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探讨

2022-12-26 02:09沈宏益教授博士后
商业会计 2022年21期
关键词:可视化集体资产

沈宏益(教授/博士后)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801)

一、引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乡村振兴的内涵来讲就是要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产业振兴是基础,人才振兴是根本,生态振兴是目标,文化振兴是引领,组织振兴是保障,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做后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数量日益庞大起来,在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使资产管理工作迎来了新挑战、新机遇、新做法,农村集体资产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其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高效、快捷的资产管理方式是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载体,它以服务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正在全力推动和支撑着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务的高质量运行。“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农村建设进程,农村集体资产数字化运营与可视化管理必将成为趋势,它能够科学统筹和优化配置农村经济资源,全面提高农村资产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益,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农村集体资产概念及可视化管理涵义

农村集体资产指归农村集体成员共同所有的各种资产,包括资源性资产和非资源性资产,如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和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农村集体资产归集体成员共同拥有,它赋予每个成员平等权利,未经全体成员同意,个人无法决定资产的处置和转让。

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平台为支撑,对农村集体资产实行“在线”可视控制与监督管理,它是“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发展应用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是随着乡村振兴和数字化农村建设而产生的一个全新概念。在数字农村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能够达到“适时、准确、直观”,这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结果,其目的就是让全体村民能够随时随地掌握本村资产“在位”状态,准确回答和解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集体资产使用效率,为助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的现实需求与基础条件

(一)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的现实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加速了数字农村建设进程,它要求能够适时跟踪资产运行轨迹,准确盘活现有资产存量,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做到科学、精准、快捷地配置经济资源,高效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业务财务全面融合。如今“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在农村应用与实践,促进了财务与业务的全面融合,它要求资产管理人员从丰富的业务信息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科学精准把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所面临的各种环境条件和动态趋势,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需要资产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如生产、销售、服务等部门)的数据及时对接与全面融入,并应用先进智能系统快速生成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源,达到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双向转换与实时共享,以化解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2.资产系统高效运行。由于农村大部分经济业务是在广阔的田间地头完成的,为了保证资产数据搜集、整理、处理、传送、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需要借助数字农村建设平台,将资产管理系统由原来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等方式逐渐转移到智能手机、手提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目的是让农村资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登录移动终端系统,实现远程处理资产核算与管控业务,该移动终端系统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农村资产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灵活性和精准性,并为科学调配和准确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管理职能持续提升。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农村各项管理工作所面临的趋势预测、数据挖掘、动态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需求日趋增加,当前农村集体资产运行远不能满足上述需求,其正被“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所带来的各种高精尖业务系统所冲击和影响,亟待需要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移动能力、云计算能力、大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因此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就是向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不断迈进,目的是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保障。

4.农村财务体制改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向农村不断延伸,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精准、快捷和高效运转,也推动了农村资产管理系统改革,使之向精准化、实时化、高效化发展,数字农村建设和“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应用等,为农民群众参与本村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他们能够通过手机APP和家庭电脑等随时随地“可视”村集体资产运行情况,这对于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监督、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和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二)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需具备的基础条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专、兼用系统相互融合的网络数据工程全面实施,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与覆盖能力,为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

1.数字农村建设要推进。过去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法单一,查阅起来比较麻烦,主要依靠人工登记账册等方式获取,而数字农村建设推进提高了资产管理水平,它将所有资产录入数据库,依托电子信息系统,统筹整合存量资产信息,实现资产状态的实时可视,并借助大数据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系统自动提取数据,自动生成管理评估报告和决策分析资料,做到“精准化”管控和“可视化”分析。

2.数据资源信息要共享。数字经济时代,“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应用能够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资产管理与数字农村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使资产核算者、管理者、使用者、所有者等能够快捷、准确地掌握各种资源信息,做到对自己家底有一个全面、适时了解,避免资产闲置、浪费问题发生,有助于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3.资产管理责任要强化。资产流失是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责任不明确、产权不清晰、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所致,“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建立资产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它能够最大程度上杜绝人为挪用、私自占用集体资产行为,并对每一项资产流向和在位状态进行动态跟踪定位,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同时对于那些因工作失误和决策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资产流失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查出源头和对责任人进行追踪问责。

4.村民管理意识要提高。数字农村建设是一个开放的运行平台,它涉及方方面面事务,在“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支撑下每一个村民可以根据用户权限对系统进行操作,它具有查询和监管功能,使全体村民由以前对农村集体资产不了解、不关心,成为资产管理和监督中的重要一员,使得农村集体资产安全性有保障,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这是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管理现状

近些年来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资产存量越来越多,它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基础,有力推动了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务可持续发展。

1.农村资产委托代理制推行。当前我国农村逐渐建立了资产委托代理制度,成立了乡镇资产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坚持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原则,为各村、社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服务,并结合财务公开制度,促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建立了农村资产监管信息平台。许多农村结合数字农村建设,已经建成了财务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对村组固定资产、土地等资产资源适时在线监管,并通过村社报账、乡镇核算、区县分析等模式运行,实现了对农村集体资产全程管理与分析预警,确保了农村集体资产安全、完整。

3.构建了“三位一体”管理体制。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要不断探索“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体制,即在事前实行购置预算审批制度,事中审查预算执行和公开情况,事后进行专项审计等,通过“三位一体”资产管理体制探索,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有效制止了一些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二)存在问题

1.家底不清,账实不符。农村集体资产种类繁多,审核工作不细致,统计标准不统一,价值认定难度大等,导致家底数不够全面和清楚,如帮扶单位捐赠的电脑、桌椅等新增固定资产,未能提供原始发票而不能及时入账或者不入账等,再如一些报废资产未能按规定程序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也未能做到常规化,造成资产管理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等问题发生。

2.出借随意,保管混乱。现在村组大多是由原来村社合并而来,对合并后的集体资产准确数量和权属不甚了解、不清楚,且合并时间较长,村干部变动频繁,其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到位、随意性较大,如出租、出借未能履行程序,签订合同不齐全、条款不清楚、权责不明确等,导致资产管理混乱,甚至有的村集体资产长期被私人占用,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资产保障效益。

3.产权模糊,界定不清。农村集体资产由于形成时间长、来源渠道多、管理跨度大等,如有的村组曾历经多次基层建制调整变化,存在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权属争议大等问题,现在农村去世人员享有农村集体资产权益问题还没有彻底界定清楚。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员多为村会计(或村文书)兼任,其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会计、审计、资产管理等相关知识支撑,影响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质量。

4.核算不准,反映不实。农村集体资产核算一般是遵循预算会计制度,即在资产寿命期内不计提折旧,始终以原始价值反映其价值,在账面和资产负债表中也不做任何减值测试,而事实上随着时间推移,农村集体资产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会发生背离,即当前账面价值不能如实反映其资产状态,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原则。

5.缺乏监督,信息化程度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资产“可视化”管理已经成为趋势,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嵌入信息技术元素大有可能,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和农村资产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管理人员不愿也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和掌握村集体资产变动状况,使得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数字农村发展存在差距,导致资产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效率不高等。

(三)成因分析

一是长期以来受“重钱轻物”思想影响,表现为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对“钱”变“物”后,“物”存放何处,是否发挥作用,怎么调剂,有无损失等问题都不愿多管多问。二是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处于薄弱环节,村组认为资产是自己买的,项目是自己建的,怎么使用、怎么管理和怎么处置等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疏忽了被监督责任。三是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责任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因此,推动乡村振兴、确保全村集体资产安全是每个村民的责任和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是“谁都不愿多尽责”,才使得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发生。四是信息化建设滞后,由于缺乏有效财务资产数据库作支撑,才使得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无法科学调配和有效运行。

五、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对策

围绕乡村振兴内涵,结合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要求,全面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解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归属不清、权属争议大和责任性不高等问题,加强对现有农村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养,探讨建立“适时、准确、直观”的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系统,具体运行如下。

(一)新增数量适时控制,防止盲目随意购建

增量资产是促进农村集体资产形成和规模壮大的重要举措,它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载体,现实中必须处理好资金配置、资产标准和存量资产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据村组财力状况和实际购置需求,通过数字农村平台和“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应用,实行“在线”编审预算,科学确定所需增加资产的数量、种类和规模,严格预算执行,以财务核算为依据,加强财务“在线”结算,准确掌握资产动态,适时跟踪问效,树立起“管好资金、用活资产、提高效益”的资产管理观。

(二)资产存量在线反映,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存量资产是支撑农村经济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它具有巨大保障潜力,通过数字农村平台和“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应用,盘活现存资产家底,落实既定的资产出租出借流程和存量保管制度,建立乡村统一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对每一笔业务及时、在线、如实反映,并依据各村组资产职能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资产编配标准,明确财务核算与资产管理及使用者之间的责权关系,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的“可视化”监管的运行,做到优化资产配置、减少库存积压、避免闲置浪费,全面提升资产保障效力。

(三)处置规程全线监控,杜绝损失流失问题

规范完善的资产处置规程是防止资产流失的重要途径,借助数字农村建设和“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创建农村财务资产管理APP系统,实行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规程全线监控,让全体村民通过手机APP即可参与全程监管,做到随时随地对本村集体资产使用和处置过程进行在线监督,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地按流程操作,认真规范每一笔资产收支业务,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如实地反映农村集体资产价值总量和配置使用去向,增强资产报告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共享性。

(四)创新会计核算方法,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农村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参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规定计提折旧,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即固定资产入账时原始价值和使用年限,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具体会计分录如下:借记“固定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或固定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或累计折旧——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科目。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计提折旧核算,能够如实反映其实际价值,便于准确掌握每项资产净值情况,避免了农村集体资产总值越滚越大而实际价值却很小等问题,做到直观清晰、账实相符,为科学配置资产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五)改进资产管理技术,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管理与技术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效率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如利用条形码录入和电子射频等先进技术,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三定”,即定人、定物、定位,做到资产管理“户籍化、电子化、精确化”,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编写相应模块,利用“农村财务网系统”提取相应资产管理数据,实现财务核算与资产管理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以此简化工作流程和减少重复劳动,发挥数字农村平台共享支撑作用,并随着“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发展,不断创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监管,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始终处在“可视化”状态。

总之,数字农村建设和“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应用为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效率提供了科学性与可行性,通过农村集体资产“可视化”管理能够找出资产管理从“入口”到“出口”各环节和流程中的“真空”与“漏洞”问题,对于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推动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猜你喜欢
可视化集体资产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我为集体献一计
思维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