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人物“俄狄浦斯”情结解析

2022-12-30 00:37焦蜊钠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周冲后母俄狄浦斯

◎焦蜊钠

曹禺的《雷雨》是我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之作,整个故事以“雷雨”天为环境铺垫,在雷雨之夜,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该剧目诞生以后,关于作品的讨论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传入到中国以后,为该作品的解读注入了更多理论营养。在众多的理论中,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与该内容有着更多的契合,为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整部作品的内容来看,具有鲜明的“俄狄浦斯”情结,该情结也叫“弑父恋母”情结,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根据西方经典戏剧《俄狄浦斯王》的核心故事内容提取而来,用来展现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的妒忌仇恨心理。[1]因此,很多文艺评论家将《雷雨》比作中国版的《俄狄浦斯王》,当然,二者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文化意蕴,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

一、周萍的“俄狄浦斯”情结——双重乱伦

“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概念之一,由弗洛伊德等人构建而出,心理学指出情结来源于人的无意识本能之中,受人的能动性和价值观影响。荣格指出情结是人内心深处的无意识体现,是生来就有,是人类遗传下来的原始意象和生活经历的总和。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均来自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和动因。[2]作品中的周萍,作为周朴园的长子,大家庭未来的继承人,从小母爱的缺失,让他产生了严重的“俄狄浦斯”情节——双重乱伦。俄狄浦斯最鲜明的内容就是“弑父恋母”,弗洛伊德指出对异性父母的眷恋及性的好奇,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情感阶段。在《精神分析纲要》中进一步强调:“精神分析需要溯源到儿童早期,因为决定性的压抑发生在这个时期。”换句话说,儿童时期的择偶意象和原型来自于身边的父母。而周萍从小就被告知母亲死亡,寄养在乡下农村,缺失母爱,长大以后才回到周公馆,潜意识中对母爱的渴望让她爱上了比自己大不多的后母繁漪,产生了第一重的乱伦思想,构成第一层“俄狄浦斯”情结。当然,周萍对后母的这种情感是不被认同的,这是一种畸形和变态的情感,两人都陷入到无穷无尽的痛苦之中,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和激情的爱恋,周萍又爱上了四凤,一个和自己年轻时母亲非常相似的女人,当然根据后面的剧情可知,四凤是自己的亲妹妹,所以身上会有自己母亲的影子,从小缺失母爱的周萍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四凤(自己的亲妹妹),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也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以上是周萍“恋母”情结的展现,在他身上除了“恋母”情结以外,还有明显的“弑父”情结。“弑父”情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取代自己父亲的位置;二是杀死自己的父亲,在周萍身上,这两种情感皆存。在话剧中有一段旁白:“他佩服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他的见闻里,除了一点倔强冷酷——但是这个也是他喜欢的,因为这两种性格他都没有……”从这段叙述中不难发现,懦弱的周萍想要取代自己的父亲,在“本我”的驱动下,和自己的后母永远在一起。后来,周萍和自己的后母在一起,并不止一次地想要杀了自己的父亲取代其位置。尤其是与繁漪决裂的对他的控诉:“你忘了你恨自己的父亲,愿他死,就是犯灭伦的罪也干”,这里,这种“弑父”情结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了与自己的后母在一起,他甚至想要杀了自己的父亲。

当然,他的这种“恋母”情结在四凤的身上同样得到了展现。与后母的不伦之恋让他经受精神的煎熬,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急需要一段新的情感来挣脱这种不伦之恋的枷锁,四凤的出现满足了他对爱情的幻想,满足了她对母亲的思念与爱恋,但是命运弄人,四凤却是他的亲妹妹,他还未从上一段畸形爱情中走出,就跌入到另一段乱伦之中,悲剧意蕴更加突出,升华了作品的艺术张力,最终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二、鲁大海的“俄狄浦斯”情结——挑战父权

鲁大海也是周朴园的儿子,是周朴园与侍萍的第二个儿子,但受当时封建制度和利益的压迫,生下来就随母亲一起投河自杀,后被救起,跟随母亲的姓,取名为鲁大海,是周萍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鲁大海长大以后进入到周朴园的矿场当了一名工人,他与自己大哥周萍的懦弱、胆小不同,鲁大海从小命途多舛,具有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成为工人罢工的代表。“弑父情结”在鲁大海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而极端,与大哥周萍不同的是,周萍的恋母是显性的,弑父是隐匿的,鲁大海的弑父行为直接表现在字里行间。

鲁大海的“弑父”情结在剧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带领工人反抗自己的生父周朴园;二是对自己的继父鲁贵出言不逊。从始至终,在剧中鲁大海都没有叫过自己的继父“父亲”,反而是看不惯他的行径,对其进行冷嘲热讽。在鲁贵遭到周家辞退以后,心生不满,对大海的母亲侍萍态度恶劣,正好被鲁大海撞到,大海很是愤怒,明知其是自己的继父,依然出言不逊质问他算老几,并拿枪威胁鲁贵,好在母亲的劝说下才消了气,饶了自己的继父。诚然,鲁贵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但是也有继父的关系,对他也有养育之恩,鲁大海依然可以用枪来指着他进行威胁,其“弑父”情结展现的淋漓尽致。当然,他的这种反抗父权的行为在自己的亲生父亲周朴园那里更加明显,当他知道周朴园利欲熏心,利用不光彩的手段收买罢工工人,平息罢工内乱之后,直接找到了周朴园,并在周家当着自己母亲的面痛骂自己的亲生父亲赚的是“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他带领工人反抗自己的亲生父亲,与周朴园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具有进步的思想和反抗的精神。

在心理学理论之中,人们的意识是很小的一部分内容,微不足道,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内容,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在人的精神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决定主体的行为和命运。在鲁大海的潜意识里,“反抗”与“斗争”占据了主体,在“本我”的驱动下,挑战父权,挑战权威,完成“弑父”情结的构建。

三、周冲的“俄狄浦斯”情结——思想斗争

周冲是周家封建家族中最小的儿子,但也是最懂事和最有理想的儿子,与他的父亲和哥哥们相比,周冲是理想的化身,他的“俄狄浦斯”情结也是最隐匿和不明显的。他有着冲破封建束缚和黑暗现实的执念,有着美好的理想以及毫无杂质的爱恋,他爱惜自己的母亲,偷偷喜欢着四凤,纯洁善良,有着人性的美好与温暖,算得上是整篇剧目中的一道清流。剧中的周冲同样讨厌自己的生父周朴园,并且疼爱自己的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母亲甚至可以向父亲妥协,接受更多的委屈。因此,周冲的“俄狄浦斯”情结是隐匿的,是柔弱的,用自己的方式发泄着自己的怨恨和不满。

剧中的周朴园为了惩罚出轨的妻子,每天以“有病”为借口逼迫繁漪喝药,而周冲心疼自己的母亲,多次请求自己的父亲饶了自己的母亲,但是当周朴园以命令的口吻要求他“请母亲喝”时,他双手颤抖,两眼含泪,并对自己的父亲说道:“母亲没有病。”最后在自己的懦弱的大哥的劝说下,无奈地请求自己的母亲为了自己喝药,打消父亲的怒气。由此可以看出,周冲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自己的母亲,反抗自己的父亲,只不过这种反抗并没有收获应有的效果。当然,剧中虽然没有对他的“弑父”进行明确的展现,但是不难看出,他不愿意与自己的父亲为伍,在他的潜意识之中,痛恨这种家庭,痛恨自己的身世,并且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追求,他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别人的生命,出卖自己的良性,他不愿自己成为一个自私、冷漠、毫无人性的人,要不是为了自己的母亲,他甚至宁愿离家出走,远离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环境。他深爱自己的母亲,认为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懂自己的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母亲遭受伤害与不公,因此弱小的他只能选择妥协来保护自己的母亲。他的“自我”和“超我”将自己牢牢的锁住,这种“俄狄浦斯”情结最终展现在对父亲思想的抗争之上。

从全剧内容来看,《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十分的鲜明,并且主要体现在周萍、鲁大海和周冲三个年轻一代身上,其中鲁大海的情结最为明显,周萍与周冲的情结相对隐匿,代表了两代人之间的隔膜与矛盾。他们身上的悲剧是周家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透过这些悲剧与情结,我们可以更好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猜你喜欢
周冲后母俄狄浦斯
话剧《雷雨》中周冲人物形象分析
所有的好终将被看见
如何“机器地”思考伦理学?——以德勒兹《反俄狄浦斯》为分析中心
大山里的升旗仪式
试析周冲“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从周冲追求四凤说起
捅破那层窗户纸
捅破那层窗户纸
“托举哥”一举成名后的7年
捅破那层窗户纸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