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基于“场域”理论的思考

2022-12-27 04:38王庆忠董在全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场域大众化少数民族

王庆忠 董在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①习近平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而要稳妥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就必须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普通民众更加真切地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方式普及科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认同和信仰、掌握和运用,进而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②何毅亭 .谈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径[J].红旗文稿,2021(04).。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由此凸显了其必要性、迫切性、严峻性的挑战。如何破解难题应对挑战,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关系到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筑建,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崭新视角。透过“场域”理论中“实践=(惯习*场域)+资本”的研究范式,我们可以在聚焦民族地区的前提下,型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场域,激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惯习,整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资本,在依托、驱动、载体三者交互作用的聚合体中寻找突破问题的关键。

一、场域同构:型塑大众化的实践依托

在布迪厄的理论中,“场域(field)”被定义为由社会关系构成的结构性空间,“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是以人、事、物为载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实践场所,也是有自身法则、自恰逻辑、自主关系的“小世界”。它的界定,并非是对社会进行简单粗暴地壁垒构筑和空间切割,而是特别强调文化因子在其中的存在价值,同时又为特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关系性框架和结构性依托。在这种“场”的思维主导下,文化的产生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无法脱离民族地区的特殊场域。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场域的先进力量,其大众化必须要贯穿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场域、政治场域和社会场域,在相互作用中和谐共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由地区困境向场域优势的转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少数民族经济场域的表达落地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身的视域和语境中,就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认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到决定性作用。文化文明的生发,意识形态的巩固,其基本前提都是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特殊的经济场域,但大众化中先进上层建筑的传播将对经济场域的优化发展提供正面且强大的助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相互交织,塑造了少数民族经济场域。尽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分配方式、经济结构等方面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存在着张力和冲突,这不仅无益于民族地区经济场域的活力内生,而且极大地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发展的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必须要解决好“该谁搭台,由谁唱戏”的问题,既应当推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形式创新,也必须促成“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价值取向转化,在此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经济场域的表达落地。

一方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发展的必要形式。少数民族群众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优势,消化吸收,推陈出新,以软实力带动生产力,以精神财富积累物质财富,凸显出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强劲载体的作用,将民俗民族文化的辐射重心转移到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存发展权上来,转移到民生实际、扶贫纾困和经济发展上来,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壮大为支柱性产业。要甩掉“穷帽子”,支持民族经济改革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满足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逐步缩小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培育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肥沃物质土壤。

另一方面,“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发展的价值旨归。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搭经济台,唱文化戏,让马克思主义既在少数民族文化上“唱主角”,也在经济上“唱主角”,以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依靠,改变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形成的“等”“靠”的思想观念,聚焦更高层次需求,突破过去各“场域”为经济服务的狭隘视野和价值阈限,进而在富民惠民的过程中实现由工具理性见长向价值理性主导的蜕变,在文化引擎驱动经济繁荣的形态中推动经济对文化健康发展的“反哺”,在深切关注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向度中昭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的先进文化这一立足点上保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长久态势,打造民族可持续性经济。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少数民族政治场域的利益关照

“民族地区基层政治文化是基层政治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乃良好党风政风的生成沃土。”①陈书平,李仕波 .优化民族地区基层政治生态:意义、困境与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呼唤政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而政治场域这一战略阵地的建设也绕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在民族地区的政治场域中实施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在符合少数民族实际和尊重独有民族性的前提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策略,从科学整合民族地区基层政治文化观念着手,理顺政治关系结构,构建合理的政治制度,创新高效的政治机制,巩固良性的政治话语,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从而催生政治共识性、文化共契性、民族凝聚力、社会向心力,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权利,促进民族地区广大人民聚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旗帜下。

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场域的优化,能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执政理念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牢固,进而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深入人心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切维护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抵御误识、摒除陋识、凝聚共识,扩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延,“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新时代的重大突破和新发展,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新的时代内涵”②张慧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阈下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逻辑理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基于此,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政治场域中的利益关照必须要遵循“五个有利于”的原则。“五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增强“五个认同”,融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③习近平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15-08-26(01).;是否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各项民族政策与民族制度,保持党组织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否有利于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认识、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自觉将其作为行动指南,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是否有利于发动群众开展反分裂斗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团结、繁荣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地区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从“五个有利于”的原则来考察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能够切合其在政治场域中的利益关照。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少数民族社会场域的主体优化

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场域的主体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少数民族群众的关键作用。要运作民族地区多元主体参与的发展机制,优化社会场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因素,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是要推动教育先行先试,二是要抓住基层这个根本。

社会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民族教育的推行能够破解民族地区“闭”和“困”的不良局面,它不仅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受教育权,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教育资源投入向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倾斜和过渡,增强教育的基础引领力,建立政府、学校、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健全推进民族教育、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全面发挥民族地区学校的独特优势。民族地区学校是展现我国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也是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主渠道和主体力量之一,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教育创造了有利客观条件。在中小学校,要坚持德育为先,注重依据新生代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特点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培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后备力量;在民族高校,要坚持理性为主,开设民族特色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观,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同时要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社会要发展,基层是根本。“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理论政策认同和思想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李奇峰 .论提升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三重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9(05).确保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落脚点始终不离开“大众”,必须要抓住社会基层这个根本,以基层党组织为坚固堡垒,以民族地区为活动依托,以民族群众为实践主体,民族基层愈主动,民族同胞愈能动,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愈生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必须坚持在少数民族基层的深耕细作,立足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进行科学规划,协调统筹基层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各方资源,动员少数民族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实践中,充分彰显社会场域的主体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委领导下的民族自治和村民自治有机融合,以强大合力促成基层社会安全稳定团结,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基层的社会思潮,实现民族家园民族建、民族问题民族治、民族成果民族享的理想图景。

二、惯习互促:激活大众化的实践驱动

作为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惯习(habit)”的概念具有启示性的方法论意义。惯习就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持久性、稳定性、生成性、可转移的禀性系统或者性情倾向系统,它“在实践中获得又持续不断地旨在发挥各种实践作用;不断地被结构形塑而成,又不断地处在结构生成过程之中”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与场域之间相互认知、相互建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于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的所有实践活动而言,惯习的驱动和指导使其具有高度的能动性,而这种实践策略是在实践活动展开之前就已作为内生机理、内在机理、内驱机理的前结构形式,贯穿于个体社会化的始终,从而对客观场域进行主观调适,“‘不施强制、不耍技巧、不用证据地’排除所有的‘荒唐事’,亦即所有因与客观条件不相容而被否定的行为”③(法)皮埃尔·布迪厄 .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79.。鉴于此,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既要把握和运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牵涉的各种实践惯习,也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作用于民族地区各种惯习的衍化、创化、优化。

(一)内生机理: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惯习

毋庸置疑,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会涉及到民族地区多场域融合作用而形成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惯习要素,唯有尊重和协调各要素的效应,透过原有的文化惯习把脉其中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才能触发激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内生机理。

其一,要在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变已有经验认知的障碍为助推。作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惯习具有民族性、区域性、民间自发性的特点,但其中蕴含着能够契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因子,并漫衍在当地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中。找寻文化契合和文化承接是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惯习内生的必然选择,要以最大限度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的共生和繁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穿上“民族服装”,同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民族群众的心理思维、民风民俗相融合,同民族地区人民大众所熟稔的日常事务、话语表达相结合,同民族地区人民大众联系紧密的火热生活、切身利益相符合,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相配合,扫除话语障碍,缩小文化差异,“正像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它感觉不到世间的阻力与重负、理所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属于自己的世界”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2.,从而内生于异枝同根的少数民族文化土壤之中。

其二,要在正确对待和尊重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的前提下争取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李猛,李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宗教信仰深刻影响甚至支配着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展开。但是二者不是完全对立的: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意味着要求所有少数民族群众都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主导信仰,排斥和反对各种宗教信仰,也不意味着曲解、消解信仰自由,动摇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而是要实现宗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统一。在尊重、保护、传承、创新各民族宗教习俗的基础上,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准确把捉宗教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从文化的角度对其长期性、群众性的产生特点有正确的认知,进而充分发挥其积极效能,求“形式”的同,存“本质”的异,下最大功夫树立并弘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价值理念,尽最大可能争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作最大努力团结宗教信仰的有益成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上来,特别是要团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二)内在机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惯习

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马克思主义来看,它既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理论源泉,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文化的总结和表征,它的目光始终聚焦在自然界、整个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关系环节之中,并且“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9.。它是以被科学信服和实践检验为先决条件的,必然将以科学性特征、实践性特质的真理惯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指明核心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惯习,应当注意其内在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

一则“务虚”,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强大解释力,执著地反映世界。“理论武装是最强大的武装”①王炳林 .理论武装是最强大的武装[N].学习时报,2021-04-21(01).。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唯物史观、民族理论等观点,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都应当充分发掘和利用其在民族地区所具有的兼容特性,以表述上的可读性、通俗性和应用上的可行性、科学性来获取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深度信服和认可,从而达至民族地区内的受众亲和,解决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态度模棱、意识淡薄、认知歧误、信仰淡漠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念、思想形式、思维方式等向度成功地实现编码与解码。

二则“务实”,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巨大推动力,执著地创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内在地需要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人民大众的实践展开,以此来实现与时俱进的时代化和因地制宜的大众化,达成其现实价值意义。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通过增加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方式,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与民族地区现实社会的接轨过程中促成科学思维向能动实践的飞跃,进而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此外,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关乎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之痛痒。关乎痛痒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修补应付,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实践同民族群众的利益诉求结合起来,让他们明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可以付诸于实践、创造于实践、收获于实践的理论,最终完成由精神认可向实践满足的过渡。

(三)内育机理:生成民族地区大众化惯习

惯习“是一种无穷的生成能力,能完全自由地(有所限制)生成产品——思想、感知、表述、行为——但这些产品总是受限于惯习生成所处的历史和社会条件”②(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77-78.。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激活了少数民族文化惯习和马克思主义真理惯习之后,还应当针对错位、缺位、越位等工作难点,破除惯习生成障碍,把握理论认同脉搏,叩问内部诱发机制,赓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惯习,不断呈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治性和民族性的空前一致性。同时还要促进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深入交融,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群众所创造的经验再升华为新的理论,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丰度,创制新的大众化惯习。

找寻内育的交汇点,应在民族地区生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治性和民族性相结合的新惯习。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属性是政治性,必然选择是民族性。政治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明晰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社会主义的本质特色,以现代发展样式显现时代的精神特质,蕴含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价值。民族地区必然要有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切中民族地区文化性质,凸显少数民族气派,赋予大众化以民族色彩和资源形式,尔后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文化层次,指引少数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政治性和民族性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政治性和民族性的相互统一,最终也将使得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指向人民性这一根本归宿。

找寻内育的交汇点,应在民族地区生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情感性和理论性相承接的新惯习。“信仰、信念、信心是最好的防腐剂。”③新华社 .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J].党建,2021(05).马克思主义要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打动人心,就必须注重感性交流,以真诚的情感驱动顺向心理,使少数民族群众形成民族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达成首肯心折的情感效度。不宁唯是,还要注重理性升华,坚持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增强民族群众的理解辨别力、理性创造力、理论追求力,把握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要义,从而抽象上升为新的理论规律,使群众的生活实际成为催化平台、教化舞台、理论讲台,不断在时与势中凝结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成果,丰富大众化的内容总和。

三、资本助力:整合大众化的实践载体

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中,“资本”一词褪去了其经济学的外衣,转化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它以物质化形式或是‘肉体化’、身体化形式存在)”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03-304.。它既是场域内主客体实践的工具或手段,也是行动者竞争的资源和目标。资本形式具有多样性,布尔迪厄认为可以划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然而引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则可以具体为:人才资本、制度资本、媒介资本等方面。因此,如何整合大众化的实践载体,借力于资本,拓展“投资”的路径,应是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培植人才资本,把握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要素

在传播对象明晰的情况下,传播主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赖于强大的传播主体,必须把握住关键载体和主体要素,既要组建“草台班子”,争取当地民族独有的人才资本,也要组织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打造科班出身、文化素质过硬的专业团队。这些人才资本的主要代表,应当树立与少数民族群众沟通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要乐做“愚公”,善做“愚公”,做好“愚公”,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地移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王屋”“太行”二山。

其一,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利用好“自己人效应”的独特优势,培植关键要素中的关键。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往往较为信任本民族利益的代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和德高望重的长老、家长,他们之间具有一定同质性和亲和力,能够自觉地共情同理,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预期效果。要实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因素中的关键还是掌握少数民族群众自己手里。因此,必须利用好“自己人效应”,一方面,要以先进性、模范性、年轻化、科学化为标准,培养具备坚定信仰的少数民族基层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要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在民族地区更好地展现党的形象,维护党的信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人才储备和工作铺垫。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部落长老、宗教首领、望族家长等民族地区开明人士充实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中,在接触中减少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避免他们成为阻滞力,进而获得地域权威的认可,配合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其二,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让德才兼备的理论工作者站在前列,抓好关键要素中的最前沿。在少数民族本土人才资本利用起来之后,还应当“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学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力军作用”①何毅亭 .谈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径[J].红旗文稿,2021(04).,填补理论传播过程中空白点和未定点。在民族地区,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聚集专家学者,组建专业团队,培训专任人员,设立专职部门,分配专项任务,打通专门渠道,鼓励民族学校、研究机构和宣教团队等的成员把学术视野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之上,把学术领域融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之中,把学术价值凝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之果,以高水平的学习者、高素质的研究者、有实力的践行者、有担当的宣传者姿态站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发展的最前沿。

(二)厘革制度资本,把握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要素

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度建设是基本保障和基本要求。“相对稳定存在的‘主义’,其实现和确证不可能自然而然、一蹴而就,必须经由‘制度’的不断调整、改革、发展和完善,才能逐渐完成。”②孙莉萍,郭凤志 .制度自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06).要实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常态化,就要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充分保障、统筹兼顾、一体并进,明确主张、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制度载体革新,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度设计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相配套,特别是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相配套。

在领导体制方面,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以民族地区党委为领导,以民族地区政府为主导,出台一系列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制度体系。要妥善抓好“国家工程”,出台指导文件,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把握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局。要妥善抓好“政府工程”,使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担当领导责任,各级政府站稳主导位置,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纳入工作日程,在文化建设工作中突显出来,在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中统筹进去。要妥善抓好“社会工程”,同心同德关注、关心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策群力支持、支援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勠力同心、充满活力推进大众化的良好社会氛围。“三个工程”一体建设,党政群团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制完善。

在工作机制方面,要细化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机制的具体措施方案和规章制度,增强大众化工作每个环节的可操作性,形成环环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立体工作格局。在大众化的准备阶段,要完善物质保障机制、目标考察机制,加大对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资金、设施、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增大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条件规模。在大众化的运行阶段,要完善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内在规律,做好过程的跟踪分析,以优化的实施方案和推进策略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在大众化的反馈阶段,要完善考评机制、奖惩机制,通过一定量化指标进行科学地考核评判,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馈成效同干部的任免、提拔相结合,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管理、适时调整、全面掌握。

(三)延伸媒介资本,把握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能动要素

在民族地区寻求媒介资本的延伸,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更为高效而能动的载体和渠道。深度认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动要素的典型特征,解决宣教方式上的问题症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迎势而上、顺势而为地创新宣传教育体系,是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权巩固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介延伸,必须将重点聚焦到利用民族地区的红色资源、文娱资源上来,聚焦到借助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上来,综合运用隐形式、渗透式、分散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手段,以切实有效的途径设计和作用机制推动合理的媒介资本格局。

延伸载体应当能动地利用民族地区红色资源和文娱资源。红色文化、红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宝贵结晶,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革命精神等丰富的内容,它具有直观生动、感染力强、分布广泛等传播特点,这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①李景国,李怡轩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红色文化建设思考[J].理论导刊,2013(03).。要巧妙地利用红色人物、红色事迹、红色遗址、红色精神等资源,开发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绝佳宣传教材,释放其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的能量,以文化渗透法在红色精神的传承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另外,还要深入阐发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娱资源中独特的德育价值,寻找民族节日、民族活动的契机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舞蹈、戏剧、文学等民间文艺载体相结合,善于运用当地脍炙人口的俚语、俗语、谚语、警句等民族语言让民族群众更好地理解、消化、吸收马克思主义,以文化渗透法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

载体延伸应当能动地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传播媒介。“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各有优势:传统媒体更具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信息可信度、品牌知名度;新型媒体更具技术性、交互性、即时性,但其信息来源离不开传统媒体的内容供给。”②欧庭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推进——基于网络环境下话语传播的现实考察[J].湖湘论坛,2021(0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社会观念多样、选择空间扩张的背景下,坚守书、报、影、视等传统信息文化媒体的阵地,不断向民族地区提供更具亲和力、更有针对性的话语沟通平台。还应当凭借新兴媒体实时性、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的传播优势,将民族地区自媒体、融媒体的发展作为今后媒介资本延伸的突破口,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此长彼长、优势互补的正面迭代效应,以强大的覆盖面革新、占领和保卫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每一个“信息高地”。

结 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视视域和实践启示,即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可以从主体、客体等身份研究来入手,还可以从抽象思辨的不同维度来展开。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依托契合场域维度的基础引领功能,要求大众化要着手于对少数民族经济、政治、社会的同构和塑造;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驱动契合惯习维度的内驱动力功能,要求大众化对所牵涉到的内部机理进行生发和激活;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载体契合资本维度的外部助推功能,要求大众化借力于人才、制度、媒介的整合和助推。有赖于三者的功能互动,让理论投入实践,我们将会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外在的内化和内在的外化,开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新境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场域大众化少数民族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