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抗战声乐作品对中国民族音乐传承的启示

2022-12-29 06:19赵建民
轻音乐 2022年3期
关键词:冼星海音乐创作民族音乐

赵建民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中,从外在的形态到内在气质、风格以及精神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其音乐作品创作重视将民族化与个性化有机融合,关注民族民间艺术风格的体现,从而充分提高音乐作品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冼星海积极投身于音乐救亡运动中,将音乐作品作为抗战斗争的武器,充分发挥音乐的战斗与鼓舞作用,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探析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作用影响,对促进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一、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

从1935年到1940年,冼星海在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可以根据时间与地点分成三个不同的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冼星海抗战声乐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

(一)1935年到1937年上海时期

1935年,冼星海留法归来回到上海,揭开了其中国民族音乐创作的起点,将“把音乐为被压迫的祖国服务”作为创作的精神支持,开始了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征的探索之旅,将自己的爱国主义热血抛洒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在这一时期,冼星海创作了极具号召力,被称为中国抗战救亡第一歌的《救国军歌》,以及表达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对黑暗统治的鞭挞的《老马》等作品。

这一时期冼星海抗战声乐作品在题材上贴近于社会现实,深刻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灾难、百姓的困难,将抗战救亡的呐喊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艺术影响更为深远。在音乐创作特点上,冼星海开始探索西方传统作曲技法和中国民族传统作曲技法相互融合的道路,在其《老马》《夜半歌声》等作品中,曲式结构、风格及音乐形式等方面具有西方艺术歌曲特点,旋律、节奏和歌词结合紧密,同时歌曲内涵与意境富有民族特色。此外,在艺术风格上,这一时期作品还具有冼星海突出现实主义的个性化风格,注重运用旋律、音调、节奏、歌词等要素进行抒情,如《老马》用优美平和的旋律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心酸与悲伤的体恤和同情;《救国军歌》在歌词中渗透了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心等。

(二)1937年到1938年武汉时期

武汉时期,随着抗日战争的烽火逐渐燃遍中国大地,冼星海开始投入到音乐抗日救亡运动中,创造了大量抗日救亡题材的作品。包括为武昌救亡学生运动创作的《祖国的孩子们》;描写军民齐心,共同顽强战斗的《在太行山上》;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鼓舞全体人民共同抗日的《到敌人后方去》等一系列脍炙人口、振奋人心的抗战歌曲,利用音乐鼓舞军民抗战信心,激发顽强抵抗、奋勇前进的勇气和决心。

这一时期冼星海抗战声乐作品在题材上以抗日救亡为主,描写了军民共同抗战,与敌人殊死斗争的场面与决心等,歌曲具有鲜明的抗战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在音乐创作上,铿锵有力,极具号召力和感染力,具有雄伟性特征,将音乐题材、旋律、内容及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这一时期冼星海对西方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的融合运用更为成熟,并开始尝试将民间说唱运用到音乐创作,运用劳动号子等特殊节奏进行作品创作,进一步强调民间音调在作品中的运用,从而使音乐发挥鼓舞人心、团结民众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冼星海抗战声乐作品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和民族色彩,同时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与百姓生活,蕴含了无穷的战斗力量。

(三)1938年到1940年延安时期

1938年11月,冼星海受邀到鲁艺任职而来到延安,开始了延安时期的作品创作。这一时期,冼星海为我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完成了响彻国际的经典大型合唱声乐巨著《黄河大合唱》,赞美奔腾壮阔的黄河,为广大群众积极抗战提供勇气。此外,这一时期冼星海还创作了《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作品。

这一时期冼星海抗战声乐作品在题材上仍旧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反映了解放区军民团结抗战的题材,既包括《黄河大合唱》等以人民抗战斗争为题材的作品,也有《生产大合唱》,具有当下时代特点,展现解放区自产自救的大生产运动的作品;还有《九一八大合唱》,以抗战历史事件为题材,回顾以往战斗,欢庆当前胜利。在音乐创作上,冼星海的创作思想不断成熟完整,建设“民族化、大众化、艺术化”中国民族音乐的理念更为深入。作品主要运用了“大合唱”的写作形式,以民族性的形式、战斗性的内容、时代性的作品创作出恢弘的音乐史诗;同时,进一步对音乐的民族化进行探索,大量使用了民歌素材和民间小调,运用复调化的织体写法赋予作品新的内涵。在音乐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不同的音乐题材及民间素材的使用,使作品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

二、冼星海抗战声乐作品的启示

(一)以生活为源泉,创作反映民心的民族音乐作品

“艺术源于生活”,音乐艺术家创作优秀作品均源自其自身对生活的切身体验与深刻感受,其所处的生活状态,是音乐作品思想内涵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冼星海之所以成为伟大的革命音乐艺术家,创作大量优秀的抗战救亡音乐作品,是因为其所处的特定时代,他通过对生活脉动的深刻感受,积极承担起民族救亡的使命,将自身所见所思运用音乐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赋予作品充分的民族性、大众性、艺术性,从而使作品有广阔的滋长与传播的土壤。

在冼星海的三个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中,均深刻反映出他的创作思想、创作观念和创作立场。他通过深入生活,以生活为源泉,将创作作品根植于群众现实生活,反映了抗战背景下的军民实际,歌曲结构新颖、感染力与号召力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显著的时代特征,使作品准确表达出抗战不同时期军民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决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奠定音乐作品广泛传唱的基础[2]。

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经久不衰的优秀艺术作品,其自身也成为中国音乐历史上伟大的革命音乐家。这启示了我们,中华民族音乐要实现永续的传承与发展,音乐艺术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过程中,必然不能脱离于生活、脱离于群众。在当前和平时代,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改变,音乐作品的创作也需要立足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当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创造中华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

(二)音乐作品要直视社会现实

抗日战争时期,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自强国家,是中华民族立足于当下社会现实的理想追求。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中,都具有显著的战斗性内涵,将音乐作为斗争武器,发挥重要宣传引导作用,成为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从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可以看出,其音乐创作与时代要求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从各个方面都深刻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关乎国家与民族存亡的关键主题,因而为作品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使其不仅在当时年代成为抗日救亡的重要武器,而且在今天仍旧以超高的艺术价值熠熠生辉,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促使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在民族音乐作品创作中应当直视社会现实,将当前人民幸福生活和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创作主题,吸收与借鉴冼星海等优秀民族音乐艺术家的音乐创作思想,创造与新时代相契合的、能够反映人民群众新生活的音乐作品。

(三)吸收与借鉴,促进中西深度融合

受益于冼星海留学经历,及其本人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视度,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中,始终坚持将西方音乐艺术技法与民族音乐文化精华相融合,创造性地将中西音乐结合在一起,创作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音乐作品。冼星海这种积极吸收与借鉴,实现中西深度融合的态度,为后世人们的音乐创作树立了榜样。在冼星海整个抗战时期创作的声乐作品中,如《老马》,大胆进行中西作曲技法的创新尝试;《在太行山上》,既体现了西方音乐技法,又借鉴了民间说唱音乐,同时重视对民间音调的运用;在“大合唱”系列中对民歌、民间小调的运用,强调了抗战音乐作品的民族化特征,同时在作品中借鉴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形成突出的中西合璧特点。冼星海通过广泛地吸收与借鉴中西音乐,创造出大量的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与当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知相适应,获取广大群众青睐;同时又具有西方作曲技法特色,能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此外,冼星海中西合璧的音乐创作形式,也为当时中国民族音乐加强与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不断向中国新音乐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促进中国新音乐发展的重要代表[3]。

从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的创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地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不能故步自封,仅仅局限于民族性中,而是应当以民族音乐为基础,从中汲取营养和净化,在坚持民族特色,具备丰富的内涵动力的同时,积极吸收与借鉴外来的音乐技巧,大胆创新民族音乐创作技巧和形式,进一步丰富作品的内容形式,增强音乐效果,更好地表达音乐创作的激情和气势,促进音乐作品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创作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音乐艺术精品诗篇,为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创作动力。同时,以民族性为基础,优化西方音乐技法创作,还更容易将我国的民族音乐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为民族音乐实现更广泛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注重创作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音乐内容与形式是音乐艺术表达的必备素质。音乐形式是音乐内容的主要表现手段,它的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内容的充实性。而音乐内容是其作品的领会,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是决定作品质量与艺术价值的关键。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中,在内容与形式的创作上,能够充分立足当时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在音乐内容上又注重内容的通俗性,以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口语化语言和传统抗战主题,团结劳苦大众;在音乐形式上强调作品的民族化,采用大众熟悉的民间歌谣、民间小调等,然后再借鉴与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实现了“进行曲题材民族化”,从而促进了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和千古流传[4]。例如在《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怨》,采用了民族调式调性中体西用的风格进行音乐内容的表达,从而赋予了作品丰富的血肉,更好地体现出作者反对封建和黑暗势力的思想,获得劳苦大众的广泛共鸣。冼星海不同时期抗战声乐作品创作中对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都必须要有这两种元素的完美结合。在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创作者需要重视丰富歌曲内涵,用朗朗上口、直击人心的歌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等,展现当下的时代特征,为歌曲广泛流传奠定重要基础。

结 语

冼星海不同时期创作的抗战声乐作品,是其“民族化、大众化、艺术化”创作理念的充分体现。通过立足现实生活,将工农群众心理与情感生动形象地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创新尝试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实现音乐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创作出大量的优秀音乐艺术作品,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当今时代,实现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就需要学习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理念与技巧,深入人民,从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广泛吸收借鉴外来先进作曲技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创作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饱含情感的优秀作品。

注释:

[1]龙 文.冼星海的抗战题材音乐作品[J].艺海,2020(08):41—43.

[2]龙 文.冼星海声乐作品的民间特征分析[J].北极光,2019(11):57—58.

[3]王海涛.冼星海音乐创作的启示与借鉴——以几首歌曲研究为例[J].四川戏剧,2019(01):151—154.

[4]王海涛.冼星海音乐创作中的民族风格透视[J].四川戏剧,2018(01):166—169.

猜你喜欢
冼星海音乐创作民族音乐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帮助与报答
帮助与报答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
西藏当代音乐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