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中医辨证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12-27 11:31许慧荣苏春燕
大医生 2022年24期
关键词:米沙坦氨氯地平血压

王 雁,许慧荣,苏春燕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妇儿教研室,山东烟台 26410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护理部,北京100102;3.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ICU,北京 100102)

高血压为临床多发慢性病,本病存在多种病因,精神、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均可导致疾病发生[1]。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伴随着对心、脑结构与功能损伤的风险,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回顾既往临床报道,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领域,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属于常用药品类型,通过合理选药、正确管理剂量及治疗期间的用药指导,患者能够从中获益,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2]。但常规西药治疗的侧重点在于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对患者机体内环境改善及体质状况调节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加之药品的用药效果受病理机制、患病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医辩证护理是以中医认知、诊断疾病的经验为基础,根据患者的证型分析结论,给予差异化的中医护理的过程,相较于常规护理,辨证护理的针对性更强,且中医护理围绕患者体质条件的改善以及内环境的平衡制订了若干护理措施,这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有积极作用[3]。而将中医辨证护理与西医联合用药方案进行联合,有进一步改善患者用药疗效的可能性。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中医辨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重点探讨该干预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1.43±5.17)岁;病程9个月~15年,平均病程(8.41±2.06)年。观察组患者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2.03±5.49)岁;病程7个月~15年,平均病程(8.63±1.9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4];②可配合治疗;③无用药禁忌证。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合并器官实质性病变;③有认知或沟通障碍。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规格:5 mg×7片)治疗,口服,起始剂量2.5 mg/次,2次/d;用药7~14 d后,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酌情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 mg/d。观察组:①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②替米沙坦片(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996,规格:40 mg)治疗,口服,4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月。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高血压的护理常规进行遵医用药、饮食管理、生活习惯等相关内容的指导,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用药,定期进行血压水平自测;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管理情绪,避免愤怒、急躁等情绪诱发血压升高,对病情造成负面影响;科学管理饮食,减少高盐、油腻、厚味食物的摄入量。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证型实施中医辨证护理,具体如下。

瘀血阻窍型:对存在中度、重度眩晕表现者,叮嘱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卧床休息,待症状有明显缓解后再下床活动,避免摔倒。对瘀血难以去除的患者,考虑通过针刺穴位或点刺放血等方法,促生新血,选穴以百会、合谷等穴位为主。对有外伤的患者,护理期间宜密切关注呼吸、神志的变化情况,警惕相关突发状况。膳食方面,可适当食用黑豆、梨、香菇等食物,忌牛肉、羊肉、乌梅等。

痰湿中阻型:本证型患者常见症状重、起病急等特征,眩晕呕吐症状严重者,可服用生姜水、竹沥水;有视物旋转现象,嘱患者静坐或卧床休息,防止跌倒。科学管理居住环境,居室宜温暖、干燥、通风良好,确保居室内有充足的阳光,是患者获得良好舒适度的关键。体重偏胖者,考虑根据肥胖程度适当节制食量,并按其年龄、体能状况等给予运动锻炼指导,锻炼方式以气功、太极拳等为主。患者多郁郁寡欢,按情志理论进行情志调节,护理期间多关注个体的心理要求与思想变化,对有不良情志表现的患者,通过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其所忧虑的具体事物,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为患者排忧解难。膳食方面,宜选取清淡食物,尽可能减少动物内脏等油荤食物的食用量,避免进一步损伤脾胃,忌生冷食物,可嘱患者适当食用薏米粥与党参粥。

气血亏虚型:合理控制室温,天气转冷后注意保暖,避免外邪侵入。每天的睡眠时间应长于6~8 h,中午可适当午休0.5 h。对年龄偏大的患者,下床或从事其他活动时应有家属或护工协助,避免发生意外。膳食方面,注意营养管理,尽量增加血肉有情之品的食用量,如奶制品、蛋类、肉类食物等,可食用莲子粥、黄芪粥,起到补益脾胃之功效。

肝阳上亢型:本证型患者容易出现思虑过度、喜怒无常等表现,住院治疗期间应重视情志调节,并就患者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进行指导,尽可能帮助患者达到相对稳定的心境,在不良情志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通过限制陪护、探视等措施减少不良刺激。为患者创造光线柔和、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确保病房内无过冷、过热、杂音、强光等刺激,并嘱患者多休息,通过闭目养神等稳定心绪。根据用药疗效与血压监测结果等评估患者参与运动的条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慢跑、散步等调和气血。饮食应保持清淡,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食品中增加清真甲鱼等有滋阴潜阳功效的菜肴,平时可用枸杞子、菊花等泡水,以达到清心、除烦等效果。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完成以下指标的测定:①血压。采用SH-X60血压管理工作站测定患者的血压水平。②血管内皮功能。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2 5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浆,置于-80 ℃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脂质过氧化物(LOP),检测相关试剂盒由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③中医症状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对患者的眩晕、烦躁易怒、面目红赤等症状进行评分,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0、1、2、3分,统计各症状的评分之和。④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6]进行评价,问卷共4个维度,计分范围80~400分,统计粗分后按下述公式换算为0~100分范围内的最终分:(维度粗分-80)×100/320,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⑤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食欲不振、头痛、恶心呕吐、足踝部水肿。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校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mmHg,±s )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mmHg,±s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舒张压 收缩压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98.75±6.82 69.54±5.71* 157.36±11.87 128.92±7.43*对照组 45 99.13±7.46 81.39±5.26* 158.42±13.06 137.51±9.17*t值 0.252 10.239 0.403 4.882 P值 0.802 <0.001 0.688 <0.001

2.2 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OD、LOP水平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比( ±s )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比( ±s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SOD:超氧化物歧化酶,LOP:脂质过氧化物。

组别 例数 SOD(103U/L) LOP(nmol/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80.93±9.14 94.82±10.27* 5.81±0.46 3.17±0.29*对照组 45 81.62±8.75 84.35±9.65* 5.94±0.59 5.24±0.48*t值 0.366 4.984 1.166 24.761 P值 0.715 <0.001 0.247 <0.001

2.3 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分,±s )

表3 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分,±s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11.76±1.53 5.87±0.64*对照组 45 12.05±1.32 9.13±0.75*t值 0.963 22.180 P值 0.338 <0.001

2.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分,±s )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分,±s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物质功能 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53.17±5.26 74.95±8.46*56.18±2.43 72.63±4.17*58.26±2.93 75.06±6.13*48.67±5.33 69.58±4.32*对照组 45 54.63±5.79 63.58±7.14*55.97±2.58 65.81±4.62*59.14±2.73 68.53±7.29*49.72±4.89 60.13±5.49*t值 -1.252 6.889 0.397 7.351 -1.474 4.599 -0.974 9.074 P值 0.214 <0.001 0.692 <0.001 0.144 <0.001 0.333 <0.001

2.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例(%)]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因较多,相关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本病尚无根治疗法与特异度疗法,确诊后需要通过长期坚持用药与良好的护理配合来稳定病情,将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有效防范相关并发症。在西医诊疗领域,以药物治疗方式稳定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风险;用药期间,护士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叮嘱患者遵医用药、严格管理饮食,积极培养患者的运动习惯,采取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病情。但常规护理方案缺乏针对性,单一用药也容易受到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保障疗效的角度考虑,探索联合用药方案、分析高血压的针对性护理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氨氯地平为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其降压效果与药物成分对动脉收缩功能的作用有关,但经口服给药存在起效慢、利用率低等问题,单独给药的疗效差异较大[7]。替米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效果依靠药物成分对血管收缩、交感兴奋的拮抗效应实现[8]。两种药品的降压机制与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两药联用有增强降压作用的可能性。临床用药经验表明,患者对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的耐受性较好,药品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9-10]。中医辨证护理要求根据患者的证型确定护理原则,据此选取护理措施并行辨证施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均有积极影响[11]。因此,辩证护理与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作用,探讨其联合应用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对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辩证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更低,前后改善幅度更大,提示对应干预方案的血压控制效果更佳。分析其原因,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两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替米沙坦弥补了氨氯地平起效慢的缺陷,以不同的机制实现降压,进一步提升了血压控制的效果;②血压水平明显改善后,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并直接影响后续的遵医用药行为与辨证护理的配合度,实现良性循环。高血压患者病程内伴随着血管内皮损伤风险,氧自由基损伤、脂质过氧化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另外,血压水平过高还可影响其SOD、LOP水平[10]。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OD、LO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方案对损伤风险的预防有积极作用。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是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对评价辨证护理方案的价值有参考意义。本研究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即本研究采用的辨证护理方案对中医症状改善有积极作用,而观察组积分的降低幅度更大,考虑与患者的情绪、证型等因素有关。统计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明显更高,即本联合干预方案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优势。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食欲不振、呕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无组间差异,提示加用替米沙坦不会增加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疗效良好,相较于单一用药,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更优,辅以中医辨证护理,患者的中医症状与生活质量均可得到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米沙坦氨氯地平血压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误解:吃降压药能平复情绪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