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在融入合肥南京双都市圈战略下高质量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2022-12-19 13:26谢卫华
市场周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滁州市经济圈合肥

谢卫华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一、 引言

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以下称“双都市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扩容,目前已成为长三角比较成熟的两大都市圈,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滁州市位于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之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能够同时享受合肥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带来的经济辐射[1]。 滁州市2013 年加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以来,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在“双圈”背景下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业转型升级不够、产业结构还处于低水平、资源约束对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等问题[2]。 本文拟以“双圈”为背景,对滁州市的产业承接转移、服务业聚集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滁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二、 “双都市圈”及滁州经济、资源现状分析

(一)经济状况分析

1. 经济总体状况

2020 年“双都市圈”12 个市占全国土地面积不到1%,人口不到全国4%,贡献了约5.4%的经济总量,其中南京都市圈贡献了约3.9%的经济总量,合肥都市圈贡献了约2.4%的经济总量,显示出在全国范围内,双都市圈经济具有较强的效率和集聚效应。具体数据见表1。

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内,南京都市圈区域面积占比、年末总人口占比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相类似,反映出南京都市圈受长三角一体化外溢效应影响,呈现出与长三角一体化同步推进的态势。 但合肥都市圈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土地面积和年末总人口分别占长三角41 个中心城市的17.3%和15%,但地区生产总值只占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达到平均水平的78.4%,反映出合肥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最后梯队,加快融入长三角对合肥都市圈城市而言任重道远。 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看,“双都市圈”均高于长三角,显示出“双都市圈”经济强劲的后劲。

从滁州市看,滁州市在双都市圈的地位则截然不同,在合肥都市圈,滁州在上述指标上基本都是仅次于合肥。 在南京都市圈,滁州市行政区域面积居于首位,人口处于前列,但地区生产总值靠后,反映滁州市融入南京都市圈的程度还不够。 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居于双都市圈首位,达到9.7%的高速增长,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实属难能可贵,显示出滁州市经济强劲的后进优势,具有典型的城镇化第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

2. 经济差异分析

(1)人均 GDP 分析

由于2011 年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改为县级市并由合肥代管),为加强数据的可对比性,本文从2012 年开始进行数据分析。 从人均GDP(图1)可以看出,2012 年以来,长三角人均 GDP 除 2018 年外,始终排在首位,其次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滁州市的人均GDP 处在低位徘徊。 但从动态的角度看,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滁州市与长三角的差距逐渐缩小,这与图2 反映的人均GDP 增速是相一致的。 2012 年以来,滁州市人均GDP 增速始终排在首位,其次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最后是长三角地区。 这反映出滁州市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双都市圈”经济效应开始显现。 这也与我国近年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与经济发展理论相符合,即随着经济体体量的增大,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减小。

图1 人均GDP

图2 人均GDP 增速

(2)产业结构分析

根据对2012~2020 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图3~图5),四个经济区域均出现了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的态势,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大,这与经典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转移理论相符。 从四个区域的对比分析来看,南京经济圈的第一产业占比最低,其次是长三角、合肥经济圈、滁州市,第二产业占比南京经济圈最高,其次是合肥经济圈、长三角和滁州市,第三产业占比长三角最高,其次是南京经济圈和合肥经济圈,最后是滁州市,但合肥经济圈第三产业占比在2020 年超越了南京经济圈。 从滁州市三个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在四个区域中滁州市产业结构专业较为滞后,但从2018 年以后逐渐进入了快车道。

图3 第一产业结构分析图

图4 第二产业结构分析图

图5 第三产业结构分析图

(二)资源状况分析

1.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一般指每平方公里容纳的人口数,根据城乡二元效应和核心外围效应理论,人口密度通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利用状况。 从图6 可以看出,近几年,四个经济区域人口密度变化不大,长三角人口密度最大,其次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滁州市。 长三角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上海人口密度大,2020 年,上海人口密度达到2312 人/平方公里,是江苏的3 倍、安徽的5 倍、滁州市的8 倍。 从人口密度指标可以看出滁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其他区域存在较大的区域,同时也反映出滁州市具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以利用,可以成为后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图6 人口密度对比图

2. 水资源

水资源是承载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图7 可以看出,四个经济圈人均水资源利用情况逐年减少,特别是2020 年较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 四个经济区域内部分布也不均衡,2020年,合肥都市圈人均水资源451 立方米/人,只占长三角的一半。 在四个经济区域中,滁州市人均水资源排在首位,且近四年变化不大,反映出滁州市经济集聚导致的人口集聚效果不明显。

图7 水资源利用情况

3. 滁州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从上面与长三角和“双都市圈”对比可以发现,滁州市近10 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在安徽的位次已经进入了第一梯队,特别是2013 年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以来,站在新的起点,滁州市充分发挥经济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 但从上述经济和资源总体状况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滁州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约束较严重、产业结构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滁州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和动力,滁州市要进一步发挥经济后发优势,通过着力解决先进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等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家电产业、制造业升级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技术动力[3]。 要大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通过制定推动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机制,增强企业在技术路线创新路线的选择权。 加大支持中小微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大技术中心投入,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技术转化力度,充分发挥在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优势助推滁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加快融入“双都市圈”,进一步发挥经济后发优势

经济圈是通过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互联互通,推动经济体之间要素、资金、产业结构等重新配置,形成相互之间的经济辐射,推进经济体协调共同发展[4]。 滁州市地处南京经济圈和合肥经济圈的交叉地带,要充分利用“双都市圈”的地缘优势,通过“双都市圈”的技术溢出和辐射带动作用,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发展产业园、工业园、开发区的形式,形成“双都市圈”制造业承揽基地,增加滁州市产业转移的软硬实力。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聚焦发展

根据产业转移理论,一般来说,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都会伴随着支柱产业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 近10 年滁州市的经济数据也反映了滁州市正沿着经典的产业转移道路进行,且已实现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配置[5]。 但与“双都市圈”对比也可以看出,滁州市的产业结构配置还是处于低水平,为此,滁州市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加快推进南谯苏宁广场、苏滁会展中心等商品集散中心和采购中心,并形成辐射作用,推动滁州市现代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

(4)推进旅游品牌战略,大力发展休闲旅游

滁州市拥有琅琊山、皇甫山等国家森林公园,明皇陵、琅琊山摩崖及碑刻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和小岗村等明文化研究基地[6],但“双都市圈”旅游数据显示,无论是旅行社数量,还是年旅游收入,滁州市在“双都市圈”中都属于较低位次,与其所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不相匹配。 究其原因主要是滁州市旅游开发投入不够,旅游品牌打造不够,旅游资源宣传不够。 滁州市要充分利用“双都市圈”地缘优势,加强与“双都市圈”的旅游合作,开发以琅琊山为核心的休闲旅游,打响“千里画廊 千里龙脉”的旅游品牌,实现与“双都市圈”旅游产品开发的无缝对接。 要根据地域间城市居民旅游的需求差异,大力发展农业体验游、山水生态游等乡村休闲游,推动滁州市与“双都市圈”旅游的错位发展。

猜你喜欢
滁州市经济圈合肥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习作点评
Mother's hands
习作点评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