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创建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2-12-28 06:11饶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体医社区服务体育运动

饶柳

(江西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随着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公众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体医融合已由战略规划进入实质发展阶段,作为促进人体健康最经济且效果显著的方式,体医融合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逐渐把“运动是良药”作为西方医学的主流思想,医疗人员也逐渐意识到处方药对于人体的影响是短暂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规律的科学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长远。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个体的身体健康、情感健康、社交健康以及智力健康都极大地受到了锻炼水平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社区在一个城市的规划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居民都可以由社区这一地缘因素划分开来。作为城市居民的基本单元,社区已成为我国开展体医融合的重要场域。只有将体医融合下沉到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的桥梁作用,让每一个人都切身感受到体育运动给自身健康带来的有利变化,体医融合在我国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要使体医融合扎根于社区,建立全方位的社区服务体系是关键。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管理部门、体育健康部门、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依托体育与医疗复合型人才,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开设运动处方,最终提高社区居民身体素质与生活水平的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对促进健康老龄化社会、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社区体医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的影响而呈不均衡态势,社区根据自身所在区域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体医融合路径,主要可分为以下3种模式。

1.1、区校合作模式

这里的校指的是体育院校中的运动科学学院或运动康复专业等,也包括综合性院校中的体育科学学院。社区与院校开展区域合作,充分利用相关院校的专业知识与人才,对社区居民进行早期的运动健康干预,探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联合上海体育学院,建立体医融合试点工作机制,通过对居民医保大数据的筛选,确定亚健康人群,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实行专业的健康运动干预方案,指导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伤骨科医院将“智能步态训练与评估”、“传感器运动捕捉与解析”、“光学运动捕捉与解析”等以往服务于竞技体育奥运冠军的技术设备,用于杨浦社区的广大居民,实现“体转民”。

1.2、区政合作模式

社区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和体育健康服务体系,建立体医融合示范区,实现运动健康端口的前移,为居民节省医疗费用的支出,促进医保资金合理高效使用。2020年,厦门市启动“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厦门市体育局和厦门市卫健委联手打造,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基本的生理检查、体质监测、运动风险评估及运动能力筛查等项目,为其量身打造一份精准的运动处方,以“治未病”为侧重点,包括营养知识的普及,形成一整套的健康干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区体合作模式

这里的体指的是体育俱乐部,利用体育俱乐部分布广、灵活性强等特点,可以为社区提供量身定做的体医融合设计方案。针对不同社区年龄、性别等人口结构,疾病分布状况以及居民运动偏好等特点,体育俱乐部可以设计不同的运动健康干预方案。例如,针对青少年,主要预防的是近视眼及脊柱侧弯等常见问题;针对中年人工作压力较大、久坐,主要问题是颈椎腰椎等骨骼肌肉方面的疾病及“三高”的预防;针对中老年人,主要是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由于其灵活性较强,基于体育俱乐部的体医融合模式可以贯穿全过程,运动前评估、运动中监测、运动后分析,使居民全面了解体育运动给自身健康带来的有利变化,更有利于其长期坚持。武汉市“江城健身e家”便是在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基础上融入体质检测、健康风险评估、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基础上构建的新型城市社区科学健身服务综合体。

除以上3种模式外,还存在其他的体医融合社区服务模式,例如,与体质监测中心合作的模式、与医院合作的模式等,社区根据各种模式不同的特点及自身的发展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但总的来说,我国体育系统与医疗系统并未形成长效稳定的合作模式,社区管理部门、体育健康部门、医疗服务机构三者还未建立稳定的合作架构,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尚存在一系列问题等待突破与解决。

2、建立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的现实困境

2.1、体医融合服务社区缺乏长效合作机制

要使体医融合有效地服务于社区,需要体育部门、医疗部门以及社区服务机构三方共同合作,形成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目前,我国社区体医融合健康服务呈现封闭化、碎片化的管理特点,社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现阶段,社区健康服务的内容仅限于定时请一些医院的医生来社区帮助部分居民实行简单的健康体检或健康咨询,或是与一些健身机构合作,举办一些以娱乐性为主的体育比赛,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举办的活动要么单一以医疗为主,要么单一以体育为主,并没有形成体医融合的服务机制,服务形式呈碎片性、单一性的特点,从长远来看,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工作,满足辖区群众老年护理、社区康复、社区精神卫生、社区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营养指导等综合性医疗健康需求。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医疗为主,基本没有纳入运动健康的理念与方法,呈现较强的单一性。需要与相关体育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例如,运动康复机构,或是相应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时纳入运动健康的理念,采取体医融合的手段,形成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

2.2、体医融合观念有待加强

运动是良药这一理念在西方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如今才成为西方医学的主流思想。在我国,这一观念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人仍停留在体育运动与医疗治病互不相干,生病了就要吃药打针的阶段,甚至还有部分人认为体育就是竞技运动,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我国体医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体医融合强调的是“治未病”以及对慢性病的康复与治疗,我国现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各种慢性病逐渐增多,体育运动对我们的肌肉骨骼、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普及“运动是良药”这一理念对我国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的医疗体系普遍对运动干预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医生仍停留在常规的医学诊断与治疗,没有纳入体育运动健康管理的理念,很难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体医融合的观念淡薄。而医疗体系的权威性及话语权都很高,如若医疗人员都没有形成运动健康的理念,那居民就更加难以建立体医融合的观念了。

2.3、体医融合设施配备不足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社区居民的基本健身路径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居民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截止到2020年,我国人均场地面积虽然已经达到2.20m2,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而且这其中还有将近一半的面积是分布在各大中小学,社区居民无法享受这些体育场馆带来的便利。部分高档社区可能会有专门的环形跑道、运动空间等,但大部分普通住宅甚至连专门的运动场地都没有,体育场地供给不足、配备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大部分社区只能提供简单的身高体重测量仪、血压计等医疗设备,无法全面系统地进行身体检测,发现不了问题,便无法提出解决对策,更加无法为社区居民开设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开设运动处方前必须对身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肌肉、骨骼、耐力等,以及自身是否有基础性疾病,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检测仪器。即使社区医生具有“运动是良药”的理念,但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4、体医融合专业人才短缺

从人才培养来看,体医融合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体育运动知识,属于体育与医疗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体不懂医”、“医不懂体”的现象,具有开设医疗处方的医生拘泥于本专业常规的医疗诊断与治疗,而掌握丰富体育运动知识的体育专业人员却不具备医疗执照。由于医疗与体育处于两个不同的行业体系,要打破这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为政”的局面,必须加强两个行业部门的有效沟通。我国高校设置的运动康复专业,便是体育与医疗融合的有效形式。运动康复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体育运动意识的医疗人员,拿的是医学学位,具有开设医疗处方的资格。根据2016年全国“两会”提案数据,目前我国有3.6万人具备康复治疗师资格,每10万人口中只有2.65名康复治疗师,无法满足我国居民运动康复的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康复治疗师十分紧缺。据统计,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也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与城市社区总人口数量的比例约为1∶1 000。而且大部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针对自身有基础性疾病的居民无法提出专业的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的创建与发展。

3、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

3.1、建立体医融合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

现阶段,体医融合融入社区的发展并不十分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育部门、医疗部门以及社区服务机构三方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协同治理的结构。政府主导部门、体育管理部门、健康服务部门、卫生管理部门、社会自治组织、社会公民等都是体医融合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在顶层设计方面,要把各个部门有机结合,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加强各部门的交流沟通,以政府为主导,整合体育、教育、医疗、社会等各方资源。克服体医融合协同治理中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分离、体育和医疗服务主体沟通缺失等问题,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多方资源和市场力量提升体医融合的协同效应。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建立专门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协同体育管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健康服务部门,细化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单位任务,建立体医融合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

3.2、提升体医融合融入社区的认知

现如今依旧有很多人停留在生病了就要打针吃药的观念里,特别是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要转变这一观念,必须大力倡导“运动是良药”,充分发挥社区的基层管理作用。定期举办社区宣讲、专家交流、在线答疑、运动健康讲座等活动,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官网、公众号等进行体医融合的基本知识普及,设置交流反馈平台,大力宣扬“大健康”的意识,建立“自上而下”的宣传沟通工作,搭建“自下而上”的民众健康诉求反馈桥梁。对于医疗服务部门来说,应利用自身的专业威望与平台,加快体育运动健康知识建设,加强制定运动处方的培训,提供诊疗建议时纳入非医疗干预对策,鼓励患者进行科学的体育运动,进一步促进“体融于医”,增加居民对体育运动干预健康的认可度。建立完整的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观念的认知是基础,在社区居民中大力发扬“大健康”的运动意识,提升体育健康管理水平,使体医融合理念真正扎根于社区。

3.3、搭建体医融合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的建立,必须要有一定的设施设备作为基础,目前我国社区的人均运动场地、运动健身器材以及医疗检测器材都是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社区供给。除了政府方面的投入,应主动开发商业化的体医融合形式,例如,运动康复中心、私人体康机构等。构建数字化的居民健康信息平台,利用检测仪器,收集社区内居民的基本身体素质情况;建立体育场地公开及预约系统,使得社区内体育场地的利用率实现最大化;开发运动健身、医疗干预等服务平台,普及专业的运动健身及医疗知识,为居民提供专业的运动康复建议;建立社区医疗卫生、体育人员基本情况信息体系,供居民查阅并提供预约功能,让专业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检查并开设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充分整合医疗系统的医生、运动治疗师,体育系统的运动康复师、社会指导员,使这些人员可以纳入到体医融合服务平台之中,为社区居民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等自身基础疾病的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一方面缓解医疗与体育资源紧缺的现状;另一方面真正发挥“治未病”的重要作用。

3.4、加强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建设

体医融合涉及到体育与医疗两大系统,在当前的人才培养结构中,大部分都是在各自的系统里培养专业型人才,导致现在“医不懂体”、“体不懂医”的现象盛行。针对此种现象,我国各大体育院校开设了运动医学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更需要掌握解剖学、药理学、运动康复学、运动生理学等专业的医学知识,培养具有开设运动处方权的复合型人才,还有部分体育院校设置了附属体育医院,例如,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是我国最早的一家体育医院。医学院在培养自身领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开设综合课程,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与保健等相关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掌握非医疗干预手段,指导患者通过体育运动预防相关疾病,真正达到“治未病”的目的。针对慢性病患者,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案,还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在慢性病方面的预防与治疗作用,鼓励开设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

4、结语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在我国呈现越来越多的发展态势,要实现全民健康,体医融合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是体医融合在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区居民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内在需求。当前我国体医融合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丞待解决,充分发挥社区的基层管理作用,加强体育、医疗系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原有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认知理念,构建服务平台,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远景目标。

猜你喜欢
体医社区服务体育运动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研究30年: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我国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服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