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的辟谣困境与对策分析

2022-12-31 16:52陈雨璇
关键词:纯净水辟谣谣言

孙 燕,陈雨璇

网络谣言的辟谣困境与对策分析

孙 燕1、2,陈雨璇3

(1.阜阳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3.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文章在编码网络谣言典型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跨越20余年的历史文本追踪溯源,认为:谣言涉及的事件案例具有不可查证的隐蔽性;针对虚假政府政策的辟谣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尚有辟谣信息未涉足的“真空地带”;谣言中的“专家”观点与所对应的辟谣内容中的专家观点相比,其表述方式更容易让受众放弃判断思考,直接相信。文章总结得出辟谣的困境为:事实真相不可得、社会权威不可信、谣言占领道德高地和辟谣驱动力较弱,并从内容、技术和政策三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网络谣言;辟谣困境;对策分析

一、谣言的定义与网络谣言

关于谣言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并无统一定论,其争议点在于谣言所述内容的真实性是否作为衡量标准。一部分定义认为谣言的内容仅仅是未经证实,即内容与事实的关系尚不确定,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为虚假的;而另一部分定义认为谣言的内容必须已经被证伪,即确定与事实不符或纯属虚构,认为未经证实的信息为流言而不是谣言,谣言是已经被确定为虚假的流言。本文对谣言的定义倾向于后一种,认为谣言的本质是被广泛传播的谬误。明确谣言是一种谬误,是同真实或客观规律相违背的信息,是和真理相对立的存在,因而需要给予批驳,即辟谣;认为谣言已被广泛的传播,具体表现是传播主体的数量多,社会覆盖面广,影响较大,因而也需要辟谣。

在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表达个人观点、传递社会信息以及参与社会公共话题的重要媒介。庞大的网民群体中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受众和传播者,其中网络各类信息平台,如微信、QQ、论坛、贴吧等,都是其用户获取并分享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在这巨大的网络信息平台中的信息难免鱼龙混杂,真相与谣言并存。为了应对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均作了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公布了相关司法解释细化量刑标准,对于涉及政府公布信息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方面的谣言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然而对于一些具有较高受众贴近性和关注度的谣言则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本文选择了与纯净水有关的谣言,传播时间跨度20余年,传播媒介从纸质报纸、杂志转移至网络新闻媒体机构与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代表性。

二、谣言案例及文本编码

关于纯净水的谣言在网络中有很多版本,笔者原本设计通过文章阅读量排序来获得传播影响力较大的谣言文章,但无法抓取到该方面的数据,故换一种方式追根溯源。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中的图片默认会带有该公众号名称的水印,笔者追寻此线索发现大部分谣言所引用的图片上均有“河南水专家贸易”的字样,因此本文选取谣言的版本名为“河南水专家贸易”的公众号于2015年6月11日发布的一篇名为“纯净水被明令禁止饮用”的文章,以此作为典型案例,该文章的阅读量曾经达到10万+且被广泛转载,现在点击则显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由用户投诉并经平台审核,涉嫌不实信息”,即被微信公众平台认定“涉嫌不实信息”,强制删除。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饮用纯净水有害健康”,其文章结构清晰,事实看起来非常充实,表述也很有条理,由若干正确科学的生活小常识和网络上众多健康养生类谣言组合而成,非常具有迷惑性,且这篇文章几乎囊括了目前已出现的所有“纯净水有害健康”文章的观点与论述,因此将此文章中谣言部分的文本做如下编码,如表1所示:

三、谣言与辟谣文本的历史分析

为进一步厘清纯净水谣言的传播根源与动机,进行历史溯源,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个数据库检索重要报纸与科技期刊,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检索网络新闻媒体机构、通过微信搜索检索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认为纯净水有害健康和反驳纯净水有害健康的历史内容,包含文字与视频两种内容形式,选出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内容上具有代表性以及专门针对性的文本,对照表1中的编码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纯净水有害健康”这一谣言的传播,已有20多年之久,在各类媒体中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对抗性表述。其最早出现的时间节点1996年,正是中国饮用水市场的混乱时期,以农夫山泉等品牌为代表的天然矿泉水与原有以娃哈哈等品牌为代表的纯净水进行着激烈的市场争夺。由历史文本可以看出,纯净水谣言的生成与辟谣有如下规律:谣言文章提出一个观点,相关辟谣文章反驳,但谣言不会继续反驳辟谣文章,而是过一段时间之后以相同或者相似的形式和内容继续重复这个观点。在这20多年间,谣言不断变化、重复、丰富,覆盖了所有媒体,从传统媒体中来,在广泛流传于网络媒体之后,又“回归”传统媒体(3、8 和14号文本),这为谣言的持久传播提供了土壤,也让辟谣变得更加困难。以下具体分析:

(一)谣言涉及的事件案例与辟谣分析

真实发生的事件应经得起核查,然而一般受众极少去追根溯源地查证真实性,而是更多凭借事件的表述是否具有“真实感”来判断真伪。构造“真实感”的最主要方式是丰富的细节。编码1.1、1.2、1.3为孩子饮用纯净水生病的案例,在谣言传播时多次作为关键例证,然而却具有不可查证的隐蔽性。“上海一家医院临床报告、天津市一儿童医院”虽然缺少医院名称、部门等识别信息,无法真正核实,但却有“1997年6月”这样的时间细节,谣言文本中“全身乏力、贫血,掉头发、肌肉哆嗦,眼皮跳动”等能够打动人心的细节,使受众潜意识中认为“事实如此细致应该不是编出来的”,进而忽略求证的判断认知过程,直接跳到下一步的行为中,即针对症状,对照自己的孩子一一印证。而且医院作为一个权威的机构,从医生的调查中得出的结果,都能够大大增强了谣言的可信度。

然而这些案例在辟谣时却极少有针对性的反驳。其中1.1无可追溯的媒体来源,1.2中“天津市一儿童医院连续收治了9名肌肉哆嗦、眼皮发抖的患儿”一句在搜索到的文本中最早出现在1996年《中国保健营养》期刊的1号文本,文本中说明此报道来源为《北京晚报》,但并未提到具体时间,从时间逻辑可判断出谣言文本中的“1997年6月”这一时间为虚构。但这一虚构的时间却给这一案例补充了细节,使其看起来更真实。而对于1.3,仅有10、13和16号文本给予侧面反驳,提到“‘常喝纯净水会引起软骨病’这种说法不科学,传言中提到的案例不可靠”。

(二)谣言涉及的政府政策与辟谣分析

谣言在编码2.1、2.2、2.3中提及的政府禁止饮用纯净水的政策,在传播时多次作为标题出现,目的是利用政府这一信源对受众强大的说服力。这些内容被权威媒体如10号文本《人民日报》和13号文本CCTV所辟谣。2.1和2.2所描述的政策发生在中国本土,因此核对、辟谣相对比较容易。但值得注意的是,2.1上海政策谣言最早出现在1999年具有较高可信度的纸质媒体6号文本上,2000年的7号文本已经给予辟谣说:“上海某媒体又传出‘上海教委不让学生喝纯净水’的消息, 后经过证实, 这些消息来源都是空穴来风。”但直到时间间隔如此之久的2013年,10号文本仍在对此进行验证和辟谣,这一方面说明2.1谣言的影响持续时间长,另一方面也说明之前的辟谣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此外,与2.1并列的2.2杭州政策,却没有被检索到的任何一份辟谣文本所关注,处于辟谣的“真空地带”。

从众是人们进行决策与判断时最简单也常常是有效的方式,人们认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总不会错。谣言中提到“欧洲、上海市和杭州”等地都不饮用纯净水,则是利用了比简单的数量上从众更胜一筹的手段,用人们普遍认同的高品质生活代表地区的做法来佐证文章观点。“既然他们都是这样的,那我也应该这样”,使人们不去思考探究合理性,只是简单的模仿就可以了。2.3中欧洲(德国)谣言则最具迷惑性:一方面由于地理上的间隔,除了因留学、工作等原因生活在欧洲的少数中国人,大部分国人很难真正了解到欧洲人的饮水习惯,只能“道听途说”;另一方面,欧洲特别是德国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品质生活”的代名词,具有了“优质光环”,所以2.3谣言的辟谣难度最大。甚至出现了像12号文本这样专门以此为主题的谣言视频,该视频中出现了德国大学“三位专家”的证言(德国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食品化学系教授拉尔夫·巴尔格、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生化研究所教授约更·福曼、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克劳斯·切思特),且引用了一组“据称”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环境日报告》提出的数据(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有5%-20%必须从饮水中获得)。尽管5号辟谣文本在12号谣言文本出现后的3个月后就快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辟谣,指出这些专家在相关大学官网上均“查无此人”,专家的身份不实,而世界卫生组织并未发表过“2004年环境日报告”,也从未对水中矿物盐含量做过任何推荐。但该谣言搭乘了新华网的顺风车,迅速红遍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各大视频网站及微信朋友圈,且视频内容的文字版发表在2015年第15期的《中国食品》杂志上。而相关辟谣文本的转载率很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直到辟谣3年之后的2018年10月,谣言视频在新华网仍能够正常观看,2022年再次查询时新华网链接虽已删除,腾讯、搜狐等其他视频网站上仍可观看。

“谎言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根据传播学研究中信源对传播效果的影响随时间递减的效应,即使受众知道“政府禁止纯净水”是谣言后,当时会不再相信“纯净水被明令禁止饮用”这一观点,但当人们慢慢淡忘了这些事实的来源出处是一篇谣言文章的编造,信息本身与信源分离以后,很有可能再次相信“上海中小学生禁止饮用纯净水”等这些事件,谣言再次复活。

(三)谣言涉及的专家观点与辟谣分析

编码3.1、3.2、3.3、3.4都是专家关于“饮用纯净水有害健康”的观点,与编码2.3中的虚构“专家”有所不同的是,这些都确有其人,如15号文本中提到的“世界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李复兴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理学家金日光教授”。虽然当下人们已经不再迷信专家教授,但绝大多数普通人并不会公开地对专家观点提出质疑,因为这种行为会被认为是在挑衅权威,需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被网暴的可能。于是谣言中的专家观点就成了阻碍人们质疑、批判谣言的屏障。

在辟谣文本中,针对这样的内容辟谣的方式一般是同样请专家表达自己的观点,如10号文本中就有“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教授王明福”与“上海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徐国勋”提出并不赞成“生命离子”的说法、科学上没有“生命离子”的说法。但这种“专家反驳专家”的辟谣方式,效果非常有限。从表述形式上看,谣言采用的是断言这种更加有权威强制力的表述方式,如全面的肯定,命令性的口吻,暗示有权威力量的介入,不留一丝余地,语气坚定,增加可信性,用词简单直接、意义明确,拒绝被思考、被怀疑,可以让受众放弃判断思考,直接相信。但辟谣文本用词则较为温和,仅给出建议,探讨数据的有效性,分析可能性,使受众更容易将其解读为科学上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或是有争议问题的讨论,并不是简单明确的对与错,这成为谣言被反复辟谣而不倒的原因之一。

四、辟谣困境分析

(一)事实真相不可得

真实,比如案例中的孩子生病事件是否发生过,或德国喝不喝纯净水问题,对于一般受众来说很少能够直接确认,只能间接地核实。而人们极少去亲自验证一个网络上信息的真假,有时是因为没有途径无法做到,有时是因为没有热情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所以人们更多情况下只能“委托”他人或者专业机构(如媒体)来核查信息的真假,之后人们可以选择去信任或者不信任这个人或者机构的说法。人们并不能够接触到事实真相本身,即“真实不可得”,能够知道的都是别人的看法而不是得到事件本身的真相。

谣言的表述一般都是否定式,即禁止或者不做、少做某事,而这恰恰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反证法,即证明一个结论很难,而否定它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够了。谣言经常就是用虚构的反例或极端情况下的特例(且未必一定和结论本身有相关性)来否定一种行为,这相对来说很简单;而辟谣要证明这种行为可行,则在科学意义上极难证明或者没有证明的价值。比如该纯净水谣言,想要证明对人的健康确无影响,需要设计一个符合科学范式要求的实验,严格地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排出其他因素的影响,像药物的证明试验一般,花费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所以几乎没有人会去严格地做这种证明,即使真正做出来也无法保证人们会和相信这个结果。

辟谣只有真正深入到文本之中,才能从细处一点一点将谣言逐步击破,而在网络中人们是以一种较为随意和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看到的内容,更多采用浅阅读的方式,即只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跳跃式地快速阅读,这种阅读易让人不去深究事实真相,仅凭情感和偏好直接形成结论,很难促成连贯性的思考,这也给辟谣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而一些辟谣信息表达不够准确,又可能带来新的谣言,如16号文本中写道:“纯净水中没有钙,人体就会吸收大量的铅,从而导致人体内含铅量超标。”原本是想表述,钙和铅在人体中是竞争关系,然而将“人体会吸收大量的铅”归因于“纯净水里没有钙”,这就极有可能产生新的谣言“长期饮用纯净水会造成人体铅超标”。

(二)社会权威不可信

基于“真相不可得”,大部分谣言和辟谣都是威权主义表达范式,即诉诸于权威。所以谣言和辟谣文章在形式上具有同一性,即单从形式上,无法简单区分哪个信息是虚假的谣言,哪个信息是对虚假的辟谣。因为它们都可以包含“详实”的案例、“权威专家”的证言,“准确”的数字。然而媒体一方面消解了人们对社会权威如专家、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其自身的权威性也被大大削弱,使其在辟谣方面也很难构筑权威。如13号和14号文本同为CCTV2《消费主张》节目,关于编码3.1的表述,13号文本采访的专家说:“人体所需的营养靠水来供应非常非常少,营养不良跟喝纯净水一点关系都没有。”而14号文本采访的专家又说:“水中的钙对人体的营养贡献不可小觑,从饮水中获得的钙补充就显得弥足珍贵。”后者专家的观点也刊登在8号文本《科技日报》上,并被人民网健康频道转载。到底该相信什么?受众无所适从,无可相信。在很多辟谣中,“科学”被赋予了担当“谣言”反义词的使命,然而“科学”并不能和“真理”“正确”等意义直接关联。对“科学”的过分神话,正是不少谣言产生的土壤。

大部分“否定式”的网络谣言本身都自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特征。特别是和健康与生命相关的议题,受众一般遵循最谨慎原则,真相与否变得没那么重要。但谣言具有积累性,若人们接受了一篇纯净水的谣言,则很有可能也接受谣言中“纯净水会让体液变酸,所以不健康”这样的错误观点,这种根深蒂固的会影响其对很多相关信息的判断,再把“会让体液变酸的食物是不健康的”作为依据去评价其它食物,这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更多的不良影响了,还可能把其他辟谣信息当作有害信息对待。

(三)谣言抢占道德高地

谣言的制造者可能别有用心,但更多谣言的传播者总是在相信自己在“做好事”,如“禁止纯净水”是从关怀的角度——“我是关心你的健康才告诉你这件事的”,传谣者占据了道德高地。然而坚定的“传谣者”和坚定“辟谣者”总是少数,大多数是态度模糊者,而这一部分人“无所谓”的观点实际上则是倒向“传谣者”,很多人认为即使是谣言,也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辟谣,或者认为喝水是个人的事情,想喝什么不喝什么都“随意”,没有必要去“争执”。在这种“和为贵”的文化中,即使对于谣言中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若一些非权威辟谣者给予指出,仍难以得到人们的信任,普通辟谣者容易被斥之为“较真儿”“挑刺”而加以排斥,这使得推进谣言继续传播的动力远大于反驳谣言所产生的传播阻力,谣言的传播成为一个持续前进的过程,辟而不止。

(四)辟谣驱动力较弱

谣言的背后总有利益相关者。正如纯净水的争议最早就是由“农夫山泉”挑起,打出“天然矿泉水”优于“人工纯净水”的旗号。而当谣言流传了这么多年之后,还衍生出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达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旗下有益力和依云等矿泉水品牌)合作课题支持了一篇有10位署名作者的论文《纯净水对健康影响的定性循证研究》,结论中写道:“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导致矿物质缺乏,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另外,一些媒体平台靠传播耸人听闻的谣言信息博得关注和阅读量,进而转化成为广告收入,比如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一个名为“子桐”的医学美容整形类公众号发布“为什么上海市和杭州市明令禁止中小学生不得饮用纯净水”;一个名为“ARIIX爱睿希事业平台”的保健营养品类公众号发布“纯净水被明令禁止饮用”。实际利益成为谣言传播的源动力,利益不绝,谣言不止。反观辟谣的驱动力则很弱,有些谣言要证伪需要科学实验作为支撑,但这样的基础性实验未被纳入科研考核,科研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也缺少动力。而辟谣内容的关注度总比耸人听闻的谣言低,因此即使有责任的媒体生产出辟谣内容,但那些为了吸引关注的媒体仍然更青睐转载谣言带来的流量。在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交媒体如微信群或者朋友圈中传播辟谣内容的人们,则经常自嘲“被踢出家族群”,可见辟谣道路之艰难。

五、辟谣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探讨的辟谣困境,本文提出以下辟谣对策:

(一)内容上——学习谣言的传播技巧,运用在相对应的辟谣内容上

从长期效果来说,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不仅能帮助破除谣言,而且可以培养受众自己甄别谣言的能力,而短期的针对性辟谣不妨“投其所好”,以谣言之道还治谣言之身。容易相信谣言的受众对于谣言类型的表达风格有一定偏好,如容易相信简单的断言,对诉诸恐惧的内容敞开接受大门等,在这样的阅读和交流的体系中进行辟谣,所需要的努力比改变体系本身的行动更容易被接受。因此可以认真分析谣言,学习谣言的传播技巧运用在相对应的辟谣内容中,创作出更优质的辟谣内容。同样在创作辟谣内容中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摆事实、讲道理,更要表现出关爱、劝慰、建议乃至保护受众的情感,在有效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辟谣。

(二)技术上——主动把辟谣信息送到可能会看到谣言的受众眼前

现有各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很重视辟谣,比如新浪微博设立不实信息曝光专区,但多为时事新闻类辟谣,辟谣文章的曝光度完全追不上谣言的传播速度,且微博作为网民眼中“靠卖热搜赚钱”的媒体,其公信力已严重不足。因此可由政府网络监管部门建立谣言语库和对应的辟谣内容库,共享给各信息发布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贴吧等,以此为依据进行发布前给予提醒、发布时自动标注。例如在用户发布和谣言相似的内容前的提醒“您所发布的信息可能已经被证实为谣言,系统建议您先查看相关辟谣文章”,并给出链接;在用户坚持发布可能为谣言的信息之后,系统则予以标注“该内容疑似谣言”,且附加上相关辟谣信息的链接,主动把辟谣相关信息送到可能会看到谣言的受众眼前,且反复出现,用辟谣信息包围谣言信息,避免其周而复始,死灰复燃[16]。

(三)政策上——让辟谣内容真正发挥作用、塑造真专家对抗伪“专家”

政府作为权威决策者,其颁布的政策常作为受众判断信息正确与否的依据,当其被谣言利用时也最具破坏性。因此针对虚假的政府政策谣言,需要强有力的手段去应对,有关政府部门一方面应该积极、快速、明确地回应,另一方面也应运用强制力量对谣言予以长期“封杀”,不留下任何传播空间,断绝相关谣言滋生的土壤,让辟谣内容不仅仅停留于纸面,而是更切实地发挥作用。

甘心为谣言站台的伪“专家”,因为有背后利益的驱使,声量反而要比辟谣内容中的普通专家大很多。因此这时就需要政府引导媒体在各领域、各行业塑造出在普通公众中有声望的专家,如医学领域的钟南山、李兰娟,才能与伪“专家”相抗衡[17]。这样的专家不仅要有高超的学术水平,而且要有令人钦佩的人格品质,更要有一定的公众亲和力,有走出学术圈和公众交流的动力,再加上相应政策的鼓励,让这样有声望的专家多多参与到辟谣活动中。

[1]凌广志.悄然而来的“健康饮水工程”[J].中国保健营养,1996(8):7.

[2]孙洪田.纯净水与人体健康[J].辽宁医学院学报,1997 (6):78-79.

[3]思雨.小孩得软骨病 原来是纯净水惹的祸[J].中国食品,2017(2):46-47.

[4]马志英.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纯净水和瓶装水[J].食品与生活,2017(1):26-27.

[5]洪广玉,钟凯.德国人从来不喝纯净水?[J].饮食科学,2015(10).36-38.

[6]孙雅歆.上海教委规定少儿停饮纯水[N].广州日报,1999 -08-16(06).

[7]孙雅歆.纯净水 21世纪健康饮品[N].中国妇女报,2000-07-07(07).

[8]马爱平.饮水补钙更有效 纯净水不利健康[N].科技日报,2016-10-18(06).

[9]左妍,马亚宁.2016年十大健康谣言,你信吗?[N].新民晚报,2017-01-02(02).

[10]田豆豆,王有佳.饮用水传闻,基本不靠谱[N].人民日报,2013-05-08(19).

[11]钱宇阳.网传喝纯净水被禁止是谣传[N].京华时报,2015-08-04(08).

[12]新华微视评. 为什么德国人不喝这种水?[EB/OL]. (2015-07-17)[2022-02-09]. https://v.qq.com/x/ page/t0177 vy5vn5.html.

[13]CCTV2消费主张栏目组.你家适合哪种净水器[EB/OL].(2015-06-10)[2022-02-09]. http://tv. cctv.com/ 2015/06/10/VIDE1433941679038557.shtml.

[14]CCTV2消费主张栏目组.怎么喝水更健康?[EB/OL]. (2016-11-24)[2022-02-09]. https://tv.cctv.com/2016/11/24/ VIDEdS21MP77ZZxoxqKr6sA8161124.shtml.

[15]周姝睿.辟谣特工队|纯净水,到底能不能喝?[EB/OL]. (2016-11-03)[2022-02-09]. https://mp.weixin.qq.com/s?__ biz=MzI2NzE2ODIxMg%3D%3D&idx=1&mid=2650560417&sn=b8935e0d0f5a389aacbc1ec1b476b93d.

[16]杨畅畅.社交媒体健康类谣言传播研究[J]. 科技传播,2021(03):83-85.

[17]孙晓婷.健康类网络谣言的心理机制及治理对策[J]. 全媒体探索,2022:65-66.

The Dilemma of Internet Rumor Refut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SUN Yan1.2,CHEN Yu-xuan3

(1.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41, Anhui; 2.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Anhui. 3.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On the basis of the typical texts of encoding Internet rumors, the paper traces the historical texts spanning more than 20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ses involved in the rumors are hidden and not verifiable; The rumor refutation against the false government policy has not achieved the desired effect, and there is still a "vacuum zone" in which the refutation information has not been involve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t” opinions in the content of rumor refutation, the expression of expert opinions in rumor is easier for the audience to give up judgment and believe direct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ilemma of scientific refutation is: the truth is not available, the social authority is incredible, rumors occupy the moral highland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scientific refutation is weak.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can be given from three aspects of content, technology and policy.

Internet rumor, dilemma of refuting rumors, countermeasures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2.05.22

G206

A

2096-9333(2022)05-0150-07

2022-02-09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Y2021D97);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SK2020ZD27);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项目(2020szsfkc0705);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青年人才基金重点研究项目(2021XGRCXM002)。

孙燕(1986- ),女,安徽阜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学、媒介文化;陈雨璇(1982- ),女,安徽蚌埠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纯净水辟谣谣言
为什么要喝纯净水?
为什么要喝纯净水?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纯净水
——危害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澄清事实 明辨是非——温州新闻网辟谣举报平台建设之探索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辟谣联盟:一切谣言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