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之后,抗原检测如何“补位”?

2023-01-02 08:21杨智杰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47期
关键词:补位自测感染者

杨智杰

两周前,當广州、北京的官方政策开始提及抗原检测时,对国内大多数人而言,这还是个颇为陌生的概念。那时我采访专家,主要关注的几个问题是:人们会不会用、愿不愿买、什么时候用、数据能否正确上传平台。

过去一周,一系列防疫优化政策出台,多地不再查验核酸证明,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可以居家隔离。但另一面,感染人数越来越多,很多人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后,常常出现“混检阳性”,人们亟须一种更高效的检测方式。大家因此似乎毫无障碍地接受了抗原检测,并迫不及待地将试剂盒“两道杠”的照片分享到社交媒体。在医院,抗原检测也能帮助急诊患者快速被收治。

但实际上,抗原检测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采访时,多位专家都提到抗原结果上报平台的重要性。当个人抗原自测为阳性时,应立即将拍照结果上传平台,使政府能掌握一个区域的感染人数,判断社区扩散风险,并有针对性地保护高风险的脆弱群体。在香港,抗原检测结果至今还在作为出入凭证,学生、医务人员得拿着每天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才能进入校园和医院,要想参加婚宴,也需出示24小时抗原阴性结果,以尽可能避免疫情快速扩散,保证社会正常运转。此外,凭借连续两天的抗原阴性结果,居家隔离的人才能解封。

专家们在一周前普遍担心的是,大家可能不会把阳性结果如实上传。此前,多地推出抗原上传平台。12月8日,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的通知》提到,自测结果为阳性后,主动向基层医疗机构报告。但现实中,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小调查,所有感染者都没有汇报,甚至都不知道要报给谁,或者有的阳性患者持“反正汇报后也是居家隔离”的无所谓态度。

因此,一些有要求的公共场所,个人抗原检测结果还无法替代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这仍需官方搭建一个平台做认证。此外,政府部门无法掌握感染者的真实数字:一个颇为戏剧化的表现是,12月11日,北京新增1000多例本土感染者,而这一天,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比一周前翻了16倍。哪怕是欧美等国家,也都建议人们上传抗原阳性结果,这会对后期的疫情防控政策产生影响。

另一个待解问题是,抗原检测盒如何进行垃圾处理。抗原会出现假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检测到已感染或潜伏期患者,因此为保护身边的人,建议在检测后妥善密封,并清洁双手。

封面反馈

46/2022 总第1072期

@黄文毅:个别地方放得太快,撤得太绝,连核酸检测点都很难找到了,根本满足不了“愿检尽检”。希望各地要引起重视,切不能一放了事。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编剧芦苇:我至少有十来个剧本不比〈霸王别姬〉差》

始终凭借热爱坚持创作,出淤泥而不染,不在市场化浪潮中迷失方向,坚守初心创作出一部部经典佳作,是真正的编剧、实在的电影人。(@仇照天)

猜你喜欢
补位自测感染者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各进一步 积极补位 苏淮高新区探索危险废物监管新模式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知识点自测
安全监管须有“补位”意识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补位”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
到位、站位、补位一个都不能少
一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