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黑臭水体治理经验总结

2023-01-02 07:05张为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水体污水水质

张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1 工程概况

德阳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主要分布在穿城堰(11.8km)、丁家堰(4.745km)、干河子(2.97km)、胜利堰及其上游支流(10.0km),总长度29.515km,前三条渠道属于重度黑臭,剩余的胜利堰及上游支流属轻度黑臭。目前,德阳市4条黑臭水体水质有一定改善,治理措施初见成效,水质较2017年3月6日采样监测数据相比,氨氮平均值减少90%、溶解氧(DO)平均值提高约5mg/L。穿城堰、丁家堰多个监测断面已达到消除黑臭的目标。但在枯水期时水质仍无法稳定处于达标要求,因此,需要对相应水体进行进一步的治理。

2 黑臭水体治理措施

(1)摸清排口情况,对各污水排放口的形成原因进行逐个分析,确定截污方案。

(2)通过截污干管的铺设杜绝污水直排河道,提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污染物浓度。

(3)对雨污混错接点进行切改,确保污水不会通过雨水管进入渠道。

(4)采取雨污分流措施,修筑合适规格的末端截留设施,建立切实可行的合流制,以解决污水溢流所造成的污染问题。

(5)采取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生态公园,达到源头减排的目的,控制面源污染。

(6)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处置,防止生活垃圾进入渠道。

(7)以污水处理厂现状为立足点,进行提标改造,同时,根据需求新建再生水厂。

(8)清理渠道内和岸线垃圾,设置垃圾转运站,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确保渠道及岸线无垃圾漂浮和堆放。

3 渠道治理方案

3.1 控源截污

(1)污水直排治理。沿穿城堰的敷设截污管道长8559m,分段接入荷花池街、永兴街分洪闸、黄河西路与永兴街交叉处、青年路与习艺巷交叉处、署前街支路、大巷子、城隍庙街、长江西路、凉山路、岷山路、丁香巷、舟山路、岷山路、绵远河现状污水管道。

(2)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穿城堰共有2处合流制排口,开展雨污分流改造,通过新建污水管网解决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

(3)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穿城堰流域范围开展文庙小区、北光小区、庐山南路293号职工家属区、华山北路188号职工家属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建青衣江路公园、汾河路公园等公园绿地,规划包含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在内的多类设施,联合应用,达到削减径流污染的目的。

(4)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存储、转运及处理措施。以分类为基本原则,构建垃圾处理系统,根据类别完成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流程化操作。通过基础设施的配套,发展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除了稳固既有运输车辆队伍外,还新增设密闭运输车,提高垃圾的收运效率,减小垃圾在途运输的污染。加大对建筑垃圾的运输管理力度,从源头上杜绝随意倾倒、丢弃的行为;注重对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垃圾收运的监管。新建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对分类生活垃圾进行最终处理处置。以期达到垃圾减量10%、回收利用率超35%以及全面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5)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的措施。穿城堰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程度较轻,优化化肥的使用结构配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推广生物肥、有机肥的使用。开展禁养区内养殖场关停,限养区内养殖户治理的工作,推进畜牧养殖固废资源再利用。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定期清运堆放垃圾。

3.2 内源治理

(1)清淤控制标准。穿城堰渠段绝大多数都穿过中心城区,暗渠段长11.22km,明渠段长0.58km,渠道内淤泥堆积,厚度0.3~1m左右,河道内淤泥重金属均未超标。穿城堰总清淤量14368m3,平均清淤深度控制在0.5m左右。

(2)淤泥处理。淤泥运到和新镇永兴村德阳市固体废物公司现有垃圾填埋场西南面,新建餐厨垃圾及市政污泥协同处理厂。

(3)岸线垃圾、河道漂浮物治理措施。成立水域环卫养护队伍,制定岸线垃圾清理和河道漂浮打捞方案,对水域环境卫生进行排查整治,全面打捞清理两岸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在流域部分点位设置垃圾转运堆放点2处,分别为现状淮河街压缩转运站和旌南压缩转运站,河岸垃圾及河面漂浮物打捞后,及时由垃圾运输车装载并运输至指定的转运站,在该场所内对垃圾做压缩处理,并定期运送至垃圾填埋场。

4 能力建设

4.1 建立健全排水设施信息管理平台

诸如全方位监管、管线数据的实时更新、信息共享渠道的建立等均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4.2 建立水质监测平台体系

4.2.1 排水户源头水质检测

完成城市黑臭水体常规4项监测项目及选择性6项监测项目的监测能力建设。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项目含透明度、溶解氧、氨氮、氧化还原电位四项;可选择性项目包含但不限于总氮、总磷、表观污染指数,积极推进资质认定增项工作。

根据检测要求,加强对各项目(包含基本项目、特性项目、补充项目,数量分别为24项、80项、5项)的深入检测,具体为继续巩固提升现有57个水质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积极推进剩余水质检测项目的资质认定增项工作。

完成城镇污水12项基本控制项目、7项部分一类污染物项目及43项选择控制项目的全部项目检测能力建设。具体为继续巩固提升现有30个水质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积极推进剩余检测项目的资质认定增项工作。初步形成对黑臭水体及其污染源水质动态分析评价的能力。初步形成对黑臭水体及其污染源水质形成机理研究、监测方法和技术制定和水质评价的基本能力。在四川省供水排水水质监测网德阳监测站检测平台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检测能力的提升,逐步实施黑臭水体、地表水和生活污水检测项目的全覆盖。

4.2.2 排水过程水质水量监控

在截污干管的主要支管汇入处、主要溢流口处、污水处理厂进水前端和间隔适当距离,设置监测水质、水量的在线监测装置,监控污水干管运行情况、水质和水量波动情况,上传至监控中心,统筹处理解决污水溢流、污水处理厂应急处置和环境应急事件。

4.2.3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监测

在污水处理厂末端设置的自动在线监测装置,进行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监测。

4.2.4 河道污染物监测

严格按照黑臭水体监测点位分布图的监测点位分布,对现状四条黑臭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完善监测数据,掌握污染规律和黑臭水体程度变化。在四条黑臭水体基础上,对全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现状水体,组建监测网络,通过水体流量、水体水质、水位等的监测,严控新产生黑臭水体,对有可能水体黑臭的河段,排查原因,制定对策,消除黑臭隐患。

4.3 建立健全黑臭水体监管平台

(1)治理信息公开。在德阳市住建局网站上,开辟黑臭水体治理专栏,将黑臭水体的排查过程和结果,黑臭水体清单、整治项目、整治责任主体、责任人、整治达标时限、后期维护运营单位,整治进展信息按时及时发布。

(2)投诉反馈渠道健全。在黑臭水体专栏上建立投诉反馈专区,专区内有公众举报黑臭水体的方式,能电话举报、网络留言举报,举报信息在网站上显示,举报者能够上传图片资料。相关部门收到举报后核实现场,规定时间内进行回复、并上传图片等。同时,对核实确实为黑臭水体进行治理的相关信息予以公布。

4.4 效果评估

所分析的4条黑臭水体共有68个污水直排口、13个雨污混错接排口和4个合流制排口。经过系统性综合整治后,共削减COD1002.4t/a,氨氮102.97t/a,TP36.63t/a。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紧扣实际污染情况以及现场的环境特性,探明造成水体污染的关键原因,再确定切实可行的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统筹考虑城市混错接点、雨污水管网系统、污水厂、垃圾和淤泥转运和处置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源头管控、管网收集、河道治理、垃圾处置的系统治理思路,并在此期间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密切关注项目所在城市的排水防涝、污水提质增效等相关要求,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及内容,再由专员推行,最终取得良好的黑臭水体治理效果。

猜你喜欢
水体污水水质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污水罐坍塌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