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德汉口译实践》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2022-12-31 11:4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口译外语思政

胡 峰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204)

0 引言

新时代的中国外语教育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突出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守正创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何宁、王守仁(2021:1)呼吁中国的外语教育应当调整发展方向,引入“传播”视角,重构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手段,增强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以适应中国外语教育从了解外国到传播中国的功能转变,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1]。

《德汉口译实践》是面向德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第7学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能直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口译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近3年来,课程积极融合教育信息化元素,借鉴优质慕课资源,帮助学生为进一步掌握职业口译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育人元素,培养学生主动传承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能力。

1 《德汉口译实践》课程中的“痛点”问题

1.1 课时量少

口译课在课程设置中,周课时为2课时,而且还要讲解口译理论和口译技巧,对于需要大量实践练习的口译课程来说,难以达到有效的实践量。

1.2 内驱力不足

传统口译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教学中心,课堂上教师呈现原文,点名学生口译后,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够,一方面因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另一方面也因学生对口译课的看法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学生还常常因为不自信而不敢张嘴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口译课的授课效果。

1.3 思辨能力欠缺

从学生文化层面看,当代部分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影响,在人云亦云的跟风中,容易丧失思辨与创新意识,缺乏必要的反思和批判,突破与创新。教学中既要重视“知”的维度,也要重视“思”和“能”的维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1.4 “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欠缺

目前的德语课堂教学多注重对目的语国家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不足。大多学生对目的语国家文化兴趣浓厚,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对本国语言文化的持续、深入学习不足,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较为欠缺。

2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痛点”解决方案

2.1 课程教学创新思路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德语专业教学指南》(2020)的培养目标为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德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德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德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文秋芳(2021:48)认为外语课程思政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本课程教与学之初师生达成共识:“不畏困难、拒绝躺平;不俱错误、大胆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以“培养学生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跨文化交流中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为主旨,注重学生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培养和提升,整体思路为“润物无声、育人有情”[2]。

2.2 课程教学创新举措

2.2.1 教学目标创新:融入思政、立德树人

在“文化强国”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指导下,首先改革了课程教学大纲,把“思政教育”目标融入了教学目标,规划了教学总目标: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德语讲述中国故事、能够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口译人才。

2.2.2 教学内容创新:理解中国、沟通世界

该课程主要精神内涵为:忠诚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对外工作和事务中始终保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主要文化知识包括: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自觉弘扬民族文化,能够承担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制定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课程实施计划,以所学每课的内容为思政承载点。在教学中融入中国特色元素,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对中德美食、中德传统节日等主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中外文化元素对比,加深理解本国文化,培养跨文化素养。口译是时效性很强的任务,因此口译课的教学材料应覆盖当前的热点问题,与时俱进地传授知识[3]。

2.2.3 教学模式创新:混合教学、知技合一

本课程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方式,解决了课时量少的问题。首先,课程采用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使用的慕课是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交替传译》。该门慕课是口译教学“广外模式”中的核心课程,通过原理讲解和实操练习,帮助学习者掌握各项子技能。其次,课程借助微信群和学习通等智慧型混合教学工具,建立师生随时交互的动态立体交际环境。线下教学则采用“教师讲授+两两合作+小组讨论+课堂问答+口译实践”等方式。

2.2.4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以赛促学、译赛进阶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产出导向法、角色法、案例法等组织口译课堂活动,有效促进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价值塑造的同频共振(朱巧莲,2022:72)。组织中德学生进行现场口译教学,例如去当地的名胜古迹进行现场口译实战,学生不仅提高了口译能力,也丰富自己的中国文化认知,从而主动地去学习、传播中国文化。举办热点话题口译比赛,以赛促学,选拔学生参加国内国际各种口译大赛,进行重点辅导并取得优异成绩[4]。

2.2.5 教学评价创新:重视过程、多元多维

课程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采用智慧学习数据捕捉学生的动态学情,强调学生平时的参与互动和持续产出,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样性。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总成绩体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5]。

在思政素材使用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反馈,及时调整和更新,例如通过学生写反思日志、调查问卷、访谈等,收集学生反馈,对课程进行评价,并对素材的建设和使用进行调整。

3 教学效果

经过三轮的课程运行和建设,该课程依托网上教学平台,建设线上课程资源和课程体系;贯彻落实新文科建设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注重“因势而新”的知识传授。

根据全体学生填写的课程思政评价表的统计结果显示,87%的同学认为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非常好”,13%的同学认为目标达成度为“好”。100%的同学认为课程内容体现时代特色的程度为“非常好”。95.7%的同学认为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好”。

4 教学反思

经过近3年的课程创新改革,课程改革运作顺利,课程团队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以下五点反思:

(1)中国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一定的信息化学习素养,能够积极参与并顺利进行外语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2)教学目标中加入思政目标可以使教和学的方向更加明确,更符合全方位育人的培养目标。(3)教学内容上进行重构优化后引入热点、时事材料以及中国文化,可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触发母语文化的正迁移。(4)学生在教学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充分感知中国文化,有助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逐渐生成和内化。(5)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融合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效果。

新文科的建设目标是培养“时代新人”──中国声音的传播者,承担“时代使命”──提升国家形象,会讲、讲懂、讲好中国故事,建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塑造力,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吴岩,2021:7),该课程的培养理念与此高度契合。今后将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充分挖掘本地文化中的地方特色,这样学生在口译实践中可以学以致用,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口译外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