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乡村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2022-12-27 16:29肖乾丽罗晓岚徐莹瑶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宜宾文旅特色

肖乾丽 罗晓岚 陈 曦 徐莹瑶

近年来,国家大力促进乡村经济提升,“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文化和旅游要加快融合、相互促进,坚持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培育文旅融合业态新模式。“农文旅”产业融合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落实国家“三农”政策,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宜宾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资源基础

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宜宾地理气候独特、农业资源富集,资源禀赋优良,孕育了“世界名酒五粮液”,现代酿酒专用粮基地达102万亩。竹林基地达328万亩、现代茶园基地达119万亩、现代桑园面积达50万亩、油樟林面积达47万亩、现代晚熟柑橘基地达45万亩,酒、竹、茶等产业规模和数量在四川省处于领先地位,是宜宾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

宜宾文化底蕴浓厚,独特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基础。宜宾市共查明文化类资源8万余项,以李庄古镇、南广古镇、横江古镇、龙华古镇为主的沿江古镇区,朱德旧居,赵一曼、李硕勋、余泽鸿、阳翰笙、郑佑之等革命烈士故居,国立剧专江安纪念馆、红军长征遗迹等红色文化,苗族蜡染、江安竹簧、南溪豆腐干、宜宾面塑等传统工艺文化资源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二、宜宾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旅资源融合度不高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发展形式,落脚点是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元素,在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中进行创新,形成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目前,宜宾乡村旅游以开展观光、采摘等旅游活动为主,文化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销售纪念品、玩具、文化产品展览等成为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域文化与乡村旅游项目之间缺少合作互动,缺乏整体规划和指导,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型文化旅游产品较少,难以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充分融合,导致产业融合联动发展不足。

(二)文旅特色设施不足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根脉,是游客最深刻的记忆内容。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基础配套设施既能满足基本旅游需求,更要体现文化特色。宜宾部分农村依托乡村振兴政策和距离市区较近的优势,开设农家乐,打造水果采摘基地,乡村旅游发展形势良好。但文旅要素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不完善,旅游要素没有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基础旅游设施不完善,缺少特色旅游交通专线。没有充分利用夜间文化经济产业吸引游客,难以满足游客过夜需求,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收入低。

(三)文旅融合专业人才缺乏

宜宾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等复合型人才缺乏,创新研发能力较弱,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缺乏创新性。近两年,宜宾投入大量资金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但由于参与旅游活动的大部分是当地居民,文化水平低、管理能力弱,导致出现经营困难、无法维系的窘况。对宜宾而言,需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引进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吸引年轻的返乡人才、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来保障与支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宜宾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策略

(一)增强农文旅资源多维度融合

旅游者精神文化需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要深挖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符号,将风土民俗、传统技艺、历史文化等融入旅游产品与服务,与乡村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塑造特色乡土文化景观,形成文化产品体系,打造乡村文化旅游新形式,提升宜宾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

深入加工红色文化、酒文化、僰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景观、娱乐项目等,增加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在基础设施、景区民宿、旅游产品上打造苗彝僰少数民族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符号。建设村史馆、民俗馆、非遗展示馆等,打造沉浸式乡土文化体验,让游客深刻感悟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思想观念等,强化对当地文化的认同。

(二)融入地域文化元素

基础配套设施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旅游接待、娱乐和购物设施等是决定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旅游基础设施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可以带给游客不同的文化体验。要在道路标识、旅游景区公路指引标识、导引图等交通设施建设中加入地区独特的文化元素,增设特色旅游交通设施,如苗族蜡染彩色公路、竹产品网红指引牌等。打造特色旅游公交路线,在公交车、站台等设施中融入文化元素,如增设网红公交车、酒瓶型打卡站台等微景观。

此外,要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吸引游客留宿。通过开展乡村特色民俗体验活动,如:学习江安竹雕、唱石城山牛牛灯、体验屏山彝族火把节、感受大坝高装等,吸引游客食宿在当地,深入体验和感受特色文化。

(三)大力培育文旅专业化人才

宜宾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乡村文旅人才力量。加强与大学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合作,联合培养农旅融合专业人才,提供乡村旅游实习岗位,积极探索校地在学习、培训、科研等方面的合作模式,培养文旅融合专业化人才。

加强文旅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乡村旅游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引进具备文化知识、旅游技能、管理能力的文旅复合型人才。通过优惠政策吸纳当地青年人返乡就业,对本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文旅融合发展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文旅融合、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发挥其积极参与乡村文旅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赋予了乡村旅游新的活力,为宜宾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契机。要抢抓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先机,增强农文旅资源多维度融合,在基础设施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大力培育文旅专业化人才,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品牌,各方力量共同发力建设,不断在产业、人才、文化等方面补齐短板,提升宜宾乡村旅游发展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宜宾文旅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宜宾乌蒙山片区蚕桑产业扶贫的创新与实践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宜宾(外四首)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蜀人南迁留遗踪 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