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现状及风险对策分析

2022-12-30 09:34尤立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中亚国家中亚一带一路

鄢 鑫,尤立杰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农业对外投资作为一种主动性的全球农业资源配置行为,既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也可以保障国内的粮食稳定供应,推动东道国的农业发展。农业对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的重要手段,在促进中国与东道国双方的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也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3]。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到2018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至今已有9年的时间,此期间中国农业对外投资规模快速增长。农业对外投资在促进东道国农业的发展、增加粮食产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国在农业对外投资领域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而且缺少相应完善的政策体制扶持,导致中国农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效果不显著,同时存在恶性竞争和可持续性差等诸多问题[4,5]。加上西方国家经常抹黑中国,给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冠上“新殖民主义”“土地侵略”等标签,阻碍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顺利进行[6,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投资体系,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各国对外投资锐减。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愈发抬头,世界粮食供求形式趋紧,国内人均耕地资源的匮乏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凸显,中国粮食安全仍然存在较大隐患。中亚与中国西部边境地区紧密相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其农业资源禀赋且劳动力充足,具备明显的农业生产优势。因此,研究中国与中亚农业投资符合当前国际形势的战略需求。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高质量高水平“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的新篇章已经开启,如何在后疫情时代优化中国的农业对外投资格局,提高农业对外投资效益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农业对外投资领域已有研究围绕农业对外投资战略[7,8]、海外耕地投资[9,10]、农业对外投资问题[4]、农业投资影响因素[11-14]、全球农业资源利用[15]等相关领域展开了深入分析。关于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研究较少,多从中国农业“走出去”现状[4,16-2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投资环境[6,21-23]以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投资合作路径方面着手分析[24-27]。目前国内关于企业对外投资的研究较多,但针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业对外投资的专题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在系统分析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倡议对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带来的影响,分析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2013年11月1日,郑全意主动转岗到北京市昌平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担任食品分队队长,正式成为执法战线的一员。面相和蔼的郑全意,骨子里却有着一股韧劲和一腔热忱。深知万事开头难,他在入职前做了大量的“功课”—翻看资料、找前辈讨教。但还是没有想到,举报真的来临时,自己还面临着那么多的困难—没有车辆,没有制服,甚至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部门通讯录。

1 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现状

1.1 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规模

1.1.1 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的流量分析从投资流量分布来看(图1),中国对中亚四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因政治环境封闭保守,农业投资数据不可得,故不在研究范围内,下同)的农业投资流量分布很不均衡,呈现“一多三少”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塔吉克斯坦,其余三国占比较少。从农业投资流量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的农业投资流量波动最为明显,2018年出现大幅度降低,总体呈先上升再下降最后再回升的趋势。其余三国的农业投资流量波动相对较平稳,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投资流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平缓的趋势,在2016年达到峰值。而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两国的农业投资流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2018年有较大幅度降低。

图1 2014—2020年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流量统计

1.1.2 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的存量分析从投资存量分布来看(图2),中国对中亚四国的农业投资存量主要集中在塔吉克斯坦,与其余三国投资存量差距较为明显,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的农业投资存量常年保持在每年对中亚四国农业投资存量总量的50%以上。从农业投资存量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对中亚四国投资存量总和总体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以塔吉克斯坦为例,2014—2019年,除了2018年农业投资存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外,其余年份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的农业投资存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再次出现下降趋势。此外,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业投资存量在2015年大幅下降后趋于平稳,2020年再次回升,而其余两国农业投资存量也都呈波动上升趋势。

图2 2014—2020年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存量统计

2.1.3 文化冲突中国在对中亚国家进行农业投资的过程中,常存在只注重维护与当地政府间的关系,忽视了与当地民众的交流的现象。一个投资项目能否长久的运营,与投资主体是否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意识息息相关,有些投资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自身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在投资的过程中会由于文化差异包括风俗习惯和语言沟通等,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或产生意见分歧。尤其中亚各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文化、语言都各不相同,内部缺乏共同的价值观,至今几国对外开放程度都不高,对外来经济、文化输入较为抵触,再加上西方势力的介入,中亚国家的“伊斯兰国”势力集团恐怖主义活动频繁,给中亚与中国的文化交融造成了极大威胁。

多层次、分工明确的多元监督体系是确保财务管理合理性的基础,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因此,为了确保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对于村民在财务监督工作中主体地位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要深化会计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之所以需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因为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且工作面相对较为广泛,因此更应注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尤其要注重对农村工程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支出的监督和审计。

1.2 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的主要产业

2.1.2 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外交合作关系农业对外投资对中国与东道国的合作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交关系不仅包括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也包括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政治关系保障着双方贸易和投资的正常进行,而亲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则是双方贸易和投资活动的助推器。但对于中亚五国而言,各国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不尽相同,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与中国同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中国联系较为密切。截至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总量接近20万亿美元,比成立之初增长了13倍之多;而土库曼斯坦至今还没有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并不紧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国对土库曼斯坦的历年农业投资额度数据都不可得,而其余四国都有官方统计数据。除经济组织之外,双边政策关系也是农业投资活动的推进器,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是否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双边投资或贸易协定等,都会对中国的农业投资规划方针产生影响。

1.3 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的主要方式

2.2.1 农业基础设施及加工物流发展滞后中亚国家受到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加工物流等方面的发展比较滞后。中欧班列为中亚国家的农产品运输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相应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通关便利化程度不高以及运输成本的增加。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与航空运输的成本基本相近,农产品自身的价值较低,而高昂的运输成本给中亚各国农产品贸易带来较大的制约。高投入低回报导致中国对中亚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农产品加工等低投入的低端农业产业,而处在价值链中上游的中高端农业投资项目占比却较少。

2 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存在的风险

2.1 政治文化风险

张连长弹了下烟灰,慢条斯理地:“第一,你们的箱子绝对不会丢。一路上,团里派了专人负责,估计不久就会用卡车送到连队……”

从那以后,柳红就喜欢呆在苏长河身边,苏长河出门,她就牵着他的手给他带路。苏秋琴那时候就讨厌她,不让她牵她爸的手。苏秋琴说:“这是我爸爸,不要你碰。”但是,如果柳红有好吃的,能够给苏秋琴吃,或者能帮她带弟弟,苏秋琴还是允许柳红碰一碰她爸的。而柳红的口袋里,总是隔三差五有好吃的东西,所以苏秋琴和柳红的关系始终处于亦敌亦友的状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农业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农业投资目光放在中亚地区,农业投资涉及领域日益多元化。由最初以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粮油、面粉、棉花、坚果等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在内的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为主,发展到现在包括牛羊马培育以及马奶、油料作物、骆驼奶和肉类加工、粮食深加工厂等涵盖了种植业、良种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养殖业等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领域投资也取得较好成效,其中包括农业灌溉设施等水利设施以及化肥自给和饮水自给等。除此之外,中国和中亚的农业投资合作还涉及农业科技和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如陕西杨凌农科集团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建设的“中哈国际农业科技示范园”,该园区于2015年正式规划并启动建设;园区以小麦、玉米、花卉和油菜选种以及土壤改良、设施农业、节水灌溉与农机设备的推广合作为主。截至2020年,中国参与对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的企业已达14家。

2.1.1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形象被恶意扭曲农业是关乎发展中国家命脉的基础产业,中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并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上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取得成效的企业大多为国有大型企业,容易招受来自西方国家以及民族分裂势力的抨击和质疑。中国在农业对外投资领域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缺少农业对外投资经验以及相应完善的政策体制扶持,导致中国农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效果不显著。加上西方国家声称“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扩张”,肆意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恶意扭曲中国的农业对外投资形象,使不少中亚民众对中国及“一带一路”倡议产生了错误认知和偏见,阻碍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顺利进行。

1.1.3 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的主体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对中亚进行农业直接投资的主体也由原来的单一国有企业为主,发展到民营企业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多元化发展阶段。早期的农业对外投资活动以承担国家对外援助项目为主,国有企业居多,投资主体较为单一。2004年以来,国内企业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对外投资合作主体也逐渐呈多元化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民营企业后来者居上,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国内农业企业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跨国经营已经初见成效。

2.2 经济和资源环境风险

农业投资可以国家或企业的方式展开,也可以个人和独立项目的形式进行。当前中国对中亚国家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通过购买土地、建立厂房、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示范园区建设等方式对中亚五国进行农业投资。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中国在资金、市场规模方面存在较大优势,而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刚好与中国优势互补,因此农业投资以中国对中亚国家的农业直接投资以及在中亚国家建立农业园区、合作示范区和厂房等方式为主,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时间。农业直接投资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投资合作的重要手段,对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资料方面,中亚国家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资料相对匮乏,农业投资主要以项目投资的方式进行,如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对尿素、氨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股权项目投资。此外,“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给中国和中亚双方都带来了积极影响,在农业投资合作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推动效应,尤其给农产品供应链、合作园区建设以及信息化平台构建和人才培育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

2.2.2 农业专业人才少农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投资方需要对东道国的风俗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当地的政策法规了然于心,同时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这些人才除具备自身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掌握东道国的语言,熟悉东道国的市场环境以及和农业投资项目紧密相关的政策法规。目前中国针对中亚地区的跨国型投资人才并不多,进行农业投资的企业管理者水平也不高,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僧多粥少”局面,仅有部分资金充裕的大型国有企业有能力雇佣这些高端复合型人才。中小型企业不仅缺乏对中亚国家进行农业投资的专业人才,而且企业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与国际规范也不相适应,在进行各种农业经济活动时会受到很多阻碍,导致一些农业对外投资项目一度陷入困境,农业对外投资发展进程受到制约。

2.2.3 资源环境破坏导致的准入壁垒农业投资活动与土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等自然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当今世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各国对资源环境的保护都十分重视,如果在别国对本国的农业投资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引发东道国对外来农业投资的抵触情绪。中亚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业资源,他们对农业资源的需求很大,但同时其农业基础设施较落后,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较脆弱,对外来农业投资活动的关注度和敏感度都很高。在中国对中亚国家进行的农业投资活动中,一些企业和农业投资项目常忽视了对当地的资源环境保护,存在过度开发导致农业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亚国家政府经常以此为由给中国农业投资设立新的准入壁垒,如停止续发或撤销农业投资许可证,提高农业投资准入规格等。加上来自当地民众的舆论压力,更是增加了中国农业投资进入的阻力和风险。

3 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风险评估和完善法律体系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中亚各国都加强了外来投资的审查规制,监管更加严格。再加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恶意抹黑,使得中国对中亚农业投资一度遇阻。政府应加强对中亚各国的风险评估,并根据最新情况不断更新,为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提供风险预警。同时,政府应加大鼓励企业农业对外投资的力度,促使更多资本流入到农业投资中,这对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应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农业投资合作,除哈萨克斯坦外,中国与中亚其余四国的农业投资合作均较少,中亚国家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与中国的农业发展优势互补,其地处中国连接欧洲的交通要道,对发挥“一带一路”倡议有重要作用。此外,政府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为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提供保障。

3.2 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及口岸建设

农业对外投资与边境互通水平以及交通便利息息相关,中国和中亚地区毗邻,有很长的边境线,应结合连接中亚的国际大通道主要走向及运力需求,推动连接中亚的霍尔果斯口岸、巴克图口岸和阿拉山口口岸,重点提高口岸站的集装箱列车接发及货物换装能力,进一步提高口岸过货能力。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加强口岸国际通道运输管理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模式。加强中欧班列品牌建设,动态调整开行路线,优化肉类、粮食、种苗等口岸场地功能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班列+”模式,推动班列与口岸、园区等协同布局,推动“运贸一体化”发展,促进班列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经检验,玻璃瓶上没有留下指纹。打开密封的瓶盖后,见里面装有一张白纸条,上书与匿名信字迹相同的几行文字:

3.3 消除投资壁垒,拓展农业投融资新渠道

加快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便利化进程,优化出入境等各项手续办理流程。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健全监管一体化机制,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沟通和协调,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增进农业投资合作共识,夯实农业投资合作基础,扩大农业投资领域。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态度,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农业市场合作,促进中国企业与中亚五国企业优势互补。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与中亚国家的双边本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在对外农业投融资过程中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通过双边合作平台与中亚国家开展联合融资,推广股权投资、要素权力的抵押融资和PPP项目融资等方式,“产融结合”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公共资金的带动作用,推进中国对中亚的农业投资进程。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中亚一带一路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中亚速览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上海合作组织促进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出口的影响分析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