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付费意愿及标准

2022-12-20 05:41梁金虎王军刘叶张思凡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被访者白洋淀金额

梁金虎,王军,刘叶,张思凡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和难点[1~3]。为了推动农村污水治理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提出[4],建设和运维污水处理工程需要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创新付费制度,鼓励先行先试,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污水处理农户缴费制度,保障运营单位获得合理收益,并建立财政补贴与农户缴费合理分摊机制。

关于污水治理农户付费责任意识的研究,陈绍军等[6]认为,居民缴纳污水处理费参与到污水处理项目的可持续运营之中,使居民每个人充分认识到在污水处理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韩锦玉等[7]认为,通过引导多方参与、资金投入的农村水污染治理,构建政府、企业、农户协同的三元共治农村水污染治理路径,来调动农户参与水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姜林等[8]认为,通过建立合理的环境治理农户付费制度,实现政府投入与农民付费参与,增强村民参与环境治理意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作用。关于生活污水处理资金优化,构建多元融资体系研究,陈锐等[9]提出,采用多元融资方式,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不断提高农户参与度;徐慧娟等[10]提出,通过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社会资本、村民多渠道筹集资金以缓解运行维护资金短缺问题;杨晓英等[11]认为,征收农户污水处理费是解决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来源的有效途径,构建多元融资体系,有利于缓解治理生活污水设施资金短缺问题。关于污水治理农户付费意愿研究,叶翔[12]采用CVM方法调查发现,增城市农户在付费生活污水意愿方面主要表现在不同个人特征的农户和不同家庭特征的农户均具有较高的付费意愿,低付费意愿的人数较多;张璋等[13]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户个人特征不同对生活污染治理付费意愿有很大影响,不同区域的农户在对于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态度上有巨大差异。魏同洋等[14]研究表明,村集体的参与、农户对水环境的区县变化、河流水质变化的感知等均对农户付费行为有显著影响。

提高农户对于生活污水治理责任与义务意识,积极参与到农村污水治理中,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因资金短缺而导致污水治理项目难以正常运转的情况,农户付费参与到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相关研究仍存在2个方面的不足:关于农户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意愿付费相关研究文献参考较少;在现有研究中没有关注像白洋淀区域这种重点保护水源地附近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付费意愿行为。因此,基于已有研究的文献对白洋淀农户生活污水付费意愿进行实地调研与座谈,分析影响当地农户付费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为对白洋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20年9 月,组织调研组赴白洋淀淀中村与淀边村21个典型水村(赵北口镇13个村庄、安新镇2个村庄、圈头乡6个村庄)进行座谈、实地调研,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有效率为98%。调研内容包括被访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家庭收入、主要收入来源)、参与生活污水治理付费的意愿、污水处理付费金额等。

1.2 研究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汇总与整理,采用描述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洋淀概况及污水付费变迁

2.1.1 白洋淀概况 白洋淀位于东经115°45′~116°07′、北纬38°44′~38°59′[15],总面积约为3 66 km2,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华北明珠”。拥有淀中村与淀边村共78个,常住人口16.4万人,2019年淀区农村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为14 848元。

2.1.2 白洋淀污水付费变迁

2.1.2.1 农户自愿付费阶段。长期以来,淀边大部分农户通过打渗井处理生活污水,渗水井建造维护、定期清理的费用由农户承担,造价由深度、位置等确定,清理费用为100~250元;极少数农户没有打渗井;淀中农户基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白洋淀[16],加剧了白洋淀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污染程度[17],人居环境持续恶化(图1)。

图1 农户自愿付费阶段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voluntary payment stage by farmers

2.1.2.2 多方集资付费阶段。2012年河北省纳入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白洋淀淀区列为全省重点整治区域。为加快打造白洋淀淀区连片美丽乡村,2014年采用“政府奖补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向上级争取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盘活资金筹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等多种筹资方式,积极调动白洋淀农户和社会力量助力农村建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PPP的方式[18],农户通过前期资金筹集以及污水处理设施日常维护参与到污水治理当中,形成全社会、多元化支持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格局。在白洋淀淀区赵北口镇赵庄子村,村干部牵头,带动全村农户踊跃出资,筹资80多万元,为该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建设美丽乡村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2 多方集资付费阶段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multi fund raising payment stage

2.1.2.3 政府付费阶段。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提出“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19],于是在雄安新区包括白洋淀农村在内全面实行生活污水、垃圾和厕所治理等环境问题一体化设施服务综合治理项目,政府承担治理成本,给予承建企业经济补贴,不向农户收费。农村水环境属于准公共物品,农户对生活污水治理付费实质是实现治理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政府全部承担治理成本与“谁污染,谁付费”[21]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相违背,容易使农户养成“政府治理,自身享受”的自利思维,不利于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长效机制。

图3 政府付费阶段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government payment stage

2.2 农户付费意愿调研现状分析

2.2.1 被访者概况 汇总被访者基本信息结果(表1)显示,被访者男女比例约为6∶4;年龄主要集中在30~65岁,占比为66.5%;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初中,占比为60.8%;家庭收入水平小于8万元/a占比为74.6%;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和个体经营。调研数据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参考性。

表1 被访者农户概况Table 1 Survey of respondent farmers

2.2.2 农户付费意愿统计与分析 汇总被访者污水处理付费意愿结果(表2)显示,296位被访者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38.51%,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61.49%。可以看出,超过50%的被访者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

表2 被访者污水付费意愿Table 2 Respondents’willingness to pay for sewage

2.2.2.1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男女被访者数量分析。统计结果(表3)显示,男性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39.31%;女性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37.40%。男性中,愿意支付污水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60.69%,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9~1.2元/t;女性中,愿意支付污水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62.60%,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5~0.8元/t。可以看出,女性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意愿强于男性。

表3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男女被访者数量 (人)Table 3 Number of male and female respondents with different willingness to pay

2.2.2.2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年龄段被访者数量分析。统计结果(表4)显示,19~30岁、>65岁年龄段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分别为50%和47.83%,其他年龄段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33.33%~33.75%。31~50岁年龄段中,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66.25%,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5~0.8元/t;51~65岁年龄段中,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66.67%,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9~1.2元/t。可以看出,31~65岁被访者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意愿强于其他年龄段。

表4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年龄段被访者数量 (人)Table 4 Number of respondents of different ages with different willingness to pay

2.2.2.3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学历水平被访者数量分析。统计结果(表5)显示,小学学历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41.98%;初中学历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40.40%;高中学历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30.19%;高中以上学历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20%。高中以上学历中,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80%,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9~1.2元/t;高中学历中,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69.81%,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9~1.2元/t。可以看出,学历越高的被访者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愿意越高。

表5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学历水平被访者数量 (人)Table 5 Number of respondent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s with different willingness to pay

2.2.2.4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政治面貌被访者数量分析。统计结果(表6)显示,团员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100%;群众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39.75%;党员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30%。党员中,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70%,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1.2元/t;群众中,愿意支付污水处理的被访者占比为60.25%,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5~1.2元/t。可以看出,党员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意愿高于团员和群众。

表6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政治面貌被访者数量 (人)Table 6 Number of respondents with different political features with different willingness to pay

2.2.2.5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家庭收入水平被访者数量分析。统计结果(表7)显示,13万~16万元/a家庭收入水平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44.44%;0万~4万/a元家庭收入水平中,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41.03%。5万~8万元/a、9万~12万元/a家庭收入水平中,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分别为64.42%、62.26%,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9~1.2元/t。可以看出,5万~12万元/a家庭收入水平的被访者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意愿高于其他家庭收入水平的被访者。

表7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家庭收入水平被访者数量 (人)Table 7 Number of respondents at different household income levels with different willingness to pay

2.2.2.6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主要收入来源被访者数量分析。统计结果(表8)显示,主要收入来源为转移收入,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47.06%;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收入,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37.04%;主要收入来源为经营收入,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34.06%;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收入,不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占比为27.23%。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收入,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72.77%,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9~1.2元/t;主要收入来源为经营收入,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65.94%,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5~0.8元/t;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收入,愿意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被访者占比为62.96%,付费金额主要集中在0.5~0.8元/t。可以看出,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收入的被访者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的意愿高于其他收入来源的被访者。

表8 不同付费金额意愿的各主要收入来源被访者数量 (人)Table 8 Number of respondents from main income sources with different willingness to pay

3 主要结论

通过对河北省白洋淀淀区296户被访者就生活污水处理付费缴费意愿进行实地调研与深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女性支付污水费用意愿强于男性;31~65岁、学历越高、党员身份、家庭收入为5万~12万元/a、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收入的被访者付费意愿较高。付费金额主要集中0.5~0.8元/t。

4 对策建议

4.1 探索建立农户付费制度,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多元化融资

政府要发挥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理顺地方的管理体系、明确各方职责并制定完善配套机制、出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23],促进政企合作,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建立生活污水处理维护运行机制,探索多元融资具体实施方式,科学划分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维护的责任主体。鼓励政府、社会资本方、村民三方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受益农户付费制度,整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多方主体资金融汇,逐步提高农户自觉参与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积极性,进而实现“谁污染,谁付费”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4.2 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宣传力度,逐渐树立农户主人翁地位

加大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户对生活污水污染治理的认知水平[24]。逐渐破除农户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树立农户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农户责任意识,培养环保意识,明确自我主体和集体意识,增强农村社会共同体的凝聚力。

4.3 提升农户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加快培养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党员

增强农村培训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条件,制定优惠福利政策引导各类教育技术人才返乡入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增加农村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逐步提升当地留守农户整体受教育文化素质水平;村两委做好工作路线方针宣传工作,加快农村优秀青年党员发展进度,为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注入活力源泉。

4.4 保障付费金额的科学性,维护各类农户群体的切身利益

在污水处理费标准的设立中,要兼容农户利益和社会利益,要考虑农户的收入和其对付费额度的意愿接受范围,改变“一刀切”的收费方式,实施一定差异化的收费标准,保证各类农户群体的切实需求,对于贫困农户的污水处理费用,可以适当减免并给予相应合理补贴,让所有农户共享美好人居环境成果;考虑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所需要的整体费用,防止出现过多收费与过少收费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费用公开透明,真正体现公平公正性。

猜你喜欢
被访者白洋淀金额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白洋淀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美丽河北之白洋淀
美丽的白洋淀
立案
从白洋淀逃荒到北京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
一周资金净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