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文化教育课程化的区域实践

2022-12-21 19:42季俊昌李志超
中国德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黄河口黄河评价

■ 季俊昌 李志超 崔 燕

黄河口文化在进入学校课程中,需要彰显其内在的教育理念、育人气息,体现出文化的“可育性”;黄河口文化在理念在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身心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增长点,彰显文化的“可教性”。

文化是民族繁荣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主动脉。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为前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体系之中。黄河口文化底蕴深厚,因“一线三区”的文化发展格局而得名,所谓“一线”,是指纵贯远古石器时代到崭新现代工业文明的穿越六千年之久的历史文化链;“三区”,则是指以广饶县为中心的包括傅家遗址、孙子故里、吕剧等在内的传统文化区,以东营市东营区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区和以利津县、垦利县和东营市河口区为主的湿地文化区。黄河口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缩影和真实写照,将黄河口文化这一重要的地域文化资源课程化,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发挥其育人功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黄河口文化教育课程化的价值意蕴

(一)黄河口文化教育是育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所在,是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黄河口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文化在黄河入海口区域碰撞、汇聚、融合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态。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到要“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生态修复、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等理念最终要通过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得以实现。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他们的思想道德、文明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水平决定着社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因此,黄河口文化教育适应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育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

(二)课程化是黄河口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保障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统筹考虑“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设置什么样的内容”“怎样有效开展活动”“如何评判目标是否达成”等事关课程建设的一系列议题。通过课程化的方式,可以有效处理好黄河口文化教育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历时性与现代性、个体性与稳定性、多样性与完整性”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回答黄河口文化教育“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对黄河口文化教育资源进行筛选。黄河口文化在进入学校课程中,需要彰显其内在的教育理念、育人气息,体现出文化的“可育性”;黄河口文化在由理念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身心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增长点,彰显文化的“可教性”。学校在遵循教育理念、服务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理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确保厚植家国情怀育人理念的有效落实。

(三)黄河口文化教育课程化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出明确说明。黄河口文化教育的教育目标与之有较高的契合度,都着眼人的全面发展。黄河口文化教育在课程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将黄河口文化有效融入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的开发,都向学生传递黄河口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精神,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注重目标达成、体现学科内容的同时,课程设置也注重赋予课程过程意义,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学生在了解、学习黄河口名胜古迹、风俗人情的过程中感受历史文化的迭代,黄河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

二、黄河口文化教育课程化的主要方式

(一)融入式

融入式是指把新的理念融入到原有的学校课程之中,适应于原有的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评价开展等,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例如,黄河口文化滋养了勤劳朴实的华夏人民,孕育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地理课教学中,教师将这一理念,通过课堂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课外研学旅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认识和了解黄河的历史发展、地理特征和自然生态中,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在孕育人类生命、东方文明以及促进中华文化兴旺发达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探索,认识黄河水泛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灾害以及人类过度开发黄河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等问题,感悟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如何加强对黄河的治理与保护,在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

(二)统整式

统整式是指将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或领域之中,弱化学科或领域的知识边界,实现学科内、学科间、以及学段间的内容统整。例如,从学科内来看,学生学习《黄河颂》时,教师将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描写黄河的相关诗句融入到课程教学组织中,学生在吟诵中,于头脑中勾画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壮观之势,并借助这一想象,深入理解《黄河颂》词谱中展现出的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所体现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学科间统整主要是以某门具体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内容配合开展教学的过程。如在地理课中讲解关于“黄河”的知识时,可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古诗词结合,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素养;引入与黄河相关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对黄河历史的敬畏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融入与黄河水污染相关的科学知识,可引起学生对黄河生态的关切,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段间的整合则是在梳理黄河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专题,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按照学段进行一体化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学生素养。

(三)专题式

专题式是指基于某一教育理念设置课程主题,并将相关学科知识内容整合其中,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题在课程组织中,提供一个搜集信息、思考、讨论与探究的架构;专题的选择能够体现出普遍适用性、价值正当性和学生学习机会的广泛性。学科前沿或社会新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引入学校课程体系当中,不仅使学校能够保持与社会的连接,而且对培养儿童合作、分享的价值观和社会性品格有重要意义。例如,有学校设置“石油博物馆”主题,将石油的形成、勘探、采集、加工这一脉络和学生生活、学习“编织”在一起,学生在学习中思考石油与生活的关系、探讨一代石油工人的奋斗于今天油城(东营)的发展与转型的关系等一系列子问题,从而建构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认识,发展友善、包容、开放和创新的精神品格。

三、黄河口文化教育课程化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育人宗旨,明确课程目标转化的校域实践

学校是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场域。课程转化的校域实践,始于课程转化的目标层次,学校课程规划中的课程转化目标是第一层级,教师目标设计中的课程转化目标是第二层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课程转化目标是第三层级。具体到黄河口文化教育,需要首先将黄河口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城市文化和湿地文化,有机融入到学校已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划之中,构建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开发于一体的课程图谱。接下来,教师将计划中的课程转化为自身可理解的课程,通过替代、拆解、组合、聚焦和联合等多种方式,将抽象的目标具象化,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活动经验状况,通过课前准备、过程表征、方法选择、调适修正等途径,充分落实课程目标。在这逐级细化的过程中,学生发展的素养和能力,被按学生年级逐步分解为“有梦想,爱学习;亲乡土,重传承;勤探索,勇创新;善自省,勤修身;养习惯,会合作”等育人目标。

(二)创设真实情境,注重地方性知识挖掘

杜威认为,经验的获得,更多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面对并解决真实的问题,文化的育人价值才能得以彰显。地方性知识便产生于学生有意义的生活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黄河口文化教育资源丰富,在基于地方性知识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思维和能力发展水平,进行纵向的学习进阶设计,保证不同学段之间的课程内容有效衔接、连贯一致;另一方面,要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选取具有地方性、文化性和教育性的内容,确定活动主题,采取跨学科学习的方式,进行课程知识的统整。例如,针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黄河口湿地文化、石油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黄河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根据学生需求,按照主题分类(“探究导向主题”“鉴赏导向主题”“问题导向主题”“决策力导向问题”“技能导向主题”“个人成长导向主题”),并将内容与国家课程、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国防教育等不同学科、活动中的相应内容融合,形成系列性主题课程、活动课程和项目课程。

(三)倡导具身体验,增强课程实践性

具身体验是一种知识的内化,是主体通过认知、记忆、理解的方式将外在的东西纳入自己心理及认知结构中的过程。体验在知识转化为素养过程中的价值在于,能够将知识与主体的需要、情感、信念联系起来,使主体真正相信它,并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知识本身是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的,只有经过体验的过程,它才能变成主体的信念,进而成为主体的素养。黄河口文化教育课程化的过程,是教师有机整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指导学生通过具身体验,实现“教”的空间的拓展和“学”的空间的拓展。比如,围绕黄河口文化,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地理和人文知识;还可以走出校园,走进黄河文化主题公园,走进黄河口湿地公园或者微型石油文化馆、黄河文化展示区等,通过观察、思考、参观、游学等多种形式,在潜移默化间接受黄河历史文化熏陶,提升自主探究、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环境道德意识等素养。

(四)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多元评价

评价对教育教学具有诊断和反馈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激励作用。从评价主体来看,对黄河口文化教育课程的诊断,主要采取多主体评价的方式,强化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统一。真正的教育是能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问题。唯有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尝试改正。过去我们以教师评价为主体,学生习惯等待并尊崇教师的评价,这种评价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反思与发现的机会。为此,黄河口文化教育不仅关注教师、家长和社会等来自成人对学生的评价,也关注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提升课程质量,助力学生发展。

在课程评价内容上,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等维度,我们制定课程目标达成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周期等关键构成要素,涵盖科学精神、实践创新、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核心素养基本要点。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教师的课程研发热情和遇到的问题,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被跟踪记录,以此保证黄河口文化教育课程的科学、规范、严谨、高效。同时,评价过程倡导以增值性评价为主,不唯分数论、不排名定等级,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评价采用“合格+榜样”的呈现模式,旨在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在学习中向身边的榜样人物请教,明确行动的路向,实现自我精神陶冶、品格发展、知识增长和能力获得。

猜你喜欢
黄河口黄河评价
跟您走向黄河口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悠悠黄河口,浓浓黄河情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美哉黄河口
『黄河』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