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饲养管理及常见疫病防治措施

2022-12-27 22:45索朗措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牦牛牧民疫病

文│索朗措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在西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牦牛是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其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都较为可观。在牦牛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应重视饲养管理过程,做好疫病防治工作,避免因疫病困扰而影响牦牛的生长,进而影响经济收入。

一、牦牛饲养管理措施

1.营养管理措施。牦牛饲养管理牵扯到多方面的内容,牧民应从各个环节入手,强化饲养管理措施,提高相关质量水平。首先应注意的是营养管理措施。要想始终保障牦牛的健康生长,牧民应依据牦牛的身体生长状况进行营养管理,充足的营养能够促进牦牛的稳定生长。而牦牛实际所需的营养则应考虑牦牛的体重与年龄,将这些参数结合起来才能给牦牛提供足够的营养。根据相关经验,若是牦牛体重200千克左右,则每天需要14千克中等品质青草。若是牦牛体重100千克左右,则每天需要10千克中等品质青草。若是牦牛体重250千克左右,则每天需要16千克中等品质青草。这些措施一定要引起牧民的重视,只有从基本营养管理方面入手,才能够让牦牛得以健康生长。

2.冷暖季节饲养管理。牦牛的生长也会受季节因素影响,冷暖季节不同,牦牛的生长状态与饮食结构也略有区别。牧民在冷季节饲养牦牛时,应注意为牦牛保胎保膘,防止因天气寒冷导致牦牛身体素质下降。若是牦牛群中已孕牦牛较多,牧民放牧时就不要去冰滩地较多的草场。牧民在暖季节饲养牦牛时,应注意为牦牛抓膘,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放牧,让牦牛能够吃更多的草,每天至少花费13小时的时间,保障营养摄入量充足。

3.卫生管理。牧民在饲养牦牛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基本的卫生管理,这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好的卫生条件有助于牦牛的身体健康,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疫病的发生。牧民应以预防为主,做到防治结合,防止出现疫病。若是牦牛长期处于脏乱差的养殖环境中,则很容易出现病毒,这样的环境也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牧民一定要注重卫生管理工作,创新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定期清理饲舍,尽可能地降低疫病出现的概率,从而减少相应的经济损失。

4.定期消毒管理。牧民在饲养牦牛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卫生管理工作,也应对饲舍进行定期消毒管理,从根本上消灭牦牛疫病的传播,最大程度地减小牦牛疫病的爆发规模,从而降低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牧民应做到一周消毒一次,强化牦牛物品消毒,一旦出现牦牛感染,则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即使是疑似感染也要隔离,在确诊后及时治疗,以多种方式缩小疫病传播范围。

5.搭建好牦牛棚。牧民饲养牦牛的主要形式是放牧。在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背景下,牧民要想做好牦牛放牧工作,一定要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依据本地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放牧地点以及放牧牦牛的数量,尽可能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在搭建牛棚时也应选择地形开阔、向阳、干燥的地方,在为牦牛保暖抗寒的同时创建良好的育肥环境。

二、牦牛疫病防治措施

1.感冒防治措施。牧民在饲养牦牛的过程中,若是有牦牛出现感冒的症状一定要及时防治。牦牛感冒时多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状态,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加快与体温升高等症状。牧民在防治过程中主要是药物防治,此种方式较为直接有效。只需将适量的阿司匹林与饲料混合在一起,药量在10~25克,让牦牛内服即可。除此之外,牧民也可以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对感冒牦牛进行治疗,大约注射10毫升占比30%的安乃近即可。如果采用以上两种方式仍然无法降低牦牛的体温,牧民就需要采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来控制感冒牦牛的病情,充分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保障牦牛的健康生长。

2.咽炎防治措施。牧民在饲养牦牛的过程中,若有牦牛出现咽炎的症状也一定要引起重视。牦牛所患的咽炎一般有两种类型,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咽炎受化学因素与物理因素影响,一般是因为牦牛长期食用质地硬、颗粒大的食物划伤咽喉造成发炎所导致的。继发性咽炎受其他疾病影响,一般是流行性感冒与结核病等。牧民要想治疗牦牛的症状,可以在牦牛患病的地方涂抹鱼石脂软膏。若是症状较为严重则可以注射一定量的青霉素来控制病情,通常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3.支气管炎防治措施。牧民在饲养牦牛的过程中,若有牦牛出现支气管炎的症状则一定要积极治疗。牦牛支气管炎是疫病的一种,对牦牛的身体损害较大,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治疗。牦牛支气管炎是因为支气管黏膜层与深层发生炎症所造成的,多出现于晚秋与早春温差较大天气。天气若过凉或过寒,空气中的刺激性气体会刺激牦牛的支气管黏膜,导致牦牛抵抗力降低,极易出现流行感冒或寄生虫疾病的问题。若是牧民没有重视牦牛的此类疾病,使得牦牛疾病没有进行有效防止,就会对牦牛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牦牛支气管疾病主要表现为时间较短的咳嗽,若是病情加重,就会出现长咳、持续流鼻涕症状,后期还会出现黏性鼻液。牧民在具体防治时,应让牦牛多多运动,提高牦牛的免疫力。一般情况下,支气管炎也会引发其他疾病,只有提高了牦牛的抵抗力才能够真正防治疾病。牧民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重点把控,做到饮食卫生与饮水卫生。一旦牦牛出现支气管炎疾病则应及时治疗,可以以抗过敏疗法为主,在饲料中融入氯化铵,让牦牛每天服用一次。

4.腹泻疾病防治措施。牧民在饲养牦牛的过程中,若有牦牛出现腹泻症状一定不能忽视,牦牛腹泻疾病防治极为重要。饲料质量或饲养管理出现问题,或是病原体感染都可能导致牦牛腹泻问题。牧民在防治过程中应采用精细化和高效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地做好犊牛接产工作。当小牛出生后,牧民首先要擦拭小牛全身,为小牛保暖。若是小牛出生在气候较冷的季节,牧民应在牛舍内饲养小牛,小牛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之后才可以进行野外饲养。除此之外,卫生消毒非常关键,牧民应始终保持养殖场的卫生环境,一周至少消毒两次。一旦牦牛出现腹泻症状,牧民应积极的采用药物治疗。若病情较轻,则可以让牦牛内服西环素片和土霉素片。若病情较重,则应为牦牛注射土霉素液体和牛羊头孢,保障牦牛的健康。

三、思考与建议

牦牛作为西藏高海拔地区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饲养工作应始终被牧民所重视。牧民要了解牦牛饲养管理的基本方法与常见的疫病防治措施,提升饲养水平,让牦牛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在实际饲养过程中,牧民应制定合适的饲养方案,以科学的方式做好每一项饲养工作。牦牛饲养管理涉及多项内容,只有在每个环节中都注重管理的质量,才能为牦牛的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牧民在制定饲养方案时一定要结合牦牛的实际状况,科学的规划牦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的举措,做好风险预警与风险控制工作,避免因疫病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发生。其中包括牦牛的饮食控制,应考虑到牦牛的体重与营养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并优化饲养防控工作,满足牦牛的各项生长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牧民在饲养牦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始终以科学的态度做好每一项饲养工作,掌握多种牦牛饲养管理措施,并积极的防治牦牛的各种疾病。牧民在防治牦牛疫病时,应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尽可能提高牦牛免疫力。牧民应不断学习,借鉴优秀的饲养经验,通过应用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保障牦牛的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牦牛牧民疫病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牧民歌唱冬奥会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甘南牧民 赵云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