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讽刺艺术

2022-12-30 05:55杨梅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达西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

杨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语言讽刺艺术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了作品的思想高度,通过对人性的进一步呈现,实现对多种讽刺技巧的一体化融合。

一、《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讽刺方式

(一)夸张

夸张是《傲慢与偏见》最为主要的语言讽刺方式。从核心语言结构来看,夸张的表达方式对故事起到推进作用,使各个不同故事节点之间能产生更好的结构关联性。《傲慢与偏见》运用夸张的讽刺手法,使部分人物的行为显得尤为滑稽,认知难以符合常规。此外,夸张的讽刺方式也为作品后半段的故事衍射提供帮助,使故事结局未能与西方传统的悲剧式收尾,而是以一种相对圆满的结局进行收尾,充分契合读者对于故事发展的内心需求,使《傲慢与偏见》能更好地对部分中心思想进行传递,强化作品对多种不同文学艺术讽刺技巧的合理化运用。

(二)比喻

比喻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但与夸张的语言讽刺不同,比喻类讽刺更多是进行故事细节的衔接,通过比喻对部分细节性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处理,这也正是该部作品在细节修饰方面的高明之处。《傲慢与偏见》打破常规意义对于单一讽刺概念的认识,比喻既为夸张表达手法的运用进行衬托,也打通部分细节关卡,使故事细节与整体结构融合得更为流畅,避免故事衔接过于突兀的问题。此外,在部分人物特点的描述与性格刻画方面,利用比喻进行语言讽刺也成为了一种高效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引导读者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部分人物特点进行掌握,加强对不同人物之间关系的明确,使读者通过对各类人物性格的剖析,能在脑海中迅速建立完整的人物关系网,最大限度地提升语言讽刺的结构透明度。

(三)反衬

反衬在《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尤为重要。从该部作品主要结构来看,反衬更多是运用于部分人物、环境及分支故事的延伸。《傲慢与偏见》对于反衬的运用具有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但相比于夸张与比喻的讽刺方式,反衬在该部作品中突出的更为柔和,部分较为尖锐的语言表达,并未直接通过反衬进行传递,而是运用比喻及夸张双向融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因此,《傲慢与偏见》对于反衬的运用,更多是对关键性内容的点缀,引导读者能更好地紧抓该部作品的主旨,以便于对部分戏剧性及荒诞性内容的填充。总之,《傲慢与偏见》虽然采取了多种语言讽刺方式,但作者并未就社会的不堪与糟粕直白地灌注到该部作品中,而是采用讽刺的艺术表达方式,唤起社会不同人群对于部分行为的反思,这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二、《傲慢与偏见》语言讽刺艺术内核

《傲慢与偏见》之所以能基于黑色幽默的基调将讽刺艺术发挥得淋漓极致,主要因素在于对两个基准点及一个艺术内核的精准把握。两个基准点是指爱情与婚姻,艺术内核则是对人性的呈现。该部作品将爱情与婚姻作为主要旋律,通过对不同人物之间衔接,使爱情与婚姻成为语言结构塑造的重要工具。其中,人性的不堪与贪婪在该部作品中得到充分显露,让作品精准抓住读者面临的时代痛点。小说一定程度充斥对于性别的偏见,但作者并未就此进行性别差异上的讽刺与抨击,而是基于不同社会环境和不同性别特点对各类人物角色人性的展现进行语言讽刺。通过多个维度的比较与暗喻,提高语言讽刺艺术的表现力,更好的传递其中心思想。奥斯汀将女性的解放与放荡挂钩,实际上是在宣泄对社会不满的同时,突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这也正是该部作品思想偏见的重要构成之一。因此,作品对于中心思想的突出,是采用一种层层相扣的表达方法,语言讽刺则是连接不同层级的重要填充剂,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对作品的中心思想进行解读。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时代对于《傲慢与偏见》语言讽刺艺术应用的看法存在差异,不同的语言讽刺方式也为该作品传递中心思想搭建良好平台,使不同群体能根据自身经历、性格等得出多种结论。

三、《傲慢与偏见》语言讽刺艺术在人物塑造上的应用

《傲慢与偏见》对于不同人物的塑造,正是语言讽刺艺术展现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对不同语言讽刺方式合理运用的基础。为更好对该部作品语言讽刺艺术表达进行扩大化分析,选择四个不同角色进行语言讽刺的解读。

(一)费茨威廉·达西

小说男主人公达西出身贵族,优越的家庭条件让他养成了傲慢不踞的做派。男主人公费茨威廉·达西的故事贯穿全文始终,前半部分对于男主人公达西的性格刻画相对积极,是以一种较绅士姿态进行人物呈现。随着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其了解的进一步深入,男主人公身上的傲慢特点逐渐显现。例如,故事译文:“达西先生第二次唠叨时,他那轻蔑的神情变得更加明显了。达西先生说完后,漫不经心地拱起身子走开了。”该段语言描述充分突出男主人公傲慢的性格特点。从总体人物关系来看,其好友宾格利先生曾给予男主人公诸多帮助,但在男主人公对待其好友的态度方面,表现出不屑、不满及难以理解的神态。尤其在对好友宾格利先生的妹妹进行语言评价阶段,并未充分考虑好友宾格利先生的自身感受,将利己主义及个人精致主义体现得尤为突出,使男主人公恶魔般的丑恶面孔,以一种伪君子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对于男主人公的刻画,实际上是基于一种讽刺视角,描述对男主人公思想认知及行为的改变的一种期待,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与期待相反。应该说,男主人公具有与班纳特太太同样虚伪的一面。所以,男主人公的傲慢与任性,实际上是形成一种语言讽刺艺术的反差,为后续阶段男主人公收敛野心做好语言铺垫。

(二)伊丽莎白·班纳特

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在该部作品中起到关键性的衬托作用。通过与不同人物角色的比较,女主人公的高尚品质成为该部作品新时代女性的重要标志。其为人在恪守传统礼仪的同时,又敢于在婚姻方面突破爱情的枷锁,作者简·奥斯汀更是对其不吝赞美之词。然而,女主人公虽然具有高尚品质,但恪守传统、墨守成规及不敢突破世俗价值对于女性社交行为的枷锁,也是伊丽莎白·班纳特受语言讽刺的关键部分。譬如译文:“(伊丽莎白竭力劝他不要那么做,她说:他如果不经过人家介绍就去和达西先生招呼,达西先生一定会认为他冒昧唐突,而不会认为他是奉承他姨母,又说双方根本不必打交道,即使要打交道,也应该由地位比较高的达西先生来跟他通候。”该部分展现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仍然具有遵守传统礼仪的特性,在个性特点方面体现出犹豫不决与不够果断的基本特征。女主人公对于费茨威廉·达西抱有一丝情感,但却始终在是与否两个方面游离,表现了伊丽莎白存在优柔寡断、拖泥带水与心猿意马的内在心理。应该说女主人公相比于班纳特太太、丽迪亚·班纳特等角色的奸诈、虚荣、蛮横与狡猾显得内心更为纯净,但仍然无法逃脱人性对于女主人公的束缚。针对这一部分的艺术刻画,虽然提升人物整体的饱满度,但对于讽刺语言艺术的运用,却使读者对于伊丽莎白·班纳特个人性格的看法产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正是在遵守传统又敢于创新的影响下,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的性格特征表现得较为矛盾。

(三)班纳特太太

班纳特太太作为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母亲,在故事中起到关键性助推作用,其糟糕的价值观及崩塌的价值信仰,使其将嫁女儿作为一门生意进行经营。正是女主人公的母亲存在这一特性,因此女儿丽迪亚·班纳特与伊丽莎白·贝内特对于爱情的荒诞表演,具有从遗传学视角上的可追溯性。例如译文:“我只要能看到一个女儿在尼日斐花园幸福地安了家。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看到其他几个也匹配得这样门当户对,此生就没有别的奢望了。”该段表现班纳特太太迫切渴望利用牺牲女儿的幸福换取金钱、权利及地位,脸上有光方才是班纳特太太的毕生追求。女儿存在的价值在班纳特太太看来更像是货架上商品或资本市场的期货,只有卖个好价钱,才能真正意义让她安心。班纳特太太的伪善、贪婪及野心与其魔鬼般幽暗的内心形成正面的比较。这一点也是奥斯汀语言讽刺所传递的重要中心思想。又如译文:“班府上不久就发请帖请他吃饭;班纳特太太已经计划了好几道菜,每道菜都足以增加她的体面,说明她是个会当家的贤主妇。”该段描述班纳特太太不仅对女儿在爱情方面的艺术表现力具有极高的要求,对于自身面子与身份的衬托,也有着相对较为严格的要求。金钱与权利的追求仅仅是班纳特太太外表的装饰,阴险与自私方才是班纳特太太内心的真实写照。因此,奥斯汀对于班纳特太太这一角色的刻画,实际上正是表达对于迂腐价值观的抨击。通过讽刺的映衬,使班纳特太太的个人形象相比于马戏团的小丑有之过而无不及。资本运作与商业包装,成为班纳特太太为其女儿的搭建性别艺术表演舞台的重要途径,极力追求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将个人需求包装成为人生理想,是班纳特太太这一角色在该部作品中的毕生追求与人生信念。

(四)丽迪亚·班纳特

丽迪亚·班纳特同样是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人物。但其与姐姐伊丽莎白和简不同的是,丽迪亚是该部作品重要的反面人物角色,也是语言讽刺艺术应用的重要的人物切入点。例如译文:“去军官那里吃饭!丽迪雅喊道。为什么我姑妈不告诉我们呢?”在丽迪亚·班纳特处于的历史背景中,军官是上流社会体现身份的重要象征,不同于皇室贵族身份的特殊性,军官的身份既承载平民的属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所以,从丽迪亚·班纳特的家庭环境来看,接触军官并利用其美貌与肉体获得军官的青睐,则成为其跻身上流社会的唯一途径。其中丽迪亚·班内特的姑妈实际上是从保护丽迪亚·班纳特的角度,期望其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但丽迪亚·班纳特则认为追求金钱、权利与地位,才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方式。正因如此,丽迪亚·班纳特的无耻与毫无节操,使其在与姐姐伊丽莎白·班纳特的对比中显得尤为突出。丽迪亚·班纳特对于姑妈的埋怨,使其见利忘义的基本人物特征得到充分强化,在多个不同军官中搞文化小圈子,又将丽迪亚·班纳特虚荣、卑鄙的人物性格体现得尤为突出。

四、结语

《傲慢与偏见》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人性的脆弱与不堪,但人性的曙光与女性的正面力量同样在该部作品中有所呈现。正是在人性光环的加持之下,使《傲慢与偏见》对于多种不同语言讽刺的艺术的运用得到读者的充分认可,也为后续阶段讽刺文学的艺术创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达西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
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一分钱也没少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傲慢与偏见
钱包风波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