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常见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及病情判定价值

2022-12-27 11:31吴梦竹
大医生 2022年24期
关键词:糖类抗原良性

吴梦竹

(六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安徽六安 237000)

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患者数量自2018年起呈现增加趋势,结直肠癌发病率在男性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则居第2位[1]。结直肠癌是由大肠上皮细胞癌性增生引起的,在对其进行确诊和治疗时,根据类型及组织学分类可将其分为腺癌、腺鳞癌和非分化癌。外科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术后疗效,从而促进患者恢复[2]。根据临床经验,不同时期的患者,其预后差别很大。因此,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结合其他相关的检查来评价其预后[3]。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发现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为临床上进一步地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水平提供依据。目前,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肿瘤标志物检查已经是必备项目,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6种常见肿瘤标志物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研究分析,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六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将同期接收的8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者设为良性疾病组。结直肠癌组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3.40±8.70)岁;体质量指数(BMI)19~25 kg/m2,平均BMI(22.94±1.34)kg/m2。良性疾病组中男性50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2.99±9.12)岁;BMI19~25 kg/m2,平均BMI(22.41±1.41)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9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按照国际肿瘤学会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32例,Ⅲ期25例,Ⅳ期28例。Ⅰ、Ⅱ期患者男23例,女18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3.24±8.81)岁;Ⅲ、Ⅳ期患者男30例,女23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3.11±8.78)岁。针对结直肠癌组患者规范治疗后6个月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情况分成复发转移组31例和无复发转移组63例。复发转移组患者男17例,女14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89±8.54)岁;无复发转移组患者男36例,女27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2.77±8.56)岁。不同复发转移组与不同TNM组的患者,均是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前提下展开后续研究比较。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六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结直肠癌组均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5]并经病理确诊者;②肿瘤组织检测未发现为错配修复缺陷或高水平微卫星不稳定者;③未采用介入治疗、瘤体内注射治疗者;④接受物理治疗或中医中药治疗者;⑤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同时进行放、化疗者;②合并严重其他器官病变者;③合并其他肿瘤者;④治疗过程中伴随高危风险因素者。

1.2 检测方法 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对结直肠癌组和良性疾病组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方法: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8 mL,对抽取血液进行静置后离心检测,静置30 min,离心速度3 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采用罗氏配套试剂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指标检测。正常范围:CEA<5 μg/L,CA19-9<37 U/mL,糖类抗原242(CA242)<20 U/mL,糖类抗原72-4(CA72-4)<6.9 U/mL,糖类抗原125(CA125)<35 U/mL,糖类抗原50(CA50)<20 μg/L。指标结果高于上述范围则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①入院时比较结直肠癌组与良性疾 病 组 血 清CEA、CA19-9、CA242、CA72-4、CA125、CA50水平。②入院后比较不同病理分期下上述指标水平。③治疗6个月后,比较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患者上述检测指标水平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直肠癌组患者与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结直肠癌组患者CEA、CA19-9、CA242、CA72-4、CA125、CA50检测水平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结直肠癌组患者与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s )

表1 结直肠癌组患者与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s )

CEA:癌胚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CA242:糖类抗原242;CA72-4:糖类抗原72-4;CA125:糖类抗原125;CA50:糖类抗原50。

组别 例数 CEA(µg/L) CA19-9(U/mL) CA242(U/mL) CA72-4(U/mL) CA125(U/mL) CA50(µg/L)结直肠癌组 94 21.87±6.10 95.67±27.60 28.67±7.96 20.94±5.30 96.34±28.64 51.67±20.40良性疾病组 87 5.02±0.25 37.20±5.60 20.30±3.20 6.85±1.34 34.60±4.69 20.31±6.30 t值 653.614 101.252 25.365 101.968 127.660 144.240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不同TNM分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Ⅲ、Ⅳ 期 患 者CEA、CA19-9、CA242、CA72-4、CA125、CA50检测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TNM分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s )

表2 不同TNM分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s )

CEA:癌胚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CA242:糖类抗原242;CA72-4:糖类抗原72-4;CA125:糖类抗原125;CA50:糖类抗原50。

组别 例数 CEA(µg/L) CA19-9(U/mL) CA242(U/mL) CA72-4(U/mL) CA125(U/mL) CA50(µg/L)Ⅰ、Ⅱ期 41 13.54±3.70 50.34±13.60 19.80±8.60 14.80±4.06 58.39±14.60 42.09±20.40Ⅲ、Ⅳ期 53 30.20±6.34 120.64±27.68 42.67±11.69 35.90±10.97 129.60±40.30 90.60±25.63 t值 16.805 16.242 12.511 12.300 11.300 83.357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结直肠癌组患者经化疗6个月,复发组转移31例。复发转移组患者相关检测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s )

表3 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s )

CEA:癌胚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CA242:糖类抗原242;CA72-4:糖类抗原72-4;CA125:糖类抗原125;CA50:糖类抗原50。

组别 例数 CEA(µg/L) CA19-9(U/mL) CA242(U/mL) CA72-4(U/mL) CA125(U/mL) CA50(µg/L)无复发转移组 63 2.96±1.70 25.95±12.36 16.37±5.98 9.87±3.07 29.97±5.60 15.67±7.60复发转移组 31 39.60±8.10 116.20±32.60 35.64±11.20 34.97±15.47 119.67±37.60 58.97±16.70 t值 34.567 19.402 10.894 12.454 18.620 17.319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既往诊断结直肠癌多采用大便隐血试验,但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差,且从良性到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假阳性结果易被误诊[6]。一般来说,当肿瘤生长到可通过影像检查目视判断的程度时,患者病情大多已经处于中晚期,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最终依据[7-8]。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安全性高,可重复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9]。本文针对6种(CEA、CA19-9、CA242、CA72-4、CA125和CA50)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及预后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可为临床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CEA、CA19-9、CA242、CA125、CA72-4、CA50水平均高于良性疾病组,Ⅲ、Ⅳ期患者6项肿瘤血清指标水平高于Ⅰ、Ⅱ期,复发转移组患者6项肿瘤血清指标水平高于无复发转移组。CEA和CA19-9作为典型的肿瘤标志物,其在结直肠癌患者及消化道癌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都很好,CEA是临床运用较多的筛查结直肠肿瘤的标志物[10]。CA19-9和多种癌症息息相关,在良性疾病如器官炎症、病理性黄疸中也较为常见,胃癌患者在病发的过程中CA19- 9水平会明显升高[11]。CA242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其表达量越高,说明病情发展程度越严重,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临床检验指标[12]。CA72-4属于黏蛋白类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和胃癌中阳性检查率较高[13]。CA125作为一种糖蛋白,在结直肠癌及胃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水平越高,表示患者肿瘤发展程度越深,能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14]。CA50在正常组织中水平极低,和CA19-9具有交叉抗原性,主要用于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且其阳性表达多和病症发展及转移有关[15]。本研究在对6种肿瘤标记的检测对比中发现6种肿瘤标记在不同分组中存在显著差异,提示6种常见血清标志物指标测定可以为结直肠癌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相应指导。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采用CEA、CA19-9、CA242、CA72-4、CA125、CA50等6项肿瘤标志物能够辅助结直肠癌的早期识别,同时可以辅助结直肠癌分期的判定,对于结直肠癌的预后及疗效判定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糖类抗原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结构与功能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糖门”大起底
“主食”应多吃还是少吃
为什么霜降之后的青菜比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