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探讨

2022-12-27 22:27临沂市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中心孔令丽
区域治理 2022年35期
关键词:杀虫剂耕地污染

临沂市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中心 孔令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且还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生命线,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的发展将会极大地促进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这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程度。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逐渐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破坏性。近几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灾害日益频发,土地退化日益严重,特别是长期大量的化学杀虫剂造成的土壤和大气污染,使得农产品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严峻,对整个生态环境甚至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受到了诸多方面的限制。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农业生态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经济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安全。随着近几年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与改革,绝大多数地区的土地资源都大幅减少;而高密度的农业生产将导致资源的耗竭。大面积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是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而且随着工业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我国能源和稀缺资源的大量短缺。同时,现代农业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对农业的整体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最主要的还是政策的落后和基础设施的落后。各区域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也有所不同,例如:我国西部面临人口增长过快和自然资源开发困难等问题。目前,由于化肥和杀虫剂的过度使用和污染,使得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也成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历史难题[1]。

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正面临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首先,我国整体的工业水平较低,很多城市污染产业不断向农村开发,不仅污染了农村地区的环境,而且造成的环境污染种类巨多,污染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的现状就是过于依赖于肥料,目前中国的化肥使用量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过量施用化肥不仅会造成化肥的浪费,还会造成土壤营养的大量流失,造成养分的供给失衡,使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活力下降。同时,由于农药和化肥对水体的污染,会导致农产品的品质降低。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些地方,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很多环境地质问题,危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杀虫剂对环境影响很大,杀虫剂的过量使用,虽然可以杀死大量害虫,但同时也对人、水源和农产品等产生危害,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昆虫的耐药性。许多害虫天敌和对农业生产有益的动物和昆虫的大量死亡,不仅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还导致农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使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存在着耕地、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暖化等一系列的严重生态问题,此外还存在土壤侵蚀、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现象[2]。

二、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紧缺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所以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来说至关重要,它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循环利用,而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则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关键。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最近100多年的降雨量总体上都是呈上升趋势,而且各区域的降雨量也各不相同。全球变暖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和降水量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随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重视,人们认识这其中存在着严峻而又复杂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其中的难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增加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但是仍然会对原有的地表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从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另外,由于我国某些地区水源不稳定、水质受到污染、农业用水利用率低等因素的干扰,导致了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持续发展受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有效地实施地上、地面、地下水的综合规划与应用,技术上要充分应用起集成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技术,减少从水源取水等多个环节中的水量流失和污染,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科学经济的用水,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技术研发和投入力度,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3]。

(二)耕地资源破坏

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耕地的过度利用加剧了耕地的紧缺。在我国许多地方,存在着许多土地问题,如土地资源的质量不高、土地资源的分配不合理等。我国南方的耕地面积约占总我国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而水资源则超过80%。其中一半左右的耕地分布于平原地区,另一半的耕地分布于山区和高原。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生态环境平衡性显著降低。土壤侵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荒漠化的速度是20世纪的数倍,而盐碱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中国土地资源和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土地资源质量下降、土地环境质量下降、资源空间不平衡、水土资源不平衡、土地复垦困难、土地污染问题突出、工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污染问题从局部向全局扩散,由于酸沉降的作用,一些地方的土壤酸化问题愈加严重。耕地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必须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两个方面来解决耕地保护问题。目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树立起保护意识。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措施,并着手建立与农业现代化高度融合的土地保护制度,把大量耕地作为建设用地,鼓励农民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针对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恶化的现状,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加大对耕地保护的研究,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和土地荒漠化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现有农田、农业基础设施、土壤肥力的监测与管理,维护耕地的功能,促进耕地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耕地数量、质量、农田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促进耕地的科学管理与使用[4]。

(三)农药和化肥等污染日益严重

我国农业的肥料用量很大,但是实际的应用效率却并不高,农药主要是药剂和粉剂,只有少量的杀虫剂会分散在作物的周围,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这些残留物一旦进入生态系统,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体系的平衡。长期使用杀虫剂会导致害虫耐药性变强,给今后的系统化防治带来许多困难。而且喷洒在农作物上的杀虫剂会渗透到地下水之中,从而污染地下水的环境,影响灌溉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杀虫剂经过高温会飘散到空气之中,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四)地膜的过量使用

覆膜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水能力,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扩大适作区,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目前市场上的薄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它的性质稳定,但分子量大,不易在自然状态下分解,可以在土壤中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且大部分都无法循环使用。近年来,由于地膜的应用越来越多,地膜的残留也逐渐增多,会对原有的土壤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含水量、抗旱能力,从而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5]。

(五)其他污染

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燃烧,会使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到微生物向作物提供营养;工业废水中的废弃污染物,对农业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解决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策略

(一)有关部门加强立法,合理分配资源

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开发不合理,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不到位,不断地进行掠夺和破坏,对环境的危害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在生产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资源节约原则,大力提倡环保理念,正确做到无害化处理工业污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城镇工业污染的合理控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合理规范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污染,积极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采取相应的渠道防渗技术,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污染控制。要改变发展策略,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出现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分配不合理。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把生态农业建设当作工作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和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完善[6]。

(二)进一步改善生产技术,从而推进农业的清洁生产

农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使用绿色肥料、农药等手段,将农业污染降到最低,从而有效保证耕地的可持续使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目前,由于化肥中氮、磷、钾比例失调和化肥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频繁出现,所以要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而发展集约化农业应该以实现农业清洁生产为主要目标,采取一切措施严格把控化肥的生产质量,有效减少有毒有害化肥的生产与利用,相关企业和个人应该致力于研发新型健康无污染的农用肥料。同时,还要随着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一步研发出新型高效的控释肥料。针对现行肥料品种,应继续改进施肥技术,并依据肥料的剂型特点和作物种类,决定是否采取一次或多阶段施肥,以确保肥料利用率,达到高质量、低消耗目标。因此,农药的研发应该朝着低残留、低毒性的方向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研制的生物杀虫剂将逐步替代化学农药。杀虫剂在控制害虫、杂草、鼠害等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在农药施用方面,新的施用方式与技术能够确保以最低的杀虫剂用量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出害虫的天敌,而采用生态控制取代化学控制,则能有效地解决农药的污染问题。可生物降解农用薄膜是一种新型材料其降解和灰化后的产品不会对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危害。当前,应加大对可降解薄膜的可控性的研究,以减少成本,统一评估标准。农业清洁生产不像工业清洁生产,不是一个特定的企业,也不是一个生产过程,它所涉及的领域种类很多,这不仅要农民的支持,也要得到整个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7]。

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要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环境现状,就需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由于环保是政府的一项行动,因此,环保意识的高低,将会对环保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需要,分区域、分步骤、有重点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让更多的人吃得放心。我国应尽快制定并颁布相关的农业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使其在法律上具有可操作性,违法必究,并依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管。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一是对城市生活和工业废弃物进行严格控制;二是大力推进病虫害综合治理,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大力发展低毒低残留杀虫剂,防止农业环境的污染。同时,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8]。

五、结束语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和发展,而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改革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科学的方法,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建设,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生产结构,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由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停地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这种交换中,人类的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从而导致了环境质量的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因素的总称,包括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农业生物,是指作物、果树、蔬菜、栽培的中草药和树木花草、蚕桑、家畜、家禽、养殖鱼类等”。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就是在人为作用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所发生的好的或坏的变化程度,或者说是农业生态环境在人为作用下的总体变化状态。对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所做出的评价即是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按评价时间可分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预断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指根据近期的生态环境监测资料,通过现状分析进行问题识别,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及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预断评价是指通过对连续多年的某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变动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环境质量。按评价要素可划分为农业生态环境单要素质量评价、综合评价以及联合评价等,单要素质量评价是针对某个环境的某个要素的评估,这是最基本和最具有应用价值的评估手段。例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综合评价即指在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对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质量进行评定。

猜你喜欢
杀虫剂耕地污染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跟踪导练(一)3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杀虫剂,别乱喷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