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2022 年全国甲卷第27 题

2022-12-28 04:37重庆赵维伟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5期
关键词:鸿儒明史遗民

重庆 赵维伟

例.(2022·全国甲卷·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本题考查了康熙帝时期的文化措施,包括让地方官员举荐山林隐逸和博学鸿儒,编修《明史》、儒经传注和《康熙字典》等文化典籍,要求学生判断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在提供的四个选项里,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承续华夏传统”。就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而言,毫无疑问A 项是最佳选择,但是仔细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会发现,A 项也值得商榷。以下就该题谈谈笔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教。

一、明朝遗民士人的“抱忠守节”

康熙帝多次下诏令各地推荐山林隐逸和博学鸿儒,这有其特定的政治意图。明朝灭亡后,清朝入主中原,由于其异族的身份、异质的文化,以黄宗羲、顾炎武为代表的汉族士人群体对新政权怀着否定、敌视的心态,积极参加反清斗争。这些人被称为“明朝遗民”,他们生逢明清易代之际,在易代的情感体验中逐渐凝结起浓烈的民族情结和家国情怀。一段时间内,他们仍以“明”作为现实的文化祖国,写诗作文仍用明朝年号,称明朝为“国朝”,甚至仍把自己视为大明臣子。然而,随着各地抗清斗争的相继失败,“抱忠守节”就成为遗民士人的价值追求。比如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督抚以监军荐,御史以人才荐,皆以亲老辞。今康熙中,复以山林隐逸荐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关中大儒李颙,自康熙十二年以“山林隐逸”荐,其“辞以疾”。康熙十八年,“荐举博学鸿儒,称疾笃,舁床至省,水浆不入口,乃得予假。”那时,遁隐山林、志不仕清以及坚拒清朝征召成为了当时遗民士人抗拒新政权,坚守气节的普遍方式,以此与清朝划清界限。这些遗民士人在学界威望崇高,拥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影响力,他们对清朝不承认和不合作的态度对清朝的统治合法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就利用满汉民族矛盾,打着“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华夏之乾坤”的旗号反叛清朝,一时间竟出现“各省兵民相率背叛”的情况,其中就不乏遗民士人群体的参与。

二、诏开博学鸿儒科

康熙帝继位初期,大规模的反清活动基本结束,政权相对稳定,但是很多明朝遗民仍然没有放弃复明的希望。为了笼络遗民士人,拉拢汉人,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怀柔政策,比如尊重汉俗,崇儒尊孔,重开科举,倡导程朱理学。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让所有士人信服,不少人仍然坚守忠节大义,排斥和敌视清政权。特别是吴三桂“反清复明”的政治宣传,引起了不少汉人对前明的怀念,部分遗民互通声气,阴相谋划,积极参加反清的行动。由于深感收揽人心的紧迫性,清廷在以武力平叛的同时又开始调整政策,进一步笼络遗民士人。康熙十七年,康熙帝下诏:“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最终各地举荐143 人赴京应试。康熙十八年三月初一,康熙帝亲自诏试于太和殿的体仁阁,试题内容为一诗一赋,皇帝亲览诸卷,最终录取一等20 人,二等30 人,俱入翰林院供职,纂修《明史》。这就是康熙年间堪称“一代伟观”的乙未博学鸿儒科,所谓的博学鸿儒科是科举之外的一种特科,它结合了汉代的征辟、举荐和唐宋的词科,由天子亲诏或亲试,用以选拔、笼络非常之才。康熙十八年诏开的博学鸿儒科对明朝遗民的心态变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许多原来抱有对立情绪的遗民士人,或态度软化,或立场转变,或俯首称臣。比如顾炎武虽然拒绝承认清朝统治,但在博学鸿儒科之后,他对其他士人的仕清之举也开始持比较宽容的态度。黄宗羲也在康熙十八年开始正式承认了清朝的统治,其重要依据就是在其文章中开始采用清朝年号。前文提到的关中大儒李颙在得到康熙帝“志操高洁”的褒奖后,对清朝的态度也缓和了,不再将之视为“夷狄”。

因此,博学鸿儒科表面是在为国家揽才,实则是在揽取明朝遗民士人的归顺之心,加强了他们对新王朝的文化归属和政治认同,进一步维护、巩固清王朝对中国的统治。所以孟森先生才会对博学鸿儒科如此评价:“纯为圣祖(康熙帝)定天下之计”。

三、编纂《明史》

《明史》的编纂可以追溯到顺治二年,但是当时战乱未休,史料不全,人才不齐,编纂工作进展缓慢。康熙四年尽管再度开馆,但仍因各种因素未能顺利开展,直到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开科后,再次开明史馆,五十名鸿儒全部授予翰林院官职,参与编纂《明史》。这一举措引起了明朝遗民特别是士人群体的情感共鸣,迎合了遗民士人的心理。因为他们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经世意识寄托于《明史》的编撰上,“以故国之史报故国”,他们力图保存故史,以告慰先朝,告知后人有关明代的典章制度,反思明亡的原因。比如黄宗羲虽然没有接受清廷征召,亲自到史馆修史,但却送万斯同及自己儿子黄百家等人入明史馆参与《明史》的编修,他本人也为《明史》的编写提供了大量史料。顾炎武对清朝编纂《明史》的行为大加赞誉,谓“一代文献,属之巨公,幸甚幸甚”,并和黄宗羲一样对《明史》的编纂提供诸多帮助。遗民学者直接或间接编纂《明史》的行为,使他们对“国史”的认知逐渐发生改变,故国情怀、民族情结开始淡漠。全祖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虽然对南明忠义予以表彰,但已不视之为正统,甚至认为“天既厌明,人力莫可如何”,清朝“得天命”而君天下。所以,清修《明史》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总结明代兴亡治乱的历史经验,更多是出于政治的现实需求,让明朝遗民士人接受明清更替的必然性,增强他们对清朝的认同,树立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四、编修《康熙字典》等文化典籍

康熙帝在位期间,官修或敕命编纂的类书堪称蔚为大观,除了派人编修《明史》以外,还组织汉人学者编纂其他文化典籍:字书类有《康熙字典》,文学总集类有《全唐诗》《古文渊鉴》《历代赋汇》《唐宋元明四朝诗选》等,音韵学类有《音韵阐微》,理学类有《朱子全书》《性理经义》,乐律类有《律吕正义》,地理学类有《皇舆表》《皇舆全览图》。这些文化典籍客观上传承、弘扬了中华文化,但是“文化事业绝不是仅仅脱离政治环境的、象牙塔式的、纯学术的东西,而是与现实政治密切关联”。编修这些书籍的政治意图不言而喻,因为在当时这一系列的类书属于“不急之书”,但政府却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前后耗费数十年,汉族士人在故纸堆中逐渐消磨了反抗意识。编修文化典籍的目的还不止于此,以《康熙字典》的编修为例,张涤华在《论〈康熙字典〉》一文中将康熙帝编纂这部字典的目的概括归纳为三点:第一,借修书来笼络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怀柔手段;第二,采用过去封建王朝的骗人手法,在武力大肆镇压之后,来一套稽古右文的把戏,借以点缀升平,炫耀新朝的文治;第三,通过修书,检查并销毁一切不利于清朝的文献记录,借以加强封建统治。

五、“承续华夏传统”表述的商榷

了解了康熙时期文化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后,我们再来思考全国甲卷第27 题,会发现答案确有值得商榷之处。题干列举了康熙时期采取的一系列文化措施,要求选出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何为“目的”?根据对这个词语的相关解释,所谓“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根据上文的阐述,“承续华夏传统”是康熙帝文化措施的主要目的吗?不可否认,康熙时期所实施的这一系列文化措施一定程度上保存且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但是在编纂过程中也按照清廷的政治标准销毁了很多不利于统治的“禁书”,某种程度上对华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破坏。综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康熙时期的文化举措主要目的还是出于维护清朝统治、巩固政权的政治考量,“承续华夏传统”更像是一句笼络明朝遗民士人的政治宣传口号,又或者是政治目的达成后的“赠品”。

猜你喜欢
鸿儒明史遗民
桂游联
民国学人改造《明史》的研究趋向及其动因
试析几处西周墓地中的殷周杂处
西夏遗民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评介
西夏遗民余阙对魏晋六朝诗歌的接受
西夏遗民文献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
卞鸿儒对辽庆陵石刻研究的学术贡献
赌石
论明史、明史研究及点校本《明史》修订
《明史》辨误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