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优质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2022-12-28 02:48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优质稻结实率纹枯病

王 辉

(南平市种子站,福建南平 353000)

0 引言

针对目前优质稻品种多且杂的问题,为了探讨杂交优质稻品种的优质性、丰产性、适应性。2017~2018年对11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对比筛选试验,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我市栽培种植的优质稻品种,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K两优303、君两优516、夷优811、夷优428、科优303、科优311、N两优501、N两优716、K两优428、钰优998、钰优516等11个品种。以钰优516为对照。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位于南平市光泽县鸾凤乡君山村,试验田面开阔,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壤为砂质壤土,肥力中等均匀,pH值6.5左右。

1.3 试验设计

秧田为双季水稻田,地力均匀,排灌方便,采用小水秧育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置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面积为13.34 m2,四周设保护行,田间管理按照当地大田生产水平进行[1]。

1.4 田间管理

所有参试品种统一于2018年5月15日播种,6月14日插秧。秧田施过磷酸钙40 kg/667m2、碳酸铵40 kg/667m2做基肥。本田在移栽前施用过磷酸钙20 kg/667m2、碳酸氢铵20 kg/667m2作基肥,插秧前施尿素10 kg/667m2面肥。第1次追肥于6月21日施尿素、氯化钾各12 kg/667m2,第2次追肥于7月1日施尿素、氯化钾各15 kg/667m2。

2 结果和分析

2.1 生育期

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在125~129天。其中,生育期最长的是君两优516和K两优428,为129天,比对照钰优516晚2天;生育期最短的是夷优811,为125天,比对照钰优516早6天(表1)。

表1 优质稻新品种生育期表现

2.2 产量

分析可知,参试的优质稻11 个品种的产量在465.55~576.05 kg/667m2之间。以N两优501最高,产量576.05 kg/667m2,比对照增产13.99%;夷优811位列第二位,为559.05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74%;第三是钰优998,产量557.55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45%。这三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表2)。

2.3 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性

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中,有效穗在13.36万~18.16万/667m2;株高在111.64~131.84 m,穗长最长24.82 cm,最短穗长为20.92 cm;结实率钰优998最高,K两优428最低;夷优428千粒重最高,夷优811最低。除科优311和N两优716外,其余参试品种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3](表3)。除K两优428纹枯病轻发、科优303表现苗期耐寒性较差外,其余品种抗逆性均较好[4](表4)。

表2 优质稻新品种产量比较

表3 优质稻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

表4 优质稻新品种主要抗性表现

3 结论

通过对优质稻11个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观察、考种和测产,比较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抗性等各项表现。对参试品种得出初步评价:科优303、K两优303、K两优428等3个品种均表现为产量低、有效穗少、结实率低、有零星纹枯病、株型松散、整齐度差,熟期转色一般,产量分别比对照低1.24%、2.04%、7.14%。N两优501、夷优811、钰优998三个优质稻品种表现为产量高、株型集中整齐、青枝腊秆、结实率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综合表现好,产量较高,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3.99%、10.74%、10.45%,可作为优质稻后备品种利用[5]。

猜你喜欢
优质稻结实率纹枯病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粮食企业建立优质稻商品生产基地的研究与思考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优质稻“丰优香占”高产保优施肥技术探讨
南川中山地区优质稻发展方略与对策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