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棘球蚴病的危害和防控

2022-12-27 01:05玉珠卓玛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类动物牲畜宿主

玉珠卓玛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南木林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日喀则 857100)

关键字:羊棘球蚴病;危害;防控措施;发病原因

羊棘球蚴病主要发生在牲畜群体中,也会发生在人身上,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羊棘球蚴病主要发生在细粒棘球蚴幼虫阶段,因此又被称为羊棘球蚴病。寄生虫以羊为中间宿主生存[1]。棘球蚴本身是一种囊泡,囊泡中包含了透明的无色液体,棘球蚴的内膜会生长出比较多的生发囊,同时会生产出头节和发囊,幼虫生活在棘球蚴的内部。羊感染羊棘球蚴病之后,棘球蚴会以羊为宿主,并在羊的身体内部急速繁殖,逐渐蚕食羊的各个内脏器官,如羊的大脑、肺部、肝脏等,引发各种并发症,直至死亡。

棘球蚴病对牛羊牲畜有着很大的危害性,一旦牛羊牲畜出现了棘球蚴病,存活率是比较低的,会给养殖户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对棘球蚴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了解羊棘球蚴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危害、治疗方法以及防控方法,预防羊棘球蚴病的发生,将危害降到最低[2]。

1 羊棘球蚴病概述

1.1 虫体发育

棘球蚴的最终宿主是一些犬科类的动物,包括狼、狗、狐狸等动物,这些动物如果感染了棘球蚴,会通过排便的方式将棘球蚴绦虫虫卵一同排出来,如果这些粪便被排放到牧场或有水源的地方,病原体会随着牛羊群饮水进入牛羊牲畜体内,使牛羊牲畜被感染,进而发病。

羊棘球蚴病的虫卵中有棘球蚴,进入牛羊身体之后会在羊的肠黏膜血管中生存,并随着血液流动破坏羊的各个器官。羊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不能及时被发现,养殖户也不易察觉。随着病情加重,大量棘球蚴在羊体内繁殖生存,对羊的各个器官造成大面积伤害[3]。羊等牲畜患棘球蚴病初期只会出现轻微的咳嗽、叫声异常,之后食欲降低,逐渐出现绝食,毛发开始脱落,直至死亡。

1.2 剖检诊断

剖检病死羊发现,棘球蚴寄生虫常常会在羊的肺部和肝脏区域,如果病害区域出现了异常突起、体积增大情况,肺部囊泡中会出现脓液,羊的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棘球蚴。

羊棘球蚴病的诊断主要依据X光或超声波检查。

棘球蚴病和流行性肺炎之间有着比较多的相似之处,在具体诊断时,要将两种疾病进行详细区分,避免误诊[4~5]。

1.3 发病原因

羊棘球蚴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羊脑部出现了多头囊尾蚴浸染寄生,常发生在羊幼年时期,以2 周龄羊感染率最高。羊是羊棘球蚴病虫体的中间宿主,其最终的宿主为犬科类动物。犬科类动物食用了多头囊尾蚴后会在肠道中繁殖出来多个多节绦虫,这些绦虫虫卵随着犬科类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的水源和牧草,虫卵被牛羊牲畜等吃掉进入牛羊牲畜血液、脑部、脊髓以及其他器官,2 ~3 个月后虫卵会发育成为多囊尾蚴,进而发展为羊棘球蚴病,对牛羊牲畜带来很大的伤害和影响[6]。

1.4 危害

大部分羊包虫寄生虫会在羊的肠道中,成年后的寄生虫数量会非常多,会对羊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威胁,出现贫血、消瘦等,严重的还会出现腹泻。棘球蚴除了会在牛羊等牲畜的内脏中寄生,还会在人体内脏中寄生,形成包囊,对人体内脏造成很大的危害。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牛羊牲畜感染棘球蚴病的数量在5000 万头以上。如果感染棘球蚴病的牛羊牲畜进入市场被人们购买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7~8]。

2 治疗

2.1 药物治疗

对羊棘球蚴病进行治疗的最佳时间为牛羊等牲畜刚刚出现轻微性症状时,错过治疗时间药物效果会明显下降。可给予吡喹酮治疗,按每只羊的体重计算剂量,一般为50 mg/kg,连续治疗5 d,或按照70 mg/kg 的剂量连续治疗3 d。如果羊的病情得到了好转,说明药物治疗比较成功,通常情况下药物治疗效果可达到80%左右[9~10]。

2.2 手术治疗

羊棘球蚴病手术治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穿刺术治疗;另一种是圆锯术治疗法。

2.2.1 穿刺手术治疗法

穿刺手术治疗法主要是利用手术专用针刺破寄生虫囊包,并将囊包中的囊液挤出去,降低颅内压力,同时也将虫囊处理掉。穿刺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寄生虫的寄生位置,并掌握好穿刺深度,通常情况下在进入颅内2 ~3 cm 的位置最佳,进行手术前要对穿刺针进行彻底消毒,术后也要做好消毒处理,避免发生感染[11]。

2.2.2 圆锯治疗法——以羊脑部包虫为例

(1)先充分了解羊出现寄生虫的位置,掌握脑部构造,避免手术时对羊造成损伤。

(2)对手术位置进行剪毛处理,并用2%的碘酒进行消毒处理,之后用75%酒精进行第二次消毒处理;在骨质变软的位置作U 字形切口,切透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皮瓣,同时将其翻过后用线进行固定,注意不能切破骨膜。

(3)切口长和宽都要控制在2 cm 左右,用圆锯钻一个小孔,用均匀的力气将患病位置暴露出来,避免损伤其他器官[4]。

(4)如果打开之后看到虫体气囊,在羊吸气后用手堵住羊的口鼻,避免因为吸气造成脑内部压力增加,之后再让羊吸入第二口气,堵第二口气,堵住羊的鼻口,含虫体囊泡会随着脑内部压力的增大被挤出来。

(5)取出包囊之后用纱布清理手术位置,并将含有青霉素的生理性盐水3 ~5 ml 喷洒到虫体寄生的位置,然后将硬脑膜和骨膜盖上,用结节缝合法将皮肤缝合起来,缝合完成之后在患处涂抹磺胺软膏,之后用碘酒进行消毒,用绷带等对手术位置进行保护[12~13]。

3 防控措施

3.1 切断传染源

羊棘球蚴病最初的传染源为犬科类的动物,在一些牧区,牧民为了不让牛羊群受到野外动物的侵害,保护牛羊牲畜的安全,会饲养一些牧羊犬;在一些养殖户养殖场中,很多养殖户也会饲养一些大型狗,但在日常工作中,并不会专门给这些牧羊犬等犬科类动物进行驱虫。犬科类动物中的粪便中会携带比较多的棘球蚴病虫卵,如果这些犬科类动物一旦感染绦虫,会在牛羊牲畜群体中出现大规模的棘球蚴病害,给养殖户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棘球蚴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14]。

养殖户要在第一时间切断棘球蚴病的传播源头,提高对棘球蚴病害的认知,了解其对牛羊牲畜的危害性,定期对犬科类动物进行驱虫,保障犬科类动物的粪便中不会出现棘球蚴病的幼虫,切断棘球蚴病的传播途径。此外,还要定期检查排除绦虫病,如果出现类似疾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棘球蚴病传播[15]。

此外,养殖户还要对养殖场的全部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发生羊棘球蚴病感染,要最少休养3 个月,降低羊棘球蚴病的复发风险。定期检测养殖场的水源,保障饮水安全。羊群也要每年进行2 次驱虫处理,可以在春季或夏季各进行1 次[16]。

通过上述多种防控方法从源头上切断羊棘球蚴病的传染,保护羊群不受棘球蚴病危害。

3.2 加强对犬科类动物的驱虫处理

棘球蚴病的终末宿主是犬科类动物,做好犬科类动物的驱虫工作也是预防羊棘球蚴病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般每个季度要驱虫处理一次,驱虫药可以选择吡喹酮或溴酸槟榔碱,按照两种用药的标准对不同体重的犬科类动物进行用药,服药后要尽量控制其不随意走动,观察24 h,粪便中没有棘球蚴后将其放逐[17~18]。另外,还要对犬科类动物排出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可进行深埋或烧毁,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和饲草,增加牛羊牲畜感染棘球蚴病风险。

3.3 监测宿主疫病

无论是中间宿主,还是终末宿主,都是棘球蚴病的宿主。牛羊等牲畜为棘球蚴病的中间宿主,而终末宿主则是犬科类动物。养殖户要对棘球蚴病的宿主进行监测,防止棘球蚴病在牛羊牲畜或犬科类动物群体之间大范围发生。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屠宰场的管理控制,检测牛羊牲畜肝脏等器官,确保没有棘球蚴病的幼卵;此外,还要收集牧区牧羊犬等犬科类动物的粪便,检测有无棘球蚴病存在痕迹[19]。

3.4 无害化处理脏器

在日常养殖工作中,养殖户要加强对羊群的卫生检疫工作,对已经检出棘球蚴病的脏器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如集中烧毁或深埋,不可将内脏随意丢弃或喂食给其他犬科类动物。

3.5 加强对棘球蚴病的宣传教育

棘球蚴病有着非常强的繁殖能力,且传播范围非常广。很多养殖户没有真正认识到棘球蚴病的危害,没有形成防范意识,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不会采取科学有效的棘球蚴病防范措施[20]。地方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棘球蚴病的宣传教育,定期到养殖户家中对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向养殖户介绍棘球蚴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危害、救治措施和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等,指导养殖户在日常养殖工作中做好防控[21~22]。

4 结语

棘球蚴病的危害性非常大,养殖户要加大对棘球蚴病的科学防控力度,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并贯穿于养殖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宣教,提高养殖户对棘球蚴病防控的重视度,从源头控制,确保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类动物牲畜宿主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首个基因修饰有袋类动物培育成功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为何有袋类动物多出现在澳洲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幽灵般的新生物
鸟蛋与爬行动物的蛋有何不同?
冬季牲畜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抓住自然宿主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