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文A Level考试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取向
——以培生爱德思为例*

2022-12-21 02:02桂孟秋
关键词:大纲试卷考试

赵 杨, 桂孟秋

(1.北京大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2.北京大学 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牛津 英国 OX1 5HR)

英国中学有两大证书统考,一是“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英文是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简称GCSE;二是“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英文是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简称GCE A Level或者A Level。为行文方便,本文采用英文简称A Level,指代高级水平证书。

英国的义务教育从5岁到16岁,根据年龄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5~7岁、7~11岁、11~14岁和14~16岁,分别对应1~2年级、3~6年级、7~9年级和10~11年级,又称4个关键期。第1~2关键期是小学阶段,到11岁小学毕业。第3~4关键期是初中阶段,以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结束,也标志着义务教育阶段的结束。之后学生分流,一部分就业,一部分上职校,如果想读大学,就要上高中,参加A Level阶段的学习,为未来的大学教育做准备。A Level成绩是大学升学最重要的依据,每个大学的每个专业都会对申请人的成绩提出要求,这是升学的第一道门槛。(1)赵杨.英国中学汉语教学现状与制约因素[J].海外华文教育,2009,(3).

A Level课程属于英国国民教育体系课程,在大多数中学开设,科目众多,目前包含70多个学科,涉及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宗教、数学、科学、计算机、法律、媒体等相当广泛的领域。A level学制为两年,第一年称为AS Level,考试后获得AS证书,AS Level较之于A Level更为基础。第二年进入A2阶段,学完参加更高水平的A Level考试,获得相应证书。

一、中文A Level考试情况分析

根据英国考试局联合委员会(Joint Council for Qualifications,JCQ)2022年的统计,自2019年以来,A Level现代外语科目考试中,西班牙语是最受欢迎的科目,其次是法语和德语。以上三大外语科目以外的其他语种被统称为“其他外语”(Other Modern Languages)。在其他外语中,中文是最受欢迎的语种。2022年A Level现代语言科目的考生人数最多的是西班牙语,考生有9088人,其次是考法语的7929人和考德语的2803人,中文位列第四,有1346名考生。中文之后是意大利语和俄语(2)Joint Council for Qualifications.Examination Results 2022[R/OL]https://www.jcq.org.uk/examination-results/,2022-08-29.。这几个语种的考生人数如图1所示。

图1 2022年英国A Level主要外语考生人数

近十年来,A Level中文考生人数及其在现代语言考试人数中的占比基本保持稳定,2018年有小幅提升,第一次超越德语成为排名第三的外语考试科目。但2019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降幅达32%。由于2019年是培生爱德思(Pearson Edexcel)考试局采用新大纲之后的第一次考试,有研究认为这种变化可能与启用新大纲有关(3)张新生.英国中文教育近年发展情况述评[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2,(1).。2020~2021年考生人数依旧保持下降趋势,从2022年开始出现小幅回升,由2021年的1312人回升至2022年的1346人。中文科目的考生人数在所有现代外语科目中的占比从2012年的10.1%增长到2018年峰值11.2%后,2022年又下降到5.3%。2012~2022年中文A Level考试人数及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2012~2022年中文A Level考试人数及在所有现代外语科目中的占比

根据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发布的《2022语言趋势报告》(Language Trends Report 2022)(4)British Council.Language trends 2022[R/OL].https://www.britishcouncil.org/sites/default/files/language_trends_report_2022.pdf,2022-08-29.,在受访中学中,33%的私立学校和13%的公立学校开设中文课程。2016年这一比例分别是46%和13%(5)British Council.Language trends 2015/16[R/OL].https://www.britishcouncil.org/sites/default/files/language_trends_survey_2016_0.pdf,2022-08-29.。由此看出,过去6年中,中学阶段开设中文课的公立学校数量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但私立学校数量出现了下降,且降幅达到了13个百分点。这或许是造成近年来A Level考生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但在三大主流外语科目之外,中文仍是最受欢迎的语种。根据《2022语言趋势报告》的数据,在开设“其他外语”科目的学校中,开设中文课的学校数量位列第一。开设中文课的公立学校数量保持稳定,或许与中文培优项目对公立学校的支持有关。“中文培优项目”(Mandarin Excellence Programme)是英国政府2016年设立的中文教学支持项目,该项目投资一千万英镑,用于资助公立学校的中文教学,目标是2020年前培养5000名高水平的汉语学习者。

根据英国考试局联合委员会(6)Joint Council for Qualifications.Examination Results 2022[R/OL]https://www.jcq.org.uk/examination-results/,2022-08-29.和培生爱德思提供的数据(7)Pearson Qualifications.Edexcel A level Results and certification Grade statistics 2022[R/OL]https://qualifications.pearson.com/en/support/support-topics/results-certification/grade-statistics.html?Qualification-Family=A-Level,2022-08-29.,2012~2022年中文A Level考试成绩的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2012~2022年A Level中文成绩分布情况

图3统计了获得A*到D档成绩的考生比例,A*为最高一档成绩,按成绩高低依次为A*、A、B、C、D。2019年之前,获得A*的比例基本稳定,保持在3.2%到8.2%之间,但2020年和2021年出现了大幅上涨,这与疫情防控期间A Level成绩改为由教师根据平时成绩评定有关。2022年恢复考试,获得A*的比例虽然出现了下降,但与2019年之前相比仍然很高,达到了35.7%。中文并不是个案,其他外语的成绩变化也呈现了这一趋势。图4是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中文和其他外语A Level考试近十年来的A*比例。

图4 2012~2022年英国A-level外语科目A*成绩占比

疫情中虽然几乎所有的外语考试成绩的A*比例都出现了大幅度上升,但中文的上升比例最高。2022年恢复A Level考试之后,各语种A Level成绩A*比例都出现了回落,但相对于西班牙语(22.3%)、法语(20.4%)和德语(27%)的A*比例,中文考生A*比例仍位居高位(35.7%)。

二、A Level中文考试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取向

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学招生需求,2015~2018年间,英国对A Level的课程及考试大纲进行了改革(8)Qualifications reform:resources for teachers-GOV.UK[EB/OL].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qualifications-reform-resources-for-teachers,2018-06-12.。2017年之前,高中第一年AS Level考试成绩计入最终的A Level成绩,改革之后最大的变化是,AS Level 和A Level变成两个独立的考试,第一年成绩不再计入A Level成绩。改革之后的A Level考试更加关注大学选拔学生的要求,为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做更充分的准备。

作为英国A Level五大考试局之一的培生爱德思考试局于2017年修改了大纲,2019年基于新大纲的考试全新上线(9)Pearson Edexcel.A Level Chinese Specification,Issue 3(2017)[EB/OL]https://qualifications.pearson.com/content/dam/pdf/A%20Level/Chinese/2017/specification-and-sample-assessments/Specification_GCE_A_level_L3_in_Chinese.pdf,2022-08-20。新大纲为A Level中文考试设置了四大主题(themes),并给出了可以反映这些主题的可选文学作品清单和影视作品清单。这四个主题分别是:

主题1:当代华人社会的变迁

家庭:家庭结构和代沟;计划生育和人口老龄化

教育与工作:学校生活和学生议题;工作机会;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主题2:中国文化

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和习俗

文化活动:电影;电视;音乐和阅读(与中国文化有关)

主题3:演变中的华人社会

通讯与科技:互联网与社交媒体

经济与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主题4:1978年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变革:贫富差距;超级大都市;城市移民

中英关系:贸易;文化交流;教育交流

A Level中文课程及考试紧密围绕这四大主题进行。与2017年之前的旧版大纲相比,除了主题2几乎没有变化之外,其他3个主题均有变化:主题1增加了“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主题3保留了“经济与环境”,增设了“通讯与科技”这一新话题,替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与经济”;主题4由原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经济与社会问题”和“交通旅行与旅游业”改为“1978年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变革与中英关系”,在这一主题下,涉及“贫富差距、超级大都市、城市移民、中英贸易、文化交流、教育交流”等子话题。

培生爱德思A Level中文考试共包含三份试卷。试卷一为“听力、阅读与翻译”;试卷二为“对作品的书面回答及翻译”;试卷三为口试。

试卷一占总成绩的40%,考试时长为两小时,总分80分;主要通过不同类型的文本,考察对中文口语和书面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准确地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的能力。

试卷二占总成绩的30%,考试时长2小时40分钟,卷面分值共120分;主要针对大纲指定的三部文学作品和三部影视作品,考察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分析作品的主要表达方式和手段、形式与体裁、主要思想的基础上,依据作品时代背景,形成自己的论点并辅以相应的论据,以书面的方式进行分析与评价。翻译部分,则需要考生对中文有娴熟的掌控能力,用准确的词汇和短语翻译语段。

试卷三为口试,总分值72分,在总成绩中占比为30%。口语考试由考试局统一组织,考生可以选择当地的考点进行考试,由一名考试局委派的口语考官与考生一对一进行。口语考试的总时长为21~23分钟,包含5分钟的准备时间。任务一(Task 1)给出两个话题,这两个话题均来自于大纲列出的四大主题之下的八个子话题,要求考生从两个话题中选一个进行讨论,分值为30分,时间大约6~7分钟。任务二(Task 2)是独立研究课题(Independent Research Project),要求考生自行选择话题进行简要总结,然后与考官就自己所做的研究进行讨论,分值为42分,时间大约10~11分钟。

培生爱德思中文A Level考生特别重视考察考生的中文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中文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可以说,这是中文A Level考试的两大特点。

(一)中文知识基础

语言知识基础的学习是现代外语教学的基础部分。A Level中文考试重视考察考生运用词汇的准确性和使用语法结构的多样性,考纲针对每一主题都列出了相应的词汇表和语法表。

从词汇量看,培生爱德思发布的课纲上列出了针对四大主题共600个核心词汇,加上之前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阶段约850个核心词汇(10)Pearson Edexcel.GCSE(9~1)Chinese Specification(2017)[EB/OL]https://qualifications.pearson.com/content/dam/pdf/GCSE/Chinese/2017/specification-and-sample-assessments/Specification_GCSE_L1-L2_in_Chinese.pdf,2022-08-20.,A Level中文考试共需掌握1450个核心词汇,词汇量相当于HSK 4+的水平(HSK 4级要求词汇量1200+)。

从培生爱德思发布的中文考试评估目标看,该考试对语言结构、词汇和语法的准确运用能力方面的评估(目标3),占整个评估目标的30%,如表1所示。

表1 A Level中文考试评估目标

相较于旧版大纲,新大纲提高了A Level中文考试目标3(对语言知识基础的评估)的占比,并且在具体描述上有细微变化,更强调考生能动地运用语法知识生成新的、独立的语言内容这一能力(11)Pearson Edexcel.Getting Started Guide,AS and A Level Chinese(2017)[EB/OL]https://qualifications.pearson.com/content/dam/pdf/A%20Level/Chinese/2017/teaching-and-learning-materials/GCE-Chinese-2017-Getting-Started-Guide.pdf,2022-08-20。这一评估目标占总体评估目标的30%,且在A Level三张试卷上都有体现,但主要体现在试卷二(对作品的书面回答及翻译)和试卷三(口试)上,如表2所示。

表2 中文A Level评估目标分布概述

试卷二包含一个翻译题和两篇小论文写作。每个写作题分值为50分。其中对“语法结构和词汇”(目标3)的评估占20分,对“语言准确度”(目标3)的评估占10分,共计30分,占该题型总体评估目标的60%。

试卷三(口试)覆盖四大评估目标(见表2),其中一个评估子目标是“基础语言知识:词汇、语法、语言准确度”。口语的任务一是根据选择的题卡上的话题进行讨论,并与考官互动展开讨论。这一部分的评分关注语言的准确度及语言知识广度(目标3),评分表设置了0~12分的5个评分区间。其中最高档10~12分区间的标准如下:

·句法结构及词汇使用的多样性和连贯性,包括使用不同类型的复杂结构、成语,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进行准确的表达和沟通。

·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连贯、可理解的语段表达;可容忍一些不影响表达清晰度的小错误。

·语音、语调准确、清晰和地道。

其余4个评分区间——7~9分,4~6分,1~3分和0分,在以上标准的达成度上依次递减。从以上考核标准可以看出,A Level比较看重词汇和句法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可理解性。

课程设置上,语法复习与拓展贯穿两年学习阶段的始终。对于课程设置,培生爱德思提出了两种模式(12)Pearson Edexcel.Getting Started Guide,AS and A Level Chinese(2017)[EB/OL]https://qualifications.pearson.com/content/dam/pdf/A%20Level/Chinese/2017/teaching-and-learning-materials/GCE-Chinese-2017-Getting-Started-Guide.pdf,2022-08-20,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中文A Level课程设置模式1

表4 中文A Level课程设置模式2

无论哪种模式,对语法知识的复习和拓展都分布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中,并贯穿学习始终。

(二)理解、回应与互动能力:对目的语的有效运用

中文A Level的另一主要评估目标是考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这体现在评估目标1和目标2上(见表1)。目标1评估考生对中文的理解与回应能力,包括口语对话中的理解、回答与互动,以及对听到的语言材料进行书面回应的能力。目标2评估考生以口语或书面语形式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处理与回应的能力。这两个评估目标都体现了A Level考试对用中文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和运动的能力要求,在考评总体目标中共占50%。

这一能力的基础是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此外还要求考生能够将语言知识转化成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目标1和目标2的考评主要分布在试卷一(40%)和试卷三(10%)中。

试卷一包含不同长度的阅读文本和听力文本,以及一些扩展内容。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文本都在文化上与中国和大华语地区相关,内容覆盖大纲中所提到的四大主题。要求考生能够从口语和书面语材料中理解要点和细节,从复杂的文本材料中推断其隐含义,吸收和使用来自口语、书面语包括网络媒体语言的信息,总结听力中的信息要点,并能完成汉译英任务。

试卷一的评分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开放题,以完整句子作答或以词汇短语作答均是可接受的;

(2)某些问题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提炼,未经提炼抄写原文中的完整句子,即便是包含了答案要点,也不被视作可接受的答案;

(3)对于总结类问题,单个词语的答案不可接受,至少应以短语作答;

(4)对汉字书写的准确性要求并不严苛,在不影响意义理解的情况下,对一些不严重的书写问题有一定的容忍度,比如笔画缺失或遗漏等。

从以上评分标准可以看出,试卷一侧重考察对中文文本(口语或书面)的理解、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三(口试)对理解、回应和互动能力的考察体现在考生与考官就任务一的话题及独立研究课题的自选话题进行拓展讨论的环节。从评分标准看,讨论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在口语交谈中的互动能力(目标1)——即基于交谈中听到的内容,通过发起提问和引出相关观点进行回应的能力。这部分的评分量表分为0~6分的4个评分区间,其中对最高分5~6分档的描述如下:

·能够始终保持自发的互动,使用一些沟通策略,对问题做出即时的回应;偶尔的犹豫是可接受的;

·能够始终引领整个对话的发展,引出观点,在讨论到不同观点时能够自然、适当地进行确认和检查。

其他评分区间依以上目标的达成度依次递减。

如果对应《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中所划分的语言能力水平,A Level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接近欧框的B2水平:“能理解一篇复杂文章中的具体或抽象主题基本内容,包括学习者专业领域的技术性讨论课题。能比较自如流利地跟讲本族语的人进行交际、双方都不感到紧张。能清楚、详细地谈论广泛领域的话题,能就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各种可能性陈述其利弊。”(13)Council of Europe.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4

运用中文进行理解、回应与互动能力这一考评目标,反映了A Level课程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视。

(三)理解目的语文化背景及社会现实的能力

由于A Level考试不仅是大学选拔人才的一种标准化考试,同时也是英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A Level课程肩负着提升社会与个体教育水平的责任(14)李玲玲,王舒琦.英国A-level考试制度:实践模式、发展困境及改革路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9,(7).。因此,A Level外语课兼具介绍与目的语相关的国家、文化与社会现实的功能。这在中文A Level的主题设定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培生爱德思新大纲细化了主题分类,增添了近几年来中国社会和大华语地区出现的新问题,并将中英关系等内容纳入了考试的范围。在大纲中列出的四个主题中,前三个主题涉及大华语地区,主题4与中国紧密相关。AS Level只覆盖主题1和2,A Level考试则覆盖全部四个主题。新版大纲指定了文学作品集和影视作品集,如表5所示。

表5 2017年新版大纲中所列的中文A Level文学作品集和影视作品集

对于以上所有作品,培生爱德思均提供了标准的教学课件,包括作者/导演、相关背景介绍、情节、主要人物、主题、作品中出现的名言、著名对话及场景、参考资料及延伸阅读等内容。

A Level中文考试的三份试卷均紧密围绕以上主题和作品进行设计。以试卷一样卷为例,阅读题共包括4段短文,共30分,每段短文约200~250字。样卷短文题目分别为《网上购物》《草莓音乐节》《浪费食物》和《中国制造》。翻译短文的话题也从大纲所列举的四大主题中选取,样题是关于父母的期望与同学之间的竞争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这一话题与主题1相关。

试卷二内容针对大纲指定的三部文学作品和三部影视作品,学生须选择两部作品,可以是两部文学作品,也可以是一部文学作品和一部影视作品来准备这部分的考试。以下是样卷(15)Pearson Edexcel.A Level Chinese Sample Assessment Materials Issue 1(2017)[EB/OL]https://qualifications.pearson.com/content/dam/pdf/A%20Level/Chinese/2017/specification-and-sample-assessments/SAMs_GCE_A_level_in_Chinese.pdf,2022-08-20中B部分的两道考试题:

2)《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

分析<爸爸的花儿落了>如何用比喻表现作者和父亲的关系。

6)《天水围的日与夜》(导演:许鞍华)

探讨电影中的母子亲情。

这些题目均出自大纲所列举的文学或影视作品。通过对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对中国当代社会有一个初步了解。

试卷三(口试)任务一的话题也出自大纲中的四大主题。以下是样卷中口试第一部分的话题:

表6 样卷中试卷三(口试)任务话题

任务二则对文化与社会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研究课题要求学生对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中国语言文化或生活进行深入研究。A Level课程鼓励考生自己选择研究内容,以此考察考生对所选主题的了解与分析能力。独立研究课题可以基于四大主题中的任何一个,或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但必须与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相关。

由于学生为准备试卷二也要从大纲中选择文学/影视作品进行学习,因此独立研究课题不能是为准备试卷二所选的文学/影视作品。如果学生选择了试卷二中学习的作品,他们的口语考试任务二将获零分。但是,独立研究课题可以专注于对所研究作品的作者或电影制作人更为广泛的探索。例如,如果为试卷二研究特定作者的小说,独立研究课题就不能专注于该小说,因为这会被认定为内容重复,但考生可以关注该作者的生活,或者与作者相关的社会因素。

可以看出,从试卷一到试卷三,贯穿着对中文相关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理解与研究,这也反映了A Level各学科课程的普遍目标:一是使学生获得广泛而全面的专业知识,二是为大学阶段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

一些关于A Level其他学科的研究(16)John Sheehan.Economics in secondary schools:A review of the leaving certificate,GCE A level and GCSE[J].Irish Educational Studies,2008,(2).表明,A Level课程目标可以细化为知识、理解、分析、评估、表达等各个层面。这在中文科目中也有类似的体现,A Level要求考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有对目的语文化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展现对该文化与社会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一要求体现在A Level评估目标表的目标4(见表1),占考评总体目标的20%。目标4是2017年新大纲新增的考评目标,也是新版与旧版大纲考评目标最大的不同。对这一目标的实现体现在试卷二和试卷三中。

试卷二写作题的评分标准的三大模块中,“批判性与分析性的回答”占20分(每道写作题总分50分)。试卷二的写作样题参见2.3,评分标准共分为6个区间(见表7)。

表7 试卷二写作题“批判性与分析性回答”评分量表

写作题对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的考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内容相关性;(2)对问题/主题/文化或社会背景提出批判性分析,并辅以恰当的论证与论据支撑;(3)论点与论据的一致性,强调论据的质量,即是否详细、合乎逻辑并能充分论证相关论点。

试卷三口试任务一和任务二都包含了对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考察,具体评分标准与表7类似。例如,评分区间里最高分数段的要求是:“能够提出与主题相关的、具有思辨性的观点,并以恰当及切题的信息/例证/文献等证明自己的观点;展现出对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关注;通过对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分析来证明观点,并提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中文A Level对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的考察,也是对考生独立研究潜能的考察。

(五)独立研究潜能

虽然考试大纲中所列出的四大评估目标中并没有单列“独立研究潜能”这一项,但从试题与课程设置中均能看出A Level中文学习要达到的最高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使用这门语言对相关文化/社会问题开展独立研究。

例如,试卷三口试的任务二——独立研究课题,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确定问题或者论点进行自主研究。考生可以在学习A Level的任何时候开始他们的独立研究课题,但必须提前至少3周提交独立研究课题表格。表格中包含以下内容:

1)研究的问题/论点(中文作答)

2)主要发现(6~10点发现,英文作答)

3)文献来源(必须包含至少两部本研究所参考的文学作品)

作品名称(文章/期刊/文学著作/电影/其他)

作者和日期

4)声明:试卷二所学习的作品名称(为避免考生选择相同内容)

5)独立研究声明——来自考生和教师的声明

在考试中,独立研究课题首先要求考生基于研究课题做一个不超过两分钟的口头报告,汇报参考文献、作者的主要观点、个人的研究结论等。之后,考官将就该研究课题与考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考生可以自然地基于讨论内容向考官提问,以推进讨论,考官一般简短地回答问题以使讨论进行下去,使考生有机会阐明自己的观点。

任务二的形式类似于1个小型的学术研究,包含文献综述、提出论点并论证、以相关的论据证明论点、得出结论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具备与考官进行进一步讨论的能力,这类似于大学阶段学术研究的论文答辩。

从课程设置(见表3与表4)看,独立研究课题被设置为1项独立的学习模块,或贯穿在两年的学习过程当中,或放在第二年集中进行。培生爱德思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学生在准备时可以根据主题选取恰当的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和知识拓展,独立研究课题也常常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三、结 语

英国自1951年实行统一的普通教育证书考试以来,A Level考试经过反复探索、实践与改革,如今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考试。中文A Level作为其中一个学科,试卷设置及课纲充分体现了这一课程体系的特点,即以中文语言知识构建为基础,培养学生运用中文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对中文相关文化、社会的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发掘学生的独立研究潜能,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

据一些教师反映,改革后的中文大纲变得更难了,过于复杂繁琐的考试流程使得一些教师感到信心不足,也令一些学生(特别是非华裔背景学生)望而却步。然而近些年来A Level中文考试较高的A*成绩比例,说明这个考试没有一部分师生想象的那么难。英国中学特别是私立中学的声誉越来越与A Level考试成绩挂钩,几乎所有的中学都会将学校优秀的A Level成绩挂在主页上作为宣传的亮点。在此背景下,一些有较好中文基础的华裔学生可能会被学校要求报考A Level中文科目以提高学校获得A*/A的比例。这或许是A*成绩比例较高的一个原因。

A Level考试作为一种比较成熟且在全世界都有认可度的标准化考试,其中文科目考试所体现出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取向对我国开发标准化的中文考试、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人才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大纲试卷考试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人民军队第一部政治工作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