闻、重大新闻、大型活动新闻时确保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改进采编、主持人、技术支持等团队协作流程,与此同时配套严密的审查制度,以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不断完善新闻生产、播出的流程,保证新闻生产过程平稳、持续,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喉舌”作用;再次,在新闻“把关”方面要加强重视,确保民众能够通过电视媒体收看到官方报道,有效遏制虚拟网络空间中虚假新闻信息的泛滥;最后,地级市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向民众讲述新闻事件的同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在信息超载的今天确保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质量,进一步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4.4 与本地信息服务平台相结合

地市级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是“地利”,在新闻生产、服务中更加贴近当地民众,以“立足本地”取代“放眼世界”。因此,地市级电视台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应积极与本地相关信息发布平台相结合,充分提升本地新闻服务质量。第一,始终做到将新闻报道与民众需求充分融合。民众对生活地周围发生的新闻关注度更高,新闻生产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掘具有本地特色的新闻,多报道本地的“人与事”。第二,要主动将新闻生产与民众利益相关联,在进行新闻制作和报道时要首选与民众切身利益有关的内容,如融合生活保障、民生业务App和公众号等发布平台的功能,切实为民众提供更具便捷性的信息服务。第三,关注受众心理和情感。在新闻生产中要注意在心理和情感上感染受众,让受众产生共鸣。地市级电视台要重视电视新闻栏目的“地方优化”,充分挖掘当地特有的历史和文化,使其成为新闻生产的必备素材,把新闻和当地的文化联系起来,以唤起民众对当地文化的认同。

5 结语

当前,地市级电视台所面对的困难主要来源于新媒体的影响,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地市级电视台媒体融合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市级电视台在新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新闻质量的因素,最后提出优化新闻生产模式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地市级电视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拓展自身业务、提高新闻质量提供相应的参考。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民众融合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