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苏州段的人文地理演进及影像化表征

2022-12-28 08:31袁丽云
西部学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纪录片

袁丽云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486年,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作为地跨南北八省市、连通五大水系的交通枢纽,其历史长达2500余年,已产生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不胜枚举。2014年,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被定义为“工业革命前世界上最大、最广泛的土木工程项目……在确保国家经济繁荣和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刻抓牢“三根线”:划定“保护”红线,守住“传承”底线,强化“利用”主线。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对于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都具有积极意义”[2]。

自大运河申遗成功尤其是国家大力推动大运河文化带与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以来,相关影像纪录层出不穷,旨在维系历史文脉,留住运河记忆,以鲜活的文化影像构建公众的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从地方到中央,各媒体陆续制作发行了《中国大运河》《大运河》《一条河·一座城》《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传奇》《消失的大运河》《我与大运河》等纪录片。本文将观察视野限定于大运河苏州段,在梳理大运河苏州段人文地理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分析纪录片的摄制者们如何通过影像化方式将文字化的历史、故事、传说以及实物化的建筑、桥梁、码头等巧妙裁剪,将公众的注意力留在千古悠悠的文化名片上。

一、大运河苏州段的人文地理演进简史

有学者认为,运河文化的核心在于“运”,它既是漕粮运输、文化传播、市场构建和社会平衡的载体,又与传统社会的国祚、文脉紧密相连。运河文化应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如引水工程、蓄水系统、防灾系统等;二是制度层面,主要指漕运制度,如行政管理、战略部署等;三是社会文化,这是由运河所经之地全体民众共同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的总和[3]。大运河纪录影像的镜头集中于这三个层面的文化上。

苏州筑城之初名为“阖闾大城”,随之而诞生的是被列入中国大运河项目的苏州四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和环古城河。在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城中,运河见证了苏州的发展,苏州也见证了它的变迁。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向北开凿邗沟、荷水等古运河,运兵运粮的同时带动了江淮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后秦始皇开凿丹徒、曲阿,即镇江至丹阳的水道。西汉汉武帝为经略闽越,在嘉兴与苏州之间开通了百里有余的运河古纤道。三国时期,东吴战将陈勋率屯田兵三万开凿了破冈渎,将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连接在一起。隋炀帝时期重新疏凿、拓宽长江以南的运河古道,形成了绵延至今的江南运河,从镇江起,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等地直达杭州,苏州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支点之一。经过千年发展变革,运河水在苏州城中依然流淌,经山塘河、上塘河、胥江进入环古城河,通过阊门、盘门与苏州城内水网连通,最终汇入护城河,经宝带桥,流向杭州(参见表1)。苏州古城内石桥水网星罗棋布,因而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表1 大运河苏州段各河段名称、建设与作用对照表

从今天的地理位置来看,大运河苏州段北起望亭五七桥,南至苏嘉两市交界的油车墩,全长82.35公里,穿越相城区、高新区、姑苏区、吴中区和吴江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大运河苏州段可分为三段:西段称为苏锡段,自望亭的五七桥至苏州古城外枫桥,河线顺直,水流偏东西走向,长约18公里;中段历经改道,原自枫桥流经苏州古城阊门、胥门、盘门,穿过觅渡桥南下宝带桥,称为市河段,河线弯曲,长约14公里;改道后由枫桥向南,沿枫江顺流而下入胥江,在盘门入大运河原线,后经二次改道于横塘南开辟新河,穿越胥江,南下近石湖折东,经澹台湖至宝带桥汇入大运河原线;南段称苏嘉段,自宝带桥向南经松陵、平望、盛泽等镇至嘉兴,长约50公里;后于平望镇西新辟短河,从江浙交界处的鸭子坝直趋杭州,运河主航线不再经过嘉兴。

运河沿线分布着大量古河道、古驳岸、古驿站、古纤道、古城墙、城门、关隘、古塔、寺庙、古桥、会馆、古民居、古典园林、古街巷等历史遗迹。历代皇帝、名臣、才子、商贾、匠人等更是在运河与太湖织就的湖山碎锦之间留下无数传说佳话,苏州运河的故事由此铺就而成。——山塘河历史街区。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称赞:“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山塘街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据《长洲县志》记载:“唐白居易来守苏州,始凿渠以通南北而达于运河,由是南行北上,无不便之,而习为通川,今之山塘是也。”七里山塘连通了虎丘与阊门,形成了鳞次栉比的繁华街巷,山水、名胜、寺院、祠宇、塔院、坊表、义局、会馆、宅第、桥梁等古迹多达二三百处。古街被称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虎丘云岩寺塔。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堪称“吴中第一胜”“江左丘壑之表”,苏东坡感慨“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据《史记》载,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虎丘云岩寺塔始建于宋代,为平面八角砖塔,是江南现存唯一的砖结构古塔。宋代至清末塔身多次遇火,因此今日规模为后来修葺形成。由于地形原因,云岩寺塔斜而不倒,被人们称为“东方比萨斜塔”。——盘门水陆城门。据《吴地记》记载:“古作蟠门,尝刻木作蟠龙以镇此厌越。又云: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盘门位于苏州古城的西南角,既可在战时守城防御,又可在汛期防洪排涝,系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陆并列双城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平江历史街区北望北寺塔,南接双塔,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也是年轻人苏州旅游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沿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苑桥、思婆桥、寿安桥、雪糕桥、积庆桥、青石桥、众安桥、新桥、朱马交桥、通利桥、唐家桥、胡厢使桥、保吉利桥、庆林桥、奚家桥、潘家桥、华阳桥等17座桥,是欣赏“人家尽枕河”的绝佳去处,此外沿河还散落着耦园、昆曲博物馆等1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宝带桥。宝带桥由53孔连缀而成,全长约316米,是我国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代连拱石桥,被称为大运河苏州段“运河十景”之一。宝带桥不仅改善了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交通条件,而且因其制造精巧,有周围的青山绿水相衬,恰似飘动在水乡原野上的一条宝带,更显绮丽多姿,成为大运河苏州段的一张名片。——吴江古纤道。旧称“九里石塘”,明清两代多次修葺,距今有660多年的历史。古纤道上曾有9座三至七孔石桥,如今剩下3座,从北至南依次为北七星桥、三山桥、南七星桥。目前大运河江南段400公里长的河道两侧,保存下来的古纤道只剩苏州市吴江区一段。古纤道3米多宽,全长约1800米。

以上主要遗产仅是林林总总的苏州古迹中的冰山一角,苏州城外保留至今的建筑也比比皆是。“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浒墅关镇始建于秦朝,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误将“浒”字念成“许”,故至今一直称“浒(xǔ)墅关”。顺着京杭大运河,沿浒墅关镇南下,将会到达枫桥。千年之前,唐朝诗人张继曾乘船靠泊于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至今为人传唱。

临近苏州古城,横塘驿亭这座水陆驿站为往来官吏提供中途歇宿之所,同时是苏州通往石湖、太湖等地的水路要隘。运河上的桥梁,包括十里亭、下津桥、上津桥、吴门桥、灭渡桥、三里桥、安民桥、安德桥等文物遗存点缀在水乡市镇里,胥口、木渎、盛泽、周庄、同里、锦溪等古镇随着河水流通,成为财富和文化的荟萃之地。

二、大运河苏州段的影像化表征

运河的历史不止于此,其间更包含诸多帝王将相、文人骚客、能工巧匠、商贾名流与市民百姓的故事。面对这条穿越千年、历史厚重的运河,用纪实的方式进行影像再现是基础原则,对其背后隐含的点滴进行挖掘与开拓是一种探索,是对大运河背后蕴涵的思想情感与历史内涵进行凝练与升华。纪录影像需要“把传承传播大运河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深化宣传教育,引领社会风尚”[4],那么影像与作为遗迹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如何结合?如何表征?

(一)写意化方式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最常用的再现历史的方式是解说词与内涵丰富的镜头语言的组合,用强有力的文字性语言辅助画面,阐释的同时又给人无限遐想。纪录片《中国大运河》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出品,其背景定位在隋炀帝时期建成的隋唐大运河。这条运河全长超过2700公里,历时二十年建成,连续施工时间总计四年,分四段开凿。第一、二集《大地史诗》与《运河上的帝国》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总体阐释了隋唐大运河建造史: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登位,次年修成通济渠,608年修成永济渠,与此前建成的邗沟、江南运河相通。在此基础上,元世祖忽必烈在1289年下令开凿会通河,使运河水不再绕道洛阳,首尾与原河道相通,从北京直达杭州,史称京杭大运河。元朝运河相较之前缩短近900公里,位置大幅东移。而隋朝大运河则由于远离交通要冲,年久淤塞,逐渐在历史的深处湮灭无声。

央视纪录频道出品的《大运河》开篇则定位于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联通长江和淮河,打败楚国局部称霸。越王勾践扩建越国国都(今浙江绍兴),兴修水利,为浙东运河打下基础。这两地开凿运河的先决条件是:江南水系密布、吴越两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吴越两王抱负远大。吴越争霸最终以吴王夫差战败自杀告终,但这两条运河古道的修建拉开了江南运河的序幕。

移步苏州城内,纪录片《苏州史记·在水一方》讲述了阖闾大城内的小桥流水人家,其视角同样从吴越争霸开始。城池运河建成之初,每一个故事都与流水有关,这部纪录片创作者将写意化运用到极致。“流水顺流而下,故事就有了春暖秋凉;流水打一个活结,故事就有了起承转合。”隋唐大运河通航之后,大米、茶叶、铁器、瓷器等穿山越河,中国的南北大市场由此血脉相通,也成就了苏州的空前繁荣。两千五百多年前,吴王夫差为西施在灵岩山上建造馆娃宫,越国森林里的木材顺水而来,河道堵塞形成“积木塞渎”,于是有了后来的木渎古镇。顺着大运河,同里、黎里、震泽、浒墅关、平望、锦溪等知名古镇应运而生,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催生了社会学家费孝通所命名的“苏南模式”。

(二)口述史方式

阐释性的解说与意象化的镜头铺垫了运河历史的宏大,从纵向的时间推移和横向的规模拓展为观众织就了一幅蓝图,蓝图中的平民百姓才是大运河文化的活生生的传承者。因而将镜头对准普通人,通过对生活在运河两岸百姓的访谈、记录来弥补此类题材“画面感”的匮乏就成为创作者们常用手法之一。当人物访谈作为纪录片的主体内容时,解说词反而起到一种补充解释与画面转场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叙述方式有别于一般的纯粹解说,有学者将采访构成片子的主体方式称为“口述历史”。口述史专家保尔·汤普逊指出:“口述史是围绕着人民而建构起来的历史。它为历史本身带来了活力,也拓宽了历史的范围。它认为英雄不仅可以来自于领袖人物,也可以来自于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们。它促使师生成为了合作伙伴。它把历史引入共同体,又从共同体中引出了历史。”[5]对于纪录片来说,第一人称的口述除了弥补生活方式逝去之后活态影像的不足外,更重要的是拉近了纪录者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更易产生共情体验。

苏州广电总台精心打造的纪录片《君到姑苏见》,力图在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传承性的同时展示苏州的运河之美、古城之美。第三集《千年的守护》中船员周彬成为故事主角。他们家祖孙三代都生活在运河之上,他娓娓道来的叙述再加上文史专家柯继承带有吴侬软语口音的讲解使观众形成了有趣的悬念:护城河分内城河与外城河,两环布局的奥秘在哪里?纪录片试图为观众解密:护城河一为防御、二为蓄水排洪。元末苏州古城有阊门、齐门、娄门、葑门、盘门和胥门,连系着二十多公里的城墙和与之并行的四条护城河(运河航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正如《红楼梦》以顽石入世历劫的故事说起,开头即提及苏州:“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是最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

与以上直接口述的方式略有差异的是,美国国家地理与日本NHK拍摄的两部纪录片,同名为《京杭大运河》,均采用外国主持人提问+寻访的方式进行。纪录片的摄影师杰夫·哈钦斯(以下简称杰夫)到访苏州古镇,泛舟于运河之上,听当地人讲述运河古往今来的商贸、航运故事。苏州桑蚕丝闻名中外,于是就有了杰夫在苏州第一丝厂与苏绣的体验之旅,一睹绣娘针下的龙袍与凤冠霞帔;在街巷楼宇穿梭间,这座“园林之城”最吸引人的还是别致精巧的园子,园林的历史也通过杰夫讶异的目光和表情呈现在观众眼前。拙政园的第一任主人王献臣曾任明嘉靖年间御史,但之后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选址于此,聘请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完工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场豪赌中将园子输给了留园主人,此后拙政园多次易主,但园林风貌保持至今。

在日本NHK拍摄的纪录片《京杭大运河》中,日本艺人田边诚一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看尽苏州、杭州、扬州、聊城、通州和北京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比如在苏州一集中,镜头聚焦在苏绣、砖窑、船点、山塘街等,在田边诚一与船员、店主、手工艺人、街边小贩等人彼此的提问与回答之中,形成了意趣横生的文化碰撞。这种口述+访谈+问答的叙述性交流以不同的视点、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语言方式讲述着城市独有的历史,展示了大运河文化的流淌与变迁。

(三)情景再现方式

在遵循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纪录片也可以采用情景再现、角色模拟等手法,将历史重新“再现”在观众面前。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称之为“重拾现场”或“复原补拍”,而在国内,更多的人使用“情景再现”“现场模拟”这类词来表述,“它是历史纪录片创作中由于史实资料缺乏而在叙事中采取的一种无奈而有效的表达手法。”[6]对于此类手法,受众虽然清楚地知道并非“身处”历史现场,也不可能在历史现场实拍,但情节基本依据历史原貌而展开,所以接受度较高。经常被引用的一个情景再现例子是中央电视台2001年播出的《东方时空·记忆》节目,其中30集系列纪录片大量采用扮演方式重现历史,颇为引人注目。

运河纪录片《一条河,一座城》第二集《商人的选择》中,大量使用情景还原与角色扮演,开篇便提示时间为公元1707年夏,扮演康熙的演员伫立于京杭大运河旁正在巡视河工、兴修水利。时间回溯至公元1668年,山东特大地震造成京杭大运河中段多处决堤,引发洪水,这一年康熙14岁首次亲政,救灾赈灾重建成为一大难题。康熙自登基后就将平定三藩、掌管河务及漕运时刻牢记于心,甚至书于宫柱。两年后,公元1670年,康熙大赦天下政治犯,条件是赶赴灾区重建,这一做法免除了政治犯的后顾之忧,也为他们带来了重新开始生活的希望。

《国宝档案·大运河传奇》第22集《把园林搬到北京去》则情景再现了乾隆皇帝南巡时,乘船一个月,经京杭大运河到达苏州,拿着《狮子林图卷》前往衡州知府黄兴仁的宅院——狮子林一睹真容。乾隆对狮子林的喜爱在他的笔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到狮子林,题匾三块赋诗十首。不仅如此,他还命苏州工匠效仿狮子林先后建造了圆明园狮子林与避暑山庄狮子林,可惜前者毁于英法联军手中,后者毁于日寇炮火。

三、结语

大运河苏州段的地理文化演进,无疑是一个多面性、多角度、多元素的统一体,河水一直流淌,历史也不断演进。纪录影像则站在长河的一端,回望着迂回浩荡的过往。纷繁复杂的实物影像、一个个在公众目前活生生的人物故事承载的则是历史的厚重和国家的庄严。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城依旧屹立于此,运河水一如既往地守护着城池和这里的人民,亘古不变!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纪录片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