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题材从文本到电影的叙事技巧与转化路径

2022-12-29 02:46刘芳彤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7期
关键词:赤壁关羽三国

刘芳彤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三国故事早在晚唐时期就已经广泛流传于民间。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据统计,在元明时代近百部戏曲作品中,三国题材作品高达40多部。在长篇小说界中,《三国演义》虽然在艺术高度上不及《红楼梦》《水浒传》,在民俗风情的广度上不及《金瓶梅》《镜花缘》,讽刺批判的效果也不及《西游记》《儒林外史》,但影响力和受读者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上述任何一部作品。即便在今天,《三国演义》仍被视为影视加工频率很高的文学作品。细品近30年来的各类三国电影,也别有一番时代特色。

关于“三国”的研究,在小说界、史学界及文化界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对于三国影视方面的创作研究则相形见绌。即便有少数研究者专注于研究三国题材的电影,但鲜有结合原著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在梳理近30年来三国电影作品的基础上,结合《三国演义》中的艺术成就和文化内核,辅之以影片叙事、加工技巧的介入,着重指出各类影视作品对人物、情节、主题加以改编的根源所在与合理之处,并以此论证文学作品也应该与时俱进加以革新完善的价值要义。

1 近30年的三国电影作品创作状况

早在20世纪90年代,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素材进行电影创编已蔚然成风。自《诸葛孔明》《华佗与曹操》等三国电影搬上了电视荧屏,并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后,21世纪以后的三国电影如雨后春笋,吸引了很多知名演员的争相参演。《赤壁》《关云长》《铜雀台》等电影作品先后问世,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追捧。诸葛亮、周瑜、关羽等民间智慧化身、勇武形象或军事帅才成为电影中携带光环的主角,再现了他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宏大场面,也凸显了张丰毅、侯勇、金城武、姜文等演员们不凡的演技。这些作品尽管在是否高于原著上存在较大争议,但在叙事内容上,大体源于原著,且在细节处对情节和人物活动进行了改编,并没有颠覆原著中的人物形象[1]。

2 三国电影的叙事技巧

法国电影叙事学家弗朗索瓦·若斯特认为,叙事是以事件的转变为前提的,它意味着从一个事件转变为另一个事件;在电影中,总是有一个暗隐的组织者(叙述者),这个掌握一切的组织者负责引导影片中的人物说话,这些真正说话的人是明现叙述者,真正的叙述者不是说话的人,而是采用某种视点的人。根据这一理论,电影以视角为着眼点,特别注重叙事技巧,既有循规蹈矩的正叙,也有以影片某一角色或旁白的言语为引导的倒叙或插叙。时至今日,三国题材的电影作品的热度依然一路飙升,不同题材的电影作品的叙事技巧也各有特色,站在影视欣赏的角度来看,这些电影作品分别突出了不同的主旨倾向和艺术特色。

2.1 崇尚人物形象“出场定型”的正叙技巧

罗贯中原著《三国演义》对人物形象的性格设定以“出场定型”为主要方式,无论是仁厚的刘备、忠义的关羽、勇猛的张飞,还是善于隐忍的孙权、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及多谋善断的周瑜,这些人物的第一次出场都会用某些事迹为该人物的典型形象塑造奠定基础。和《水浒传》一样,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三国演义》具有崇高艺术地位的有力佐证。在近年来的众多三国电影中,其叙事大多数都以正叙为主要方式,通过时间顺序的自然延展,不断放大叙事格局,将先后出场人物的特点一一呈现。以《诸葛孔明》《赤壁》为例,这两部电影是典型的正叙方式,《诸葛孔明》开篇以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为引,交战地点为汝南,交战双方是曹操、刘备。刘军大败,依附荆州刘表之时,诸葛亮受刘备的委托,出使东吴组建孙刘联盟。简单的几个镜头和一些旁白,便详细交代了影片故事的背景,并直接表现出主角诸葛亮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诸葛亮在影片中的“智绝”形象并不逊色于《三国演义》文本。而《赤壁》开篇的背景则是曹操强迫汉献帝允许自己带兵南征,为恫吓天子、力压群臣,曹操残忍杀害忠臣孔融用以祭旗。这样一来,便将故事的正邪双方区别开来,曹操继承了传统小说、戏剧中的“白脸”形象,刘备、孙权仍扮演正义的一方[2]。

2.2 直接点明主题的倒叙技巧

在叙事学中,倒叙、插叙被认为是比正叙更精妙的叙述方式。在三国电影中,运用倒叙技巧的作品也有很多。例如,影作《关云长》的开头就使用了倒叙的方式。对于关羽性格的重塑,这部电影颠覆了原著“出场定型”的原则,先以关公被害、曹操厚葬其头颅为开头,借曹操之口,点明关羽一生的成败均在于拥有一副绵羊的心肠,这是关羽杀身成仁的重要因素,也是他走向失败,在这个“属于狼的世界”里不能持久生存的重要原因。影片以倒叙方式,既突出了主旨,又为故事的发展设定了充足的悬念。

2.3 插科打诨的插叙技巧

在三国影片中,插叙的运用普遍表现为“配角主角化”的特点。由于三国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所以观众在观赏这些影片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以至于降低对影片故事的悬念期待,不利于从心灵深处引发情感共鸣。因此,在尊重原著叙事内容的基础上,影片创作者可以适度借鉴新历史主义、新写实主义的叙事方式,插入一些幽默的配角形象,为影片整体渲染氛围,或悲怆感慨,或轻松幽默,以助力影片情节的发展。例如,在影片《赤壁》中,孙尚香以卧底身份混入曹营,与曹营列兵“胖胖”在蹴鞠中成为一对欢喜冤家,为影片营造了别样的情趣氛围。再如,影片《铜雀台》在展现曹操与西凉军阀斗争博弈时,穆顺与灵雎的出现成为影片叙事的另一线索,插入两个非主角形象,并适度穿插他们的故事,起到了服务整体内容的作用,有助于消除观众的欣赏疲劳[3]。

3 多元化的影片叙事手法

除叙事方式的布局外,对影片剪辑的多元化运用也是三国电影的一大亮点,并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与深入推敲。

3.1 蒙太奇技巧的运用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电影发明后又在法语中引申为“剪辑”。如今,镜头的组合是电影艺术感染力之源,两个镜头的并列形成新特质,产生新含义。蒙太奇思维符合思维的辩证法,即揭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感性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时至今日,蒙太奇是宏观影视作品中最常见的叙事技巧,不仅在电影、电视剧中被频繁使用,在一些叙事类文学的创作中也被反复运用。三国电影中,使用蒙太奇技巧的影片同样不胜枚举。例如,20世纪晚期拍摄的影视作品《华佗与曹操》,该影片的上映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运用蒙太奇手法的成熟。该影片分成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是曹操为统一大业、不断战胜病魔而持续奋斗;二是华佗为实现悬壶济世梦想,再三谢绝曹操好意,返回民间医治百姓。两人的事迹在交错中推进,伴随他们的是两人关系的微妙转变,从相互推崇信任逐渐变为相互推诿仇视,直到曹冲英年早逝、自身病入膏肓时,曹操才后悔杀了华佗。此外,如《赤壁》《关云长》等21世纪问世的影片,也或多或少用了蒙太奇技巧。例如,《赤壁》中诸葛亮、周瑜清查“借”来的曹军战箭与曹操质问蔡瑁、张允的两处镜头交叉呈现,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心胸狭隘和曹操的奸诈多疑同时演绎出来;《关云长》则将关羽拒嫂诱惑与千里走单骑这两个镜头混剪一处,双向诠释关公的忠义,将“义绝”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4]。

3.2 影视作品对原著的保留、增删与颠覆

三国电影作品在叙事上保留了原著大体的情节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增删和颠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拥刘反曹”的主题倾向:影视作品对原著的承袭

三国影片对原著承袭的重点包括“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最鲜明的思想倾向即“拥刘反曹”,即将蜀汉帝国的开国君主刘备塑造成封建社会的明君,而将曹操视为寇酋。尽管二人的历史功绩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血统论、仁政思想等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下,蜀正统、魏仇寇的小说政治偏见深入罗贯中思想深处,逐渐演化成了在尊重封建正统思想的前提下,歌颂仁政、反对暴政的主张。这一思想倾向在大多数三国电影中都有所体现,其中最明显的是《诸葛孔明》《赤壁》《铜雀台》这三部影片。在《诸葛孔明》中,电影开篇即诸葛亮出使东吴历数曹操的种种罪行,最终智激周瑜以组成军事联盟;《赤壁》则以曹操杀孔融以祭旗的血腥场面为开篇,塑造了曹操这一残忍的角色,与小说“出场定型”的人物性格塑造方式颇为类似;《铜雀台》中的曹操雄才大略、武艺超群的一面也被大大冲淡,荒淫好色、昏聩狂妄的一面被放大,并成为电影人物形象中的重要特点。相反,原著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刘备的宽仁弘毅、关羽的忠诚可感、周瑜集勇武与狭隘于一身的特征,基本被这些电影所承袭,并未打破观众对这些人物的传统认知,即便情节有所改动,也并没有给观众造成认知障碍。

不过,思想的承袭并非罗贯中的主观意愿,而是受浓厚的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体现在小说里,也作用于影视作品中。例如,在电影《赤壁》中,最耀眼的却是东吴的人物,影片着力刻画孙权的年少有为、周瑜的智勇双全、鲁肃的沉稳大气,就连刘备到最后在战争压力下,也曾谋划要急流勇退。这部电影在较大程度上抬高了东吴的地位,将正史和小说中这一“黄金配角”的地位进行了处理,而这也是地缘政治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

3.2.2 细节上的增删、改变:三国影视作品对原著的改编

弘扬传统文化,如果只是站在单纯重复的角度上对其进行传播,终不能赋予文化生命力,只有将传统文化不断赋予现代意义,才能使其在影视领域中得到传播。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之所以受观众喜爱,除了三国故事本身巨大的魅力外,细节处的一些加工和增减也是不断满足现代大众审美需求的一种表现。三国影视作品对原著的改编主要分为增、减、变三种处理方法。

首先是“增”,即给人物增加光环,让人物形象更具魅力。例如,电影《关云长》除了极力刻画关羽的忠义、勇武、仁慈外,还将关羽设为维护伦理道德的典范。在千里走单骑护送刘备夫人这段情节中,影片对关羽进行了改编,一路上关羽对嫂夫人忠心不二,面对嫂夫人的诱惑毫不动摇。在某些野史著作中,黑化关羽的最突出情节就是认为关羽离开曹操的实际原因是索貂蝉未遂,让观众心目中的“武圣”形象地位有所下降。影片《关云长》增加的这一处细节,不仅让关羽的伟岸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完美,而且在群众消费三国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

其次是“减”,即为了人物形象在荧屏中更深入人心,就直接删减了一些过于烦琐的情节。典型的例子就是《诸葛孔明》,该影片演绎完火烧赤壁、三气周瑜、智取荆州等能展现诸葛亮智慧的情节后,便通过读旁白的方式,直接跨越到火烧连营后刘备战败托孤,再次展现诸葛亮出师北伐之“忠”。这样一来,“智慧”与“忠诚”成为诸葛亮在影片中的两大特征,在影片的前后两部分构成影片叙事的鲜明线索。

再次是“变”,即对于一些情节采取改变、剪辑、重建的策略。在电影《赤壁》中,影片将关羽被曹操擒获这一情节直接“转移”到赤壁战场之前,在缩短演绎时间的前提下,更好地将关羽的不卑不亢、忠义双全与曹操的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展现出来。尽管这一做法不太符合历史规律,但回溯《三国演义》小说创作,罗贯中也没少运用类似的手段。例如,将“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放在“三顾茅庐”之后,更有助于以徐庶来衬托诸葛亮的智绝形象;将历史上真实的“刘备鞭打督邮”改写成“张翼德怒鞭督邮”;将刘备的宽厚仁慈与张飞的鲁莽憨直展现得入木三分。因此,对原著和正史进行改编也是当前三国影视作品的主要特色之一[5]。

3.2.3 人物形象立体饱满:三国影视作品对原著的改进

三国影视作品的一些大刀阔斧之处,在于对原著人物形象从类型化、扁平化到立体化的塑造转变。人物形象的更加饱满,更真实,更符合当代价值观与观众审美趋向,这是三国影视作品的较新变化。以《铜雀台》为例,虽然保留了曹操欺君罔上、凶狠残暴的一面,但其对友情的重视、对初心的恪守,则是原著中没有的。再如电影《关云长》,电影借曹操之口,指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谬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曹操的历史贡献,颇有翻案的味道。这样一来,人物形象的立体化,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原著中对人物形象类型化、脸谱化的机械塑造,变得更真实,更能引起观众共鸣,是现代审美对传统文学作品的一种革新。

4 结语

对原著进行影视化加工改造,从文学理论角度出发,是文学“第二文本”对原著的一种再创作;再从审美趣味的转变出发,满足新时期观众文化消费需求。《三国演义》是一部精彩纷呈的,集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于一身的文学作品,其原著小说固然称得上是中华精神文明的瑰宝,但在今天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被赋予更深的内涵和更强烈的现实意义,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审美体验,一种新的生活认知。

猜你喜欢
赤壁关羽三国
“关羽”去世
华容道
睡仙亭
三国乱谈(1)
关羽大意失荆州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