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22-12-27 07:24汪灵犀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海协会海基会九二共识

文| 汪灵犀

30 年来,两岸关系始终克难前行的历史充分证明,“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建立基本互信、开展对话协商、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2年7月26日,“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30年前,两岸人民选择以对话代替对抗、以沟通化解分歧、以协商促进合作,在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30年来,两岸关系始终克难前行的历史充分证明,“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建立基本互信、开展对话协商、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管台海局势如何变迁,“九二共识”始终是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

“九二共识”历史事实不容否认

“‘九二共识’及其达成过程的事实已镌刻在历史上,是抹杀不了、歪曲不了、也推翻不了的。”在座谈会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说。

时间回到1987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各种实际问题。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海峡两岸分别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开展协商谈判。

当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简称“国台办”)认为海基会是台湾当局授权与大陆方面协商处理涉及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避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问题,首先要明确商谈性质,即商谈是一个国家内的商谈,处理的两岸交往事务是一个国家内的事情,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因此,大陆方面积极争取与海基会达成坚持一中原则的共识,保证商谈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健康进行。

1992年3-10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围绕“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等两项议题开始工作性商谈,并多次就如何在协议文本中表述坚持一中原则的态度进行了深入讨论。双方在协商中各自提出表述方案。

海协会的表述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海基会的表述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

时任海协会副秘书长的孙亚夫回忆说:“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将两会口头表述方案都记载在这同一份书面文件上,这是可以查考的。12月3日海基会回函,对海协会去函没有表示异议。到此,双方都认为两会达成了共识。”

2011年4月8日,由台交会组委会和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等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经贸论坛在厦门举行

2012 年8月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左)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右)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与《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

回顾“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原貌,事实完整可见,白纸黑字、清晰可考。两岸双方的共同点都是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都表明了追求两岸统一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台湾海基会表示“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表示“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作了求同存异的处理。这就是“九二共识”的基本事实,任何人、任何势力都否定不了、歪曲不了。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也是“九二共识”的亲历者。他说,“九二共识”不是一个名词符号,更不是文字游戏,是两岸有关方面受权商谈达成的,体现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是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不容任意扭曲。“不管国际局势如何变化,大陆和台湾各自内部怎样发展变化,但两岸同属一中的事实不容改变也不会改变,两岸关系的性质没有变也不能变。”

奠定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

“九二共识”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奠定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几度跌宕起伏的历史充分证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台海局势就能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就能向前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反之,台海形势就会紧张动荡,两岸关系就会停滞倒退,台湾同胞利益必定受损。”在座谈会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表示。

“九二共识”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奠定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

事实正是如此。过去30年来,两岸关系曲曲折折,是坚持“九二共识”还是否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样貌和不同的前景。1993年4月,在“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汪辜会谈成功举行。此后,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展商谈,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1999年,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导致两会协商被迫停止。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致使两会协商继续停摆。

在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斗争中,大陆始终坚定维护“九二共识”。2005年4月,国共两党领导人举行了时隔60年的会谈,宣示双方坚持“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发挥了引领作用。

2008年,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双方再度确认坚持“九二共识”的立场。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商谈后共举行了11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23项协议,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成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构建了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实现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晤,将两岸关系和政治互动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深化,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为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两岸定期客运航班总班次增至每周890班,两岸人员往来规模达到985.6万人次,两岸贸易总额达到1885.6亿美元。

自2016年5月以来,民进党当局上台后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不断抛出歪曲、否定“九二共识”的谬论,严重破坏了两岸交流交往的政治根基,损害了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事关两岸关系根本性质、政治基础和发展走向,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刘结一说,“‘九二共识’清清楚楚、不容否认,核心要义不容曲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两岸关系才能重回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

“九二共识”承载着两岸同胞对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期盼,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承载着两岸同胞对和平发展的期盼

2020 年12月18日,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在福建省石狮市举办

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发展不要停滞、要交流不要隔绝,一直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九二共识”承载着两岸同胞对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期盼,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正是因为有广泛的民意支撑,“九二共识”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尽管遭到民进党当局的百般阻挠,但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民间交流走深走实,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深化。“1992年两岸贸易额仅74亿美元,2006年突破1000亿美元,2018年突破2000亿美元,2021年再创新高,达3283亿美元,是1992年的44倍。”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会长高燕在座谈会上介绍,自1994年至今,台湾地区累计在大陆设立企业12.6万个,实际使用台资达717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享受ECFA优惠税率出口到大陆的台湾产品已有1218.4亿美元,关税优惠总额达77.9亿美元。

与此同时,大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从惠台“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到“农林22条措施”,再到福建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不断深入、两岸交流合作提质增效。正是出于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对祖国大陆的向往、对两岸同胞走亲走近的期盼,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到祖国大陆学习、工作、生活、创业,融入这片热土,实现人生梦想。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而以和平方式实现完全统一的必要前提,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尽管海峡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放眼未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大势澎湃向前。“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刘结一表示,不论台海形势如何变幻,两岸关系主导权主动权始终在祖国大陆这一边,祖国统一的时、势、义始终在主张统一、追求统一的力量这一边。任何歪曲否认“九二共识”的言行,既是对历史的亵渎,也是对民意的违逆,注定是要失败的。

有强大祖国做依靠,台湾同胞的民生福祉会更好、发展空间会更大。广大台湾同胞要深刻认识统一有好处、“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的道理,充分了解“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原貌和现实意义,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与祖国大陆同胞一道,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海协会海基会九二共识
江苏省海协会生物医药、健康医疗、法律专业人士委员会联合年会在泰州召开
江苏省海协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和第十九届“海外江苏之友”活动在宁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