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

2022-12-27 10:21罗世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兽医站村级检疫

罗世成

(青海省民和县畜牧兽医站,民和 810800)

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民和县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畜牧业经济已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民和县基层动物防疫设施落后、人员不足、老龄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明显影响到了县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全县畜牧兽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已成为民和县动物防疫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近日,民和县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畜牧业发展现状

全县共有规模养殖场24家,家庭牧场5 829户,养殖大户1 834户。2021年全县畜禽存栏达73.29万头(只),其中牛存栏4.31万头、羊存栏40.52万只、生猪存栏7.55万头、家禽存栏20.91万羽,牛、羊、猪、禽存栏分别占比为5.88%、55.29%、10.3%、28.53%;牛、羊、猪、禽出栏分别为3.25万头、39.23万只、15万头、30.55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12万t、0.02万t、0.75万t。

2 机构设置现状

2015年12月机构改革,原农业局、畜牧局合并为农牧局,原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中心、县畜牧兽医站合并为县畜牧兽医站(挂县疫控中心、动物卫生检疫站、饲料技术服务中心3块牌子),承担全县动物防疫工作、疫病监测、人畜共患病防治、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流行病学调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规模养殖场(户)监管、农技推广服务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等工作。2017年机构再次调整,县兽医站精简编制4个,核定编制31个,乡(镇)兽医站核定编制98个。县畜牧兽医站现有31人,50岁以上人员12人,40~50岁17人,40岁以下2人。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98人,实有人员57人,平均年龄51岁,乡(镇)1人站有8个。

3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

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统一安排,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全力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扎实开展春秋季动物免疫工作。县畜牧兽医站派驻22名专业技术人员驻乡(镇)进行动物防疫工作督查,对规模养殖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监管责任到人,加强对养殖环节日常监管,每个养殖场落实了1名官方兽医实施监管,并按季度进行动物卫生监督量化考核。同时,加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力度。一是保障基层动物防疫投入。2021年拨付突发疫情期间动物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3.1万元,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上级专项补助4.2万元,村级防疫员永久性防护服7.1万元。基层办公经费按照每人3 221元的标准足额发放至乡(镇)畜牧兽医站,将动物疫病防控和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年初预算。二是改善动物防疫设施条件。加大疫苗冷链运输储藏体系建设,定期为村级防疫员更新冷藏装备、配备常用诊疗器材,确保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至少有1台冰柜、1台冰箱,每个村至少1台冰箱,每个村级防疫员有1个疫苗冷藏包。加强基层兽医站建设,将巴州、满坪、前河、官亭、中川等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列入重建计划,投入乡(镇)畜牧兽医站维修专项资金10万元,并对办公条件差的乡(镇)兽医站逐步进行维修改善。

4 动物检疫监管工作

4.1 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监管

严格遵循屠宰场检疫规程,严格落实官方兽医派驻制度,严把“五关”,确保出场肉品质量安全。对生猪屠宰场派驻官方兽医4名,配备有专门的检疫工具,检疫制度健全、监管到位,建立并实施了屠宰检疫申报制度,各项记录填写规范,检疫受理率和屠宰检疫率均达100%。每周不少于2次对屠宰场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屠宰企业证章台账管理。把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联合市监、卫生、公安等部门对私宰窝点进行重点整治,对屡禁不止的顽固点给予彻底铲除。

4.2 加强畜禽调运检疫监管

严格跨省调运动物申报。一是引进动物监管,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申报备案和落地监管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对引进畜禽实行全程监管和无缝衔接。二是强化公路督查。严格实行24 h值班制度,严禁疫区畜禽进入,严格落实公路检查站职责。三是加强养殖场防疫监管。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派驻官方兽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做到“谁监管、谁负责”;发动村级动物防疫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周报告”制度,确保全县养殖业健康发展。

5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1 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意识淡薄

一是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疫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自觉接受防疫意识淡薄。部分养殖户认为饲养的动物是私有财产,如何防疫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没病时就不进行防治,存在一种“撞大运”的侥幸心理;也有个别养殖户因遇到免疫后动物发生不良反应、发病甚至死亡而未得到及时救治、赔偿,就对防疫工作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二是病死动物不按规定处理。尤其是小规模和散养户,他们的社会防疫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对病死畜禽不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乱丢乱扔的陋习难以彻底改变,即使采取掩埋措施,掩埋坑中根本不加消毒药,基本上形同虚设,造成水源、环境污染,给动物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三是养殖户千方百计逃避检疫。养殖户嫌检疫程序繁琐而逃避检疫,致使病害动物进入流通环节,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为动物疫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5.2 动物防疫体系薄弱

一是编制减少,人员短缺现象突出。机构改革使事业编制缩减,原本专业人员缺少的状况雪上加霜。公路检查站、屠宰检疫点均无编制,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近年来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禁养区养殖场整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工作繁忙,导致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二是乡(镇)站点人员少、工作量大,负担重。民和县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人员最多4人,承担着最繁重、最基础的工作,压力大、责任大、工作经费少。三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陈旧。乡(镇)畜牧兽医站办公用房始建于2001—2002年,大部分都年久失修,普遍存在屋顶漏雨,门窗破损,墙壁脱落,围墙倒塌等现象。

5.3 村级防疫员队伍弱化

一是工作任务重,待遇低。村级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他们在最基层开展免疫、消毒、加戴耳标、填发免疫卡、建立免疫档案、流行病调查、疫情报告、掌握畜禽进出栏情况等大量工作,但报酬人均只有4 600元,除去走家窜户的交通费所剩无几。二是文化程度低,专业素质不高。在现有的323名防疫员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74%,大多数村级防疫员是“半路出家”的学徒,部分防疫员未经过任何专业培训,许多专业性强的技术工作无法胜任。三是管理措施不完善。目前,省、市、县在村级动物防疫员聘用、考核、安全、辞退、养老保险等方面还没有建立统一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四是村级动物防疫员老龄化。目前全县村级防疫人员共有323人,从年龄结构来划分,55岁以下176人,55~60岁81人,60~65岁38人,65~70岁17人,70岁以上11人。再过5年左右,民和县动物防疫队伍将会缩减1/2。如果现在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届时将会出现大片的防疫“空白村”。五是工作风险大。村级动物防疫员是直接接触动物的群体,他们的健康受到各种动物传染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威胁,畜禽在免疫时总会挣脱、逃避,易致身体损伤。同时由于民和县山大沟深,大多数防疫员在对动物进行免疫时骑摩托车前往免疫,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从事防疫工作也没有意外伤害险等保障措施,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5.4 动物防疫经费落实难

一是防疫工作保障经费落实不到位。县级列入预算的监测经费较少,致使县级监测工作开展困难,尤其“两病”净化工作,往往人感染布病后财政才拨付款项开展工作,致使工作非常被动。二是疫苗注射后动物发生反应、死亡赔偿及无害化处理补偿政策落实不及时,赔付率过低,造成养殖户拒绝免疫。三是工作任务量逐年增加,检测试剂价格逐年上涨,但监测经费却始终没有增加,导致各级监测工作难以开展。四是各乡(镇)配备的冰柜容积小,在集中防疫时不能满足疫苗的保存条件,村级防疫员没有防疫工作室,冷藏包更新缓慢,不能保证疫苗的效价。

6 意见和建议

深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动物防疫工作脏、累、重、苦,报酬太低,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6.1 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和防疫队伍建设

继续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支持,将乡(镇)畜牧兽医站纳入项目建设,改善基层兽医人员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防护装备水平。采取技能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将一批具备高中或大专学历,且热爱畜牧兽医工作的年轻同志,充实到防疫队伍当中。

6.2 继续加大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观摩,邀请专家授课、树立典型、案例说法、技术比武、召开现场会等各种方式,把防护知识培训深入到最基层,落实到每一个人,引导从业人员不断增强业务技能、专业素养,树立底线思维,坚持职称评定、评优选先注重一线、注重实绩,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行业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6.3 继续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

为解决基层防疫员后顾之忧,提高兽医队伍的战斗力,建议和呼吁各级政府为村级防疫员统一购买雇主责任险附带职业病保险,把防疫人员布病纳入职业病保险范畴,降低保险门槛,做到应保尽保。建议将防疫人员布病感染治疗实行政府兜底制,使村级防疫员在防疫及平时工作中多一份保障。同时,将村级防疫员纳入公益岗管理,提高防疫员劳务报酬,吸引更多的农村专业技术型人员加入。

6.4 出台优惠政策,为防疫员退养提供保障

建议县政府对已经退休和即将退休的防疫员,按最低15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助其一次性缴清养老保险费,从而享受基本退养保障,同时对短期内未能退休的防疫员,应出面与县社保局协商,适当降低保费标准,鼓励其主动参保,解除其后顾之忧,增强其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或者采取补缴养老保险、发放工龄补助、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一次性经济补偿、对在岗人员完善手续落实待遇等办法解决基层防疫员待遇问题。

猜你喜欢
兽医站村级检疫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浅谈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