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信息化水平 服务农业经济管理

2022-12-25 04:57王运传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0期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经济

王运传

(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人民政府,山东 平邑 273301)

在进入市场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减慢,但是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社会各界对农业生产发展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及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经济的作用,我国需要拉长战线、放远眼光,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主动向世界看齐,借助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以及种植工具,提升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总结分析农业生产及管理经验,寻求新的突破,分步骤、有目的提升整体的农业生产质量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制约因素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够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但是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不够理想,受到了诸多的制约以及束缚。

首先,农业市场与生产要素信息化会直接影响整体的信息化水准,农业市场信息化与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密切相关,在全面落实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和水准较高,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农业生产信息,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保障农业市场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针对性,可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和阻碍。

其次,农业科技与农业资源信息化也会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作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直接关乎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成果。

在全面实现农业科技信息化的过程中,各种农业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备受关注。只有具备充足的农业技术人才储备,才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农业资源信息化,提升农业科技信息化的水准,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农业改革以及农业创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并且技术工作人员也可以灵活利用各种信息搜索渠道,以及技术全方位分析、整理收集与农业相关的资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

2.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我国农业在全世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农业。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弊端日益凸显,整体的发展速度有所减慢,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及影响。为了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我国需要始终坚持农业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寻求新的突破,深入了解当前传统农业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种植理念,有效改造传统农业,积极实现传统农业向科学性农业以及知识性农业的顺利过渡。从目前来看,农业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对农业信息的理解和认知相对比较片面,没有意识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整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停滞不前。如果能够结合这一现实矛盾,积极寻求新的突破,最大限度提升整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准,那么对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将会有关键的影响。其中农业经济的科学化转变离不开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民运用科学技术以及科学工具的水平及能力,关乎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成效。较高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能够进一步凸显农民的主导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壮大,满足农业经济发展诉求,确保农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有所增加。

3.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业地区经济管理工作取得了诸多的成效,大部分地区能够坚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积极投身于这一工作中,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前期的准备。但是整体的信息化质量和水平有待提升,还未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不够理想,最终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备受阻碍。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落后,还未构建完善的网络资源体系和框架,有的农民还无法灵活利用网络以及手机,用网意识较为薄弱,对网络资源的需求量相对偏低。这一点导致农村地区的网站访问量停滞不前,整体的信息资源配置不够完善及充足,难以满足农民的实质信息诉求。由于农村信息设施建设以硬件设施建设为主体,在信息资源更新以及软件开发上投的时间偏少,农业网站中所提供的信息,只能够为职能部门的各项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企业、个体经营者、农民以及中介组织等无法主动在农业网站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大部分只能够在其他的网站中进行简单转载。并且有的信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反映经济发展、市场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信息相对较少,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发展的信息相对较少。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以及有效发展,使得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下降。

4.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农业经济管理的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改革及创新,提供必要的服务及支持,为了确保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时代诉求,国家必须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促进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强化人才培养工作,深入了解农业经济信息化行业的发展现状,积极实现农业信息化水平资源的有效整合,确保这一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4.1 构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库

作为三大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农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生产以及经营的过程中,传统的运输机械以及人力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但是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传统机械设施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新需求以及新标准,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以及速度。政府需要主动参与其中,整合利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给予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更多的帮助以及支持。其中信息化作业区的有效建设以及机械的使用培训最为关键,地方政府需要积极主导整个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库的构建工作,为这一工作提供更多优秀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有效打破当前人才匮乏的局面,逐步提升整体的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质量。其中,信息资源的有效发展能够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注入活力和生机,在搜集以及更新信息资源的同时,农业管理部门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以信息资源库的统一建立为基础,积极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及合作,促进农业经济信息的全面共享以及充分利用。严格按照统一的发布方式以及信息标准,提升农业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集成农业经济信息,及时更新及兼容农业数据,保障农业信息能够发挥必要的作用。在采集农业信息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关注对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的深入挖掘及分析,精心挑选具有一定发展价值的农业资源,促进信息采集工作的全面改革及优化升级。

4.2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

在全面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时,工作人员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以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体系为基础,积极实现多措并举以及环环相扣。由于整个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比较复杂,难度系数相对偏高,政府部门需要合理划分农业板块,逐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以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为基础以及核心,着眼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为农民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服务以及指导。信息技术的覆盖范围比较广,功能非常强大,在栽培技术、生物工程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上,信息技术都大有可为。另外,在落实定向农技培训服务以及区别诊断作物营养和机械化测土配肥服务中,信息技术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管理工作人员也要主动的获取最新最前沿的信息,为各项工作做好准备,高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冲突,真正实现环环相扣。

4.3 加强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及培训

务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会直接影响整体的农业信息化管理质量,只有全面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及培训,才能够更好地扫清障碍,确保农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稳步运作和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拉长战线,将定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创新信息化建设培训策略及手段,给予务农人员专业性的信息技术指导。定期考核务农人员的学习成果,确保务农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素养,进而主动为这一工作建言献策,做出应有贡献。在培训已有人员的基础上,管理层还需要积极引入最新的技术性人才,全面践行现代化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借助优惠政策更好地满足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基本发展诉求。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信息专业水平,逐步开放信息系统,全面促进信息资源建设和高效管理,有序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实现与时俱进。从宏观的视角上来看,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及培训较为复杂,无法一蹴而就,只有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在有效建设农业经济信息管理工作时,需要了解稀缺素质人才的培养诉求,促使高等院校主动落实好经济信息化专业的学生扩招工作,加强对专业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技术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较强专业素质的人才,保障其能够主动为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出自身的贡献。地方政府也可以设置农业经济信息化专业知识授课基地,邀请当地高校教授完成培训工作,组织农民进行学习和参观。党支部也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积极参与其中,扮演好领头羊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农业从业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凸显社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4.4 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

在稳步推进国家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的建立不容忽略,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以建设示范基地为主体,全面落实好专业化指导工作,将宏观规划与管理以及人员培训工作融为一体。设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定期邀请专家讲解先进的农业技术,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为农民提供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强化农民对先进农业技术的理解及认知,尽量掌握农业增值的技巧及核心,有效践行轻简节本理念。

4.5 全面优化生产结构

为了逐步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和体系,政府需要着眼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及已有的工作经验,积极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有效解决农业经济在现代化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矛盾,灵活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资源型向农业经济信息化的有效过渡及转变。首先,以土地确权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工作的改革现状,在此前提下全面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及壮大,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及帮助。其次,以民办、民管、民收益为目标,坚持正确的逻辑起点以及发展主线,主动打造示范平台,逐步形成新型群众经济实体,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最后,全面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设备,为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全面优化升级农业经济产业结构,摒弃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业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与时俱进。

4.6 有效整合农业信息化水平资源

传统的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备受诟病,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不够理想。为了突破这一现实矛盾,需要逐步完善信息化系统,首先需要采取恰当可行的管理对策及手段,积极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做好后期的汇总分类工作,积极收集完整真实的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内容。其次,地方政府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加强各行业人才的有效交流及合作,实现知识和思维的有效碰撞及交流。整合利用多种新方法以及新思想,培育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人员,以此来更好地运营整个管理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全面考察当地的农业经济,结合各种突出问题针对性地调整发展计划,及时了解问题出现的根源并进行纠正,稳步提升整体的农业产量以及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

5.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比较明显,为了提升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国家需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向农业经济倾斜,提出相关的优惠政策。有效扫清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各种物质阻碍、制度阻碍以及思想阻碍,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效。

猜你喜欢
信息化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