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港:深化协同发展 未来大有可为

2022-12-27 07:24窦祎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香港

文|本刊记者 窦祎

“国家当前面临的挑战,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复杂的。香港仍然是内地与世界对接的重要窗口,只要香港把这个角色扮演好,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就大有作为。”

自回归祖国以来,香港用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证明“一国两制”是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香港与内地在经济贸易、人才交往等诸多领域长期协同发展,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实施,香港正迎来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

周文港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经济和教育政策学者,深耕于香港及内地的经济、教育等领域,关注青年发展,并长期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穿针引线”。周文港在接受《今日中国》采访时说,“国家当前面临的挑战,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复杂的。香港仍然是内地与世界对接的重要窗口,只要香港把这个角色扮演好,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就大有作为。”

香港立法会议员、经济及教育政策学者周文港

整体经济稳中向好

“回顾过去,香港走过一条绝不平凡的发展之路,”谈及此,周文港感慨道,“尽管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SARS疫情、全球金融海啸、修例风波及新冠肺炎疫情等波折,但在国家强大后盾的支持下,以及本港社会各界团结奋进、共同努力之下,香港迄今依然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也保持着国际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法律和争议解决中心,以及航运和物流枢纽的优势地位。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当中,香港依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确如周文港所言,回归祖国以来,在中央支持和香港自身的努力下,香港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021年的2.86万亿港元;人均GDP(以名义计算)从回归前的19.2万港元增至2021年的38.71万港元;财政储备从1997/1998财年的4575亿港元增长到2021/2022财年的9572亿港元。这些成绩都彰显着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也印证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成功。

回首过去,香港的发展有目共睹,展望未来,香港也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周文港认为,未来香港要开拓更多元化的业务范畴,例如科技金融(比如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财富金融(比如家族办公室)、绿色金融(比如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等新兴领域,从而更好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潜力。

背靠祖国 贸易中心地位稳固

长期以来,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境外融资平台,同时也是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是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服务平台。据周文港介绍,自1985年起,内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香港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对全球的贸易中,内地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9.3%扩大至2021年的52.4%。2021年,内地是香港最大进口货物来源,占本港总进口45.8%;同时也是香港最大出口市场,占本港总出口59.5%。

香港与内地间的贸易往来主要集中在加工活动上。最新数字显示:2021年,香港对内地的总出口中,19.1%和加工活动有关。香港从内地输入的货物,以及原产地为中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至其他国家的货物中,分别有33.1%及60.9%和加工贸易有关。此外,2021年,香港地区是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紧随美国、日本及韩国。另据内地海关统计数字显示:2021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总额达3603亿美元,占内地对外贸易总额6%。香港成为内地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内地对香港的出口货值达3506亿美元。

周文港认为,随着内地港口的蓬勃发展,香港的航运业运力确实较回归之初有所减退。但受惠于香港国际自由港的身份,加之国际航线发达,香港的航空业已然拥有长足发展的空间和能力。随着香港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的落成,预计于2035年起将能达到每年处理客运量1亿2000万人次和货运量1000万吨的目标。未来,香港将可以成为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航运和国际贸易枢纽。

协同发展树立信心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协同发展是香港发展的新机遇,而粤港澳大湾区正是绝好的发展平台。周文港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发挥三地互补的优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周文港(右三)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青年主题论坛

说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就,周文港如数家珍——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正式启动;深圳市政府在香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香港交易所入股广州期货交易所。截至2021年,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港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156%,港资占前海利用外资的93.8%,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已有1.19万家。周文港表示,包括税务优惠、青年创业支援、科技经费“过河”、专业服务开放、“港澳药械通”,以及“跨境理财通”等在内的24项利好政策,为香港和整个大湾区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与活力。未来,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实施,特区政府还将在推动发展内销市场、支持港人在内地生活、就学及经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力度并具体细化。

协同发展除了经济、金融等合作外,人才交往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多年来,周文港一直关注青年发展,致力于推动香港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交往这一点上他感触颇多。“就我多年的研究经验来看,在内地有过读书、工作、生活、经商或实习经验的香港年青人,会更愿意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相反,如果较少接触内地的青年人却因为不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周文港说,“未来香港需要从整体入境政策、人才政策入手,为香港青年创造更多上述经验。同时也为内地的年青人提供更多减负担、增机会的措施,令他们愿意投身香港,好好发展,成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新主力军。”

青年是促进时代进步的引擎,更是推动社会永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周文港认为,新一届特区政府须及早制定《香港青年发展蓝图》,形成一套具有“一国两制”特色、符合香港实际的青年工作政策体系,为本地青年的发展前路提供清晰、接地气的策略与指引。要让青年切实享受到香港以至整个大湾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帮助他们解决面对“学业、就业、置业”三大政策的切身问题与困难,完善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推动青年发展及向上流动。“三业”足而后知荣辱,青年有了希望,归属感就来了,对香港及祖国未来的信心也就回来了!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香港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