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话语与建构:对外讲好“中国这十年”的路径探析

2022-12-27 20:44杨双双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对外传播主流媒体

摘要:过去十年,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此背景下,文章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运用叙事范式、说服研究等理论,从加强叙事、创新表达、提升话语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就如何对外讲好“中国这十年”提出建议,得出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主流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应学会用“软”方式做好“硬”报道;巧妙运用话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结论。文章旨在通过探讨对外讲好“中国这十年”的传播策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助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中国这十年”;对外传播;主流媒体;叙事策略;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822;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2-0058-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大创新成果接连涌现,中国人民实现生活全方位改善……十年来,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各行各业疾速前进,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这十年发生的伟大变革,涉及方方面面,影响深刻,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故事,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是摆在中国主流媒体面前的一道大题,还是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必答题。

一、加强叙事,讲好中国十年成就

将“叙事范式”引入传播理论的修辞学教授沃尔特·费舍尔认为,叙事具有普遍性,人的生存离不开叙事,人本质上是讲故事的人[1]。

对于国际传播而言,学会叙事,讲好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故事,是塑造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成功实践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党的二十大已胜利召开,中国媒体应抓住历史机遇,主动设置议题,加强叙事,生动讲好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故事。

面对抽象、庞大的十年发展议题,要讲好中国故事,应学会用“软”方式做好“硬”报道,通过聚焦普通人的生活,折射背后宏大的时代主题,以引发更多受众的共鸣。具体体现为,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用宏大叙事展现中国这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微观案例聚焦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他们生活的真实变化,以小见大。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记者应有意识地挖掘富有温度和感染力的素材,在讲述老百姓的典型故事时,用平实、接地气的语言和生动的表现方式展现中国这十年各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关注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十年来,经历种种困难,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做好脱贫攻坚的宣传报道,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主动设置相关议题,策划大型系列纪录片《我们的十年》,报道团队深入乡村第一线,走访调研当地群众,借助生动的人物故事,娓娓道来,描述了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人民的生活变迁,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反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展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一切为了群众。

要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议题讲透说清,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从身边百姓的真实故事出发,聚焦历史进程中的平凡人物,通过讲述吃苦耐劳、年轻有为的村支书,自食其力、脚踏实地的女货车司机,兢兢业业的杂技演员以及开拓进取的民营企业家们的致富故事,将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符号,以“小人物”的“大故事”体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成就与现实意义,广受好评。

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是主流媒体的政论节目,节目组精心策划,从共同富裕、创新产业和国际交往三个方面出发,选取典型案例,挖掘背后的故事,以真情实感引起人们的共鸣,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中国各行各业做出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比如,为了反映中国这十年的科技创新成就,该节目以“昆仑号”架桥机、“探索4500”水下机器人和龙芯国产自主CPU为案例,以小见大,层层深入,通过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令人耳目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实力迅速提升,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天问”探火星、“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研制、中国空间站建设新进展不断,见证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随着中国科技领域的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创新,在展示我国科技实力,构建国家形象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

比如,人民日报与国家航天局联合推出H5作品《我的星辰大海》,结合虚拟技术,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的突出成就,还让受众深切地感受到新时代航天人的坚守与付出,进一步宣传了航天事业的伟大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成就。

总之,要讲好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成就,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就应学会找好小切口,并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用有温度的语言和新颖的报道形式,以小见大,层层深入,生动地展示中国各行各业取得的进步与成就,进而折射时代主题,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创新表达,巧妙运用话语策略

要把故事讲得好,不仅要内容好,还要深入调研“听故事”对象的心理与需求,研究他們接收信息的习惯与偏好,针对性地创新传播方式,提出既体现中国立场、中国主张,又能被外国受众所接受的观点,巧妙运用话语策略,真正做到“中国话语,国际表达”。

在费舍尔看来,在叙事过程中要正确运用“好理由的逻辑”,“‘好理由要求人们在修辞过程中用事实说话,倾听他人的关切,并愿意调整自己以适应对方,言语要站得住脚,不要强词夺理”[2]。

因此,向世界讲述中国这十年的故事,不能高高在上、自说自话,要充分考虑国外受众的心理和偏好,并以他们听得懂、能接受的话语表达出来,找准共鸣点,精准发力。

卡尔·霍夫兰的“说服研究”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启示,他证明了“两面理”要比“一面理”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在讲述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故事时,要客观、全面、真实,不仅要讲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更加充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等正面议题,还要讲述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汲取了哪些经验教训。在曲折中前进,在经验中成长,这样的“两面理”更加客观公正,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可信度,避免引起受众的抵触心理,还可以让受众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中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道风格上,不要采取针尖对麦芒、对着干的方式,而是要以合作和对话的形式开展对外传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打动受众,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真实的中国。比如,面对西方媒体的质疑,中国网基于“以我为主”的叙述逻辑,巧妙回应关切,推出《你懂中国吗》和《中国3分钟》等外宣双语系列节目,结合街采、动画、弹幕等多种传播手段,主持人通过讲故事、列数据、作对比,生动解读了中国独特的发展之路,讲述了中国这十年的发展历程。相比直接、生硬的表达方式,上述方式更能高效、生动地向外国网民展示中国形象,更易获得海外受众的认同与理解,增强传播效果。

同时,对外讲好中国这十年的故事,要注重“借嘴说话”的舆论引导工作,用好国际面孔传递中国声音。比如,中国网紧扣“中国这十年”重点议题,在防疫抗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领域主动设置议题,通过“外眼”“外嘴”放大中国声量,以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进而折射中国社会变迁。

同样,中国新闻社策划了对外国政要或专业人士的专访,如《阿根廷驻华大使:眼见为实,应亲眼看看新疆的繁荣和谐》《洋“网红”王德中: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中国》等,借助知名的国际专家学者等的言论,向世界展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这十年,第三方视角更具说服力,不失为对外传播的有益尝试。

三、突破防线,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说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难以回避的四个字是“西强我弱”。简单地说,西方媒体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国在海外的形象主要靠西方媒体来传播并塑造[3]。在此背景下,中国媒体应主动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争取国际话语权,不仅要有力回应西方的质疑,还要在国际舆论场上放大中国音量,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当下,党领导的各项伟大事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我们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提高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十分重要,是应对国际形势的必然之举。

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世界格局开始发生转变。在这场疫情“大考”下,世界不同国家应对疫情的反应,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中西方人权差异。面对外部质疑,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同时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抗疫,始终将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第一位,向世界展示了真正的中国人权。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面对中西方人权观的差异,中国主张“和而不同”,基于自身实践,向全球人权事业实践献上新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媒体应有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主动设置议题,对外传播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讲透说清抽象的理念,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读相关文件。

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发布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举办多语种直播发布会,推出短视频《观察家——村企合作共谋发展》,约请专家撰写评论性文章深度解读白皮书,阐释中国这十年的人权进步成就。在此契机下,中国媒体应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抗疫故事,在人权问题上转守为攻,完善人权议题下的传播策略,助推世界人权话语的多元化发展。

十年来,中国体育事业不断取得佳绩,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还是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窗口。

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和张家口成功举办,这场我国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不仅是一场举世瞩目的全球体育盛会,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契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成功,令世界赞叹不已,有效消除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传播好中国形象。因此,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通过讲述开幕式背后的故事、运动员及志愿者的经历与感想,以及冬奥会周边产品的故事,并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在向世界全面展示这场体育盛事的同时,让受众感受到中国独特的文化环境,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比如,人民日报在微博客户端发布短视频《太空也能看到冬奥会的满分细节》、央视推出了生态冬奥短纪录片《冬奥山水间》、中国日报新媒体发布的短视频《科技感拉满 北京冬奥国产科技含量有多高》等,这些作品借助可视化符号,再现北京冬奥会的场景,为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做出了有益探索,值得借鉴与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充分利用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抢占国际传播制高点。打造“全程、全员、全息、全效”的“四全”媒体的重要论断,为我国在全球战略布局上发展多媒体指明了方向。为更有效地突破西方信息壁垒,中国必须加大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传统媒体转型,通过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多手段、多形式、及时有效地进行对外传播,在国际传播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此外,国内各大外宣媒体积极探索转型,在抖音海外版、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上,通过人格化叙事和差异化传播讲述中国的发展故事。他们充分利用新媒体视觉传播、碎片化传播的特性,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老百姓的点滴生活,更能引发受众共情,引起共鸣,从而形成话题机制和刷屏效应。比如徐泽宇、华春莹、胡锡进等拍摄的Vlog深受海外网民追捧,在国际传播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十年奋进,十年发展。中国媒体必须抓住历史机遇,不负职责使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提前做好选题策划,明确报道方向,主动设置议题,创新传播方式,在国际舆论场发出中国声音。

在宣传报道中,媒体工作者要学会用“软”方式做好“硬”报道,用生动的小故事折射背后的大主题;巧妙地运用话语策略,客观、真实、平和地叙事;主动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爭取国际话语权,利用多媒体平台生动、全面地讲好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成就,不仅可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有助于在国际社会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 邓志勇.叙事、叙事范式与叙事理性:关于叙事的修辞学研究[J].外语教学,2012,33(4):37-41.

[2] 赵永华,孟林山.叙事范式理论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分析[J].对外传播,2018(8):43-45.

[3] 严文斌.中国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J].对外传播,2016(6):17-18.

作者简介 杨双双,硕士,助理记者,研究方向:理论传播、国际传播。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对外传播主流媒体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