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和路径选择

2022-12-31 11:37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2年4期
关键词:安全观法治国家

洪 静 李 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1)参见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载《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第1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思想,这是指导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2)参见陈文清:《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载《求是》2019年第8期。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4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工作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18页。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必须接受正确、完整、充分的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一、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长久之策

(一)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价值

201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明确指出“要做好各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各种保障能力建设,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载《人民日报》2015年1月24日,第1版。国家安全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法治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保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法治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表现在法治方式的有效性、法治话语的可接受性以及法治对人民的保障性。因此,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长久之策。

1.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安全切实有效

维护国家安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的保障作用,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6)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载《求是》2021年第5 期。以及“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7)《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14 页。法治是国家治理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的重要支撑,能为国家安全等各项事业提供坚强保障。法治具有预防和调整功能,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因此,法治既是防范国家安全风险的先招,也是应对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挑战的依托。(8)参见蔡宝刚:《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家安全法治理论》,载《法学》2022年第1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安全是切实有效的。

2.以法治话语参与全球治理能够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安全

在国际交往中与全球治理中,法治可以提升国家安全话语的认同度与接受度。就国内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治理实践中,“法治”代替“人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得到举国上下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践行。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国家安全法治建设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获得社会认同。就国际交往而言,二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并发展壮大,国际社会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发展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阶段,可以说,法治是各国通行的话语。在维护国家安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高举法治大旗、擦亮法治名片有利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占领法治制高点。(9)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第117、120页。在维护国家安全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法治话语,能够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占领道义制高点,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

3.将国家安全治理纳入法治轨道符合人民利益

确认和保障权利是法治的真谛。(10)参见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载《中国法学》2014年第4期。将国家安全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就是要保障人民权利,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所要求的“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国家安全法治,是将国家安全相关的事务都纳入法治轨道,将法治体系的建立作为国家安全治理的基础,并按照该体系的规定,在国家安全治理上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国家安全法治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方面,同样要坚持以人民中心。《国家安全法》第1条明确规定了“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法目的。国家安全治理中的“良法善治”,集中表现为让公权力不过界、让人民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在法治轨道上的国家安全治理,既维护国家安全,也保护公民人权以及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通信秘密等基本权利,注重“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国家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将国家安全活动纳入法治体系,防止公权力被滥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让人民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既是国家安全法治的目标,也是国家安全法治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论述如何完善国家安全的制度体系以及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的法治建设,阐明了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总体进路:“健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政策、强化国家安全能力建设、防控重大风险、加强法治保障、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等方面工作”。(11)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8 年4 月18 日,第1 版。由此看出,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建设的进路,包括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律贯彻实施、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三大方面。

1.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治理、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定、及时修改,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的立法。(12)参见《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第160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出台《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国防交通法》《军事设施保护法》《核安全法》等一批重要法律,不断加大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力度,为维护国家安全、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加强国家安全法律贯彻实施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法律的效果就会打折扣。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国家安全法律的贯彻实施。《国家安全法》分别以第75条、77条和78条的内容,将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党、政、军、民和社会,确保国家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载《人民日报》2021年3月13日,第1版。此外,也要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把国家安全贯穿于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挑战。

3.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14)《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4页要着力提高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法治意识,筑牢国家安全底线。当前,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还比较欠缺,对于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更是知之甚少。需要进一步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国家安全法治的普法力度,结合典型案例,增强宣传普及的成效,努力营造全社会国家安全法治氛围。(15)参见蔡宝刚:《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家安全法治理论》,载《法学》2022年第1期。抓好大学生这个关键群体是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的重点。

二、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是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需要加强国家安全法治教育

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是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需要加强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既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引导公民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国家安全、熟知相关权利义务的氛围,建设国家安全法治文化。

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16)参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80页。国家安全教育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国家安全制度、战略和政策教育,提高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7)参见赵庆寺:《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逻辑与路径》,载《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7期。国家安全教育是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公民政治素养、强化政治认同的重要环节。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是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对全体公民开展以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引导公民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当前,我国公民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格局已初步建立,还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成效;要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引导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履行国家安全法治的普法责任;要培育壮大国家安全法律普法志愿者队伍;要丰富国家安全法治文化产品,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契机开展群众性国家安全法治文化活动。

(二)国家安全法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群体为重点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18)《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载《人民日报》2021年4月20日,第1版。大学生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具备扎实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是我国社会中思维最活跃、行动最积极的群体,他们参与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意识、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实践的能力都更强,是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国家安全意识与法治意识,使其成长为具备国家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优秀接班人。同时,大学生大多刚刚成年,普遍具有强烈好奇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知识储备不够、警惕性不高,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所欺骗利用。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国家安全形势也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从外部看,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干涉主义有了新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加剧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转变;从内部看,我国社会经历深刻变革,矛盾纠纷显现,诱发社会动荡的风险点增多。(19)张丽:《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多维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11期。因此,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理解认同总体国家安全观,熟悉中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提高防范意识、提高斗争能力,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8年4月12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804/t20180412_332965.html,访问日期2021年11月30日。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大中小学每个阶段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实现国家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确保“有人管”“有人教”“有载体”。(21)《教育部印发指导纲要指导大中小学系统规范科学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0年10月27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0/t20201027_496910.html。同时,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2021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决定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部分高校已经成立了国家安全相关的专业,国家安全教育也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还存在着内容上“重法律条文宣讲轻法治思维运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形式上“笼统单一”的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是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宪法》《国家安全法》《刑法》《反分裂国家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数据安全法》等。这些法律不仅为国家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也规定了未来国家安全治理的法治方向,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是维护国家安全必须遵循的准则。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对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和国家安全法治现状的讲解深度远远不够。部分教师仅停留在法律条文宣教上,未能讲清楚法律条文背后的法律精神,未能讲清国家安全法治中的良法善治逻辑,无法让学生理解国家安全治理中公权与私权的分界,缺乏对“为什么要以法治保障国家安全”和“如何以法治保障国家安全”的认识。部分教师仅解释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义务表现形式,未能讲清楚立法意图,无法让学生理解国家安全法律实施的逻辑、国家安全法律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国家安全法治的最终指向。部分教师只进行知识讲授而忽视价值引领,未深刻阐述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实践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案例比较陈旧,没有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难以体现国家安全法治的时代性与发展性。总体而言,目前的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内容缺乏应有的系统性、深刻性与发展性,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既是国家安全教育,也是法治教育,这两者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贯通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目前的高校国际安全法治教育中,课堂教学属于主渠道,但部分高校仍然没有充分意识到国家安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协调好国家安全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22)参见吴跃东:《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影响因素分析》,载《当代青年研究》2019年第3期。某些高校中,国家安全法治的课堂教学仅限于“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另外对国家安全这一概念的界定不清晰,或将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无限扩大化,把一切爱国主义教育等同于国家安全教育,或将国家安全教育等同于反间谍教育和保密教育。(23)张丽:《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多维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11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以辩论活动、视频观摩活动为主,也包括一些比较新颖的如国家安全法律的普法活动、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短视频宣传等。总体而言,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笼统,创新性、感染力和吸引力不足。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高校要从中央的顶层设计出发,做好师资建设、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工作,将国家安全法治教育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研究者要从学理上进一步阐述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逻辑与进路。

三、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逻辑理路

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求,是培育涵养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基础。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实效,需要培育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法治情感,进而形成法治信仰。(24)尹奎杰:《法治认同培育的理性逻辑》,载《北方法学》2016年第3期。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可以从价值养成、政治方向、法治精神三个维度出发,形成教育合力。

(一)价值养成——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需要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从内容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前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则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才是和谐稳定的社会,并且需要“法治”的保障。由此可见,落实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维护国家安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大学生以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安全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助力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价值目标的实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和大国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发生激烈交锋。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必须要有清醒的思想认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复杂的环境和斗争中把握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26)参见李婧、王亚新:《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重大意义及其实践路径》,载《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与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互相融合、形成合力。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要发挥道德的滋养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让学生在追求正义与良善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理性思考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27)参见洪静:《点点滴滴熔铸大学生法治观念》,载《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24日,第8版。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同样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作用,不仅要让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法律知识、认同国家安全法治,更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础追求相结合,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与促进社会稳定的理性目标相结合,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行动相结合。

(二)政治方向——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根本遵循

国家安全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坚持总体国际安全观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确保国家领土主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免受各种侵袭、干扰、威胁和危害。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政治方向,在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以及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绝对巩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28)参见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强调 牢固树立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7年2月18日,第1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其他领域的国家安全事务都会传导到政治安全上来,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教育大学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运用法治方式与威胁国家政权安全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法治领域的表达方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意。因此,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实践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29)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载《求是》2021年第5期。中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改革与建设中探索出来、适合我国国情的,特别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中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良法善治的国家安全法治局面逐渐形成。要引导大学生认同中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以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这也是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中必须把握的政治方向。

(三)法治精神——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培育法治精神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这两个规范性文件都对教育目标进行细化分解,遵循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规律。其中,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目标是,“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30)《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20年10月28日,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0/28/content_5555255.htm。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基本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31)《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6年第9期。结合《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对大学生的教育目标,可以得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目标在于: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并自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弘扬国家安全治理中的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是对法治的崇尚和遵循,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现实指向。法治精神要求大学生以宪法和法律为基本行为准则,将学法守法用法作为自身行为操守,积极开展普法宣传,进而形成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32)周叶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载《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2日,第5版。培育法治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强化人民对法治的认同,优化法治环境。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既有助于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养成,也有助于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能力提升:一方面,通过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系统学习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条文与法律知识,形成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法治精神不断丰富,利于其法治思维的锻炼与活跃,使大学生善于运用法律原则、法律方法应对风险与挑战,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能力。

弘扬国家安全治理中的法治精神,还要引导大学生理解国家安全法治的人民性与开放性,认识到国家安全法治的“良法善治”,强化其法治认同。2004年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其中;2015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第1条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主要立法目的,并在第3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道路。国家安全立法已经从“以政权安全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从“侧重保护国家安全”转变为“同时注重维护人权”。(33)杨宗科、张永林:《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七十年探索:历程与经验》,载《现代法学》2019年第3期。这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高度契合的,彰显了国家安全法治的人民性,体现了人本价值。《国家安全法》将关系到人类共同福祉的核安全、生态安全、外层空间安全等问题写入条文,彰显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担当;也体现出国家安全法治从维护本国安全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性转变。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人民性与开放性,体现了国家安全法治的生命力与发展力。

四、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实践进路

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种社会问题处于多发阶段。大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其政治鉴别力还不强,是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和发展的重点人群,高校已然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斗争的前沿阵地。因此高校要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开设系统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素养。

(一)价值认同:夯实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基础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辩证、联系、全面的国家安全观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促进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的理念。(34)李志斐:《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方向》,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安全”与“危险”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历代执政者都高度重视国家安全这一问题。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根据现在的国际政治体系和国家安全形势所提出的,统筹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是中国重视“和平”与“合作”这一价值的体现。同时,总体国家安全观也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既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的价值取向,也落实了“民本”的思想主张。(35)参见刘跃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民心基础与理论溯源》,载《人民论坛》2014年第6期。因此,中国的国家安全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

强化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价值认同,一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入阐释“国家安全”这一概念,让大学生理解“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的逻辑关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目标,树立维护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的底线意识,强化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法律体系背后所体现的中国价值进行阐释,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融媒体中心等平台要切实履行国家安全法治的普法责任,推出底蕴深厚、知识丰富、形式新颖的法治文化产品,夯实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基础;三是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大学生在学习法治知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理性思考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养成坚定的爱党爱国意识、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灵活的国家安全法治思维。

(二)政治认同:明确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方向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体系中,政治安全是根本,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存在根本不同,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36)参见侯娜、迟志培:《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新探》,中国商务出版社2020年版,第33页。政治安全和社会认同、社会秩序、社会的整体利益等有密切的关系,(37)杨嵘均:《网络空间政治安全的国家责任与国家治理》,载《政治学研究》2020年第2期。政治安全得到捍卫,社会就会安定,人民生活就会安宁,一旦政治安全受到损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就会受到根本威胁。政治安全的内涵可以分为两层,一是国家的政权安全,二是国家的制度安全。第一,就国家的政权安全而言,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的,不是互相割裂的,大学生维护好国家的政治安全,最根本的是政治上坚定,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决抵制西方国家对我国青年的渗透和策反,勇于同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第二,就国家的制度安全而言,要维护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各项政治制度,要引导大学生理解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38)参见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载《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5日,第1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管用性、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形成坚定的政治认同。

要以法治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强化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实效,形成维护政治安全的自觉。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入手,构建多层级、多视角、多渠道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实践体系,包括大学生旁听立法议事、调研基层纠结解决机制、旁听法院庭审、参与国家安全法律普法宣讲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体会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真实与管用,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让大学生成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三)法治认同:强化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关键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下才能有序运行。国家安全法治要求在国家安全治理上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对我国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认同与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各种保障能力建设,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39)参见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载《人民日报》2015年1月24日,第1版。可以说,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实现了从政策型治理向法治型治理的理念转变。(40)李建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要义阐释》,载《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10期。中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化、法治化、体系化。(41)周叶中、任澎:《论中国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主要特色》,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总体国家安全观所蕴含的法治思想,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落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是加强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好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为高校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提供系统方案、政策和资源,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凝聚共识与合力,提升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实效。

二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开设《国家安全法》为基础的国家安全法律课程。近年来,我国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国家安全立法工作逐步落实,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课堂教学应当与时俱进,为学生讲清楚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最新进展以及各部门法之间的协同关系。同时,在第一课堂之外,通过讲座、学术论坛、读书会等补充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层级、多视角的国家安全知识。

三是促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近年来,部分高校设立了国家安全学专业,国家安全学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进入快速的发展通道。与此同时,国家安全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值得重视,该队伍一般都具有法学、政治学、管理学背景,具有较高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在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建设中,要加强师资队伍与实务部门的联系,通过教师参与国家安全实务部门挂职、国内外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是开展各类常态化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国家安全法治文化。健全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网站、快闪直播等方式传播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创新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方式,增强吸引力,提升教育实效。培育壮大国家安全法律普法志愿者队伍,在大学生中发掘与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愿奉献的志愿者,深入社区与中小学开展国家安全法律普法活动。要丰富国家安全法治文化产品,利用“4·15国家安全日”等契机开展群众性国家安全法治文化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4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国家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也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高校应当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从价值养成、政治方向、法治精神三个层面综合施策,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意识,为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安全观法治国家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若干思考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