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发展对策研究

2022-12-27 06:01王永吉程文毅商贺勇吴庆来陈志亮
铁道货运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老挝通关海关

王永吉,程文毅,商贺勇,吴庆来,陈志亮

(1.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北京 100844;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3.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云南 昆明 650200)

中老昆万铁路(昆明—万象,以下简称“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向南经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磨憨口岸后进入老挝,经磨丁、孟赛、琅勃拉邦、万荣至老挝首都万象市,正线长度1 035 km,是采用中国铁路标准建设,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对实现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发展战略、加快建成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1]。中老铁路开通初期,磨万段(磨丁—万象南)由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中铁路公司”)委托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维护。为进一步管好用好中老铁路,发挥经济发展先行官和物流大动脉的作用,分析其跨境货运发展情况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完善跨境货运组织,对于提升中老铁路资源运用水平,更好地服务中国和东盟间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发展现状

1.1 跨境货物列车开行情况

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以来,我国山东、浙江、重庆、江苏、广东、湖南等20 余个省市相继开行经中老铁路至老挝万象等城市的国际货物列车。开通首月,累计出入境货物列车开行86 列,日均3 列。其中:出境44 列,日均1.5 列;入境42 列,日均1.5 列;2022年前10 个月,磨憨口岸日均交出国际货物列车3.7 列,日均接入国际货物列车4.4 列;2022年11月7日,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突破1 000 万t,已实现常态化开行6 对国际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跨境货物180万t,货值突破120亿元。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磨憨口岸进出口货物呈现量质齐升态势,中老铁路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的作用日益凸显[2]。

借鉴中欧班列组织经验,结合中老铁路运输特点,从实效、通关、装载、定点、定时、定线、定车7 个方面,精细策划开行速度120 km/h“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基本实现昆明至万象26 h内直达,较普通国际货物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压缩。“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采用专用铁路货车编组,按客车化模式组织适箱适关货物,通过稳定、可控的运到时限吸引货源,培育中老铁路货运市场,打造中老铁路货运优质品牌。

1.2 货源情况

目前中国是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202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3.5 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老挝进口16.7 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出口26.8 亿美元,同比增长28.2%,中国已成为老挝最大出口目的地[3]。当前中老铁路经磨憨铁路口岸进口的主要货物品类为金属矿石(50%)、化工(22%)、大米(14%)、木炭(12%)等;经磨憨铁路口岸出口的主要货物品类为磷酸二铵(50%)、纺织(7%)、汽车配件(7%)、农副产品(6%)等。

自2022年4月28日起,中老铁路将来自泰国的榴莲和山竹,采用公铁联运冷链集装箱“一箱到底”方式运输到达昆明、广州、重庆、上海等地,进一步丰富冷链跨境物流模式,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中老铁路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内出境货物经磨憨铁路口岸出口至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7 个国家,货物发送量到老挝占比18%,到泰国占比54%,到缅甸占比19%,到马来西亚占比3%,到柬埔寨占比4%,其余国家占比2%。从中老铁路出境货物发送量分析,80%以上为过境老挝运输,到达老挝货物较少,中国与东盟和老挝的贸易结构决定了中老铁路今后大量货物均以过境老挝运输为主[3]。

1.3 口岸及境外货运站情况

铁路国境口岸站作为国际运输大通道上重要节点,承担着出入境查验、报关通关、货物换装、国际结算等多重功能,对于确保国际通道的畅通发挥关键作用。中老双方铁路国境口岸站分别为磨憨站和磨丁站,中老铁路口岸站设施设备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中老铁路口岸站设施设备状况Tab.1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status in port stations of China-Laos Railway

货运站是货运组织的主体生产单位。为充分发挥中老铁路直接连入中国铁路网优势,中老铁路磨万段不断拓展多式联运,目前已相继开通纳堆、琅勃拉邦、嘎西、万荣、蓬洪、万象南、孟赛7 个货运站,中老铁路磨万段货运站设施设备状况如表2所示。

表2 中老铁路磨万段货运站设施设备状况Tab.2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status in Boten-Vientiane freight station of China-Laos Railway

2 中老铁路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基础设施配置有待完善。2022年7月1日,中老铁路万象南换装场建成投用,集装箱货物在此进行标准轨和米轨间换装,标志着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陆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更加便捷通畅。但中老铁路通道能力、沿线车站货运集散及物流服务能力还有待补强,与公路、水运的联运体系尚未成形[4]。

(2)铁路货源开发不充分。中老铁路入境货物主要以老挝铁矿石、橡胶、木薯粉、薏仁米为主。出境货物主要发运流向为泰国、缅甸等中南半岛国家,泰国流向主要发运化肥及鲜货,缅甸流向主要发运布匹,老挝流向主要发运纸箱和自备箱、塑料制品等日用百货,马来西亚流向主要发运电子产品。受部分进口农产品输华种类限制和替代种植农产品返销进口计划制约,老挝进入国内的天然橡胶、大米、玉米等农产品种类和数量受限;受国家化肥出口相关政策不明朗影响,国内化肥出口中南半岛国家受限,对铁路货源支撑不够。运输组织方面由于进出境货物对箱型要求不一,存在入境方向因无适箱货源而大量返空,导致运力资源浪费[5]。

(3)全程运输优势不明显。中老铁路公铁联运全程费用高于海运、陆运。以昆明到泰国曼谷40 ft 标箱运载白货为例,铁路全程物流运费约为2 万元/箱,高于海运和汽运价格,全程“门到门”运到时限与汽运相比优势不明显。昆明到曼谷40 ft 标箱不同运输方式情况对比如表3所示。

从表3对比可以看出,铁路“门到门”运输时效性与公路对比不具备显著优势,但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铁路具有运输稳定、运量大和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等优势;与海运相比,铁路在时效上占绝对优势,但在疫情放缓的情况下,海运费却远远低于铁路运费,全程运输优势并不明显。

表3 昆明到曼谷40 ft标箱不同运输方式情况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modes for 40 ft container from Kunming to Bangkok

(4)口岸能力亟待完善。磨憨铁路口岸站目前仅能进行普通货物进出口监管,尚不具备水果、粮食等货物品类的查验条件。采用公铁联运、冷链集装箱方式运输新鲜水果,通过中老铁路分段运输、公路口岸接驳,不同程度增加运输时间和成本。磨丁铁路口岸仅1 条海关监管线具备海关查验条件,长度180 m,只能容纳12 车,导致查验能力不足,随着出入境列车的增加,积压和滞留车的情况将十分突出,造成铁路口岸拥堵。

(5)通关效率亟需提升。目前海关、边检和铁路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水平较低,信息化支撑不足,信息推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海关系统与老挝报关系统中两国商品编码不匹配,录入报关信息时,需要通过老挝磨丁口岸海关人员手工修改,才能成功录入商品信息,提交报关资料,报关信息对接上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3 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发展对策

2021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为地区贸易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经贸方面,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我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8 782 亿美元,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为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通关便利化方面,RCEP 成员国承诺尽可能在货物抵达后48 h 内放行,对快件、易腐货物争取在抵达后6 h 内放行,提升物流通关效率,促进出口增长。关税方面,原产地累积规则大大降低了商品享惠的门槛,鼓励生产企业更多使用区域内的原产材料,有利于成员国共同享受RCEP 协定零关税待遇。这些都为中老铁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中老铁路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3.1 完善铁路基础设施

一是加强中老铁路通道能力及沿线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荣、万象等物流枢纽建设,推动多式联运、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发展,建成区域性货运班列集结中心。二是建立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推进中老铁路场站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打通公铁联运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澜沧江-湄公河航运与中老铁路有机衔接,实现“公铁水”联运[6-7]。三是积极协调物流企业加强海外还箱点建设,更好地促进集装箱出境、下水,助力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

3.2 加大中老铁路货源组织力度

一是抢抓RCEP 协定生效机遇,以中国和东盟多数商品关税减免为契机,联合东盟区域内铁路、物流等相关企业积极开发铁路货源市场。优先依托中老铁路通道及沿线丰富的农林产品、矿产品、纸制品等资源优势,在中老铁路沿线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加快布局建设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电、咖啡、橡胶、木材、茶叶、粮油、水果、花卉、木薯等区域性国际大宗商品集散中心。面向东盟巩固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和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家电产品、纺织品、金属制品等出口,加大有色金属、硫磺、矿产品等大宗商品和机电产品、塑料橡胶、水果、水产品、肉牛等产品进口。二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扩大中老铁路货源,支撑中老铁路货运增运上量。组织开行跨境多式联运班列,辐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区域主要国家,并针对货源情况,研究制定适箱货源对流运输方案,避免运力浪费。

3.3 加快推进海关监管查检场所建设

一是协调国内地方政府和海关部门继续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研和、西双版纳等内陆海关监管场所建设,推进一体化报关,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缓解磨憨铁路口岸查验压力;推动在磨憨铁路口岸申请建设海关保税物流中心,降低国际贸易商品物流成本,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和投资企业入驻,创新国际化物流服务新业态[8]。二是加快磨憨铁路口岸扩大监管区,缓解进出口货物受现有监管场地限制而造成口岸拥堵的问题;同时加快推进磨憨口岸进口水果和粮食指定监管场所建设,满足进口货物运输需要,实现双向冷链运输。三是境外协调推进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监管场所建设,在园区为入驻企业和开发商提供更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报关服务;协调推进磨丁口岸扩能,提升磨丁海关设施及查验能力。

3.4 提升沿线通关效率

一是以通关便利化、满足口岸进出货物快速通关为目标,加强磨憨海关与磨丁海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发挥无需换装、直通运输的优势,减少货物口岸停留时间提升口岸货物列车交接能力;强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国际陆港、口岸等协调发展,深化口岸物流联检联动机制,增强铁路与海关、商务、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对接,提升通关效率和国际化服务效能。二是在国内段更多地采用“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模式,实行客户全程“一次委托”、运单“一单到底”、结算“一次收取”,海关只需通过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实现放行和核销,无需企业在口岸站另行申报并办理转关手续,缩短班列在口岸滞留时间,为进出口企业降低时间和资金成本[9-10]。

3.5 建立中老铁路物流信息平台

一是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建设中老铁路沿线智慧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满足与政府、海关、银行、客户、公路、内陆港、沿海海港、口岸站和境外口岸站等信息交换需求,并且具备网上订仓、网上查询、网上交易、电子支付、仓储管理、运输方案咨询及其他个性化服务功能。二是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基于信息平台,货主、物流企业、代理商、金融、保险、海关等相关部门可以信息自动交换、处理,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数据交换、共享,有助于中老铁路整合多方信息,实现对整个物流链、供应链的有效管控。

3.6 发挥老中铁路公司协调作用

充分运用老中铁路公司特许经营的优势,加强与老挝海关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优化和提升跨境运输组织的效率。一是定期组织中老双方跨境运输组织协调会,就“中老国际货物列车”“澜湄快线”“磨憨-磨丁口岸”进出关等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协调解决。二是在国内数字口岸系统成功应用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双边铁路、海关等数据交换,提升运输和通关效率。三是协调降低全程运输成本,对接老挝海关规范海关费用标准、收费项目以及办理流程等,协调推进在磨万段开办货运站点的同时就可办理国际货运业务,提升中老铁路综合竞争力。

4 结束语

中老铁路跨境联运具有直通运输、无需换装、快速通达等优势,为进一步发挥好中老铁路对接东盟经贸合作的辐射带动作用,还需要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发挥RCEP 协定生效红利、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市场主体培育等,打造中老铁路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运行安全之路、开放发展之路、合作共赢之路,引领中国与东盟高水平双向开放。

猜你喜欢
老挝通关海关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通关英雄榜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一碗面的通关密码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东北海关二五附加税的开征和中日交涉
通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