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农业”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实践及发展前景探寻

2022-12-28 02:48叶君勇徐德姬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莲都区系列产品中医药

叶君勇,徐德姬,李 玲

(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农村局,浙江丽水 323000)

0 引言

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表现出不断升级的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医农业”新技术的发展,所研发的农业投入品在茶叶生产上的使用,使传统茶叶种植方法得到转型升级,茶叶品质得到提升,示范效应逐渐凸显。“中医农业”技术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转换有着重要意义。

1 “中医农业”技术概况

1.1 “中医农业”技术

中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近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中医农业”技术主要是指运用中医学原理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之间“相生相克、和谐共生”的生态循环规律,优化动植物生长、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医农业”是中医药技术与现代农业集成创新。

1.2 “中医农业”现状

近年来,莲都区将“中医农业”技术陆续应用于蔬菜、粮油、茶叶生产中,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其中,中医药技术研发的农业投入品“乙峰99植宝系列产品”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减少茶叶生产中农药化肥用量,改善茶叶生产产地环境,保障茶叶安全,提高茶叶品质,抑制病虫及杂草生长,创造适宜茶树健康生长的生态环境,以实现莲都区高质量生态茶园建设。乙峰99植宝系列产品利用中医原理和方法,将中药材研制成为促进茶叶生长、防治病虫害的营养物质或药剂配方,有效实现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药物残留、提高茶叶品质,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和成果。

2 “中医农业”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实践

2.1 “中医农业”技术的使用

莲都区地处浙西南腹地,瓯江中游,生态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8.1℃,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以红黄壤为主,pH值大多在4.5~6.5之间。绿水青山,空气质量优良,非常适宜茶树种植。莲都区茶园面积达3966.67 hm2,产量2471 t,产值2.6797亿元。莲都区紧紧围绕茶产业政策惠民,通过提质扩面、产业集聚、加工提升、机器换人、主体培育、市场建设、品牌培育、科技创新等8个方面的补助支持,打通了茶产业发展的全环节,茶产业成了莲都区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

从2020年开始,莲都区实施“中医农业”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在莲都区丽新乡山村茶产区内采用中医药技术研发的农业投入品“乙峰99植宝系列产品”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解决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生长营养及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对核心区的其中1.33 hm2茶园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喷施“乙峰99植宝系列产品”,另一个区域喷施常规化肥农药进行比照。

2.2 应用效果

通过“乙峰99”中医药植物营养液、植物复合肥对茶树芽头萌发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早。“黄金芽”茶叶在3月22日开始采摘,对照组采摘时间为3月28日,提前5~7天。在实验组喷施“乙峰99”中医药植物营养液和植物复合肥后,其生产的茶叶百芽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有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3个处理中实验组比对照组百芽重高出15.7%、12.5%、10.1%。

表1 茶叶百芽重对照表

2.3 成本和效益对比

通过“乙峰99植宝系列产品”种植茶叶成本为1600元/667m2,常规方法种植茶叶成本为2250元/667m2,降幅为28.8%。通过“乙峰99植宝系列产品”种植茶叶可提早上市6天,当时鲜叶价格为120元/kg,6天后鲜叶价格为80元/kg,降幅为33.3%。

3 “中医农业”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机理

“中医农业”利用中医的原理、技术和方法,采用基肥-营养液的农耕生产模式,用中药材制品作为中医农业投入品逐步替代并取代化肥、农药的使用,最终清除化肥、农药给茶叶生产造成的农药残留、生长调节剂、抗生素等污染。通过“乙峰99植宝系列产品”在茶叶生产中应用与常规茶叶生产进行对比,施用“乙峰99植宝系列产品”的茶叶明显比常规施肥用药的产业提早5~7天采摘,更加抗虫和耐病,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提高。“中医农业”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既能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延伸,又能够为提高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人类以及动植物健康,保障农业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探索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莲都茶叶生产路径。

3.1 提高基因抗菌与免疫

运用中医学原理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采用络合、螯合复配相结合的新型工艺,通过分子结构中含有-S-S基,与菌体中含SH基的物质发生反应,同时使菌丝体的海藻糖酶转化为葡萄糖,抑制菌体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导致菌体代谢紊乱、生产受阻,诱导作物产生抗菌抑制功能,阻止病原真菌蛋白质肽链的伸长。通过与病菌细胞30 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引起遗传密码的错读,抑制RNA聚合作用相关酶的合成,从而使病菌发育受到抑制。在茶叶生产中使用中医药技术研发的农业投入品“乙峰99植宝系列产品”,病菌在作物组织内部接触到“99植宝”多肽、多环基团化合物时,病菌肥大,细胞质颗粒伸长停止,植株上的病斑形成受到抑制,激活植株的抗病基因,促进基因表达抗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抗病菌和提高植物免疫功能。

3.2 分解农药降低重金属

运用中医药技术提取中药材有机活性物质为原料与中微量元素结合、螯合、复配的新工艺,分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中药材活性成分(如黄酮、酚酸、生物碱、多糖等),通过水解后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对溶解态重金属离子产生静电结合作用,使其在溶液中的浓度降低,同时形成密度大、体积大的易沉淀絮凝物,使其从溶液中析出。

3.3 改良土壤营养与环境

运用中医药技术,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聚集,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透气性,达到土壤疏松不板结,保水保土;促使有机物发酵分解,为农作物均衡供应生成元素,增强土壤有机质,促进作物根系健康生长,使用中草药改土营养剂使土壤复活、改良,有效解决土肥失衡,轮作休耕的难题。药渣也是良好的土壤调节剂,为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繁殖环境。

4 今后发展思路和应用前景

4.1 发展思路

通过实践,“中医农业”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持续实施“中医农业”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应用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在今后的发展和实际生产中,要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切实解决好“中医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一是鼓励学科攻关,制定和研发更适合茶叶生产的中医药技术研发的农业投入品,推动“中医农业”科研工作创新发展;二是选育更适合“中医农业”种植的茶叶品种,提高茶叶品质;三是进一步对“中医农业”政策的研究,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扶持政策,落实战略方案和实施措施。

4.2 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特别茶叶品质越来越被消费者看重。“中医农业”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茶叶生产中,优良的环境下通过“中医农业”技术在茶叶生产上进行应用,为优质茶叶生产提供了新的渠道,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医农业”是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药的集成创新,在茶叶生产中应用“中医农业”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表现出不断升级的阶段性特征,“中医农业”技术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转换有着重要意义。

4.3 建立“中医农业”茶叶生产示范区

为巩固已经取得的“中医农业”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应用成果,建议在丽新乡和大港头镇建立“中医农业”茶叶生产示范区,重点推广“中医农业”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应用,将“中医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制度设计相关联,让“中医农业”为农民健康保驾护航,从根源上杜绝污染问题。

猜你喜欢
莲都区系列产品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孚尔默携V系列产品闪耀CIMT 2017
龙猫系列产品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奇妙的ZOKU清凉雪糕系列产品
莲都区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
浅析莲都区柑橘黑点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莲都区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