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分析

2022-12-28 12:42赵多银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2年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联网林业

◆赵多银

物联网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分析

◆赵多银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 730314)

为了探究互联网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笔者首先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基本介绍,分析林业技术智慧平台的构建策略,发现:该项技术与“3S”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对森林资源空间进行展示,逐渐组织成巨大的智能网络,已然成为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的新型技术科学。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林业资源精准培育、森林火灾防火预警系统、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提升森林资源供给能力,及时获取到林木生长信息,提升资源可利用率,最终实现智慧林业发展目标。

林业资源;物联网技术;监测信息;智慧平台;应用

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下,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渐普及、渗透到各行各业,林业建设系统也是如此,当前我国天然林面积和人工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资源供给能力逐渐提升,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物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监测森林生长指标,判断病虫害受损情况,掌握森林生长机理的同时,做好消防措施,加强火灾预警,从而促进智慧林业的发展与建设。

1 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述

互联网技术从本质上讲就是指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对智能终端进行完善,促进林业资源之间的相互感知[1]。帮助后台监测人员及时获取到所需信息,如今已经应用到林业管理的各个领域,通过RFID(射频识别)、遥感技术、传感器、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对信息进行传输,将互联网与物品相互连接,进行定位、跟踪、通信、识别,逐渐组织成巨大的智能网络,对林业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云计算技术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与相关网络技术相结合,对虚拟化资源进行动态伸缩计算,相当于物联网的“大脑”,发挥各项技术优势,预测气候变化,突破森林资源监测难点,为管理人员提供动态化数据,为林业信息化奠定坚实基础。其次,与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相结合,负责学习与思考,拓展人的智能理论,将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已经成为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的新型技术科学,通过数学建模、过程模拟,让机器和系统像“人”一样思考,实现林业管理工作的进步。

1.2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也是通讯技术的一种,相当于物联网的“嘴巴”,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利用RFID标签让无线电讯号在无需进行光学接触的情况下,读取相关数据,让物体会说话,具有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等特点。在日常工作中,射频识别技术与“3S”技术相结合,可以对林地的自然条件、灾害预警、救灾力量、日常巡护等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实现数据资源一体化整合,对林业基础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增强林业资源立体化感知能力。

1.3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的使用,主要对被测量物体的电压、电流规律转化为通讯信号,对林业资源所处的温度、湿度进行信号传输,相当于让后台管理人员或者物联网系统接收到森林资源“说话的内容”,捕捉外在信号,相当于物联网的“耳朵”。但是该项技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受环境影响较大,再加之森林资源所处于自然环境下,受到气温变化、气候变化等多种方面的影响,外界的细微变化都会对传感器灵敏度产生影响。

2 物联网林业技术智慧平台的构建

智慧林业综合应用平台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分别如下。

2.1 网络和硬件层

网络和硬件层,即将磁盘阵列、应用服务器、防火墙、数据库、服务器、交换机、入侵检测、GIS服务器、路由器等,利用无线网络进行连接与构建,组成视频专网,连接电子政务网,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融会贯通。

2.2 基础平台操作层

基础平台操作层将三维场景管理软件和商用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制图软件、地理信息平台软件相结合,与手持移动终端相互连接,提升操作系统的完备性。

2.3 数据服务层

数据服务层构建业务支撑数据库(元数据、事件数据、多媒体数据和重大工程的数据等)、高分遥感数据库、林业资源信息数据库(补测的林业数据、林业二类调查数据等)和其他空间信息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基础数字规划图、森林资源地名地址等)。

2.4 应用服务层

应用服务层就是指构建林业成果展示系统,做好森林防火应急指挥,规划名树古树管理措施,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管制,营造林业重点工程管理。

在智慧林业综合平台规划中,综合应用以上四种体系,将其与接入层相互连接,其中接入层主体包括各级林业部门、应急指挥调度人员、护林员、林业部门主管领导等,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促进农业资源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完善信息安全管制体系,通过内外网隔离、权限加密、数据控制、机房管理等多种手段,做好森林资源数据一体化整合。

3 物联网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3.1 物联网技术在精准培育中的应用

在森林抚育和林业管理过程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优化空间结构调整方法,获取森林资源时空异质性,实现培育技术的精准化,在人工林种植中,实现定向培养,在天然林抚育过程中,实现精准测量,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将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遥感技术相结合,构建土壤类型分析层,对林木生长进行环境模拟,精准获取森林培育生理情况,监测重要的生长目标,及时获取生长因子,掌握森林生长机理,主要利用传感器和遥感技术,获得林木生理生化信息,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林木生理生化信息获取情况

主要监测指标技术优势不足之处 多光谱传感器测定森林资源的氮素状况、水分接收和缺失情况、生物量、色素情况灵活性强、灵敏度强、成本较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波段较少、需要经过辐射校正、光谱分辨率低、需要进行几何校正 热红外传感器主要监测森林环境净同化速率、林木资源冠层温度、气孔导度、水分状况和吸收情况对冠层温度的获取速度较快,可以最大化进行林木生长判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如果在土壤层不稳定、光照稀薄、不良天气状况时,需要进行多次、频繁的校准 RGB数码相机主要进行树高、冠幅、胸径、叶色、密度、覆盖度等指标的检测机动性能更强、高空间分辨率、成本低像幅较小、容易受到外部影响 激光雷达对森林资源生物量、树高、叶面积、叶倾角指数进行测量可以提供三维数据、森林结构参数水平较高,精度较为准确数据处理难度大,成本较高,森林生理生化参数分析难度大 荧光传感器对森林资源生产力、氮素状况、光合作用、色素情况进行测量光合作用检测精度更高,可以准确反映森林资源生长情况和健康情况探测范围较为狭窄 高光谱传感器对植被光合速率、氮素状况、生物量、水分吸收情况和缺失情况进行分析图谱具有合一性、结构参数的观测更加具有直接性、分辨率较高光谱数据结构处理较为复杂

如果将物联网技术和遥感技术相融合,可以实现两种林业管理技术的优势互补,对森林资源进行精准喷灌、精准选育、健康评估,提升育种效率,提高生长质量,通过科技化手段,利用人工智能,采集树木生长信息,做到培育技术体系的精准化、定向化发展,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提高天然林保存率,对森林资源生态建设意义重大。

3.2 物联网技术在火灾预警中的应用

火灾预警系统主要针对大规模林业资源而言,将卫星定位、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对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森林资源保护区、城市森林、原始林、人工林等进行火情监测全覆盖,探测盗伐树木行为,保护珍稀动植物。构建数字化森林物联网络,满足森林防火需求,满足林业安全需求,前置火灾预警,降低火灾损失,构建自动预警流程[2]。通过传感技术,对森林资源生长情况和现场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并汇总到终端,如果数据出现异常,将进行自动报警处理,对节点环境信息进行传输。后台工作人员利用手持GPS监视现场工作信息并总结工作状况,通知应急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火灾抢险,快速找到火线位置,根据报警点信息观测森林火灾实时图像。在这一过程中,抢险速度更快,预警效果更强,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避免人工巡防的低能、低效、低质等弊端。其中,平台功能的具体效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①对森林资源空间进行展示,利用物联网平台对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和查询,做好林业信息维护,构建二维、三维地图;②有助于林业巡护轨迹管理,优化灾后评估及评价,利用物联网指挥系统,强化日常巡护效果,对防火专题进行查询,提供火灾档案管理依据;③对古树、名树等重点保护对象进行养护信息查询,通过地图展示,宣传专题成果,与社会公众实现良好互动,对监控资源、突发事件进行上报,在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做好病虫害监测和相关资源管理。

3.3 物联网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

病虫害是林业管理工作中必然面临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可以对虫害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加快新型测报工具的应用,根据不同生育期、间伐期,总结主要虫害发生特点,自动识别害虫,减轻测报人员工作量。分析研判病虫害发展趋势,根据森林资源、土壤墒情数据,结合林业生长特性和生育期特性,对局部小气候进行数据监测,自动采集并整理信息,经过测算与分类,对幼虫数量进行横纵对比,分析病害虫害的消长动态变化,提升监测数据与实时情况的吻合度。将物联网技术与重大病害智能检测仪相结合,通过联合使用,提升监测效率,形成测报数据互联互通,提高信息系统平台的共享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如今已经应用到林业管理的各个领域,促进农业资源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可以完善信息安全管制体系。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加快新型测报工具的应用,利用物联网平台对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和查询,做好巡护轨迹管理,强化日常巡护效果,完善火灾预警平台,提升病虫害监测效率。

[1]谭星,冯鹏飞,张旭,等.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智慧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J]. 世界林业研究,2019,032(005):60-65.

[2]徐中源,王子娟,李楠. 物联网在林业生产管护中存在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的研究[J]. 新农民,2020(008):60-60.

[3]刘序,张晨,李海波,等.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20,180(008):116-117.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联网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