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023-01-02 21:42
河南建材 2022年3期
关键词:孔洞防水材料屋面

刘 峰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03003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也较以往实现了大幅度提升。由于房屋防水防渗问题同时存在诸多诱发因素,极有可能在屋面、外墙、地下室、门窗部位存在渗漏渗水点。因此,渗漏问题始终困扰着相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甚至已经成为建筑施工领域难以突破的难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了解常见漏渗部位及其原因,探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策略与相关技巧,以期这项施工技术难题早日得到有效解决。

1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一旦发生渗漏问题,就会导致建筑物内部环境潮湿,墙体逐渐由内而外的发生霉变、变形、脱落等现象。轻则影响房屋美观,重则对房屋使用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无论如何,都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挥之不去的困扰,甚至威胁到楼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日益重视的今天,有必要在施工阶段就融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力求通过这项技术的灵活应用,最大限度降低房屋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建筑物后期维护成本,推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2 建筑工程渗漏的原因分析

2.1 材料原因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防水防渗施工而言,要想使其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对防水材料的性能、质量具有相当高的要求。防水材料在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方面存在着较强的特殊性,对材料储存条件同样存在极高的要求。因此,要想确保防水材料质量过关,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原料质量和精湛的生产工艺,还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存储,才能在防水防渗施工中以及日后长期使用过程中,真正发挥出防水材料的功能价值。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建材市场上的防水材料在质量、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压缩工程建设成本,或者受到采购人员个人因素的影响,所购买的防水材料质量并不过关,防水性能不符合施工要求。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仓储环节保管方式不当,导致防水材料的使用性能下降。上述问题的存在,都会对防水防渗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建筑外墙的防水性不达标[1]。

2.2 设计原因

在工程设计方案当中,通常会在外墙保温层当中设置一些排气孔,以避免保温层出现冷凝、积水等现象。因此就需要在工程设计环节充分考虑到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大气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保温层排气孔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且选择性能质量适宜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但是,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存在排气孔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会导致保温层中的气体排放不及时或者不彻底,从而造成屋面防水性能的整体下降;在选择防水材料时存在失误,可导致排水系统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发墙体渗漏问题。

2.3 施工原因

目前,有些施工单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意加快施工速度,最大限度缩短工期,以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但是,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很多施工环节处于粗制滥造的状态中。对防水防渗施工这种存在较高技术要求的施工项目而言,会加大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另外,还有一些施工团队存在技术水平低下、缺少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问题,导致各项技术操作不够规范严谨,整个防水体系本身存在诸多质量问题[2]。

3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灵活应用

3.1 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通过对导致渗漏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其渗漏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施工存在质量缺陷。如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导致混凝土结构密实度不够,甚至处在一种酥松的状态下。或者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踩踏负筋、板厚过薄等问题。第二,防水层施工或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如存在防水层厚度不足、未在薄弱部位增加附加层、未在找平层设置分格缝、排水坡度过小等问题。

为了防止屋面出现渗漏,需要着重针对天沟、檐沟、落水口这些关键部位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探讨。第一,在防水防渗施工前,应全面了解施工部位的基本情况,再结合周围环境特点、气候特点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设计,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性文件。第二,由于混凝土性能对环境温度存在较高的敏感度,所以要选择适宜的施工环境温度进行施工作业,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环境温差过大,加大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导致屋面防水性能受到严重影响。第三,在配制混凝土材料时,务必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各种原料的配比及做好后期养护工作,为建筑屋面的防水性提供必要保障[3]。

3.2 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如果建筑外墙发生渗水渗漏问题,将直接导致外墙保温层、防火层等性能遭到破坏,进而导致建筑物安全性能、稳定性大幅下降。如在台风季节、梅雨季节,在风雨的侵袭之下,极易导致雨水渗入墙体内部,甚至渗透到室内,使室内墙体和装饰材料发生霉变。如果房屋业主不对其进行维护,就会影响房屋的美观性。通过对外墙渗漏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外墙穿墙管道、外墙砌体结构、外墙窗边等都是渗漏问题的高发部位[4]。还有外墙预留洞设置不合理、墙体洞口封堵不密实、外墙砌体存在施工不合理等情况,同样会导致渗漏问题。

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并且针对所有外墙渗漏诱发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制订出完善而又严谨的施工方案,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道工序均得到有效管理。如先在外墙体加一层保温棉,再进行石灰抹平施工,以防止建筑外墙裂缝问题。在外墙施工完毕后,施工人员要及时对所有施工缝、孔洞区域进行密封处理,以免在开凿等后续施工当中孔洞部位发生渗漏。在阳台和墙体连接部位,需要适当增加防水材料的厚度,以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墙体开裂,进而引发渗漏问题[5]。

3.3 厨卫及楼板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厨卫区域的建筑施工中,存在较多的交叉作业环节。这些交叉作业大多为管道铺设,外加厨卫区域用水较为频繁,直接加大了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还有一些施工人员没有针对施工工序作出合理安排,也加大了厨房、卫生间区域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一旦出现渗漏现象,就会引发墙体表面起泡、脱皮、掉灰等问题,当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墙体结构开裂,墙体渗漏程度难以控制[6]。

如果存在防水层上翻高度不足及防水层厚度不足等问题,同样会引发卫生间墙体渗漏。鉴于厨卫区域本身存在较大的渗漏发生概率,在防水防治施工中,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事先了解厨卫区域的空间布局,全面排查所有管道的走向、预留孔洞位置。再仔细考虑施工方案,尤其对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各种影响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如尽量减少管道接头、接缝,在交叉施工中把握好施工顺序,确保管道与墙体之间的贴近程度。如果需要在墙体上预留孔洞,要确保预留孔洞与施工缝之间的距离大于300 mm,对可能发生的渗漏问题进行提前防范[7]。

3.4 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地下室区域出现渗水、漏水问题,主要原因是墙体之间连接部位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如混凝土裂缝及没有及时对墙体孔洞进行密封、补修等。如果地下墙体施工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一旦地下室荷载量超出了预期,就会加大发生渗漏问题的可能性。在地下室防水防渗处理时,要基于对地下室结构特点,从细节着手,实现墙体与墙体之间密切衔接,最大限度减少结构缝隙及孔洞的问题。

在隐蔽工程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开展质量验收,减少渗漏问题的诱发因素。还要选择优质防水材料以及适合的施工设备,把控好关键部位的防水层厚度,力争取得最佳的防水效果,为日后发挥防水防渗作用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为地下室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提供必要条件[8]。

3.5 门窗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安装门窗环节,门窗与窗口、门洞之间误差或缝隙过大,就会导致整个建筑物在日后使用中容易受到室外冷空气、风霜和雨雪的侵袭,从而引发渗漏问题。因此,在门窗安装施工中,为了减少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渗漏问题,需要施工人员事先制定一套相对完整的施工流程,明确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要求和操作规范。必要时,可以在开工之前开展一次技术培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为后续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提供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要把握好门窗安装精度,确保门窗和墙体之间的缝隙不超过3 cm。使用填充材料对所有缝隙进行填充。必要时,可对门窗密封效果进行测试,以防范渗水漏水情况的发生[9]。

4 结语

建筑物同时存在屋面、外墙、地下室、门窗等多个漏水渗水隐患部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不严谨、不规范和质量验收不及时等问题,就会导致渗漏现象。因此,需要施工团队严格把握整个施工过程,针对某些重点操作环节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开展质量验收工作,使施工中的缺陷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最大限度减少渗漏漏水的发现概率,为工程建设质量以及使用安全、使用性能提供必要保障。

猜你喜欢
孔洞防水材料屋面
探讨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修缮工程的质量控制
新型防水材料在建设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扩散与幂率蠕变联合控制的孔洞受约束长大模型研究
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综述
一种面向孔洞修复的三角网格复杂孔洞分割方法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
论建筑防水材料在建筑漏水工程中的应用
走路时,我们会踩死细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