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农村金融发展与扶贫关系的实证分析

2022-12-26 10:50徐全志
现代农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安化县存贷款支配

徐全志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引言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曾是我国有名的贫困县,2020年,安化县14.86 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也从2005年的2 012 元提高至2020年的10 870 元。虽然安化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城市居民的收入相比,农村居民收入还是很低。安化县以黑茶之乡而闻名,政府将黑茶产业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最为重要的产业,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当地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行重点扶持,有近35 万人从事其中,近10 万贫困人口因此脱贫。农村信用合作社不仅对农业进行支持,而只要符合条件,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向其申请贷款。因此,研究益阳市安化县农村金融关系的发展和乡村振兴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文献综述

1.1.1 早期国外金融扶贫理论。国外学者虽然有对于金融扶贫理论的研究,但是由于国内外在经济体制上的不同,国外的发达国家目前还没有类似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职能、性质和定位的农村金融机构,所以在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扶贫的关系研究上国内外有所不同。企业员工因收入低造成低效率的产出,进一步导致更低收入,这会造成贫困地区的经济呈现恶性循环的局面,久而久之会对本国经济造成极大的阻碍。Hoff K 等提出实力落后的国家若要摘下贫困的帽,就要及时增大投资力度,丰富国民储备值,进而推动资本的形成。地处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专门针对农民开发了小额贷款等金融便利通道,极大程度地缓解了当地的贫困状况[1]。Jian L 认为当下经济发展之迅猛,供给力度在面对强大的需求现象时显得尤为弱小。所以,经济增长会在金融发展的不同时期发生变化[2]。Joko M 发现人均GDP 的实增状况与银行提供的相关信贷作用密不可分。所以可知,金融发展会间接地缓解贫困[3]。

1.1.2 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Kumar A 等认为经济发展可以降低所在地区的贫困率,使得农民的增收有所增加进而使收入不均、城乡贫富差距有所缓解[4]。Lou G L 得出了银行融资效率更大的结论[5]。

1.2 国内文献综述

1.2.1 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贫困地区的发展情况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一环。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与其他科研机构中心于2019年12月提出,相对贫困的概率因为数字金融能力的提升下降了16%。如关于金融发展是否能促进农民增收,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也存在争议。王朝晖认为实施农村精准扶贫是必要的,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要从农村精准扶贫的实际出发,从多个层面进行探索,从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朱德莉在利用1987—2013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不仅不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还可能起到反作用[7]。

陈钦和林秋斌基于我国26 个省份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经研究证实了农村金融的规模与效率的改善与政府推行的政策及其实施力度有着不可分离的积极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贫困[8]。谢玉梅和徐玮通过对农民收入进行实证分析,选取的农村金融机构人均贷款额、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效率和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这3 个指标的增加都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9]。姜明飞指出农村的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10]。刘芳等利用陕西省的贫困县数据实证分析出,金融改革与创新力度的加强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贫困群体的减少[11]。林茹和栾敬东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的金融发展、降低贫困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得到的答案证明了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这4 个指标会对减贫起到积极的效果[12]。鲁霞曾用VAR 模型来探究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探究成果表明农村经济会推动金融发展,反之则无。作者认为改善这种现状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3]。

1.2.2 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农村金融的发展。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扶桑与郑世杰觉得想要提高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水平,应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减小农业贷款风险、积极创造金融产品与积极加速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4 个方面转变[14]。朱文静和杨建则认为政府要从编写一部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体系、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种类、构建能够支撑农村金融发展的体系与信用采集体系4 个角度来确保市场化的手段进行精准调控与监督,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5]。

2 安化县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1 安化县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2005—2019 年,安化县的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完善。表1为这15年安化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其中,2005—2009年这4年的农村贷款余额每年只有1 亿元左右的涨幅,涨幅不大,2010—2016年涨至6 亿~10 亿元/年,2016—2018年的农村贷款余额增幅又再一次增大。2005—2009年的农村存款余额较前一年的增长数值在10 亿~15 亿元波动,2010—2017年的农村存款余额增幅较大。但是到了2019年,不论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还是贷款余额的涨幅都较前几年有所回落(见表1)。

表1 安化县2005—2019年农村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

安化县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在这15年来不断扩大,这种情况是因为受到出台了相关农业政策和扶贫项目的影响。此外,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在各方面贷款规模都迅速扩大。根据《安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中相关数据,发现金融机构的存款增幅大于贷款增幅,所以各县金融发展规模略有上升。安化县地区金融机构对当地农村

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推动安化县农村经济发展最强大的支撑力。因此,根据与金融机构涉农有关的金融指标来代表安化县地区的农村金融指标具有可行性,以此为基础,检验安化县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具有可靠性。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总体呈现水平发展的态势,这15年间,涨跌在0.1%上下浮动,2019年与15年前的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相比仅仅只增加了0.4%。

2.2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2.1 安化县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安化县近15年来农林牧渔生产值呈上升趋势,并持续稳定增长。2005—2007年的第一产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增加值涨幅不大,到了2008年有了大幅度增长,2009年虽然与2008年第一产业总产值相比下降了很多,但是2010—2017年都实现了第一产业总产值和生产总值的增长。2018年农业生产总值和生产总值都有所滑落。2019年第一产业较2018年又有较大的涨幅。

2.2.2 安化县扶贫工作与农民收入发展现状。安化县人民政府始终将精准扶贫的工作放在中心位置,共派出县级以上帮扶队伍407 支,工作人员964 人,干部10 508 人,帮扶贫困人口15 万人,实现帮扶工作组的全覆盖。扶贫投入不断增加,投入支农扶农资金5.4亿元,财政总资金2.8 亿元,“七项巩固推进工程”深入实施。政府不仅仅资助贫困学生,还帮助重度残疾学生落户。同时积极为全县4.9 万贫困劳动力解决就业难题,且劳动力就业稳定。此外还投入危房改造等扶贫重点项目中,重点搬迁对象全部搬出老旧村庄,完成703 户危房重点改造,竣工率100%。2020年共有3 349 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3%。

安化县这15年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呈稳定而持续上升趋势。2010年起安化县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收入都持续增长,但是从增长幅度来看,农村的增长速度较城镇相对缓慢。一方面是科技进步导致市场对手工劳作农业人员的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是大多数能够从事生产农产品的工人以及务农人员选择外出务工,不再从事相关行业,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一些农村家庭仅有老人与孩子留守,大量农田荒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农业的发展。

3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3.1 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的投资量为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而经济指标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贫困发生率,以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3.1.1 被解释变量。(1)农民收入指标(Y)。结合安化县的实际情况,本文应该用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作为指标,估计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但因数据不充分,所以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替代。(2)贫困发生率指标(P),目前在国际上公认的判定贫困标准的指标就是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主要用来评测生活质量。所以文本使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安化县2015—2019年的贫困水平,并利用恩格尔系数来检验农村金融存贷款对农村居民收入的结果。

3.1.2 核心解释变量。我国的农村金融以存款和贷款为主要业务,且金融产品类型选择面较窄,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农村金融贷款指标和农村金融存款指标2 个金融指标。存款和贷款是金融市场中资金流动最主要的来源方式,也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之一。一般来说,积累存款与发放贷款是金融市场的基本职能,存款数量匮乏就代表资金供给艰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如果在存款充足的条件下,将存款充分高效地转化为投资资金,就有足够的资本促进经济发展。

3.2 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3.2.1 数据来源。本文研究农村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

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农村金融领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水平的集中表现,本文的农村金融领域采用农村金融存贷款来衡量,并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农村的贫困程度。以安化县农村2005—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区间进行实证分析,变量P、CINCOME 选用的数据均来自《湖南统计年鉴》,变量CLOAN、CIN 选用的数据来自安化县人民政府网站所公布的《安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为了避免异方差等因素影响,本文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处理相关数据。各变量具体选取、处理以及数据来源详见表2。

表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3.2.2 数据描述。表3是变量描述统计,结果表明2005—2019年安化县的贫困水平最小值为0.275 5,最大值为0.54,均值为0.361 7。从农村金融发展系统水平的统计结果来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的均值是170.831 3,最小值是36.64,最大值是356.72;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均值是59.163 3,最小值是15.16,最大值为159.46,说明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过,这对不同区域的农村金融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增加了扶贫项目和扶贫政策实施的难度。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也是导致政府扶贫政策的成功事例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搬的原因之一。

表3 各变量描述统计

4 实证模型和结果分析

4.1 模型设计

在对贫困水平和农民可支配收入的计量分析中,为避免伪回归的问题,本文拟采用VAR 模型进行实证分析。VAR 模型由西方学者Sims 最先提出并运用于经济领域,即将所有变量都视为内生变量,并以它们的滞后值的函数建立模型,这一般用来对变量之间关系的预测和探究随机误差项对变量的冲击程度。具体构建模型如下:

Yt=a1yt-1+a2yt-2+...+apyt-P+bxt+εt

其中Yt和Xt为模型的内生和外生变量;a1,...,ap为变量Y 的影响系数,b 为变量X 的影响系数;εt表示模型的随机扰动项;P 为模型的滞后阶数。

4.2 模型估计的结果及讨论

4.2.1 平稳性检验。为了得到一般化的结果,首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对于VAR 模型,变量的稳定性较为重要,在确保经济含义的情况下,对变量的平稳性必须都是0 阶单位根或1 阶单位根,进行单位根检验时需要进行区分。笔者对数据先取对数再利用STATA 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利用单位根检验模型开始进行回归分析。并分别对两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示,所有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一阶差分平稳(表4)。

表4 平稳性检验结果

4.2.2 协整性检验。从检验结果得知,两序列均符合协整性检验要求为变量一阶平稳,符合协整性检验要求,所以下面Engle&Granger 仅通过两步法就能进行残差以检验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变量满足平稳性检验条件,即均为一阶平稳变量,因此选用EG 两步法进行协整性检验,这里对序列resid 进行残差平稳性检验,如果残差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即能判别两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由表5可见,当残差在1%左右上下浮动时,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即通过了平稳性检验,由此可判别两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5 平稳性检验

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农村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将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两者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影响程度。利用STATA 软件对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以下结果(见表6)。

表6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在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基础的滞后1 期的条件下,农村金融存款和农村金融贷款之间的显著性水平约在5%时,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多符合预期,也就是说,农村储蓄与金融贷款显著性水平的情况下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农村金融储蓄和农村金融贷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4.2.4 OLS 普通回归。此文采用OLS 对两序列进行回归分析,首先将变量农村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建立假设回归方程:CINCOME=c+e+a×CLOAN+b×CIN,其中c 为常数项,e 为随机误差,a 为变量参数。利用STATA 软件对数据进行OLS 回归,得到以下结果(见表7)。

表7 OLS 回归结果

从OLS 回归结果得出宏观税负和经济增长关系回归方程:

GDPR=-4.30×CLOAN+7.21×CIN

t=(-3.40) (-7.31)

R2=0.256 Adjusted R2=0.198

利用回归方程以及回归结果我们发现,回归结果P 值远小于0.05,大概率否定了原假设,因此可以判别农村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

4.2.5 VAR 模型检验。

(1)VAR 模型及滞后期检验。由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局限,本文将增加运用VAR 模型分析两变量的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反映了施加变量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动态影响,以此反映农村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短期关系。

首先建立农村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VAR 模型公式,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滞后期检验(见表8)。

表8 滞后期检验结果

(2)单位圆检验。其次,由于建立VAR 模型,因此还需要对此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利用的方法为AR根检验(见图1)。由图1可知,小点全部位于单位圆内,VAR 模型数据平稳。

图1 AR 根检验

(3)脉冲响应函数。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分析农村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见图2)。

图2为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脉冲响应函数,用六点图中的虚线表明了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横坐标表示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年),纵坐标表示各变量冲击的反应程度。从第二张折线图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存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短期正向关系,随着期数的增加,其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第6 期后保持稳定水平。第二张折线图可以看出,农村金融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短期负向关系程度小于农村金融存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正向影响。

图2 脉冲响应函数

(4)方差分解。最后利用方差分解进一步检验两变量因果关系,分析两者间影响变动的贡献度。从表9可知,第1 期到第10 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自身影响不断减少,而农村金融存贷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从数值上看农村金融存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远大于农村金融贷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

表9 方差分解结果

4.2.6 稳健性检验。为了验证模型的回归结果,本文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的方法检验上述模型分析是否具备一般性。参照大多数学者的做法,本文利用农村恩格尔系数来进一步衡量农村贫困水平,回归结果如表10。从VAR 滞后一期的回归结果来看,滞后一期的农村金融存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回归系数显著为0.074,而农村金融贷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回归系数显著为-0.35,此结果与上述模型分析结果一致,说明模型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表10 VAR 回归结果

4.2.7 实证结论。通过平稳性检验以及协整性检验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唯一且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从数据回归结果看,农村金融存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为正。这可以说明,农村金融存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相互促进的,农民收入的增加得益于农村金融存款规模的扩大,也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和贫困发生率,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村金融贷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为负值,金融贷款与农村可支配收入无显著相关性。这表明,安化县农村金融机构效率低下,可能存在农村资金配置不合理和农村资金外流现象。

5 对安化县扶贫的政策建议

5.1 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和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创新

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相互配合来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进而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第一,发挥保险业在农村的作用,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第二,新农村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企业与个人的小额贷款准入标准,引导民间的金融组织规范化、合法化,更好地减少贫困率。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要做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再次创新是有难度的,可以利用一些新媒体社交工具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主动为客户介绍与之相适应的新型金融服务;在当下互联网的大环境中,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发展网上银行,拓展相关的功能,建立网上购物中心,积极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建立属于自己的客户信息档案,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再与大数据相结合,进行数据累积,使资金的流动性大大提高。

5.2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5.2.1 注重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因为地区与交通的原因,一些金融从业人员因户籍的原因不能长期留在农村从事当地金融相关的工作岗位,造成了专业人员的流失,之后政府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培养新的专业人员,如此下来一直恶性循环。为了防止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大量流动,现在大部分的农村金融机构在面试考核时会要求当地所在户籍作为其中一项内容。在前期培养专业的金融服务岗位人员时,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机构的培训体系相较于国有农商行是不够完善的,因此在从业人员的学历上可以要求经济相关的专业,以此来不断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效率。

5.2.2 注重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密度。根据《湖南省统计年鉴》来看,安化县的农村金融机构较少,相对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也相对较少,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密度相对较低,因此应该注重农村从业人员密度的增加,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分配管理。加上大多数的高校会选择在农村创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农村注入了新型劳动力。

5.2.3 注重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与分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是否充足、是否能够快速落实到帮扶对象上会直接影响到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及其结果,资金欠缺或断裂或将使得农村贷款余额不足,更加限制了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制约精准扶贫效果的有效发挥,对农民收入将产生最终影响。所以,需要适当地拓展农村信贷渠道进而保证资金充足。资金充足之后,让资金快速分配给贫困户也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的一种方式,这时当地的乡县政府应起到很大的作用。

6 结论与讨论

文章分析了安化县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现状以及当地政府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开展安化县农村金融存贷款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贫困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了金融存贷款对扶贫的影响。证实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贫困水平有积极影响,而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两个被解释变量影响不大。

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存贷款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唯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存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值,表明农民可支配收入随着农村金融存款规模的增加而增长,农村金融贷款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值,金融贷款与农村可支配收入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表明安化县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效率较低,农村资金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可能存在农村资本外流的现象。根据 《湖南省统计年鉴》,安化县的金融机构都比较少,相对金融服务从业人员的密度也较少。总而言之,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扶贫有着促进作用,当地政府应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和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同时利用当地优势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脱贫的可能性,以此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增长。

猜你喜欢
安化县存贷款支配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露珠计划”专栏
荷塘美
跟踪导练(四)4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
唐宋时期安化峡、安化县及安化镇位置考辨——兼谈秦汉时期的鸡头道
基于决策空间变换最近邻方法的Pareto支配性预测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
安化县草食动物生产发展调查分析
存贷款收益率编制要求与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