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测定金属材料再结晶取得新进展

2023-01-03 09:08
航空制造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内耗再结晶等温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方前锋研究员团队通过探究连续升温再结晶过程与等温再结晶过程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通过连续升温内耗测量技术确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拓宽了内耗技术在金属材料领域的应用。

塑性变形是提高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的重要手段。然而,变形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再结晶过程,从而降低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另一方面,通过再结晶退火能够消除冷变形引起的位错、空位、亚晶界等结构缺陷,这也是工业上控制金属材料组织及性能的有效方法。因此,确定再结晶温度对金属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再结晶温度测定方法主要有金相法和硬度法,均需要对一系列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一定时间的退火处理后,观察样品晶粒尺寸变化或测量样品硬度变化来测定再结晶温度。这些传统方法存在操作烦琐、试验周期长、材料成本高等不足。研究表明,利用内耗技术对固体缺陷非常敏感的优势,可以探究变形金属的再结晶过程。然而尽管连续升温再结晶内耗峰可以表征变形材料发生了再结晶过程,但该内耗峰峰温与等温退火过程确定的经典再结晶温度有很大的不同。

鉴于此,研究人员研究了变形纯铝在连续升温过程中的再结晶行为,发现再结晶内耗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向高温移动,但与测试频率无关。利用Kissinger 方程和连续升温再结晶模型,讨论和计算热激活参数。进一步结合硬度法评定的等温再结晶温度,研究人员找到了连续升温再结晶内耗峰温与等温再结晶温度的等效方法,即通过先前连续升温内耗测量所获得的Kissinger 方程,代入特定的升温速率,即可得到相应保温时间的经典再结晶温度。同时,研究人员对高纯铝再结晶内耗峰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内耗表达式。

该项研究建立的基于连续升温内耗测量技术确定金属材料再结晶温度的方法,只需要进行3 次甚至两次连续升温内耗测量,即仅需3 个或两个样品,这比经典的等温方法所需样品数量少了1 个数量级。这种采用内耗技术来评估再结晶温度的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金属,如铜合金、钢铁等材料体系。

猜你喜欢
内耗再结晶等温
远离“精神内耗”,守护孩子“心灵之门”
FeCoCrNiMn高熵合金大形变冷轧板再结晶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材料作文“精神内耗”导写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下压速率对42CrMo 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
热变形对含铌奥氏体不锈钢07Cr18Ni11Nb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应力对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的影响
奥氏体等温淬火工艺对冷轧高强钢扩孔性能的影响
等温/复合变换工艺在水煤浆气化制氢中的应用探讨
一种非调质钢组织转变及性能的研究