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长制管理平台管控城市面源污染研究

2022-12-29 12:02
山西水利 2022年7期
关键词:面源河长管网

刘 鹤

(山西省汾河一坝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汾河一坝供水干线包括东西两条干渠及太钢、东一支、东二支3条支渠。渠道北起太原市上兰村一坝工程枢纽,东干南至小店刘家堡,西干南至清徐,沿汾河纵贯太原市呈叶脉状分布,干支渠总长132 km。

主要业务是太原市主城区尖草坪、万柏林、杏花岭、迎泽、小店、晋源范围内的工业、公园生态、农业灌溉供水及担负为清徐阳煤太化原水直供、山西汾河灌溉管理有限公司清徐二坝的输水工作。因流经范围和供水范围主要是太原市主城区,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环境带来的面源污染。

1 河长制管理机制

1.1 河长负责范围

为减少水源面源污染,积极依托河长制管理体系,进行城市输水水源面源污染治理。依据各城区“河长制”构架,明确管理责任人,由各城区分管领导或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区内干流水系“总河长”,街道办一把手担任流经街道的“河段长”,担任辖区内流经河段污染防治管理第一责任人;非跨村、社区内的河长则由社区主要领导担任;河道流经村的村委主任担任河道管理员。

总河长和各河段长应掌握河道基本情况,总河长统筹河段长的工作,有机分解各社区污染防治重点,确保各级河道水系整治工作的有效落实。沿线各社区下辖各村应当根据社区河段长方案,积极协助做好本区域内河道保洁工作,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保持河道清洁,维护河流水环境。

1.2 沿线社区环境共治

实施供水干支线沿线社区环境共治,将项目标段所在区政府、沿线街道办、社区及其下辖的各单位、社区组织和居民等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参与水环境整治与管理。沿线各社区做好辖区内河道水域保洁,公开辖区环境共治职责,并制定相关追责机制、监督机制。在河道沿线各村庄用横幅标识、宣传标语等进行宣传,引导公众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社会意识,并动员各级干部、村党员干部深入辖区,发动群众,对辖区河道进行整治,清除河道垃圾。对辖区内排水沟内垃圾堵塞情况发现一处处理一处,对沟坎等易发生洪涝灾害地段进行重点巡查,并及时处理。同时,下发倡议书、门前三包责任书,制定一系列长效措施,强化居民的环保意识,倡导共建美丽河流。

2 河长制管理平台

2.1 在线监测与监控

通过“智慧河流”管理信息系统,实时上传共享远程信息,实现系统联动,可依季节性变化而改变监测方案,通过覆盖河道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达到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

2.1.1 水量监控

通过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流域管理局流量数据统计,可以拟合覆盖整个流域的无缝信息模型,将各个河段的地理坐标结合起来,体现流域河道供水、受纳水体以及防洪讯息等流域变化信息,达到流域地理化和可视化的效果。实现河流洪涝兼治,增加河道排洪能力。使用智慧监测系统持续在线监测河流上游水量变化、行洪过程中水系的水量变化,行洪后水系的水量恢复变化。

2.1.2 水质监测

水质反映流域的自净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状况,是水污染状况和整治效果的直观技术指标。通过水质监测,实时分析污染源(如点污染,面污染)的扩散迁移、污染状况以及判断流域自净能力大小。通过建立河道水环境检测系统,能帮助判断整治效果、预防污水偷排。

2.2 环境监管

(1)通过监测系统可建立水资源监测预警机制和技术体系,提高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河道视频监控、监测可全天现场直播,结合环保、水利等部门最新数据和系统日常监测数据,可实时掌握河流水系的水资源动态。

(2)将河流的分段管理和河长制有机结合到一起,克服事后监管的弊端,达到实时监管,系统录入河段划分和相对应“河长”的具体信息,只要发现有问题,都能迅速找到责任人,快速应对。

(3)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在线自动监测。

(4)智慧监控系统最终建成后还可以开发出各种客户端,任何人看到水污染情况,都可拍照上传系统举报,参与水污染整治。

(5)部门联动。河流治理要统筹兼顾,系统治理、源头截污,治水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多部门联动共同参与。广大市民要理解治水、支持治水、参与治水。治水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多部门协同配合,更需要地方政府加强管理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治污环保意识。

2.3 应急管理

编制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强预防,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准备及物资准备。建立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我防范、自救互救等能力。

充分利用智慧河流管理系统的全面性与实时性,针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做到统一指挥,协调到位,迅速反应,联动处理。各社区按照统一指挥,根据辖区内具体情况充分动员和发挥当地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居民志愿者,集中力量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 面源污染管控方案

城市管理水平是决定降雨前地表污染物累积数量的主要因素。加强城市管理,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负荷,是控制面源污染的最有效手段。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按照太原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通过市区联动、全民参与,实施一系列环境提升工程。

3.1 加强环境卫生治理

推广“垃圾不落地”,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严格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污水、渣土污染,加大化粪池清掏管理,避免粪渣入网入河。

3.2 加强汽修行业环境监管

全面排查全市汽修厂行业(包括汽车4S店、修理厂、洗车场等)污水产生、处理和排放情况,严禁污水直排雨水管网。对自建独立污水处理系统的汽修厂废水处理后排入雨水管网的,水质标准应达到相应最终受纳水体的控制性标准。

3.3 全面整顿餐饮食街、农贸市场和家禽畜屠宰场

开展餐饮食街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针对全市餐饮食街、大排档普遍存在的洗碗、洗菜废水和潲水油等通过附近的雨水口直排雨水管网污染河流等现象,开展全面梳理整顿。对于污水管网未覆盖的区域,应加快建设污水管网予以接驳,杜绝餐饮废水直排雨水管网。

针对市区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全面组织开展农贸市场和家禽畜屠宰场的排查和环境提升改造。对农贸市场作适当的经营功能分区,设置独立的水产区、家禽销售区等。配置足够的垃圾桶和卫生保洁人员,做到地面无垃圾乱堆乱放。严禁场区污水直排雨水管网,要求在内部及四周设置污水收集沟,并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污水收集池,将场区污水统一收集后,接入周边污水管网。

3.4 开展河道沿线暴露垃圾专项清理行动

以各行政区域街道为单位,根据环境卫生管理主体责任区域划分,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对各河段两岸1 km范围内的暴露垃圾和垃圾堆放点进行排查、整治。落实河道管理蓝线范围内的常年保洁责任制,彻底清除河道内的垃圾,最终做到河面无异物、河岸无垃圾。

3.5 规范垃圾转运站污水排放管理

全面排查市区生活垃圾转运站(垃圾房),对所有垃圾转运站的地理位置、垃圾转运量、污水排放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所有转运站均应进行雨污分流,作业污水不得直排雨水管网,转运站作业污水应接驳至周边市政污水管网。对于周边没有配套污水管网的转运站,要加快建设污水管网予以接驳;对于暂不具备接驳条件的转运站,应将作业污水集中收集后运至就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6 加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处置管理

开展简易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清查工作,定期维护修缮渗滤液处理设施,确保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对无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将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并就近送至满足受纳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处理。

3.7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管控

建立基本农田开发与保护长效机制,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完善限养区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畜禽养殖场采用适合的技术模式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源头减量、过程治理和末端资源化利用。

4 结语

建议项目区所在各区联合职能部门及沿线各社区居委会,建立联合执法小组,紧密配合、分工协作,从严打击沿线违法排污企业,全面整改整治每处污染源。

猜你喜欢
面源河长管网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到2025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河长”不只是写在公示牌上的名字
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