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2023-01-02 21:42
河南建材 2022年3期
关键词:排风人防工程设计

杨 光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030013)

1 建设设计中人防工程设计原则

1.1 确定人防工程抗力级别

在确定人防工程抗力级别时,通常都是以战争发生时发挥的作用为依据。以我国相关防空工程为依据,5 级以上的人防工程抗力级别才能够与人们隐蔽场所的人防工程要求相符[1]。因此,设计人防工程的前期,设计人员要注意人防工程应用范围,从战争时用做车库及物资储存、二等人员掩护场所等为出发点,科学设计并确定人防工程抗力级别。也应严格遵守人防防护标准,保障人防工程设计能够为人防工程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1.2 划分防护和抗爆单元

用于抵挡战争时航弹的是防护和抗爆单元,能使人防工程受到伤害的概率有效降低。因此,在人防工程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科学的划分防护和防爆单元。以新颁发的人防规定为依据,一些工程中的防护和抗爆单元可以不进行划分。对于层数大于或等于两层以上的建筑来说,其人防工程是以掘开式为主且级别≤5 级时,地下2 层及以下几层防护和抗爆单元也无需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有机结合人防规定与实际建筑地下情况,避免出现人防工程影响建筑地下室正常使用的现象。

1.3 合理设计人防工程出入口

战争发生时,为隐蔽人员提供物资储存场所是人防工程最基本的作用所在。因此,人防工程设计工作开展时,应合理设计内部结构出入口。作为防护掩蔽人员主要工程的人防工程,设计、计算、确定防护单元出入口时,每100 个人不小于0.3 m,充分满足疏散人流的宽度需求。

应将防护密闭设施设立在出入口位置,还有部分人防工程需注意防毒通道及滤毒室、密闭通道等的设立。总的来说,人防工程设计时,要全方位考虑多方面情况和具体问题。

2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2.1 主体设计

防护要求、使用要求、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防工程主体。在设计主体结构时,要以工程战术要求为依据,注重多种矛盾的协调处理,为设计可靠性、经济性、美观性提供保障。主体设计环节,防空地下室顶板及临空墙等要与设计规范要求相符;甲类防空地下室要具有防核辐射的功能[2]。此外,人防工程主体设计环节,要与平时及战时使用需求相符。以仅用于战时的人防工程为例,要以战时指标为依据进行工程规模的确定,为工程设计提供保障。和平与战时结合的人防工程不仅要保障战时使用需求,同时应与平时使用要求相符。此时,设计人员要应用有效措施,确保建筑平面及空间和平与战时的作用、价值全方位展现。

2.2 口部设计

联系内外部是人防工程口部的主要作用体现。战时人防工程口部的重要构成元素就是出入口,出入口不仅能为人员及车辆、装备等设施的顺畅进出提供保障,而且其类别、数量、防护设施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防护特性。对于非战时的人防工程通道出入口来说,要充分满足人员通行需求,在控制通道净宽时,要以>1.5 m 为主,通道净高>2.2 m要求。战时通道具有较大参数,所以其净宽、净高都要在>3 m[3]。以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为依据,对防空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出入口至少要设置两个。与此同时,直通室外的出入口至少设置一个。在设置战时出口时,应以要求为依据,注重主出入口、次出入口分别设置。战时的主出入口应以室外出入口为主。在口部设计环节,战时结构应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有效降低堵塞概率,为战时空袭前后人员、设备的顺利进出提供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出入口应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同时要以室外车道或室外楼梯为依据来设计口部。次要出口一般会在平时或战时发生空袭前应用,该环节防堵塞措施无需设置,可结合室内消防楼梯设计。在出入口设置的过程中,应注意全方位考虑污水、积水坑的设置,充分展现人防工程战时应用功能。在考虑空袭及有毒物质扩散等情况发生时,及时采用过滤通风技术,将毒物及时排除,或者是通过通风通道模式的应用,使毒物得到隔离[4]。

口部设计中,也应注意防爆地漏的合理应用,应向积水坑方面引入消洗区域中的污水。该环节不容忽视的内容就是防爆地漏,原因在于在发生空袭的情况下,受炸弹冲击波影响,会给地漏的正常运行造成阻碍。在选择防爆地漏时,应有效预防爆炸冲击波,切实规避冲击波给人防工程造成影响。

2.3 通风竖井和地下排风口设计

人防工程的构成部分包含进出口、排风口、工程内部电站排烟口等多方面内容。在人防工程设置防毒通道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时,要与主要出入口相结合进行暂时排风口的设置。对于乙类防空地下室、不具备较强抗力的甲类防空地下室来说,应以室内出入口为依据进行排风口的设置。防倒塌设计可应用于防爆破门外侧上方楼板结构上,也可以将防堵措施设置在防爆破门外侧。

防护工程战时排风口设置时,要注重每个防护单元的排风口设置。要以室外地表高度为依据,为战争发生时便于人们从室内出去提供有利条件。也应与人口密度相结合,注意充足空间的预留,为人员顺畅通过提供保障[5]。还要在消声处理方面提高重视程度,在自然风经过通风口的情况下,可能会有较大噪声,所以必须重视消声处理。

2.4 顶板及底板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的人防工程,通常是以地下空间为主,具有较强的结构完整度和合理性。设计结构时,要为整体工程安全性提供保障,应用有效措施规避安全隐患。人防工程设计时,可当作上部结构嵌固端的就是地下室顶板,地下室顶板能为下部结构有效支撑上部结构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设计中尤为关键的是柱桩间的稳固设计。柱桩间的稳固设计有利于柱根弯矩的有效平衡,也能起到良好的承载作用[6]。高层建筑地下2 层进行人防工程设置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人防工程荷载影响顶板的现象,设计过程可通过等效静荷载参数对地下2 层顶板荷载进行计算,有效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桩基设计环节要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各项参数的确定,以隔墙和防护单元为例,在二者处于相邻状态的情况下,50 kN/m2则为等效静荷载取值.

2.5 人防门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时,根据材料类型来划分,人防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对比钢结构来说,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人防门具有较大厚度和自重,不能为安装提供便利,且一般也会明确要求钢筋混凝土人防门宽度要控制在2 m 内[7]。

在汽车出入口位置的人防门,宽度要控制在3 m 范围内[8]。因此,设计环节首选为钢结构人防门,且此种人防门具备较高的经济性优势。总的来说,人防门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以工程设计要求为依据进行人防门的科学选择,使人防门的实用性、经济性充分展现出来。

以上两种人防门都具有较大的自重,所以为避免人防门受自身自重影响而导致变形,可将垫层支撑设置在门下。

3 结语

在当代建筑工程设计中,人防工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整个建筑物及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设计环节必须要重视人防工程设计,不仅要保障人防工程设计具备战时防控能力,而且要充分凸显平时的使用性,切实发挥人防工程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排风人防工程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绿色建筑理化试验室排风柜排风口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STM32的室内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与排风系统
地下车库CO浓度分布及排风方式的实验研究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