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土地促进农民共同致富的“联产单干”模式研究
——基于宁夏西吉县火集村的考察

2022-12-27 22:00龙生平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种地农户土地

龙生平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0)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1];2020年6月他在宁夏考察时指出,“不能把农民土地拿走了,干得红红火火的,却跟农民没关系。要共同致富”[2]。将土地大量流转给企业经营,农民只能拿到很少的流转费,有的地方“土地越流转农民越穷”。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如何让农民能从土地上持续增收、共同致富,宁夏西吉县火集村的“联产单干”模式做出了回应。

1 分析:土地流转与联产单干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农村产业振兴需要做好“土地”文章。我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必须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和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都是将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有机连接起来的重要方式,但在经营权归属、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上存在区别,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时期有着不同的适用性[3]。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的弊端不断显现

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通过增加农户的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和工资收入,带动贫困户迅速脱贫,在脱贫攻坚时期更为有利,但在强调久久为功和“大历史观”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却有许多不足。

其一,经营风险集中于规模经营主体。将土地先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待其获得收入后再向农户支付流转费和工资的做法中,在遭遇自然、市场、经营等风险后,规模经营主体很难完成兑付,会给农户和村集体造成损失。近年来,一些地方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拖欠流转费并“跑路”的现象屡见不鲜,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其二,土地流转后农户自我激励下降。土地流转使大量土地和务工农民重新“集中”,表面上看能带动农民就业,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并不高,与自己承包单干时大为不同。农民工作积极性的下降,也使规模经营主体出现“土地越多,人均产值越低”的现象。2018年国家统计部门对全国7万户样本农户的抽查结果显示,小规模农场的单位面积产值为2 614.4元/亩(1亩≈666.66 m2),而大规模农场的单位面积产值仅为714.2元/亩[4]。由此可见,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红红火火”的背后,农户的劳动努力程度和劳动产出均有所下降。

其三,农业生产的土地成本增加。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但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费的不断攀高,土地租金也同步上涨,反而对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5]。目前,平原地区的土地流转费普遍在1 200元/亩左右,中西部地区的山区土地流转费在600~800元/亩。土地流转费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规模经营主体的收益下降;土地租金的抬高,也对我国农产品的基础竞争力形成负面影响,造成“国粮入库、洋粮入市”恶性循环加剧[6],不利于我国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其四,农业非粮化趋势加重。土地流转费的上涨,也对规模经营户的经营行为产生了影响。一些经营户不再种粮,而是追求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农地“非粮化”,造成一些地方粮食自给能力严重下降[7]。还有一些地区,将流转来的土地想方设法转为建设用地,农地“非农化”,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隐患[8]。

1.2 以联产单干为代表的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更显优势

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并不要求土地流转和集中,而是因地制宜通过服务的规模化获取相应的经营收益,虽然形式上不像农业发达国家那样追求“规模化”和“现代化”,但这种模式适合我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现实情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这一模式凸显出许多优势。

其一,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共担风险。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模式的生产经营风险集中于规模经营主体,但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模式要求服务主体、客体分担风险。以土地托管为例,服务组织与农户在签订协议时,不约定产量、不约定赔偿,只约定一个粗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双方各司其职,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比如在购置农机农具方面,服务主体出资购买,服务客体付费使用;服务客体避免各自购买,能节约成本,服务主体也在“共享”“复用”中收回成本,获取收益。在这一模式中,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之间没有土地流转契约,从而降低了服务主体支付土地租金及务农工资的风险。

其二,保持农户劳动生产主体地位。以家庭生产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9],是我国经过长期探索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经营制度,不可轻易改变。农业不同于工业,重结果而不重过程,中间也很难监管。以家庭生产为主,能充分激发家庭的集体劳动特性和致富热情,有利于产生更多农业产品。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模式避免了农户在土地流转后只想多收流转费而不愿多干的弊端,农户自己经管自家的土地,自然会更用心,生产效率也更高。

其三,实现服务规模化收益。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能以服务的规模化有效弥补土地经营的细碎化[10]。普通农户财力、物资、知识、市场均有限,难以掌握先进的农业知识,难以购买优质高效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在销售上也存在“市场大、供给小”问题。规模服务主体一般有较大财力、有较为丰富的物资购买和储备能力,在生产资料采购、成品仓储、物流配送等方面占据优势,加上有专家及一定专业水平的知识工作者做支撑,连接和把握市场的能力也较强,与农户“联合”,能取长补短,各展所能。

其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户单独经营,每家每户都有不低的生产成本,倘若参与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能大幅压减总成本,还能提高产出实效、提高竞争力。因此,在农村日益空心化,许多家庭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情况下,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优势得到了展现,也吸引了许多有资金实力、专业能力的经营实体转向这一领域,带动农户“联营”。通过“联营”方式,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物资和服务成本都得以下降,也为获得更多收益创造了条件。“联营”中不需要流转土地,也意味着没有流转费,从而有效化解了一些地方土地流转费、土地租金持续上涨拉低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问题[11]。

1.3 “联产单干”是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一种细化

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农村发展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促进城乡共同富裕阶段。在这一时期,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遭遇发展之“坎”[12],一些农民想收回土地自己经营,一些农民要求提高流转费……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主体维持规模经营愈加困难,因此出现了大量“跑路”现象。与之相比,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农民的致富愿望,也能有效解决小农经济自身客观存在的短板,因而具有较大发展活力和空间,也使这一模式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13]。“联产单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是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特点产生的一种细分模式。

2 火集村“联产单干”的基本做法

“联产单干”是以村集体为纽带,将全村耕地统一规划、产业统一布局、农户自行耕种的一种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创新做法,农户是种地主体,全过程参与劳动生产。这一做法充分发挥了农村闲置劳动力的作用,将农村闲置土地盘活,最大化利用土地实现增收,创造性地解决了农村“种地不富”“土地撂荒”等突出问题。

2.1 创新致富思路,将农户增收与土地增产“联”起来

村“两委”和种地村民深入分析“种地不富”原因,找出“地块小”“不连片”“单打独斗”等症结所在,提出联产构想,绘出致富“蓝图”,以村“两委”信誉及村集体资产做担保,引导农户迈出“联”的步伐。“自己的地自己种”“能将党的补贴拿到手,种地还有收入”,是村“两委”做农户思想工作时最常说的话。2021年初春,在村“两委”的反复劝说下,农户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全村362户中123户农户签了联产协议,从全村3 800亩土地中划出1 320亩纳入联产。全村长期不在村里居住的家庭29户,留下280亩待耕地,村干部劝说家里有富余劳动力的农户以每亩600元承包耕种,确保全村耕地不撂荒。村“两委”对“联产单干”信心足,使联产农户对种地致富充满期待。

2.2 凝聚集体合力,将生产要素与市场销售“统起来”

村“两委”发挥决策引领、服务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带动农户合作种地。一是统一公共服务,减少各家投入。水、电、路由村集体统一协调解决,通过设泵、埋管、架线、扩修等,尽可能将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二是统一种植规划,有效应对需求。针对哪些地种菜,哪些地种粮,如何增产增收,如何应对市场风险等问题,村“两委”从兰州请来专家做种植规划,打消农户疑虑。三是统一田间管理,提高产出质量。种苗、化肥、农药由村集体统一采购,浇水、施肥、打药由专人指导,统一时间、数量、频次。四是统一上市销售,提高产业引力。派出销售员到各大市场跑销售,及时把握行情;将每天客商的需求量统一分配给农户,要求农户保质保量把成品菜准时送到菜场装车。“四统一”,让农户充分感受到了联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农户种地热情高涨,集体合力明显增强。

2.3 尊重农户意愿,将联产测度和单干效应“提起来”

村“两委”在统一种植规划下不干涉农户种地自由,在做好种苗、冷库、销售等联产服务的同时,不断强化激励。一是不断提升“联”的能力。从西安引进技术,春小麦采收后拟抢种秋白菜,探索“一年种两茬”。在7月两茬交叠期,农户自发组织起来应对农忙,联产的380亩春小麦实现了3天采收、3天翻耕,同时种上白菜苗,抢农时。当年,火集村“一年种两茬”实现了大丰收,引起轰动。二是不断提高“干”的效应。充分尊重农户“多干多得”愿望,鼓励农户互助或自主单干。对农户不愿承包的地,村集体兜底承接。

3 “联产单干”取得的显著成效

火集村“联产单干”模式方式新、力度大、效率高,农民参与广、评价高、成效显。农户种地不再“碎片化、各干各”,而是“连片种、统一管、搭伙卖”。

3.1 实现了增产增收

一是提高了亩均产量。统一规划,解决了大型机械下地的问题,使同类作物的整体产量有保证。尤其是因地制宜“引水上山”,将旱地变为滴灌,水肥一体,将水渗到作物根部,实现了节水增效。210亩旱地改为滴灌后,用水成本下降60%。“四统一”让农户看到了联产的好处,主动往地里增加了地膜、绿肥、滴灌等投入,土地产出大幅增加。2021年380亩联产小麦亩均产出550 kg,产量比之前翻了一倍;2022年7月的小麦才收获,产量与上年持平。芹菜以前亩产4.5 t,现在亩产6 t;大白菜以前亩产5.2 t,现在亩产7.8 t。二是提高了种地收入。2021年赶上菜价好,芹菜每亩收入1.3万元,比上年同期多出0.3万元;大白菜每亩收入0.72万元,比上年同期多出0.1万元。全村1 600亩土地实现收入1 800万元,其中123户“联产单干”农户户均收入9.7万元、人均收入3.3万元,与之前户均收入不足3.5万元、人均收入不足1万元形成鲜明对比。2022年菜价下降,种菜收入减少,但农民联产的热情不减。尤其是“一年种两茬”模式的创新实践,让农户体验到“种一茬,是保障”“种两茬,能增收”。第二年,全村农户全部加入联产。附近几个村也学习借鉴火集村经验,“联产单干”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3.2 壮大了村集体力量

随着农户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也“水涨船高”。按照“政府补贴80%归农户,20%归村集体”协议,村集体经济当年增收27万元。加上其他方面的收入,2021年全村集体收益38万元。集体经济壮大了,村组凝聚力自然增强。“联产单干”模式被叫响后,吸引了不少在外地打工、创业的青年回乡务农。村“两委”按照承包方式,为回乡务农者调配了土地。2021年开春,汪兴东两兄弟从江苏回村参与集体种地,当年收入30万元。火集村有3个自然村,总共1 381人,仅这2年回乡务农青年就有11人,村集体力量明显壮大。

3.3 促进了乡风文明

能在家门口就业,收入有保障,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许多人的心气顺了,笑容多了。以前的上访户,许多变成了种菜种粮能手。村里“闲人”少了,“忙人”多了,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有的邻居门对门也不怎么搭话,大家各干各的,关系很淡。现在,围绕使用工具与机械、互助铲菜及照顾老人等,邻里之间的交往多了,关系也融洽起来。村里吵闹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文明乡风蔚然兴起。

4 “联产单干”带来的启示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乡亲们持续获益”。怎样才能突出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地位?怎样确保乡亲们持续获益?如何让“联产单干”模式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复制?从目前试行情况来看,“联产单干”比较适合宁夏以一产为主的农村地区,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4.1 育好用好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火集村能创出“联产单干”模式,离不开村书记火彦红的带领。火彦红自己会种地,是村里出了名的“能人”。在担任村书记后,更加注重起用致富“能人”。在大批“能人”带动下,全村创新创富潜力得到激发,一时间,在土地规划、引水、拉电、修路、育苗、铲菜、装车、倒茬、冷库、销售等方面,冒出许多“土专家”。“用好一个人,带动一大片”,在火彦红的带动下,火百旺等村干部在种好自家菜的同时,操心全村蔬菜销售及村容村貌建设,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好评。农村发展离不开干部,一些村组还缺少“好干部”。只有育好、用好村干部,找准能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产业,才能对乡村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4.2 盘活利用农村资源是共同致富的基础

火集村通过合作种菜种粮,让农民从土地上尝到甜头、看到希望,农民种地积极性不断高涨,撂荒土地也得到了复垦利用,种地收入总量不断攀升。宁夏回族自治区广大农村还有大量“沉睡”的水、土、林、能等资源,风、光、温等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也很大,如通过改革创新将其“唤醒”,通过引进更多社会资本将其“激活”,再通过市场化交易使其“增值”,将有利于增加农村资产,为加快共同致富奠定坚实基础。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六权”(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改革,为盘活这些资源提供了契机,应加快确权、赋能、定价、交易等改革进程,让这些“沉睡”资源尽快“动”起来、“活”起来。

4.3 坚持因地制宜是乡村加快发展的关键

火集村的“联产单干”蓝图,将“各干各”变成“一起干”,将“碎片地”变成“连片地”,将“自家卖”变成“搭伙卖”,有效提高了农户收益。农民看到希望,自然愿意追随。在广大农村,只有因地制宜“谋”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业,才能吸引更多农户合作,形成共同富裕强大合力。

4.4 和谐干群关系是乡村有效治理的保障

火集村“联产单干”刚开始的时候,有农户对合作种地不理解、不认同,加之恰逢农时,农户地里已经种了其他作物,不愿再破苗改种蔬菜。面对农户质疑,村干部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并签订保价协议,才使农户打消了疑虑。有农户担心菜价下跌时,没冷库菜会烂掉,村干部和种植户一起研究解决方案。火集村村干部对全村的情况了解细致,在解决农户困难时方法周全,取得了全村群众的信任,干群关系和谐。《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随着城镇化、数字化、低碳化的不断演进,农村改革进程加快,只有夯实干群关系,才能在乡村治理中画出最大“同心圆”。

5 政策建议

“联产单干”是一项政策性强、创新性强的系统工程,这种发展模式对基层干部的要求高,对政策尺度的把握要求高,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了解要求细,下的是“绣花”功夫,也需要在更高的层面对相关做法给予关注,加以适当的规范和引导。

5.1 充分测算和利用农村客观存在的“联产单干”发展空间

“联产单干”实践证明,空心村经过土地资源整合形成产业支撑后,仍可以重新焕发活力。宁夏还有许多农村正在走向空心化,如借土地权等“六权”改革之机进行盘活利用,能为分担城市能源-粮食-水资源安全压力、预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提供一定容纳或过渡空间。“联产单干”是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在宁夏的一种深刻演变,与当地农民除了种地没有更多选择的实际情况契合度较高。该模式能率先在西吉县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二产薄弱,农民的就业选择少。宁夏农村面积不小,有不少村组受当地就业机会少、产业结构单一等条件限制,种地依然是多数农民的首选。建议有关政策部门能对西吉县的这一创新模式予以关注,并以该县火集村为参考,对宁夏农村“联产单干”发展空间做测算、对这一模式的价值及使用范围做评估,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做谋划,为宁夏综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做出更多系统性安排。

5.2 更加重视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及选拔任用

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离不开村干部,在城镇化继续推进、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改革进入深水期的紧要关头,要持续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教育、选拔和任用,发挥好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委会干事创业引领作用,促进联农、带农、富农实现。一是要更加重视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层出不穷,对村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新要求,只有加强培训和教育,才能使更多“花牛娃”(火彦红被乡亲们亲热地称呼为“花牛娃”)式的干部不断脱颖而出。二是要高度重视村干部的选拔任用。火集村的实践证明,只有培养和选拔出更多“花牛娃”式的好干部,才能因地制宜“谋”出适宜产业,才能涌现出更多致富能人。建议自治区、市、县组织部门加大选派力度,让更多高校实习生、志愿者到农村学习和锻炼,为培养更多“花牛娃”打好基础。在选拔任用上,也要多向群众基础好、业绩明显的干部倾斜。三是要更加注重新乡贤作用发挥。火集村产业兴,带动乡村兴,回乡居住的新乡贤增加了,逐渐成为村“两委”的智囊力量。建议有关部门能以各村组的乡贤联谊组织为基础,以乡情乡谊为纽带,建立乡贤娘舅队伍,引导乡贤深度参与乡村治理。

5.3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

火集村筹建过规模不大的育苗基地和冷库,但运行效果均不理想,陷入尴尬境地。火集村有自己的“营销员”,但受本村规模限制,其作用发挥有限。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还需要从更大市场范围、更高经营层面予以谋划。建议县、镇两级政府以火集村的现实需求为参考,以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大的村、镇为圆心,能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予以整体谋划,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基、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使“联产单干”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更好地实现产业兴、农民富。

6 结语

“联产单干”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农民通过农业劳动实现增收致富的愿望,也避免了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造成的土地“动荡”“撂荒”等现象,能够将村集体等地方经济组织与农户紧密连接起来,通过共同致富形成稳定的基层经济合作“联合体”和基层治理“共同体”,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利于协同推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有利于全面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在地方上的生动实践。这一细化模式与地方上的经济及产业结构契合深,与当地农民的致富想法和生活习惯结合紧,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党的基层组织做出的大胆探索,有利于为我国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提供更多示范经验。“联产单干”模式能走多远?能在多大范围发挥作用?由火集村创出的这一模式从开始到现在也才两年,头一年实现增产增收后,附近的12个村边看边学,实现了20 000多亩地“联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第二年,该村又创出了“一年种两茬”模式,在全县引起轰动。种植技术上的突破创新,让更多人从农业上看到了希望,使一些人坚定了回村创业创富的决心,也为城乡协同发展留有了较大的回旋空间。“联产单干”模式在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同时,还面临农村基础设施底子薄、公共服务建设匮乏等现实制约,如能补齐这些方面的短板,这一模式将有望在更大范围发挥更大、更实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种地农户土地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种地钓鱼
我爱这土地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