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功能学新技术助力精准医疗
——点评《福建省冠状动脉定量血流分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2-12-29 01:42陈韵岱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冠脉定量共识

陈韵岱

在精准医疗的大背景下,心血管影像诊断已经从形态学向功能学发展,各类功能学检测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在冠状动脉(冠脉)功能学的评估方法中,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作为客观评价冠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金标准”,被中国及欧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指南以I,A级推荐用于评价稳定型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功能学的严重程度[1],中国冠脉FFR测定技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逐步落地,推动了该技术的临床标准使用[2]。

作为“金标准”的FFR因其有创、需要药物、操作复杂等局限性,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临床使用比例一直较低。近些年,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有一些基于影像的无创FFR技术正在临床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 QFR)技术。

作为中国原创的新技术,QFR已累积了众多临床证据。2021年11月,基于QFR进行的大型临床研究FAVOR Ⅲ China[3]的结果在Lancet发表,证明QFR作为一个无额外介入操作、便捷、高效的新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大的卫生经济学意义。

随着《福建省冠状动脉定量血流分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落地,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临床医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实践这个新技术,进一步推进获得最佳诊疗效果的临床路径和评价方法,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精准诊疗,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益处。

猜你喜欢
冠脉定量共识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有机物官能团的定量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外汇风险敞口的定量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